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草萋萋哪位诗人?

作者&投稿:司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端午时节草萋萋哪位诗人~

“端午时节草萋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这句诗的意思是端午节的时候,野草长得很茂盛。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等了一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治病辟邪传“爱”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艾草,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艾不仅是为了辟邪、治病,更是为了祭奠为国忧思的大诗人屈原,是一种怀念。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
最负盛名为蕲艾
在鄂东南地区,蕲春“俯手皆有药,路人皆懂医”,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或悬置门头,或者点燃熏室。其间有民风民俗使然,亦是医药卫生讲究习惯。
艾草处处有,此蕲艾又有何等神奇?
蕲春,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物命名的县,取义“蕲菜逢春而生”。顾名思义,蕲艾因生产于历为州、路、府所在地的蕲州而闻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即是蕲州人,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花费27年时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总结,著就皇皇大典《本草纲目》。在书中,对家乡的风物丝毫不惜笔墨,把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并称为“蕲春四宝”。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尤其钟情艾草,他曾对不同地区的艾做过比对实验,最后数据显示,产自蕲春的艾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地区高,而挥发油含量与艾叶的抗菌、温热、通经化瘀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项不同时间采摘的艾草分析实验印证了千百年来先民们流传下来端午采艾习俗的科学性。作为常见的药品,艾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例如,2-甲基丁醇、顺3-乙烯醛、1-辛烯-3-醇、4-松油烯醇、桃金娘醇、紫苏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油酚、橄榄烯等,除了挥发油,艾叶还含有黄酮类、萜类、桉叶烷类以及豆甾醇、油酸乙酯、苯亚甲基丁二酸等成分。
“实验数据显示,端午当日采出的艾挥发油含量均高于其他时候,因此端午采的蕲艾可谓艾中极品,这也是很多专业中医师指定的艾绒、艾条原料。”吴焕淦表示。

插艾不限于端午
据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图腾社会龙图腾团族举行的图腾祭风俗。由于这个节日正值初夏之际,是瘟疫和虫害流行与滋生的时期,先民们为了防疫驱虫,保护健康,便采用插艾叶这种简单的卫生设施,以抵抗瘟疫与虫害的侵袭,并一直为国人所采用,直至流传到今日。
“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叶悬挂在家中或房门两边,不仅有点缀作用,还的确具有适应夏季清洁卫生与防疫、消毒、杀虫和灭菌之功效。”吴焕淦解释道,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民间则称“五月艾”,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无论是其叶子,还是其根、茎,均可入药治病。在入药时,尤以正面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古人觉得生病是因为邪气,而挂艾后人变得较少生病,于是先民们认为艾草能辟邪。“其实这要归功于艾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主要含有桉叶油醇、侧柏酮、菊槐酮、樟脑、龙脑、4-萜烯醇、石竹烯、石竹素等成分,有多种功能,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温经、散寒、镇痛、止血、安胎、驱虫、杀菌等作用。”
在吴焕淦看来,插艾并非只限于端午,艾草插于家中可谓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和蚊香。走入吴焕淦的办公室,隐约透出一股悠悠艾草香,虽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敞开,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却并不曾有蚊虫侵扰。吴焕淦微笑着指向自己椅子背后的那一束艾草,“这是前几年放在那儿的,虽然艾叶已经阴干,但气味犹存,我的学生们也总说办公室里蚊虫少空气清新。”
民间有谚,“农历五月五,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吴焕淦仍保持着用艾草、石菖蒲、白芷点燃熏室的习惯。关上门窗,将三年以上的陈艾以及中药石菖蒲、白芷以6:1:1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房屋中央点燃,熏蒸全屋后人退出家中,待一两个小时后重新回到家中开窗通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已更加全面深入。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叶坐垫祛体寒
每年一到穿裙子的季节,寒性体质就彻底暴露了。“膝盖太矜持,一露出来就像两坨冰,嗖嗖冒凉气。”“冷气一开,肩颈都要硬上一些,更酸爽了。”“痛经总能更痛一些。”“每年一入夏就准时腹泻”……这样的抱怨声总不绝于耳。在中医师眼中,这都是陈寒在作怪。
“夏天,天气炎热,汗液增多,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一来人体阳气容易宣发过度,二来贪凉吹空调等寒气容易损伤身体。”吴焕淦进一步解释道,“膝盖、肩颈等,夏日贪凉,多无衣物覆盖,加之空调等所致的寒气长久刺激,导致寒邪入体,气血不畅,局部酸痛僵硬。寒可损伤阳气,伤及脾阳,则容易腹泻腹痛;伤及胞宫,则痛经者痛更甚。”
夏天,正是最容易将寒气驱除的时期。夏天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提升机体内的阳气,天人合一,就可以轻松驱寒,温阳通络,因而才有“冬病夏治”的古老传统。
