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作者&投稿:钭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围棋发展史是怎样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它比象棋出现得更早,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在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人淑女都喜爱这种棋艺。
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的19条交叉线组成,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就下在这些交叉点上。围棋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围棋对弈,千变万化,紧张激烈。双方动用各种技术、战术攻击对方,非常富有战斗性。由于围棋奥妙无穷,古人曾经夸张地说,只有神仙才能发明它。
围棋是一种智力型运动,学围棋既可锻炼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陶冶性情,培养人们顽强、冷静、沉着的性格。因此,它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欢迎。
隋唐时期,围棋传到日本,19世纪时又传到欧洲。现在,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围棋运动。其中,以中国、日本、韩国的围棋运动水平最高。中国的围棋选手聂卫平、马晓春等,都是国际著名的选手。围棋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体育竞赛项目。

扩展资料
围棋在古代颇为风行,不管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常以弈为尚。春秋战国出现了像“弈秋”这样的围棋高手,可谓围棋的鼻祖。春秋时,围棋理论逐渐形成,对于围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国时,围棋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涌现出大批围棋高手。由于社会贤达的喜爱和注意,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有关围棋的专著。魏末晋初,兴玄学,作为娱乐工具的围棋也风靡一时。南北朝时围棋在宫廷中受宠,刘宋时曾举行全国性的围棋比赛,选拔出278位围棋高手。
宋明帝在位时还给棋家设置官署,授以俸禄,梁武帝萧衍就亲自撰写过《棋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围棋著作是从敦煌石室发现的北周时期的手抄本《棋经》,记载了当时的围棋规则和棋艺。
唐时,围棋有了空前发展,唐玄宗为棋手们设置了官阶九品的“棋待制”,使棋手成为国家的高级文职官员,从而促使围棋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南宋更是出现了有理论、有经验、有指导的系统围棋著作《忘忧清乐集》。
明朝,围棋高手辈出,女棋手薛素素颇负盛名。清王朝的前期,也是中国围棋高手辈出的时代。黄龙士、徐星友、施襄夏、范西屏的棋艺至今仍为中外人士称道。但是到了清道光年间,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清朝政府的腐败,经济文化衰退,围棋的命运也日益艰难,这是围棋史上最衰退的时期。
这种情况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得以恢复,当代棋圣聂卫平以一己之力,数次打败日本超一流高手,撼动了日本的霸主地位,在这崛起的关键时期,被曹薰铉统治的韩国围棋界阻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棋 (国际通行棋种)

如今的围棋,流行于中、日、韩、朝几个国家,起源于中国,具体时间无从考证,大约是在四千多年前,上古帝尧时期,属于传统的“四艺”琴棋书画之一。之所以还会在日、韩、朝等国流行,得益于隋唐时期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先是传入日本,而后流传到欧美各国。

围棋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原因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围棋的棋盘,很多人都见过,纵横各十九条,整个棋盘上也就是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棋盘的盘面上会标有九个小圆点,最中间的称为“天元”,因为围棋中有一句术语“金角银边草肚皮”,“天元”一般不认为是第一个应该落子的地方,毕竟棋盘就是要比较谁占据的地域最多,因此大家都会抢先占据棋子围空效率最高的四个角,其次是四条边,最后才是中腹地带。

不过,有常规,自然就有打破常规的人。总有些人能够在占据中心地带,看似劣势的情况之下,最终取得胜利。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明一点,这个胜利者的棋艺水平,绝不是一般高手能够对抗的。

在古代,下棋被称为“对弈”,围棋也是后来产生的各种棋类的鼻祖,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采用了先秦典籍《世本》记载的“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种说法,将围棋诞生的具体年代定位公元前2356年。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经是一种流传很广泛的棋类运动了,而且在《孟子》中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记载的专业棋手,弈秋。

秦到东汉初期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直到东汉中晚期又再一次兴起。此后,历朝历代都对围棋有一些发展,诸如规则上的变化,棋盘的变更等,还有很多在围棋方面很有名的人物,例如过目不忘,能够将看过的棋局摆出来而不出错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明清时期围棋界的四大家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等。

围棋作为一项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可以作为比赛,一争高下,显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也可以作为一种陶冶性情的闲暇游戏,毕竟流传了这么多年,其中不仅包含着无数的智慧,更是有非常多的益处,作为经典,自然有它成为经典的道理。那么,下围棋会给你带来什么呢?

