玛格丽特有着怎样的家庭?

作者&投稿:谏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章写了关于玛格丽特的几件事?表现出了她怎样的思想?玛格丽特记住父亲的那句话?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小学语文毕业试题(1)(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积累与运用。
1.细心拼一拼,认真写一写,请把你最漂亮的字展示出来。(4分)
bào yuàn jié ɡòu kuí wú chú chuānɡ
抱 怨 结 构 魁 梧 橱 窗
2.成语、对联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也很有意思,你来试试看。(5分)
(1)将成语补充完整:精兵( 简 )政 ( 神 )机妙算 文质( 彬 )( 彬 )
(2)成语加减法:( 三 )顾茅庐+( 一 )步登天=( 四 )海为家
十全十美—( 七 )上( 八 )下=( 三 )心( 二 )意
(3)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3.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4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师说》)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语文学习一定让你阅读了不少好文章吧,同时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知识,看看这些题目,会做吗?给自己加把劲!(9分)
(1)六年来,我们的课内外阅读经历一定精彩纷呈,我读了几篇外国小说,如其中有的《穷人》,我还读了三国曹植的一首诗,其中的表达了自己悲愤之情,我还了解到是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我还从文言文《学弈》中学到了一个成语专心致志。
(2)由于“伯牙绝弦”这个传说,人们便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告诫自己(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5.六年的学习让你掌握了不少的知识,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请你试一试!(14分)
(1)根据朗读语气填上相应的语气词及标点。(3分)
_____啊_____,今天是星期六(疑问)?
_____嗯_____,今天是星期六(肯定)。
_____哇_____,今天是星期六(兴奋)!
(2)下面这副对联你一定读得很好,请用“/”“ .”标注出停顿和重音。(2分)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我漫步在校园里,看到校园的景色真美呀!
6.请写出四个描写景色优美的成语:(2分)
花红柳绿 繁花似锦 万紫千红 春色满园(粉妆玉砌姹紫嫣红红叶似火丛林尽染)
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来把手伸向小树苗。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解释道:老师,小树苗是被风刮倒的。我是想帮它们站起来。(1分)
老师听了我的解释不但向我表示歉意,还奖励我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广告标语。(1分)
小树小苗很可爱,需要大家来关爱。
来到阅览室,低年级的同学让我为他们介绍两句与读书有关的格言。(2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六年的小学生涯让我与母校小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不禁想对母校说……(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深厚感情,80字左右)( 略 )(3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理解。(26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语)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片段和文章,一定会让你收益匪浅。认真思考,再完成练习。
(一)
“她多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你一定还记得,这个片段选自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它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你还阅读过他的其他童话,如《一千零一夜》、《海的女儿》等
2.回忆课文,美丽的东西指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2分)
3、谈谈你对文中两个幸福的理解,并说说透过这两个“幸福”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写下来。(3分)
“幸福“是指她曾经幻象到许多美丽的东西;而另一层意思是她死了就不再寒冷、饥饿、孤独了,就幸福了。
(二)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shū sū)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 也 )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幻 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wéi wèi)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 竞)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分)
2.第一自然段中缺少了一组关联词,请你在括号内填上。(2分)
3.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3分)
坚强 顽强 拼搏 竞争 毋庸置疑 难以置信
名列前茅 异军突起 出类拔萃 野心勃勃 雄心勃勃
4.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4分)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残酷”:凶狠冷酷。这里指父亲用近似狠、酷的方法教育孩子,实为对子女的爱。
5.请你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父与子》、《“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的启示》(2分)
6.玛格丽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2分)
答:行动:⑴别人用五年学习的课程,她只用了一年。⑵她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⑶她成为了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7.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3分)
答:我的想法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要向撒切尔夫人学习,“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父亲是艾马拉人家庭的首脑。在家里,孩子必须遵守父亲制定的规则。但是儿子有一些父亲所没有的权利。例如,当儿子长大和建立自己的家庭的时候,他可以来到父亲的家里,可以不用征得许可借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可是,父亲在他儿子的家里却不可以这样做。

1925年4月13日,在英国北部的小城市——格兰森市,杂货店主艾尔弗雷德·罗伯茨的家里,第二个女儿降生了。父母给她取名叫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cí)。父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竟能成为统治全英国的女首相!