随着阳气最盛的端午节的到来,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不辜负艾草这一年的阳光。吴焕淦在临床中总也喜欢推荐给病人一个改善寒性体质、宫寒的——坐垫法。
坐垫法实则是清代名医吴尚先很推崇的。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吴尚先的坐垫方子简单明了: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患者直接坐于其上,便可“驱寒、通经络、提升阳气”。
“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叶装在坐垫里,可通过局部皮肤、穴位,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温暖子宫及五脏六腑,从而治疗阳气不足导致的腹泻、痛经等症。而依赖艾叶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艾绒坐垫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恐吃药伤胃气的人,而且它能直接、长久地作用在下焦。”尤其面对那些整日坐着办公的白领,吴焕淦总喜欢推荐这个外用的艾绒坐垫。
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甚至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吴焕淦都会建议他们自制一个艾绒腰封。“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多与身体阳虚或者容易感寒邪有关。艾绒腰封,一来可以御寒于外,减少寒邪入体的机会,二来可以借助艾的药效温阳于内,补充体内的阳气,从而缓解、减少痛经、腰腹冷痛。阳气旺盛了,则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增强,对部分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也有减肥瘦腰的功效。”
吴焕淦特别指出,夏天到了,用三年陈艾制作一件艾绒肚兜给孩子睡觉时穿,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这块缝入一层艾绒,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蹬被子受凉,也可起到安眠作用。
对于肩颈容易受寒、肩颈僵硬不舒服的朋友,做个艾绒肩颈垫子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绒可以做枕头、肚兜、坐垫,靠垫等等。这都是利用艾温阳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皮肤穴位等渗透药力。”吴焕淦总结道。
如今,很多家庭已经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将艾草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液泡脚,更可促进血液循环,除菌止痒,安神助眠。在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的“药草浴”,大多也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自行在家中用艾草熬水泡浴,可令肌肤长久保持湿润,还可预防过敏的发生;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恢复。
将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更可以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民间也有用艾草煮鸡蛋,剥掉蛋壳,用温热的蛋白在婴幼儿湿疹上轻柔滚摩,可以止痒和促进湿疹吸收,也可以在胃部和腹部轻柔滚摩以帮助消化,健脾止泻。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等了一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治病辟邪传“爱”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艾草,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艾不仅是为了辟邪、治病,更是为了祭奠为国忧思的大诗人屈原,是一种怀念。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
最负盛名为蕲艾
在鄂东南地区,蕲春“俯手皆有药,路人皆懂医”,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或悬置门头,或者点燃熏室。其间有民风民俗使然,亦是医药卫生讲究习惯。
艾草处处有,此蕲艾又有何等神奇?
蕲春,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物命名的县,取义“蕲菜逢春而生”。顾名思义,蕲艾因生产于历为州、路、府所在地的蕲州而闻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即是蕲州人,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花费27年时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总结,著就皇皇大典《本草纲目》。在书中,对家乡的风物丝毫不惜笔墨,把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并称为“蕲春四宝”。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尤其钟情艾草,他曾对不同地区的艾做过比对实验,最后数据显示,产自蕲春的艾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地区高,而挥发油含量与艾叶的抗菌、温热、通经化瘀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项不同时间采摘的艾草分析实验印证了千百年来先民们流传下来端午采艾习俗的科学性。作为常见的药品,艾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例如,2-甲基丁醇、顺3-乙烯醛、1-辛烯-3-醇、4-松油烯醇、桃金娘醇、紫苏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油酚、橄榄烯等,除了挥发油,艾叶还含有黄酮类、萜类、桉叶烷类以及豆甾醇、油酸乙酯、苯亚甲基丁二酸等成分。
“实验数据显示,端午当日采出的艾挥发油含量均高于其他时候,因此端午采的蕲艾可谓艾中极品,这也是很多专业中医师指定的艾绒、艾条原料。”吴焕淦表示。

