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想篡位,为什么要废掉蠢笨的少帝,去立聪明能干的汉献帝?

作者&投稿:路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董卓不是司马懿,他的心计没那么深,视野也没那么远。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也有自己的小盘算。


初见汉少帝和汉献帝兄弟俩,董卓是在接到圣旨,让他进京之际。当夜,行进至黄河渡口附近的董卓,远远望见京城方向一片火海,这个时候,身为领兵之将的董卓,当然是第一念头要早点赶到皇帝身边,因为救驾这一桩功劳,那可真是可遇不可求。

说来也是巧,在北邙路上,董卓这一支人马,便真的遇上了皇帝。

皇帝,董卓以前是见过的,只不过之前见的,是汉灵帝那个昏君。官位级别比他高的大臣们,董卓也是见过的,只不过颇为不屑。早在四年前,董卓就曾不屑过当时的上级张温,张温那个时候挂着车骑将军的头衔,比还只是中郎将的董卓高级太多,可是董卓就敢怠慢他,甚至是在张温用皇帝的以诏书邀召之际,他依旧拖了很久,才慢吞吞到场。

为什么?其实就是看不起张温,因为张温其实是个文官,此次出征之前,他的职位是大司农,负责粮食农业那摊子事,典型的文官,哪里懂军事啊!可这个时候,张温是董卓的上司,敢如此无礼?张温其实是有权力杀了这个胖子立威的。当时南方人孙坚在场,他就觉得这事很不合礼,哪有部下对上司如此傲慢的,于是他建议张温,以军法杀了此人。


所以董卓的无礼,是有很大风险的。但问题是:他恰恰碰上了心慈手软的张温,一点事没有——这里我要说一句,你对董卓客气,董卓可不会对你客气。六年之后,便是董卓,随便找了个理由,说张温你和袁术私通,于是便在十月初一在京城的大街上,将张温活活打死。

从这里你也看出来了,董卓这个人,其实就是欺软怕硬,你越软,他越横;你强硬,他倒不敢怎么样!皇帝这边,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望见蜂拥而来的大军,也不知是敌军还是本方,汉少帝便吓呆了,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老实说也可以谅解,因为他才中学生年纪)。

相反,身为臣子的董卓,倒是大摇大摆、硬气得很。

关键时刻,比皇帝还小五岁的弟弟陈留王刘协,倒是挺身而出了,他主动向前一步,向董卓不卑不亢地讲述了整个事变的过程,一点都不乱。三国演义说,就是这个时候,董卓便下定了要让这个小朋友来当皇帝的决心,这个我感觉不靠谱,董卓的反应没这么快,但刘协给他留下的印象很出色,那是真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当哥哥的皇帝表现那么差,拿来当傀儡岂不是很容易操纵,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换看上去好太多的弟弟来做新皇帝呢?


其实原因就在于,此时的董卓,根本就没有将来要篡位自己当皇帝的决心。他的心思,可以说完全是想当一个权臣——之前的东汉历史上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不过他们有一个特殊身份,叫做外戚。

而关键就在这里,董卓其实并不是什么外戚,可是他听说这个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而他也姓董,这意思是不是就是说:冥冥之中,有一种天赐的联系,将董卓、董太后和刘协三个人,神奇地联系在了一起。越是文化程度低的草莽,越会相信这种莫名的联系。董卓便是这样一个草莽。

况且,董卓又进一步想,汉少帝已经证明是个不称职的软弱皇帝,而刘协要比他强太多。汉朝在此前已经出了一串糟糕的天子,如桓帝、灵帝都是这路货色。而他董卓,如果能扶立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英明天子,岂不是会得到天下人的一致推赞。这便意味着,他可以在众人拥戴的情形之下,顺利地掌握权力。


当然,董卓没有想的一点是,即便扶立了英明小皇帝,如果他胡作非为,朝上百官以及地方官民,也都会奋起反对他。只是那些事,都是后来才发生,以董卓的智商和情商,管那么多干嘛!



汉献帝刘协很聪明,聪明的人也就意味着识时务。

当十常侍与外戚发生冲突后,中常侍张让等宦官们诛杀了大将军何进,胁迫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出皇宫,恰好遇到被何进招来诛杀宦官的董卓。少帝被吓得战战兢兢,而陈留王刘协的表现得体,对骨子里欺软怕硬的董卓留下了很好的影响,赢得了董卓的好感。董卓之所以能够选准立刘协为皇帝,与这次留下深刻影响很有关系,另外聪明的人懂得识时务,懂得如何在逆境之中选择站队,懂得感恩。

董卓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恶人,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极低。这个人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的乱局。当年何进为了诛杀宦官,因太后不允,故而引董卓入京,想威逼太后,谁知道弄巧成拙。董卓虽然诛杀了宦官,可因为兵权在握,野心膨胀,开始肆意妄为。

他废少帝,杀异己,把持朝政,放纵兵士抢掠滥杀,使得各地诸侯起兵讨伐。最终兵败,烧洛阳,奔长安。在长安,被王允、吕布合谋诛杀。最后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可以说,就是他的残暴统治,使得东汉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统治能力。使得各地军阀风起,民不聊生。汉朝进入了一个战乱黑暗的年代。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描述那个年代的局面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都是董卓造成的开端。

霍光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曾经权势达到了鼎峰。董卓当然想效仿霍光,树立迎立之功,然而废立皇帝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及时当年霍光废立也有许多人反对,那么董卓就必须找个站得住的借口。陈留王刘协曾经是先帝刘宏钟意的未来继承人,现在董卓废立皇帝就是按照先帝的遗愿行事,也算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了。

尽管这样,董卓也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甚至与袁绍兵刃相见,让吕布杀死了丁原。事实上,自恃拥立之功的董卓得到了许多好处。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之后自拜相国,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自此在朝廷中的权势已经如日中天。



第一汉献帝刘协很聪明,聪明的人也就意味着识时务。第二刘协的身世,让董卓找到了认同感。第三刘协曾经被汉灵帝看好,曾经是皇位继承人。第四董卓效仿霍光,就得找个众人信服的借口。

这是因为他想要汉献帝记住他的恩情,这样能够更加容易的控制汉献帝,对于自己的统治是更加有利的。

主要是为了入主朝政,掌握朝政的主动权,同时起到立威的作用,也可以看看看看谁赞成谁反对自己,拉拢势力排除异己。汉献帝更聪明事情就更容易办,献帝笨反而不好做!