玛格丽特一家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总是非常忙碌。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的窘(jiǒnɡ)困,逼迫他们必须把大量的精力投入杂货店的经营之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家人的性格使然。他们笃信宗教,每逢休息日必去教堂礼拜;此外,他们天性闲不住,喜欢过忙碌(lù)而充实的生活。游手好闲,安逸(yì)享乐是向来与他们无缘的。

不仅大人这样生活着,他们还教导幼小的孩子也过这样的生活。因为玛格丽特的父亲认为:吃苦耐劳是一项优良品质,应该从小就加以培养。因为玛格丽特的童年生活,几乎全被与大人一起从事的各种劳动、社会活动和读书占据了。也可以说,她的童年几乎没有什么童趣。

很小的时候,玛格丽特就在这种氛(fēn)围中成长,不知不觉已把这种生活视为理所当然。

但是,她6岁那年,一个星期天,玛格丽特一家刚从教堂做完礼拜回来,走在回家的路上。星期天是基督教徒(tú)聚到教堂做礼拜的日子,玛格丽特一家笃(dǔ)信宗教,自然一次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活动。玛格丽特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回想着牧师布道的内容。正想得入迷,突然被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了。那笑声是那么响亮,又那么悦耳,使她不由得转过头去看,同时心里纳闷:“是什么人这么高兴呀?”

原来是一群在街角玩耍的孩子。他们与玛格丽特年龄相仿,有男孩也有女孩,一共七八个,像小鹿一样地奔跑着互相追逐,有的还推推搡搡,不时地爆发出特别开心的笑声。玛格丽特不知道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因为她自己从来不玩游戏,但那兴高采烈的气氛却深深地吸引和感染(rǎn)了她。

回到家里,玛格丽特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她内心深处孩子的天性被唤醒了,使她一心向往玩乐。可是以往的生活中,她就像个小大人,不苟(ɡǒu)言笑,天天跟在父亲的后面,不是忙着店铺的生意、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活儿,就是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那种生活虽然使她养成了勤劳俭朴的性格,长了不少见识,却也使她的童真过早地失去了。今天,她才突然发现,其他同龄的孩子简直是与她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一想到自己错过了那么多的欢乐,玛格丽特不由得委屈起来,她忍不住问父亲:“爸爸,为什么咱们家的孩子,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经常玩耍(shuǎ)呢?”父亲听到玛格丽特的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一点也没表现出吃惊的样子。他说:

“你做事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种事情,你也去做或者想去做它……不要因为怕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要自己决定该怎么办。如果有必要,就去领导群众,但决不要随大流。”

聪明的玛格丽特听了父亲的话,顿时感到豁(huò)然开朗。她的童心被争强好胜的心理代替了。她的委屈也烟消云散了。她明白了,父亲之所以用特殊的方式教育她,是为了让她将来有所作为。她心里朦朦胧胧地发誓(shì):自己决不能辜(ɡū)负父亲的期望。

后来,玛格丽特上学以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在父亲的教导下,她树立了崇高的志向,一心要考取英国的最高学府——牛津大学。在18岁那年,她不顾中学校长的反对,比同龄学生提前一年报考大学,并如愿以偿(chánɡ)地考取了牛津大学化学系。

玛格丽特来到牛津大学之后,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由于学习刻苦,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过,和书本知识比起来,更令她感兴趣的是,在学校里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并结识形形色色的人。

这时的玛格丽特,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紧张的学习和社交活动之余,她也像同龄的许多姑娘一样,在学校里开始谈恋爱。

她认识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是一位伯爵(jué)的儿子。在英国,伯爵是一种世袭的贵族,家里有钱有势。当时英国是一个重金钱、重地位的等级森严的社会,伯爵的家庭则属于地位显赫(hè)的上流社会。