插艾不限于端午
据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图腾社会龙图腾团族举行的图腾祭风俗。由于这个节日正值初夏之际,是瘟疫和虫害流行与滋生的时期,先民们为了防疫驱虫,保护健康,便采用插艾叶这种简单的卫生设施,以抵抗瘟疫与虫害的侵袭,并一直为国人所采用,直至流传到今日。
“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叶悬挂在家中或房门两边,不仅有点缀作用,还的确具有适应夏季清洁卫生与防疫、消毒、杀虫和灭菌之功效。”吴焕淦解释道,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民间则称“五月艾”,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无论是其叶子,还是其根、茎,均可入药治病。在入药时,尤以正面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古人觉得生病是因为邪气,而挂艾后人变得较少生病,于是先民们认为艾草能辟邪。“其实这要归功于艾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主要含有桉叶油醇、侧柏酮、菊槐酮、樟脑、龙脑、4-萜烯醇、石竹烯、石竹素等成分,有多种功能,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温经、散寒、镇痛、止血、安胎、驱虫、杀菌等作用。”
在吴焕淦看来,插艾并非只限于端午,艾草插于家中可谓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和蚊香。走入吴焕淦的办公室,隐约透出一股悠悠艾草香,虽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敞开,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却并不曾有蚊虫侵扰。吴焕淦微笑着指向自己椅子背后的那一束艾草,“这是前几年放在那儿的,虽然艾叶已经阴干,但气味犹存,我的学生们也总说办公室里蚊虫少空气清新。”
民间有谚,“农历五月五,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吴焕淦仍保持着用艾草、石菖蒲、白芷点燃熏室的习惯。关上门窗,将三年以上的陈艾以及中药石菖蒲、白芷以6:1:1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房屋中央点燃,熏蒸全屋后人退出家中,待一两个小时后重新回到家中开窗通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已更加全面深入。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叶坐垫祛体寒
每年一到穿裙子的季节,寒性体质就彻底暴露了。“膝盖太矜持,一露出来就像两坨冰,嗖嗖冒凉气。”“冷气一开,肩颈都要硬上一些,更酸爽了。”“痛经总能更痛一些。”“每年一入夏就准时腹泻”……这样的抱怨声总不绝于耳。在中医师眼中,这都是陈寒在作怪。
“夏天,天气炎热,汗液增多,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一来人体阳气容易宣发过度,二来贪凉吹空调等寒气容易损伤身体。”吴焕淦进一步解释道,“膝盖、肩颈等,夏日贪凉,多无衣物覆盖,加之空调等所致的寒气长久刺激,导致寒邪入体,气血不畅,局部酸痛僵硬。寒可损伤阳气,伤及脾阳,则容易腹泻腹痛;伤及胞宫,则痛经者痛更甚。”
夏天,正是最容易将寒气驱除的时期。夏天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提升机体内的阳气,天人合一,就可以轻松驱寒,温阳通络,因而才有“冬病夏治”的古老传统。
随着阳气最盛的端午节的到来,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不辜负艾草这一年的阳光。吴焕淦在临床中总也喜欢推荐给病人一个改善寒性体质、宫寒的——坐垫法。
坐垫法实则是清代名医吴尚先很推崇的。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吴尚先的坐垫方子简单明了: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患者直接坐于其上,便可“驱寒、通经络、提升阳气”。
“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叶装在坐垫里,可通过局部皮肤、穴位,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温暖子宫及五脏六腑,从而治疗阳气不足导致的腹泻、痛经等症。而依赖艾叶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艾绒坐垫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恐吃药伤胃气的人,而且它能直接、长久地作用在下焦。”尤其面对那些整日坐着办公的白领,吴焕淦总喜欢推荐这个外用的艾绒坐垫。
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甚至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吴焕淦都会建议他们自制一个艾绒腰封。“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多与身体阳虚或者容易感寒邪有关。艾绒腰封,一来可以御寒于外,减少寒邪入体的机会,二来可以借助艾的药效温阳于内,补充体内的阳气,从而缓解、减少痛经、腰腹冷痛。阳气旺盛了,则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增强,对部分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也有减肥瘦腰的功效。”
吴焕淦特别指出,夏天到了,用三年陈艾制作一件艾绒肚兜给孩子睡觉时穿,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这块缝入一层艾绒,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蹬被子受凉,也可起到安眠作用。
对于肩颈容易受寒、肩颈僵硬不舒服的朋友,做个艾绒肩颈垫子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绒可以做枕头、肚兜、坐垫,靠垫等等。这都是利用艾温阳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皮肤穴位等渗透药力。”吴焕淦总结道。
如今,很多家庭已经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将艾草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液泡脚,更可促进血液循环,除菌止痒,安神助眠。在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的“药草浴”,大多也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自行在家中用艾草熬水泡浴,可令肌肤长久保持湿润,还可预防过敏的发生;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恢复。
将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更可以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民间也有用艾草煮鸡蛋,剥掉蛋壳,用温热的蛋白在婴幼儿湿疹上轻柔滚摩,可以止痒和促进湿疹吸收,也可以在胃部和腹部轻柔滚摩以帮助消化,健脾止泻。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等了一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治病辟邪传“爱”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艾草,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艾不仅是为了辟邪、治病,更是为了祭奠为国忧思的大诗人屈原,是一种怀念。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
最负盛名为蕲艾
在鄂东南地区,蕲春“俯手皆有药,路人皆懂医”,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或悬置门头,或者点燃熏室。其间有民风民俗使然,亦是医药卫生讲究习惯。
艾草处处有,此蕲艾又有何等神奇?
蕲春,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物命名的县,取义“蕲菜逢春而生”。顾名思义,蕲艾因生产于历为州、路、府所在地的蕲州而闻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即是蕲州人,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花费27年时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总结,著就皇皇大典《本草纲目》。在书中,对家乡的风物丝毫不惜笔墨,把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并称为“蕲春四宝”。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尤其钟情艾草,他曾对不同地区的艾做过比对实验,最后数据显示,产自蕲春的艾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地区高,而挥发油含量与艾叶的抗菌、温热、通经化瘀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项不同时间采摘的艾草分析实验印证了千百年来先民们流传下来端午采艾习俗的科学性。作为常见的药品,艾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例如,2-甲基丁醇、顺3-乙烯醛、1-辛烯-3-醇、4-松油烯醇、桃金娘醇、紫苏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油酚、橄榄烯等,除了挥发油,艾叶还含有黄酮类、萜类、桉叶烷类以及豆甾醇、油酸乙酯、苯亚甲基丁二酸等成分。
“实验数据显示,端午当日采出的艾挥发油含量均高于其他时候,因此端午采的蕲艾可谓艾中极品,这也是很多专业中医师指定的艾绒、艾条原料。”吴焕淦表示。