首先,在礼仪礼节方面的好处。下围棋自有下围棋的规矩,就像很多其他的体育项目一样,这些规矩都是在无数次的实际比赛和很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下来的,遵守这些规矩,才是一个下棋之人应有的最基本的素质。静坐,这一点对于很多好动的小孩子们来说可能很难,但是坚持下来,他有了这个习惯,便不会轻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而且,知礼懂礼守礼,围观者观棋不语,下棋者落子无悔,即便不是下棋,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习惯。

其次,直面胜负。下棋,两个人的无声的比赛,结局自然是有输有赢,哪怕是平局,恐怕很多人心里都会不舒服。但是,输了又怎样,你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从不足点出发,慢慢地改变。赢了又如何,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永远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比你更优秀,赢这一局,算不得什么。平局就更不要心怀不满或者侥幸。输与赢,都是一时的结果,如果因为这些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没有太大的必要,纵然消沉一时,也不要沉迷一世。

然后,是人脑各方面的能力。集中注意力,这一点自然不必解释太多,如果总是分心,不能全神贯注,首先会让对手觉得你的不尊重,其次对于自己下棋也是一种干扰,总会有其他东西跳出来打乱思维,还如何安然面对棋盘上的千变万化?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开发出超强的脑容量的。还有记忆能力,就像是王粲一样,能够在棋局之后,一子不差地将整个棋局复原出来,这样的记忆力,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天生的,大部分依靠的都是后期的培养,而围棋的复盘,可以进行这种神奇的训练。

还有推算能力,心算能力,全盘控制力。围棋需要在眼睛看着棋盘的情况下,心里计算自己的棋子占据了多少空间,既然讲究落子无悔,那么在落子之前,必然要先进行一番推算,如果下在某个位置,对手有什么样的可能,自己能够怎样继续。有句俗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说在下棋的时候,如果没有对于全盘的把控能力,下完一子之后,下一步不知道怎么做,或者一个不小心计算或者推算出现误差,那么,结局只能是输。

最后,做事情的条理性和灵活力,总结经验。有了大局的把控,还需要一步一步去落实,但是也不是必须按照自己的步骤来,毕竟你还有一个对手,如果对手的某一步打乱了你的计划,你必须要有灵活的变化能力,应对这一个突如其来的状况。最后,不管是输还是赢,都是值得回忆和总结的一盘棋局,赢自有赢的方法,输也有输的教训。