这个小伙子与玛格丽特在思想上志同道合,都有很强上进心。他们认识没多久,就互相倾慕(mù)在公共场合开始出双入对。

在这之前,玛格丽特一直是一个严肃(sù)、刻板、不苟言笑的姑娘。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正经”事情上,很少娱乐,因为在她看来,那是浪费时间。可是陷入情网的她却变得开朗活泼起来,经常谈笑风生,还在她的同学面前夸赞她的男朋友。在男朋友的鼓励下,她还学会了跳舞。

没过多久,男孩的母亲,也就是伯爵(jué)夫人到学校来探望儿子,男孩因刚谈恋爱,还没来得及告诉母亲,这回,他想趁此机会把玛格丽特介绍给母亲,同时给她一个惊喜。

男孩领着玛格丽特来到母亲住的旅馆里。一见到思念已久的母亲,男孩就扑上去和母亲拥抱。然后,他把身后的玛格丽特介绍给母亲:“妈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两个月前认识的女朋友——玛格丽特。”男孩又转向玛格丽特:“亲爱的,这是我妈妈。”

伯爵夫人感到有点意外,但转念一想,儿子快到20岁了,交个女朋友也不足为奇,就忙向玛格丽特伸出手来热情地说:“噢,你好,玛格丽特。”玛格丽特也边和她握手,边向她问候。

伯爵夫人衣着雍(yōnɡ)容华贵,神态举止中都隐隐透出一种高傲的气质,她很好奇,儿子交这个女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呢?于是在聊(liáo)天的同时,留神观察玛格丽特。

她看到玛格丽特容貌端庄、身材匀称,言谈举止都很稳重得体,不由得对她心生好感。她心里想:这个姑娘从外表看来,条件都不错,只是不知家庭出身怎样。如果出身也好的话,就配得上我儿子了。

于是,她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问玛格丽特:“你的家乡是什么地方呀?”

玛格丽特答道:“是北部的格兰森市。”

“噢——是那个小城市,好像还没有伦敦的十分之一大吧?”伦敦是伯爵一家的家乡,也是英国的首都。伯爵夫人的话里明显地透露出对玛格丽特家乡的鄙视鄙视(bǐ):轻视;看不起…

玛格丽特听了伯爵夫人的话,心里很不高兴。她想:住在大城市有什么了不起,小城市的人不一定就没有大城市的人有本事。

伯爵夫人又问她:“那你的父亲是干什么工作的?”

玛格丽特骄傲地说:“他以前经营杂货店,现在是我们市的市长。”

伯爵夫人只平平淡淡地说了声:“噢,是吗。”然后就转向其他话题了。

玛格丽特当然能感觉到伯爵夫人对她的态度,心里非常气愤。一向自信心很强的玛格丽特,从来没有遇到有人敢瞧不起她。而这一次的经历令她痛切地感到了贫富的差距、等级的森严,也第一次感到了社会上存在的不公正。

这次谈话冷淡地收场了。此后不久,由于伯爵夫人对儿子的劝阻,也由于玛格丽特对伯爵夫人的不满,这场恋爱没能继续下去。

这件事给玛格丽特造成了不小的精神打击。不仅是这场恋爱的结果令她失望,更使她受到触动的是,她由此看到了社会不公正的一面。

从来就不甘人后的玛格丽特在心中暗暗发誓(shì):就是我这个城市杂货店主的女儿,将来一定要超过你们那些贵族的子弟!叫你们谁都不敢再瞧不起我!

从牛津大学毕业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玛格丽特结识了富有的商人丹尼斯·撒切尔。两年后二人结为连理。玛格丽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lǚ)。

撒切尔夫人在与丹尼斯结婚一年后,生下了一对孪(luán)生子女——儿子马克和女儿卡罗尔。她像所有普通的母亲一样,非常爱她的孩子,对他们关怀备至。在她当上首相之前,孩子还在寄宿学校读书的时候,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每周都给孩子写信,还出席孩子们的发奖仪式和学校的其他活动。她的外出旅行,都尽量安排在孩子们放假的时候,以便能带上他们。