插艾不限于端午
据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图腾社会龙图腾团族举行的图腾祭风俗。由于这个节日正值初夏之际,是瘟疫和虫害流行与滋生的时期,先民们为了防疫驱虫,保护健康,便采用插艾叶这种简单的卫生设施,以抵抗瘟疫与虫害的侵袭,并一直为国人所采用,直至流传到今日。
“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叶悬挂在家中或房门两边,不仅有点缀作用,还的确具有适应夏季清洁卫生与防疫、消毒、杀虫和灭菌之功效。”吴焕淦解释道,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民间则称“五月艾”,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无论是其叶子,还是其根、茎,均可入药治病。在入药时,尤以正面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古人觉得生病是因为邪气,而挂艾后人变得较少生病,于是先民们认为艾草能辟邪。“其实这要归功于艾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主要含有桉叶油醇、侧柏酮、菊槐酮、樟脑、龙脑、4-萜烯醇、石竹烯、石竹素等成分,有多种功能,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温经、散寒、镇痛、止血、安胎、驱虫、杀菌等作用。”
在吴焕淦看来,插艾并非只限于端午,艾草插于家中可谓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和蚊香。走入吴焕淦的办公室,隐约透出一股悠悠艾草香,虽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敞开,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却并不曾有蚊虫侵扰。吴焕淦微笑着指向自己椅子背后的那一束艾草,“这是前几年放在那儿的,虽然艾叶已经阴干,但气味犹存,我的学生们也总说办公室里蚊虫少空气清新。”
民间有谚,“农历五月五,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吴焕淦仍保持着用艾草、石菖蒲、白芷点燃熏室的习惯。关上门窗,将三年以上的陈艾以及中药石菖蒲、白芷以6:1:1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房屋中央点燃,熏蒸全屋后人退出家中,待一两个小时后重新回到家中开窗通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已更加全面深入。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叶坐垫祛体寒
每年一到穿裙子的季节,寒性体质就彻底暴露了。“膝盖太矜持,一露出来就像两坨冰,嗖嗖冒凉气。”“冷气一开,肩颈都要硬上一些,更酸爽了。”“痛经总能更痛一些。”“每年一入夏就准时腹泻”……这样的抱怨声总不绝于耳。在中医师眼中,这都是陈寒在作怪。
“夏天,天气炎热,汗液增多,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一来人体阳气容易宣发过度,二来贪凉吹空调等寒气容易损伤身体。”吴焕淦进一步解释道,“膝盖、肩颈等,夏日贪凉,多无衣物覆盖,加之空调等所致的寒气长久刺激,导致寒邪入体,气血不畅,局部酸痛僵硬。寒可损伤阳气,伤及脾阳,则容易腹泻腹痛;伤及胞宫,则痛经者痛更甚。”
夏天,正是最容易将寒气驱除的时期。夏天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提升机体内的阳气,天人合一,就可以轻松驱寒,温阳通络,因而才有“冬病夏治”的古老传统。
随着阳气最盛的端午节的到来,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不辜负艾草这一年的阳光。吴焕淦在临床中总也喜欢推荐给病人一个改善寒性体质、宫寒的——坐垫法。
坐垫法实则是清代名医吴尚先很推崇的。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吴尚先的坐垫方子简单明了: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患者直接坐于其上,便可“驱寒、通经络、提升阳气”。
“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叶装在坐垫里,可通过局部皮肤、穴位,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温暖子宫及五脏六腑,从而治疗阳气不足导致的腹泻、痛经等症。而依赖艾叶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艾绒坐垫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恐吃药伤胃气的人,而且它能直接、长久地作用在下焦。”尤其面对那些整日坐着办公的白领,吴焕淦总喜欢推荐这个外用的艾绒坐垫。
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甚至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吴焕淦都会建议他们自制一个艾绒腰封。“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多与身体阳虚或者容易感寒邪有关。艾绒腰封,一来可以御寒于外,减少寒邪入体的机会,二来可以借助艾的药效温阳于内,补充体内的阳气,从而缓解、减少痛经、腰腹冷痛。阳气旺盛了,则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增强,对部分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也有减肥瘦腰的功效。”
吴焕淦特别指出,夏天到了,用三年陈艾制作一件艾绒肚兜给孩子睡觉时穿,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这块缝入一层艾绒,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蹬被子受凉,也可起到安眠作用。
对于肩颈容易受寒、肩颈僵硬不舒服的朋友,做个艾绒肩颈垫子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绒可以做枕头、肚兜、坐垫,靠垫等等。这都是利用艾温阳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皮肤穴位等渗透药力。”吴焕淦总结道。
如今,很多家庭已经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将艾草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液泡脚,更可促进血液循环,除菌止痒,安神助眠。在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的“药草浴”,大多也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自行在家中用艾草熬水泡浴,可令肌肤长久保持湿润,还可预防过敏的发生;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恢复。
将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更可以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民间也有用艾草煮鸡蛋,剥掉蛋壳,用温热的蛋白在婴幼儿湿疹上轻柔滚摩,可以止痒和促进湿疹吸收,也可以在胃部和腹部轻柔滚摩以帮助消化,健脾止泻。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等了一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治病辟邪传“爱”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艾草,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艾不仅是为了辟邪、治病,更是为了祭奠为国忧思的大诗人屈原,是一种怀念。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
最负盛名为蕲艾
在鄂东南地区,蕲春“俯手皆有药,路人皆懂医”,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或悬置门头,或者点燃熏室。其间有民风民俗使然,亦是医药卫生讲究习惯。
艾草处处有,此蕲艾又有何等神奇?
蕲春,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物命名的县,取义“蕲菜逢春而生”。顾名思义,蕲艾因生产于历为州、路、府所在地的蕲州而闻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即是蕲州人,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花费27年时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总结,著就皇皇大典《本草纲目》。在书中,对家乡的风物丝毫不惜笔墨,把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并称为“蕲春四宝”。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尤其钟情艾草,他曾对不同地区的艾做过比对实验,最后数据显示,产自蕲春的艾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地区高,而挥发油含量与艾叶的抗菌、温热、通经化瘀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项不同时间采摘的艾草分析实验印证了千百年来先民们流传下来端午采艾习俗的科学性。作为常见的药品,艾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例如,2-甲基丁醇、顺3-乙烯醛、1-辛烯-3-醇、4-松油烯醇、桃金娘醇、紫苏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油酚、橄榄烯等,除了挥发油,艾叶还含有黄酮类、萜类、桉叶烷类以及豆甾醇、油酸乙酯、苯亚甲基丁二酸等成分。
“实验数据显示,端午当日采出的艾挥发油含量均高于其他时候,因此端午采的蕲艾可谓艾中极品,这也是很多专业中医师指定的艾绒、艾条原料。”吴焕淦表示。

