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久必衰,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灭亡的顺序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毓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安历史的简介~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史记》(汉·司马迁)
2,《汉书》(汉·班固)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4,《三国志》(晋·陈寿)
5,《晋书》(唐·房玄龄等)
6,《宋书》(南朝梁·沈约)
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8,《梁书》(唐·姚思廉)
9,《陈书》(唐·姚思廉)
10,《魏书》(北齐·魏收)
11,《北齐书》(唐·李百药)
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唐·魏征等)
14,《南史》(唐·李延寿)
15,《北史》(唐·李延寿)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20,《宋史》(元·脱脱等)
21,《辽史》(元·脱脱等)
22,《金史》(元·脱脱等)
23,《元史》(明·宋濂等)
24,《明史》(清·张廷玉等)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
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在1997年谈到中华版点校本“二十四史”的时候指出:
乾隆时代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在当时是标准本,但是武英殿本仍有不足之处,近代商务印书馆搜求各时代的善本,编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当时可谓“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但是传统的“二十四史”没有标点,没有断句,读起来仍有一定困难。五十年代,由国家领导建议,集中当时全国史家,对“二十四史”进行校订,加上标点,是为标点本“二十四史”,实为“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史

魏蜀吴灭亡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蜀,魏,吴。

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魏国亡。

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

扩展资料: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 ,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

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



1、顺序是:蜀国、魏国、吴国。

2、司马昭灭蜀国,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称帝,然后出兵灭了吴国。

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69年,羊祜命王濬在益州筹建水师,并预定攻吴的军事方略。279冬,晋灭吴之战开始,280三月攻下建业,孙皓降,吴亡。

扩展资料

1、三国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2、主要战役

黄巾起义 为了打击黄巾叛乱,政府给于州牧兵权,许多州牧趁机坐大,中央政府影响力开始下降。

易京之战 袁绍于此战中基本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意欲南向以争天下。并于第二年发动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袁绍势力衰退,曹操统一北方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刘备趁乱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

潼关之战 扫荡马超等西凉豪杰,巩固了后方势力,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

汉中之战 刘备击败曹操,夺得汉中之地,使刘军达到空前的强大,刘备也进位称汉中王.

夷陵之战 蜀汉国力大衰,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诸葛亮北伐 蜀诸葛亮六出祁山病逝五丈原,魏司马懿掌握兵权

姜维北伐 蜀国国力被大量消耗

魏灭蜀之战 。 蜀灭亡。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

晋灭吴之战 吴灭亡,西晋统一中国。

参考资料三国史(三国时期历史)_百度百科 



蜀国是在263年被魏所灭,魏国是在265年司马炎废帝自立的时候灭亡的,虽然之前因为司马家高平陵事变魏已经名存实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是在265年,吴在280年灭亡。

扩展资料:

三国历史时期简介: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

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国



魏先灭蜀后灭吴 最后司马炎篡位建立西晋

蜀吴魏


关于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这三句的故事与启示?
故事: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启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个国家灭亡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蜀国——政治:帝王懦弱,加上丞相诸葛亮事必躬亲,重点培养对象又多为荆州旧属和徒弟(姜维),所以朝堂之中权利过于集中,而且基本没什么不同意见。国力凋敝,据史记记载,蜀国当时人口不过百万,军力却保持相当的数量,官僚机构臃肿。平均十户养一官、五户养一兵;军事: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

为什么三国里面魏蜀吴三国,争那么久的天下都没有打下来。可是后来却被...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键在于谁有雄厚的实力联分为合。一开始魏蜀吴三足鼎立,天下动荡,三雄争霸,天下不稳。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三家的实力都在逐渐消磨,在僵持阶段,吴偏安一隅只能在自己的那一块领土里蹦跶,周瑜死后只有守土安邦的鲁肃吕蒙陆逊,没有侵略性强能攻城夺寨的将领,等他们再死后,...

三国时期明明一共有四国鼎立,为什么世人只记得魏蜀吴呢?
那么我们就有一些好奇三国时期明明一共有四国鼎立,为什么世人只记得魏蜀吴呢?因为另外一个国家被魏朝给攻下了。我们都知道三国指的是孙权的东吴,刘备的蜀汉以及曹操的曹魏。在这个时期的时候,形成了这三个国家鼎力的局势,就是三个国家各在一方,各自为一个阵营。其实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并不只是这三...

魏蜀吴三国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打破这个平衡?
一开始魏蜀吴三足鼎立,天下动荡,三雄争霸,天下不稳。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三家的实力都在逐渐消磨,在僵持阶段,吴偏安一隅只能在自己的那一块领土里蹦跶,周瑜死后只有守土安邦的鲁肃吕蒙陆逊,没有侵略性强能攻城夺寨的将领,等他们再死后,吴国彻底没人了,被灭是早晚的事。蜀国诸葛亮善于行军布阵,...