棋盘,看似只是小小的一块木盘,每颗棋子能够占据的地方也近在咫尺之间,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一块地方,也是寸土必争,毫厘不让。下棋的时候,需要有争夺的决心,棋局之后,也要豁然旷达。围棋能够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于此。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春秋战国:围棋这时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
2、秦汉三国: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也鲜有记载。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卷三:“戚夫人侍高帝。……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
3、南北朝: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
4、隋唐宋元:由19道棋盘代替了过去的17道棋盘,从此19道棋盘成为主流。而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国。
唐宋时期,可以视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这时的围棋,已不仅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
5、明清: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现之一,就是流派纷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围棋流派:一是以鲍一中(永嘉人)为冠,李冲、周源、徐希圣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为冠,汪曙、方子谦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颜伦、李釜(北京人)为冠的京师派。这三派风格各异,布局攻守侧重不同,但皆为当时名手。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使得围棋游艺更进一步得到了普及。随着围棋游艺活动的兴盛,一些民间棋艺家编撰的围棋谱也大量涌现,如《适情录》、《石室仙机》、《三才图会棋谱》、《仙机武库》及《弈史》、《弈问》等20余种明版本围棋谱,都是现存的颇有价值的著述,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围棋技艺及理论高度发展的情况。清康熙末到嘉庆初,弈学更盛,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称为“四大家”。四人中,梁魏今之棋风奇巧多变,使其后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施、范二人皆浙江海宁人,并同于少年成名,人称“海昌二妙”。据说在施襄夏30岁、范西屏31岁时,二人对弈于当湖,经过10局交战,胜负相当。“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后,中国专业围棋水平相当低。从1960年开始,每年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其中,1961年第二届来华访问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55岁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横扫中国当时顶尖棋手,八轮全胜。1964年改称中日围棋对抗赛,一直举办到1991年。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拉开中日围棋交流的序幕。中国人聂卫平在前三届擂台赛中获取11连胜,极大的推动中国围棋的普及。
1988年4月16日中国国家体委发布《围棋国家段位标准》《围棋国家段位标准实施细则》和《围棋地方段位制》。
1988年,韩国人曹薰铉在第一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同样引发韩国围棋的热潮。
2013年,中国众多棋手崛起,包括江维杰、范廷钰、时越等年轻棋手接连赢得世界比赛冠军,芈昱廷、陈耀烨、周睿羊、檀啸等棋手大放异彩,人才辈出。
2016年3月9日至15日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大比分4:1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级选手李世石九段,在围棋上已显示出赶超人类的趋势;2017年初,升级版的AlphaGo以“Master”的神秘账号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战胜包括聂卫平、柯洁、朴廷桓、井山裕太在内的数十位中日韩围棋高手,在30秒一手的快棋对决中,以60∶0的成绩完胜,引发热议。 
围棋运动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最为兴盛;西方国家已渐热;东南亚正在发展中。截至2017年,职业围棋水平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和韩国。

围棋起源于中国。它比象棋出现得更早,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在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人淑女都喜爱这种棋艺。
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的19条交叉线组成,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就下在这些交叉点上。围棋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围棋对弈,千变万化,紧张激烈。双方动用各种技术、战术攻击对方,非常富有战斗性。由于围棋奥妙无穷,古人曾经夸张地说,只有神仙才能发明它。
围棋是一种智力型运动,学围棋既可锻炼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陶冶性情,培养人们顽强、冷静、沉着的性格。因此,它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欢迎。
隋唐时期,围棋传到日本,19世纪时又传到欧洲。现在,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围棋运动。其中,以中国、日本、韩国的围棋运动水平最高。中国的围棋选手聂卫平、马晓春等,都是国际著名的选手。围棋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体育竞赛项目。

起源

相传是尧造了围棋,来教育他的儿子丹朱,丹朱又对围棋做出了改善。尧造围棋是主要的一种说法,也有说是乌曹或舜发明的。乌曹,据说是夏桀或尧的大臣。如果这些说法中的任意一种是可靠的,那么围棋的历史就非常悠久了。

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最初的围棋。例如《孟子》有记载“使弈秋诲二人弈”的故事,可见当时围棋已经流行。

发展

围棋最初棋盘较小。在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出了19路棋盘。在隋朝,就基本都是用19路棋盘了。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密切。围棋也被传出,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关于朝鲜半岛的围棋,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高句丽王子热爱围棋,率使团来唐朝访问。离开时提出要与大唐国手手谈。起初唐朝不以为意,但接连几位棋手都输了。于是派出了当时排第一的顾师言。顾师言也轻敌了,但很快意识到情况不对,走出了“镇神头”的妙手,获得胜利。王子局后问唐朝官员,顾师言是什么排名。唐朝官员回答是第三名。王子提出想和第一下,但唐朝官员说,必须赢了第三才能和第一下。王子深以为憾。