插艾不限于端午
据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图腾社会龙图腾团族举行的图腾祭风俗。由于这个节日正值初夏之际,是瘟疫和虫害流行与滋生的时期,先民们为了防疫驱虫,保护健康,便采用插艾叶这种简单的卫生设施,以抵抗瘟疫与虫害的侵袭,并一直为国人所采用,直至流传到今日。
“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叶悬挂在家中或房门两边,不仅有点缀作用,还的确具有适应夏季清洁卫生与防疫、消毒、杀虫和灭菌之功效。”吴焕淦解释道,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民间则称“五月艾”,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无论是其叶子,还是其根、茎,均可入药治病。在入药时,尤以正面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古人觉得生病是因为邪气,而挂艾后人变得较少生病,于是先民们认为艾草能辟邪。“其实这要归功于艾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主要含有桉叶油醇、侧柏酮、菊槐酮、樟脑、龙脑、4-萜烯醇、石竹烯、石竹素等成分,有多种功能,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温经、散寒、镇痛、止血、安胎、驱虫、杀菌等作用。”
在吴焕淦看来,插艾并非只限于端午,艾草插于家中可谓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和蚊香。走入吴焕淦的办公室,隐约透出一股悠悠艾草香,虽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敞开,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却并不曾有蚊虫侵扰。吴焕淦微笑着指向自己椅子背后的那一束艾草,“这是前几年放在那儿的,虽然艾叶已经阴干,但气味犹存,我的学生们也总说办公室里蚊虫少空气清新。”
民间有谚,“农历五月五,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吴焕淦仍保持着用艾草、石菖蒲、白芷点燃熏室的习惯。关上门窗,将三年以上的陈艾以及中药石菖蒲、白芷以6:1:1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房屋中央点燃,熏蒸全屋后人退出家中,待一两个小时后重新回到家中开窗通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已更加全面深入。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叶坐垫祛体寒
每年一到穿裙子的季节,寒性体质就彻底暴露了。“膝盖太矜持,一露出来就像两坨冰,嗖嗖冒凉气。”“冷气一开,肩颈都要硬上一些,更酸爽了。”“痛经总能更痛一些。”“每年一入夏就准时腹泻”……这样的抱怨声总不绝于耳。在中医师眼中,这都是陈寒在作怪。
“夏天,天气炎热,汗液增多,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一来人体阳气容易宣发过度,二来贪凉吹空调等寒气容易损伤身体。”吴焕淦进一步解释道,“膝盖、肩颈等,夏日贪凉,多无衣物覆盖,加之空调等所致的寒气长久刺激,导致寒邪入体,气血不畅,局部酸痛僵硬。寒可损伤阳气,伤及脾阳,则容易腹泻腹痛;伤及胞宫,则痛经者痛更甚。”
夏天,正是最容易将寒气驱除的时期。夏天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提升机体内的阳气,天人合一,就可以轻松驱寒,温阳通络,因而才有“冬病夏治”的古老传统。
随着阳气最盛的端午节的到来,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不辜负艾草这一年的阳光。吴焕淦在临床中总也喜欢推荐给病人一个改善寒性体质、宫寒的——坐垫法。
坐垫法实则是清代名医吴尚先很推崇的。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吴尚先的坐垫方子简单明了: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患者直接坐于其上,便可“驱寒、通经络、提升阳气”。
“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叶装在坐垫里,可通过局部皮肤、穴位,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温暖子宫及五脏六腑,从而治疗阳气不足导致的腹泻、痛经等症。而依赖艾叶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艾绒坐垫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恐吃药伤胃气的人,而且它能直接、长久地作用在下焦。”尤其面对那些整日坐着办公的白领,吴焕淦总喜欢推荐这个外用的艾绒坐垫。
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甚至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吴焕淦都会建议他们自制一个艾绒腰封。“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多与身体阳虚或者容易感寒邪有关。艾绒腰封,一来可以御寒于外,减少寒邪入体的机会,二来可以借助艾的药效温阳于内,补充体内的阳气,从而缓解、减少痛经、腰腹冷痛。阳气旺盛了,则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增强,对部分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也有减肥瘦腰的功效。”
吴焕淦特别指出,夏天到了,用三年陈艾制作一件艾绒肚兜给孩子睡觉时穿,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这块缝入一层艾绒,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蹬被子受凉,也可起到安眠作用。
对于肩颈容易受寒、肩颈僵硬不舒服的朋友,做个艾绒肩颈垫子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绒可以做枕头、肚兜、坐垫,靠垫等等。这都是利用艾温阳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皮肤穴位等渗透药力。”吴焕淦总结道。
如今,很多家庭已经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将艾草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液泡脚,更可促进血液循环,除菌止痒,安神助眠。在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的“药草浴”,大多也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自行在家中用艾草熬水泡浴,可令肌肤长久保持湿润,还可预防过敏的发生;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恢复。
将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更可以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民间也有用艾草煮鸡蛋,剥掉蛋壳,用温热的蛋白在婴幼儿湿疹上轻柔滚摩,可以止痒和促进湿疹吸收,也可以在胃部和腹部轻柔滚摩以帮助消化,健脾止泻。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等了一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治病辟邪传“爱”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艾草,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艾不仅是为了辟邪、治病,更是为了祭奠为国忧思的大诗人屈原,是一种怀念。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
最负盛名为蕲艾
在鄂东南地区,蕲春“俯手皆有药,路人皆懂医”,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或悬置门头,或者点燃熏室。其间有民风民俗使然,亦是医药卫生讲究习惯。
艾草处处有,此蕲艾又有何等神奇?
蕲春,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物命名的县,取义“蕲菜逢春而生”。顾名思义,蕲艾因生产于历为州、路、府所在地的蕲州而闻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即是蕲州人,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花费27年时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总结,著就皇皇大典《本草纲目》。在书中,对家乡的风物丝毫不惜笔墨,把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并称为“蕲春四宝”。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尤其钟情艾草,他曾对不同地区的艾做过比对实验,最后数据显示,产自蕲春的艾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地区高,而挥发油含量与艾叶的抗菌、温热、通经化瘀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项不同时间采摘的艾草分析实验印证了千百年来先民们流传下来端午采艾习俗的科学性。作为常见的药品,艾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例如,2-甲基丁醇、顺3-乙烯醛、1-辛烯-3-醇、4-松油烯醇、桃金娘醇、紫苏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油酚、橄榄烯等,除了挥发油,艾叶还含有黄酮类、萜类、桉叶烷类以及豆甾醇、油酸乙酯、苯亚甲基丁二酸等成分。
“实验数据显示,端午当日采出的艾挥发油含量均高于其他时候,因此端午采的蕲艾可谓艾中极品,这也是很多专业中医师指定的艾绒、艾条原料。”吴焕淦表示。