魏蜀吴三国在真实的历史上分别叫做什么名字?
俗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汉朝天下一分为三,一部分归了曹操,一部分归刘备,另一部分属于孙权。千百年来,人们将三国称为魏蜀吴三国,一直没有人提出异议。然而当时三国的名称真的是这三个字吗?让我们回到三国,探求历史的真相。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汉...

历史上魏蜀吴三国的末代皇帝都是谁?结局如何?
曹奂、刘禅、孙皓分别是魏蜀吴三家的末代君主。蜀亡之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魏亡之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吴亡之后,孙皓仅被封为归命侯。从三者的爵位上讲,曹奂最高,刘禅其次,孙皓最低。为何待遇不同?公元263年蜀汉灭亡,蜀汉名义上是被曹魏所灭,但当时曹魏的实权掌握在权臣司马昭手中,给...

《三国演义》第一话便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
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可以说是概括了历史上所有国家朝代发展演变的一个规律,而在历史上,所有国家,朝代更迭更替的一个现象,也正是表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就拿三国演义发生的历史时期:三国时期来讲,三国不就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家分立,统治了...

三家分晋与三家归晋,历史就是一个圈
司马昭灭蜀,司马炎灭吴,自此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复存在,魏蜀吴三家归于晋国,史称三分归晋。可是这个晋国却没能像三家分晋的倒流那样,一点点强大起来。由于司马炎出生的时候,司马家族已经是权倾一时,他的生长环境与父辈和祖父辈完全不同,因此,灭吴之后,整个西晋都沉浸在腐败奢侈的风气之...

三国魏蜀吴建国到灭亡是怎样的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

大新县13410051806: 三国时三个国家被灭的顺序是什么? -
柴瑶眠痛: 三国灭亡顺序:(魏灭蜀)→(晋灭魏)→(晋灭吴).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氏 晋代魏269年,晋灭吴

大新县13410051806: 魏,蜀,吴三国灭亡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柴瑶眠痛: C 蜀是公元 263年被魏灭,265司马氏取代魏国改国号为晋,281晋国灭亡吴国

大新县13410051806: 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魏 蜀 吴 B.吴 蜀 魏 C.蜀 魏 吴 D.蜀 吴-
柴瑶眠痛: C 对三国灭亡时间的考查.蜀汉263年灭亡,曹魏265年灭亡,东吴280年灭亡.所以选C.蜀 魏 吴.

大新县13410051806: 三国中的吴和魏哪个国家先灭亡的? -
柴瑶眠痛: 这个就要看个人理解了.如果你把晋朝理解为魏国的后裔,那么当然是吴国先灭亡.如果你把司马炎当作篡位者,那么是魏国先灭亡.一般的认为是司马炎是篡位者,吴国后灭亡.

大新县13410051806: 蜀、魏、吴三国的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
柴瑶眠痛: 先说最早灭亡的蜀 自刘备经过夷陵之败后 国力是三国里最弱的 几经诸葛亮北伐国力更加空虚 后期因为疆土小 鲜有人才 诸葛亮死后仅有姜维能镇住魏国 相比魏国 实力雄厚人才辈出 郭淮 邓艾 钟会等 外加上蜀主刘禅暗弱 连年战争内耗很大第一个遭灭国 魏国是第二个 原因是司马氏篡权 属于内战 吴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 其实吴国人才也不少 但是最后也因为权力斗争 诸葛恪 陆抗 丁奉都是吴国后期人才 自魏吞蜀之后国力太过雄厚 覆灭是天时 不可逆转 当时是晋了 晋灭的吴 宣告三国时代就此终结

大新县13410051806: 三国衰败的先后顺序 -
柴瑶眠痛: 蜀、魏、吴.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大新县13410051806: 吴蜀魏给排一下顺序,从大到小 -
柴瑶眠痛: 建立时间:蜀 公元220 魏 公元221 吴 公元222年建立 吴最晚 灭亡时间 蜀 公元263 魏 公元266 吴 公元288 吴灭亡最晚,但魏并不是灭亡,国家还在,但皇帝换了司马炎,建立的朝代叫晋.论面积由大到小 魏吴蜀

大新县13410051806: 魏,蜀.吴,三国最后被灭的国家是? -
柴瑶眠痛: 吴国最后

大新县13410051806: 三国之中,为何蜀汉是最先灭亡的
柴瑶眠痛: 三国晚期蜀汉缺乏人才可用,虽然凭借川蜀天险能防守,但是还是被第一个灭国,那... 蜀汉竟是第一个灭亡的,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三国是由魏蜀吴三个国家组成...

大新县13410051806: 魏蜀吴三国哪国先灭亡 -
柴瑶眠痛: 蜀汉(263年灭亡)→曹魏(265年灭亡)→东吴(280年灭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