日本的围棋最初在僧人中流行,因为是由鉴真带来的。当时,日本僧人做出改革,改白先为黑先。

重心的转移

在中国,虽然有人以棋为生,朝廷也有设置“棋诏”,但是围棋的职业选手少,围棋主要是供士大夫玩乐的,缺乏民众基础。朝廷也并不把它当作大事,不去过多管它。所以,围棋始终曲高和寡,缺乏民众基础。这使得它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主要依靠少数职业棋手来推动。

在日本情况则不一样。围棋较为流行,一些有势力的人也热爱围棋。本能寺之变前,织田信长就在看鹿盐利玄和本因坊算砂下棋。德川家康对围棋做出了很大贡献,包括棋所制度的改善、升段之鉴定、名人之产生制度、棋士俸米的保荐等。算砂在德川家康支持下创设的本因坊一门直到终结都始终是日本最大的围棋组织。之后也出现一些其他的大型组织。其中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被称作围棋四大家。这使得职业棋手数量增多,职业化程度高。弊端是由于门派的区别使得棋手之间交流较少,且会对一些招法刻意保密,主要交流途径只有御城棋(围棋四大家参与)。历任名人也往往对自己的主要对手采取打压、避战的态度。

第一次重大变革

本因坊算砂废除中国通行的座子,以点目代替点子。中国则直到近代才被迫跟随日本废除座子与还棋头。而数子与数目的不同至今仍然保留。

到民国前中日各自的发展

中国在明清时使用还棋头,其顶峰是施襄夏与范西屏的当湖十局。中国的围棋延续了贵族游戏的传统,附加了许多很虚的意义,例如棋道,相关作品有《棋经十三章》。这些东西华而不实。不过根据百度百科,明清时期中国的围棋在市民阶层中得到了普及。当时的中国围棋可以说是盛世余晖,围棋理论停滞甚至失传。

日本的围棋由于本因坊等组织从而发展得更好。本因坊秀策开创秀策流,创造“执黑不败”的神话,并且提出手割法。到了清末,中日围棋水平差距非常大。

第二次重大变革

吴清源与木谷实推动了新布局。虽然部分招法在除了当时以外的时代看来都是毫无道理的,但在当时不失为大胆的尝试。

在一次升段赛上,吴清源执黑对木谷实,使用了模仿棋,震惊棋界,推动贴目制设立。

群雄四起,名人威望下降。旧的制度已经不适应新时代。部分棋手创建了日本棋院,末代本因坊秀哉引退后卖出本因坊、名人位,象征一个时代的终结。日后,由于内部矛盾,日本棋院中分裂出关西棋院,两个棋院一度对立,至今仍然共存。

重心的第二次转移

20世纪中期,由于拥有许多一流棋手,兼之吴清源加入日本国籍,日本仍然是世界围棋的中心。例如,韩国的赵治勋,年轻时表现出了天赋,于是赴日学棋,可见日韩当时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日本的新闻业促进围棋发展,贡献包括组织吴清源的十番棋、和中国进行交流活动等。

到了20世纪中后期,中韩逐渐崛起(而朝鲜,唐朝之后,就基本没有听说什么了,近代仅仅比欧美稍好)。曹薰铉赴日学棋,是濑越宪作的弟子,是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的同门。回国后称霸一时,有徒弟李昌镐,退役后做了议员,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韩国也有许多其他优秀的棋手,如徐奉洙等四天王。

建国后,“国运昌,棋运昌”,随着政治局势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又有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中国围棋迅速发展。中日关系好转后,藤泽秀行多次带队来华与中国棋手进行交流。在此之前国家也有组织与日本业余棋手交流,但获得成绩并不好。文革初期一度受到影响,但在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又恢复了正常,并主动派代表团赴日交流。中日围棋擂台赛则在围棋的普及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时许多人被聂卫平的11连胜鼓舞,学习围棋。制度上,中国棋院之后确立集体研究制度,日本仍然使用较为落后的师徒相传。