插艾不限于端午
据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图腾社会龙图腾团族举行的图腾祭风俗。由于这个节日正值初夏之际,是瘟疫和虫害流行与滋生的时期,先民们为了防疫驱虫,保护健康,便采用插艾叶这种简单的卫生设施,以抵抗瘟疫与虫害的侵袭,并一直为国人所采用,直至流传到今日。
“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叶悬挂在家中或房门两边,不仅有点缀作用,还的确具有适应夏季清洁卫生与防疫、消毒、杀虫和灭菌之功效。”吴焕淦解释道,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民间则称“五月艾”,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无论是其叶子,还是其根、茎,均可入药治病。在入药时,尤以正面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古人觉得生病是因为邪气,而挂艾后人变得较少生病,于是先民们认为艾草能辟邪。“其实这要归功于艾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主要含有桉叶油醇、侧柏酮、菊槐酮、樟脑、龙脑、4-萜烯醇、石竹烯、石竹素等成分,有多种功能,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温经、散寒、镇痛、止血、安胎、驱虫、杀菌等作用。”
在吴焕淦看来,插艾并非只限于端午,艾草插于家中可谓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和蚊香。走入吴焕淦的办公室,隐约透出一股悠悠艾草香,虽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敞开,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却并不曾有蚊虫侵扰。吴焕淦微笑着指向自己椅子背后的那一束艾草,“这是前几年放在那儿的,虽然艾叶已经阴干,但气味犹存,我的学生们也总说办公室里蚊虫少空气清新。”
民间有谚,“农历五月五,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吴焕淦仍保持着用艾草、石菖蒲、白芷点燃熏室的习惯。关上门窗,将三年以上的陈艾以及中药石菖蒲、白芷以6:1:1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房屋中央点燃,熏蒸全屋后人退出家中,待一两个小时后重新回到家中开窗通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已更加全面深入。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叶坐垫祛体寒
每年一到穿裙子的季节,寒性体质就彻底暴露了。“膝盖太矜持,一露出来就像两坨冰,嗖嗖冒凉气。”“冷气一开,肩颈都要硬上一些,更酸爽了。”“痛经总能更痛一些。”“每年一入夏就准时腹泻”……这样的抱怨声总不绝于耳。在中医师眼中,这都是陈寒在作怪。
“夏天,天气炎热,汗液增多,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一来人体阳气容易宣发过度,二来贪凉吹空调等寒气容易损伤身体。”吴焕淦进一步解释道,“膝盖、肩颈等,夏日贪凉,多无衣物覆盖,加之空调等所致的寒气长久刺激,导致寒邪入体,气血不畅,局部酸痛僵硬。寒可损伤阳气,伤及脾阳,则容易腹泻腹痛;伤及胞宫,则痛经者痛更甚。”
夏天,正是最容易将寒气驱除的时期。夏天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提升机体内的阳气,天人合一,就可以轻松驱寒,温阳通络,因而才有“冬病夏治”的古老传统。
随着阳气最盛的端午节的到来,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不辜负艾草这一年的阳光。吴焕淦在临床中总也喜欢推荐给病人一个改善寒性体质、宫寒的——坐垫法。
坐垫法实则是清代名医吴尚先很推崇的。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吴尚先的坐垫方子简单明了: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患者直接坐于其上,便可“驱寒、通经络、提升阳气”。
“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叶装在坐垫里,可通过局部皮肤、穴位,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温暖子宫及五脏六腑,从而治疗阳气不足导致的腹泻、痛经等症。而依赖艾叶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艾绒坐垫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恐吃药伤胃气的人,而且它能直接、长久地作用在下焦。”尤其面对那些整日坐着办公的白领,吴焕淦总喜欢推荐这个外用的艾绒坐垫。
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甚至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吴焕淦都会建议他们自制一个艾绒腰封。“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多与身体阳虚或者容易感寒邪有关。艾绒腰封,一来可以御寒于外,减少寒邪入体的机会,二来可以借助艾的药效温阳于内,补充体内的阳气,从而缓解、减少痛经、腰腹冷痛。阳气旺盛了,则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增强,对部分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也有减肥瘦腰的功效。”
吴焕淦特别指出,夏天到了,用三年陈艾制作一件艾绒肚兜给孩子睡觉时穿,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这块缝入一层艾绒,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蹬被子受凉,也可起到安眠作用。
对于肩颈容易受寒、肩颈僵硬不舒服的朋友,做个艾绒肩颈垫子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绒可以做枕头、肚兜、坐垫,靠垫等等。这都是利用艾温阳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皮肤穴位等渗透药力。”吴焕淦总结道。
如今,很多家庭已经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将艾草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液泡脚,更可促进血液循环,除菌止痒,安神助眠。在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的“药草浴”,大多也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自行在家中用艾草熬水泡浴,可令肌肤长久保持湿润,还可预防过敏的发生;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恢复。
将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更可以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民间也有用艾草煮鸡蛋,剥掉蛋壳,用温热的蛋白在婴幼儿湿疹上轻柔滚摩,可以止痒和促进湿疹吸收,也可以在胃部和腹部轻柔滚摩以帮助消化,健脾止泻。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等了一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治病辟邪传“爱”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艾草,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艾不仅是为了辟邪、治病,更是为了祭奠为国忧思的大诗人屈原,是一种怀念。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
最负盛名为蕲艾
在鄂东南地区,蕲春“俯手皆有药,路人皆懂医”,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或悬置门头,或者点燃熏室。其间有民风民俗使然,亦是医药卫生讲究习惯。
艾草处处有,此蕲艾又有何等神奇?
蕲春,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物命名的县,取义“蕲菜逢春而生”。顾名思义,蕲艾因生产于历为州、路、府所在地的蕲州而闻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即是蕲州人,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花费27年时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总结,著就皇皇大典《本草纲目》。在书中,对家乡的风物丝毫不惜笔墨,把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并称为“蕲春四宝”。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尤其钟情艾草,他曾对不同地区的艾做过比对实验,最后数据显示,产自蕲春的艾挥发油含量较其他地区高,而挥发油含量与艾叶的抗菌、温热、通经化瘀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项不同时间采摘的艾草分析实验印证了千百年来先民们流传下来端午采艾习俗的科学性。作为常见的药品,艾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例如,2-甲基丁醇、顺3-乙烯醛、1-辛烯-3-醇、4-松油烯醇、桃金娘醇、紫苏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油酚、橄榄烯等,除了挥发油,艾叶还含有黄酮类、萜类、桉叶烷类以及豆甾醇、油酸乙酯、苯亚甲基丁二酸等成分。
“实验数据显示,端午当日采出的艾挥发油含量均高于其他时候,因此端午采的蕲艾可谓艾中极品,这也是很多专业中医师指定的艾绒、艾条原料。”吴焕淦表示。