奇怪的是,像撒切尔夫人这样的女强人,在对待子女方面,却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在两个孩子中,她明显地更宠(chǒnɡ)爱马克,甚至有些溺(nì)爱。不知是不是由于不同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两个孩子长大后,性格有很大的差异。马克受娇宠(chǒnɡ)惯了,成了一个喜欢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他做事放纵、无所顾忌(jì),经常惹出一些麻烦来,让撒切尔夫人感到头疼;而女儿卡罗尔却非常懂事,自立的能力很强,她一点也不想借母亲的光,凡事喜欢自己解决。

马克有一项特别热衷的爱好,就是赛车。赛车是一项危险性很大的运动,马克曾在赛车中多次出事,却一点也没影响他对赛车的兴趣。1982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事故,虽没把马克吓倒,却使他的母亲——撒切尔夫人陷入了一场严重的精神危机。

1982年,在英阿马岛战争爆发的前几天,撒切尔夫人正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于英阿两国的谈判,处在是否发动战争的反复思考和犹豫之中,却不料发生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当时马克正在国外参加一场汽车大赛,突然有消息说马克和她的女伴在沙漠里失踪了。

这个消息对撒切尔夫人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使她忧心如焚忧心如焚:忧愁得心里像火烧火燎一……切尔夫人作为一位女性政治家和领袖,一向是一个性情坚毅,在危机面前沉着镇定、方寸不乱的人,但这一次却不同以往。因为作为母亲,她和其他普通的女人没什么区别,对自己的孩子怀有深沉的、无私的母爱。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一旦他有什么三长两短,将是令撒切尔夫人最为痛苦的事情。因此,这件事给了她巨大的精神打击。

报纸上充斥(chì)着有关马克的报道。因为作为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在国内知名度很高,有的报纸还分析,沙漠中的气候恶劣,以前有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遇了难,因而马克生还的机会很小。撒切尔夫人看了,心如刀绞(jiǎo),在私下里,流了不少眼泪,有时一边工作一边哭。但是在公开的场合,她还是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像往常一样召开内阁会议,处理各种公务。可是有一次,在会议之后,一位记者问撒切尔夫人:搜寻马克的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撒切尔夫人不禁悲从中来,在众人面前流下了眼泪。

马克失踪(zōnɡ)的那片沙漠在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境内,不仅英国派人寻找马克,阿尔及利亚警方也帮助寻找,而且政府还派出了军队。

不过,在这种充满焦虑和煎(jiān)熬(áo)的时刻,撒切尔先生表现出了男子汉特有的冷静和沉着。虽然他心里也一样着急,但在撒切尔夫人面前却几乎从不表现出来,这让撒切尔夫人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在马克失踪6天之后,终于传来了令撒切尔一家惊喜的消息:马克被找到了,而且平安无事。撒切尔夫人一得到消息,立刻恢复了正常状态,她没有沉浸在惊喜和庆幸的情绪之中,而是立刻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没想到马克回来后,却对人们的关注感到迷惑(huò)不解,觉得是大惊小怪。他说:“真奇怪,怎么有这么多记者采访我?”回到家里,他绘声绘色地向家人描述了他在沙漠中的历险记。他哪里知道身为首相的母亲在他失踪的这些天里,吃不香、睡不着,经历了多少煎熬(áo)。这6天真是撒切尔夫人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新闻界认为,撒切尔夫人在这件事情中表现出了“圣洁的母爱”。

在关心孩子的同时,撒切尔夫人也像大多数妻子一样,对丈夫非常体贴、关心。在1974年撒切尔夫人任教育部长的时候,丹尼斯所在的公司总部从伦敦迁到离伦敦40公里的地方。当时为了照顾在伦敦上班的撒切尔夫人,他们的家仍留在伦敦。这样,每天丹尼斯上班都得走远远的路,每天早上六点就得吃早饭。撒切尔夫人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还坚持每天早上起床为丈夫做早餐。而她每天到深夜一两点钟才上床睡觉,睡眠时间只有四个多小时。