日本最后的光辉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六超”时代。之后中国出现了“虎一代”棋手,韩国出现了李世石,日本则逐渐衰落,青黄不接。在上世纪末,时隔千年,重心再次离开了日本。

现代围棋与第三次重大变革

日本持续衰弱,中韩差距逐渐增大,重心回到中国。围棋也传播到了欧美国家,不流行,但也在不断地变得流行。2018年夏,举办了欧洲围棋大会。

规则上仍存在分歧,主要体现在贴目方面。目前主要通行的是中国规则、日韩规则和应氏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围棋的发展,阻止了围棋进入奥运会。规则要统一是棋界共识,但各国都不愿意让步,难以进行统一。

人工智能的兴起直接导致了第三次重大变革。变化主要体现在布局上。人工智能并没有使棋手丧失下棋的意义,相反,促进了围棋的发展。棋手使用人工智能来学习,棋手之间差距缩小。从AlphaGo击败李世石,发表论文以来,各路能击败人类顶尖棋手的AI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最受人关注的比赛,成为了人工智能之间的比赛。即便只是业余棋手,也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也有助于围棋的普及,不只是因为一时的热度,更是因为学习的方便。现在,我的手机上、电脑上,都有强大的AI来做陪练。以前,如果不当面下,只有上网找人下棋一条路。强如ElfOpenGo与LeelaZero也已对所有人免费开放。LeelaZero的成功更是意味着围棋人工智能的开发甚至可以是由个人来完成的。将来或许还会有围棋重心的第三次转移,转移到哪里或许就取决于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了。

人工智能也促使比赛的规则进行改革。自从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应用以来,绝大多数比赛要求选手上交手机,且取消午休,只有少量比赛未做出改革,如日本的头衔战。刘超作弊案更是促使棋界反思比赛规则,包括职业比赛与业余比赛。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发展
春秋战国
围棋这时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孔子《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孟子《孟子·告子上》载:“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弈秋。
秦汉三国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也鲜有记载。
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


象棋和围棋分别是谁发明的?
象棋,亦作“象碁”,汉族棋类益智游戏,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二、围棋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

中国象棋的由来及发展史
到了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其中明代的棋手李开先最为出名,他自称“余性好敲棋、编曲,竟日无休”。棋艺高超,未逢敌手。时人赞誉:只此一艺,可高古今。到了清朝,尤其进入康熙帝统治时期后,社会稳定,这为象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康熙至嘉庆...

我国的象棋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呢?它的首次出现是在哪个朝代呢?_百度...
象棋主要是两个人进行的游戏,他所采取的制作方法是很简单的,但是两人玩的时候可以让多人在旁观看,这是当时流行比较广泛的一类游戏,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它拥有着渊远的历史。人们发明出象棋之后,还被其他国家的人们根据象棋发展出了国际象棋。象棋这类词最早是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当时有专门的书据...

围棋起源于什么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处于割据阶段,各国围棋水准不同,虽有佼佼者,但终因势小而不成气候,棋史有名的有南唐中主李璟父子,吴越的钱氏家族。宋太宗亲自创制棋势,还搜罗了大批围棋高手养于宫廷。使宋代一开始就从高起点起步,进入昌盛阶段。到宋哲宗时期,职业国手十分活跃,职业围棋迎来了有一次发展高潮。这时...

象棋的历史由来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其实“中国象棋”倒不如称为“中国军棋”或“中国战棋”。因为小小的一盘中国象棋竟然浓缩了中国古代军事与战争发展的历史轨迹。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模拟古代战争形式的娱乐性文化表现艺术。之所以称为“象棋”,据我国古代传说,象棋是舜发明的。舜的弟弟叫“象”,很坏,几...

象棋的来源历史
象棋介绍: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给人极大的乐趣。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远远超过围棋,是普及...