插艾不限于端午
据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图腾社会龙图腾团族举行的图腾祭风俗。由于这个节日正值初夏之际,是瘟疫和虫害流行与滋生的时期,先民们为了防疫驱虫,保护健康,便采用插艾叶这种简单的卫生设施,以抵抗瘟疫与虫害的侵袭,并一直为国人所采用,直至流传到今日。
“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叶悬挂在家中或房门两边,不仅有点缀作用,还的确具有适应夏季清洁卫生与防疫、消毒、杀虫和灭菌之功效。”吴焕淦解释道,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民间则称“五月艾”,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无论是其叶子,还是其根、茎,均可入药治病。在入药时,尤以正面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古人觉得生病是因为邪气,而挂艾后人变得较少生病,于是先民们认为艾草能辟邪。“其实这要归功于艾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主要含有桉叶油醇、侧柏酮、菊槐酮、樟脑、龙脑、4-萜烯醇、石竹烯、石竹素等成分,有多种功能,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温经、散寒、镇痛、止血、安胎、驱虫、杀菌等作用。”
在吴焕淦看来,插艾并非只限于端午,艾草插于家中可谓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和蚊香。走入吴焕淦的办公室,隐约透出一股悠悠艾草香,虽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敞开,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却并不曾有蚊虫侵扰。吴焕淦微笑着指向自己椅子背后的那一束艾草,“这是前几年放在那儿的,虽然艾叶已经阴干,但气味犹存,我的学生们也总说办公室里蚊虫少空气清新。”
民间有谚,“农历五月五,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吴焕淦仍保持着用艾草、石菖蒲、白芷点燃熏室的习惯。关上门窗,将三年以上的陈艾以及中药石菖蒲、白芷以6:1:1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房屋中央点燃,熏蒸全屋后人退出家中,待一两个小时后重新回到家中开窗通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已更加全面深入。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叶坐垫祛体寒
每年一到穿裙子的季节,寒性体质就彻底暴露了。“膝盖太矜持,一露出来就像两坨冰,嗖嗖冒凉气。”“冷气一开,肩颈都要硬上一些,更酸爽了。”“痛经总能更痛一些。”“每年一入夏就准时腹泻”……这样的抱怨声总不绝于耳。在中医师眼中,这都是陈寒在作怪。
“夏天,天气炎热,汗液增多,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一来人体阳气容易宣发过度,二来贪凉吹空调等寒气容易损伤身体。”吴焕淦进一步解释道,“膝盖、肩颈等,夏日贪凉,多无衣物覆盖,加之空调等所致的寒气长久刺激,导致寒邪入体,气血不畅,局部酸痛僵硬。寒可损伤阳气,伤及脾阳,则容易腹泻腹痛;伤及胞宫,则痛经者痛更甚。”
夏天,正是最容易将寒气驱除的时期。夏天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提升机体内的阳气,天人合一,就可以轻松驱寒,温阳通络,因而才有“冬病夏治”的古老传统。
随着阳气最盛的端午节的到来,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不辜负艾草这一年的阳光。吴焕淦在临床中总也喜欢推荐给病人一个改善寒性体质、宫寒的——坐垫法。
坐垫法实则是清代名医吴尚先很推崇的。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吴尚先的坐垫方子简单明了: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患者直接坐于其上,便可“驱寒、通经络、提升阳气”。
“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叶装在坐垫里,可通过局部皮肤、穴位,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温暖子宫及五脏六腑,从而治疗阳气不足导致的腹泻、痛经等症。而依赖艾叶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艾绒坐垫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恐吃药伤胃气的人,而且它能直接、长久地作用在下焦。”尤其面对那些整日坐着办公的白领,吴焕淦总喜欢推荐这个外用的艾绒坐垫。
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甚至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吴焕淦都会建议他们自制一个艾绒腰封。“容易痛经、腰腹容易冷痛的人,多与身体阳虚或者容易感寒邪有关。艾绒腰封,一来可以御寒于外,减少寒邪入体的机会,二来可以借助艾的药效温阳于内,补充体内的阳气,从而缓解、减少痛经、腰腹冷痛。阳气旺盛了,则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增强,对部分腰腹周围有赘肉的人,也有减肥瘦腰的功效。”
吴焕淦特别指出,夏天到了,用三年陈艾制作一件艾绒肚兜给孩子睡觉时穿,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这块缝入一层艾绒,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蹬被子受凉,也可起到安眠作用。
对于肩颈容易受寒、肩颈僵硬不舒服的朋友,做个艾绒肩颈垫子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绒可以做枕头、肚兜、坐垫,靠垫等等。这都是利用艾温阳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皮肤穴位等渗透药力。”吴焕淦总结道。
如今,很多家庭已经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将艾草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液泡脚,更可促进血液循环,除菌止痒,安神助眠。在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的“药草浴”,大多也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自行在家中用艾草熬水泡浴,可令肌肤长久保持湿润,还可预防过敏的发生;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恢复。
将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更可以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民间也有用艾草煮鸡蛋,剥掉蛋壳,用温热的蛋白在婴幼儿湿疹上轻柔滚摩,可以止痒和促进湿疹吸收,也可以在胃部和腹部轻柔滚摩以帮助消化,健脾止泻。