当然,作为政府的最高领导,撒切尔夫人也常常不由自主地把工作中的领导作风带到家里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撒切尔夫人生活中的一切都要以她的工作为核心,以她的工作为转移。因而,在生活中,撒切尔夫人也像在工作中一样“处于领导地位”。这样,丹尼斯在生活中就不得不扮演一种男子汉所不愿扮演的角色。不过,他知道,处于这个位置上,就必须以大局为重。对妻子生活上的支持也就是对她工作上的支持,而她的工作对整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撒切尔夫人的体贴也使他获得了心理上的温暖和平衡(hénɡ)。在任何事情上,他总是撒切尔夫人背后坚定的支持者。可以说,撒切尔夫人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与丹尼斯是分不开的。

撒切尔夫人特殊的工作性质、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她的家庭也必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在沉重而繁忙的工作之外,家庭是她的“避风港”,是她休息的地方。因而在家里,她从不愿再谈论工作上的事。有一次,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在某个政治问题上和撒切尔夫人产生了分歧,就发生了争论。撒切尔夫人气愤地说:“我在议会里和反对党辩论,没想到回到家来还要和家里人辩论!”一家人顿时都沉默下来。家里人一下子明白过来,撒切尔夫人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回到家中,她多么希望得到家庭的温暖与闲适啊。于是,家里以后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家中不谈政治。此外,家庭琐事也很少烦找她。马克说:“我们从来不去问她洗衣店的衣服取回来没有这一类问题。”因为撒切尔夫人满脑子装的都是国家大事,谁都明白,不应该用别的事情去分她的心。即使不得已要麻烦她某件事,也要事先注意她的情况,见机行事。


路易十四的铁面人囚犯到底是谁呢?
伏尔泰曾经说:“这个囚犯无疑是个重要人物”,但又说“他被解送到圣马格丽特岛时,欧洲并没有什么重要人物失踪”。这确实是个令人费解的谜。囚犯的身份虽还不明确,但无疑他是一个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法国历史学家托拜恩提出的铁面人是意大利的马基奥里伯爵。马基奥里是意大利曼图亚斯公爵的亲信。路易...

大仲马和小仲马的资料???
《茶花女》作品是根据巴黎当时一个年仅二十多岁就 被社会迫害致死的名妓的真实故事写成,描述了主人公玛 格丽特短暂而悲惨的一生,热情地赞美了真诚、纯洁的爱情,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妇女的百般蹂躏和摧残,也暴露了资产阶级贵族的荒淫无耻、凶狠残暴的本质。 主人公玛格丽特酷爱茶花,常以茶花为饰,故称“茶花女”。

法国巴士底狱里关押的犯人,为什么要戴铁面罩?
他也是一个特殊的人,如果别人想要问他他的身份或者是想要摘下他的面罩,那么,这个人最终就会被处死,而带铁面罩的这个人一直都是个谜。而当他被关到巴士底狱的时候,有一个侯爵还亲自来看望他,说话的时候,还非常的谦恭。而且他还享受着跟别的囚犯完全不同的待遇,他住在单人的牢房里,而且住的...

唱歌问题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沙盘游戏治疗的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马格丽特?洛温菲尔德(Margaret Lowenfeld)受《地板游戏》的启发,创造了沙盘游戏的前身——“世界技术”(The World Technique),孩子们在她的诊所里把玩具和模型放到分别盛有沙和水的两个盘子里玩,成为洛温菲尔德与孩子们有效的沟通工具,就像一种“语言”,表现出孩子们的“问题”。卡尔夫是...

跪求《茶花女》的读书心得,人物形象,章节概括,急啊
读书心得 读过《茶花女》的人,大都同情马格丽特,而对那个男主角即使算不上讨厌也绝不喜欢。法国人有浪漫的传统,他们的小说,特别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在描写爱情时是那么的天真、纯朴,甚至有些单调了,很少关注到爱情受到的别的方面的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很受遗传的影响的,他们容忍它,重视它...

