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短文欣赏与翻译

作者&投稿:浑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短文欣赏《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注释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注释: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

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如下: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句话简洁明了,描述了作者在夜晚被月光吸引,兴致勃勃地出门散步。这里的月色入户表明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欣然起行则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虽然被贬黄州,生活困苦,但作者仍然能从中发现美好,享受生活。2...

记承天寺夜游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

网络用语张怀民你睡了吗是什么梗-张怀民你睡了吗梗意思及出处分享_百 ...
张怀民你睡了吗这个梗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是“怀民亦未寝”,意思是张怀民也还没睡觉。!《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创作的一篇短文,描述了他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原本想睡觉,但看到月色很美,于是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一起欣赏这美景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发现张怀...

记承天寺夜游中停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白一为写景名句从语言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

《记承天寺夜游》用第一人称写成一篇短文300字
《记承天寺夜游》用第一人称写成一篇短文300字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成年人的抑郁是否大多因为没钱?枫筱芯秦48a 推荐于2017-12-16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2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5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例文今天是元丰六年十月...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景 渲染了一个怎样的美妙境界
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总之,《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记承天寺夜游》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伟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苏轼在一个月夜下的漫步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85个字,但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记承天寺夜游中心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

铁东区15132625802: 《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及翻译 -
针法征之:[答案]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

铁东区15132625802: 《记天承寺夜游》译文 -
针法征之: 1.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2.附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铁东区15132625802: 苏轼的 记承天寺夜游 翻译
针法征之: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

铁东区15132625802: 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及翻译 -
针法征之:[答案]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

铁东区15132625802: 翻译《记承天寺夜游》 -
针法征之:[答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门户,便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使得院落如同积水自上而...

铁东区15132625802: 记承天寺夜游的课文翻译 -
针法征之:[答案] 译文: 元丰六年(不可解释为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皎洁的月光照进了窗户(门户),(我)高兴地起来走动.(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我的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也...

铁东区15132625802: 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的解释 -
针法征之:[答案]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门户,便高兴得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

铁东区15132625802: 巜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
针法征之:[答案]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铁东区15132625802: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针法征之: 一、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

铁东区15132625802: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急! -
针法征之: 答谢中书书:山河的美景,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