描写《马》的古诗
无因图汉宫。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马诗 【唐】李贺 ...

形容高要求的诗句
比如下面关于逗生命地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逗生命地作了解释:生命就是龚自珍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地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地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逗一蓑风雨任平生地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地的无奈与...

关于中秋节的诗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白话释义】: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白话释义】:可怜那半夜美丽的月影,正照着贵戚近臣喝残的酒杯。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形容稻花鱼的诗句
古代关于“蛙鸣”的诗句 1. 《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写思念故乡的诗词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XIE)(第二声),此物最相思。 (八)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

写春的古诗词50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8、《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9、《题都城南庄》【...

求大师批八字,女阳历1981年8月30日午时。重谢!
终日持竿不得鱼,江中风雨草萋萋。平运,财源一般,青年时代有同胞好坏事牵涉本人财帛。十神为比肩:其表象范围大多与本身的事业、思想言行、决策、健康安全,以及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近邻等有关。吉象:个性张扬,事业心较强,勇于向不利环境挑战,在异乡较顺利,较得朋友之助力。凶象:易争强斗胜、独断专行,常...

我是1986年阳历6月25日中午11点50分左右吧,望高人指点一下,_百度知 ...
终日持竿不得鱼,江中风雨草萋萋。 平运,财源一般,青年时代有同胞好坏事牵涉本人财帛。 十神为比肩:其表象范围大多与本身的事业、思想言行、决策、健康安全,以及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近邻等有关。 吉象:个性张扬,事业心较强,勇于向不利环境挑战,在异乡较顺利,较得朋友之助力。 凶象:易争强斗胜、独断专...

为何古诗词中总有洛阳这个词,洛阳代表了什么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

请求大师指点
终日持竿不得鱼,江中风雨草萋萋。平运,财源一般,青年时代有同胞好坏事牵涉本人财帛。★2010年 10月 27日~2011年 2月 4日:东风有意添杨柳,西雨无情损海棠。平运,守旧业,青年时代有同胞好坏事牵涉本人财帛。十神为比肩:其表象范围大多与本身的事业、思想言行、决策、健康安全,以及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

郸城县18988571710: 端午节是母亲的祭日,有什么好诗句 -
歧庭诺易: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 这一句挺好的

郸城县18988571710: 端午节是纪念哪位诗人? -
歧庭诺易: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郸城县18988571710: 端午节还纪念哪位女诗人 -
歧庭诺易: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郸城县18988571710: 谁有端午节的诗啊? -
歧庭诺易: 端午 (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

郸城县18988571710: 端午节是纪念那位诗人了 -
歧庭诺易: 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农历的五月,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对中国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

郸城县18988571710: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什么季节谁写的 -
歧庭诺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夏季, 而且是初夏, 宋代诗人. 杨万里写的.《小池》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郸城县18988571710: 文秀的《端午》的意思要完整意思,唐朝诗人文秀的 -
歧庭诺易:[答案]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诗人简介:无.大概距今1300年.诗的大概意思: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

郸城县18988571710: "端午节"是纪念哪位伟大诗人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
歧庭诺易: 屈原 《离骚》

郸城县18988571710: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当时他生活在哪个国家 -
歧庭诺易: 楚国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郸城县18988571710: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题目 -
歧庭诺易: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白话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清明》是唐代文学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