五子棋的起源在什么时候
从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向正中发展而纵横交叉在第四条线形成的四个点称为“星”。天元和星应在棋盘上用直径约为0.5厘米的实心小圆点标出。五子棋相传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可能早在“尧造围棋”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有关早期五子棋的文史资料与围棋有相似之处...

围棋的起源和发展?
围棋起源于中国。它比象棋出现得更早,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在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人淑女都喜爱这种棋艺。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的19条交叉线组成,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就下在这些交叉点上。围棋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围棋对弈,千变万化,紧张激烈。双方动用...

中国象棋的详细发展史
中国象棋的发展:1、起源传说 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

五子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截止到2020年11月,五子棋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七条竖线,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来烧制五子棋盘了。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材质来制造围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玛瑙、铜等等。古代五子棋棋盘...

慈利县15670925376: 围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裔聂七叶: 围棋传说尧发明象棋原创周武王 围棋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棋盘上各画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弈棋有对子局和让子局之分,采用包围与反包围的基本战术,故称围棋.围棋对弈,运用“做眼”、“点眼”、“劫”、“围”、“断”等技法吃子占位,战胜对手.下围棋局势千变万化,搏斗激烈紧张,而且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既可以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慈利县15670925376: 围棋的历史是怎样的?围棋是什么时候被传到韩国和日本的? -
裔聂七叶: 围棋的起源 尧舜以棋教子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时间:约1000年到约1949年 唐朝的时候,围棋由中国传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修改了围棋规则,取消了座子制度和还棋头,并修改为黑棋先走.由于当时黑棋没有贴目,优势比较明显.需要注意的是,日本规则是数目法. 采纳哦

慈利县15670925376: 关于围棋的资料 -
裔聂七叶: 围棋是一个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围棋蕴涵着古代哲学中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圆地方、十九农节气、三百六十周天之数等等含义,其变化丰富,意韵深远,魅力无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

慈利县15670925376: 围棋历史 -
裔聂七叶: 起源中国 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人下围棋了 黑白象征阴阳 围棋少年这个东西,从不曾听说过,实际上是没有的,不仅我国没有,另外两个也善于培养围棋人才的日本韩国也没有,因为从根本上说围棋是种锻炼大脑缜密思维的竞技项目,只有下棋越来越经验丰富、大脑思维越来越严密和活跃的20-60岁之间,一个棋手才会出现颠峰期.10几岁的少年时期适合学棋,但绝对不会出类拔萃到能步入顶级高手行列的程度,而不是顶级的棋手,就更本不可能被别人惊叹为所谓“围棋少年”. 高手每10-20年就换一茬人,多看看体育新闻就知道动态了.

慈利县15670925376: 围棋的起源和发展? -
裔聂七叶: 清朝初期

慈利县15670925376: 围棋的发明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裔聂七叶: 如果要评世界上哪一种游戏最能体现智力水平,配得上“游戏之王”的美誉的话,围棋毫无疑问当稳居魁首.在这种源于中国,被誉为世界上最精湛的智力游戏面前,其他...

慈利县15670925376: 请问象棋和围棋的历史 -
裔聂七叶: 最早是春秋时范蠡为解君臣软禁之闷发明的,后来随着越王称霸而得到推广,到战国时期已经很流行了,《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后来又经过了王安石的改进,增加了“炮”,到北宋末已经定型成现代的样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明代,关于象棋的理论性著作出了很多.

慈利县15670925376: 围棋大约是哪几年发明的
裔聂七叶: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在琴、棋、书、画之...

慈利县15670925376: 围棋的发明年代在多少年以前 -
裔聂七叶: 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具体年代不可考证.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

慈利县15670925376: 中国象棋和围棋的起源?列为竞赛项目的时间?
裔聂七叶: 围棋与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尧造围棋”一说说明,围棋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围棋最初棋制规则并不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次较大的发展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