、那一位教育家从事智能不足儿童教育的实验,并完成有关智能不足儿童之...
第二卷《蒙特梭利初等教具》(The Montessori Elementary Marerial)阐述如何就用教具 帮助儿童学习阅读、语法、算术、几何、音乐、诗歌、美术(包括绘画)等方法,促进初等学校儿童的多方面和谐发展。 1913年,第一次应到美国讲学,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欢迎,其中有知名人士发明家爱迪生,总统的女儿格丽特·...

求马格丽特·米切尔《飘》的资料 追加50分
战争打破了原有的梦,焚毁了他的家,让他难以站起来,难以接受现实。他留恋的不是过去南方奢华的生活,而是曾经的高雅,他幻想着有一天佐治亚可以重新由南方人掌握,他爱原有的生活,所以总显得郁郁寡欢,有中国古代文人的特质。他也想拥有思嘉丽对生活的那种狂热的激情,却又做不到。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中国现代流行合唱9首作者简介
1989年,他作为首批德国音乐教育专家来到中国,为音乐院校带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他的摇滚音乐剧《汉斯与格丽特》在2004年被译成中文,并在大学生中受到欢迎。西佛利茨的现代流行合唱作品,如《中国风现代流行合唱9首》,以其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受到好评。叶继红,南京艺术学院的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

求各国伟大的文学家
16、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现代派作品的经典《尤利西斯》(模仿《奥德修记》)17、现代派大诗人艾略特(注:十九世纪英国文学里,有两个艾略特,艾略特·G是位女作家,著有《弗洛斯河上的磨房》《织工马南》《米德尔马奇》等小说)艾略特·T·S是个男作家——著名长篇《荒原》,被推为现代派诗歌划时代的里程碑。1948...

凉城县17228131991: 茶花女的读书笔记 -
桂育养胃: 《茶花女》读书笔记及感悟:我小学第一次读《茶花女》的时候,年纪还小,尚且不懂男女之间的爱恨纠葛.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一个受人供养的姑娘,或者说是妓女.一个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生病的医疗费用,都远不是一个小资家庭支付...

凉城县17228131991: 《茶花女》里玛格丽特到底是怎么一个人? -
桂育养胃: 1. 玛格丽特:落入风尘,但心地善良,不懈追求爱情,又无私的为爱牺牲. 2. 《茶花女》简介:讲述了一个交际花的爱情悲剧. 马格利特是著名交际花,凭借自己的美貌出入上层社会的热闹场合,实际上是可怜的下层贫民,迫于生计出卖自己...

凉城县17228131991: 永远都要坐前排阅读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 -
桂育养胃:[答案] 出列拔萃的拔是:超出,高出的意思;拔刀相助的拔是:抽,拉出的意思 “如此”指什么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成功了,得到了哲人认可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不明白的再问哟,请及时...

凉城县17228131991: 英国玛格丽特公主女儿 -
桂育养胃: 玛格丽特与夫婿安东尼育有一子一女.分别是儿子戴维·阿姆斯壮- 琼斯,出生于1961年11月3日;女儿萨拉·弗朗西丝·伊丽莎白·阿姆斯特朗-琼斯(Sarah Frances Elizabeth Armstrong-Jones,1964年5月1日-),出生于伦敦肯辛顿宫.婚后被称为切托夫人.英国王位第16顺位继承人.1994年7月14日与丹尼尔·切托结婚,婚礼由查德·维尔拉牧师主持.二人婚后有二子:塞缪尔·戴维·本尼迪克特·切托(Samuel David Benedict Chatto,1996年7月28日-);阿瑟·罗伯特·纳撒尼尔·切托(Arthur Robert Nathaniel Chatto,1999年2月5日).

凉城县17228131991: 外国名人的演讲稿(简单一些) 20号之前 -
桂育养胃: 永远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一个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要求她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力争做在别人前面,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

凉城县17228131991: 《茶花女》的主要内容. -
桂育养胃: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

凉城县17228131991: 茶花女简介 -
桂育养胃: 《茶花女》就是根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

凉城县17228131991: 茶花女是怎么死的? -
桂育养胃: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

凉城县17228131991: 玛格丽特·米切尔和<<飘>> -
桂育养胃: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