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男二是反派
卓贵妃一直劝卓文远要心狠一些,将儿女私情放在一边,专注事业。后来卓文远知道女主喜欢男主,自己设计男主又没有成功之后,彻底听从了姑姑的话,成为了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不仅篡位,而且还害死了女主的父亲。可是卓文远这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到最后竟然想要获得女主的真心,最终还是被女主下毒毒死了。卓...

刘裕篡位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置司马家族于死地?
在我国历史上,古代历朝历代的君王虽然是通过立嫡立长继承制度登上皇位的,但是也有一些帝王是通过特殊手段获取帝王之位的。最常见的就是起兵造反和篡位这些方式。起兵造反就不多说了,咱们就来讲讲通过篡位登上皇位的君王。刘裕就是我国历史上通过篡位登基的皇帝之一。话说刘裕已经登上帝位,为何还要赶尽...

唐太宗李世民:最英明的篡位者
这明摆着是要剥夺李世民的军权,李世民自然不肯答应,便召集手下大将开了个紧急会议。会上,李世民的妻舅长孙无忌建议,与其受人刀俎,不如先发制人,夺取政权,反正积怨难消,总是免不了要一战的。而且李世民军功卓着,素来又礼贤下士,威望很高,本来就应该成为太子,如果政变,朝野上下的阻力应该不大。下定决心之后,李世民在...

李世民篡位成为皇帝,为何还是千古一帝
2.李世民篡位为何还是千古一帝 作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李世民对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开创了我国...

淝水之战:一场战争,三种人生
司马道子在一次酒醉后质问桓温之子桓玄:听说桓温晚年想篡位,你觉得呢?之后桓玄被贬为地方官,郁郁不得志,望着山河说“父为九州伯,儿作五湖长”,以此感慨自己与父亲当年的地位有云泥之别。 第三,苻坚在此战后,不仅没有统一南北,连原本统一的北方也重新陷入混乱,这是为什么呢? 之前,苻坚灭鲜卑族建立的前燕,降服羌族...

武则天谋权篡位,82岁被迫退位后无权无势,为何没人敢杀她呢?
武则天在位几十年,国泰民安,国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虽然82岁时逼迫退位,并没有做下让世人都反对的错误。并且,她治理国家的能力,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崔融在《则天大圣皇后哀则文》评价武则天: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武则天的出身、怎么管理国家等多方面评价。...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枭雄,同样为后代谋权篡位,为什么名声却差距悬殊...
尽管对敌人的友善对自己残酷,但曹操的友善却给了他很多积分。但是司马懿的想法与曹操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他相信可以扎根。无论是80岁还是婴儿,我们都不能放过。这种“屠夫”的方法也受到世界的批评。曹操后人争名,司马懿后人留名。曹操可以被世人称道,也需要感谢他的后代。众所周知,曹操生出了一些...

杨广和李世民相比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李渊
不然的话建立在旧有基础上的帝国结构完全就是不行的,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考虑的事情,后来看到李世民谋朝篡位之后一直没有杀掉李渊,但却宣告了李渊政治生命的结束。争夺皇位不一定要杀父 争夺皇位有很多方式啊,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将自己的父亲杀掉才行,从很多时候开始我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道理,...

多尔衮为什么要私造帝服,是不是想要篡位?
1643年皇太极在盛京驾崩,手握三旗的多尔衮为何支持福临这个六岁娃娃上位呢?有人说多尔衮是爱美人胜过爱江山,多尔衮为孝庄甘愿让出皇位,有人说多尔衮是权衡利弊后作出退让后的最佳选择。1626年对多尔衮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年,14岁的多尔衮刚刚失去最疼爱自己的父亲接着又失去了母亲,兄长...

唐朝秘史盛唐吴灿为什么篡位?
武则天此举鼓舞人心,她让很多人,尤其是男人,感到害怕,不敢出声。他们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听命于男人的女人爬到权力的塔尖,理直气壮地统治百万臣民?于是,男人想到了性,认为武则天最终成功是因为性的诱惑和性的放荡。于是武则天死后,近千年来,男人们根据史实和奇思妙想,编出了各种风格的...

德清县18957725405: 董卓废立少帝的理由是什么 -
公卞鼻渊: 被废掉的少帝年龄不小了,过几年就可以亲政,而董卓对他的控制能力也有限. 立献帝的好处,一是因为年龄更小,可以延缓亲政时间,其次,献帝能上台,董卓就是首功,因此对他的控制力更强. 同样的决策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不一样,对于董卓的能力来说,迁都是明智的决策,这样可以让关东联军内讧,并且长安更靠近西凉,便于控制局面.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等于放弃关东,把它拱手让给联军.对于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容忍的,唯一正确的做法是继续镇守洛阳,剿灭联军. 不过董卓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靠他的能力和实力,都无法消灭联军,所以说他迁都是明智的.

德清县18957725405: 为什么董卓一定要废少帝立献帝呢 -
公卞鼻渊: 少帝懦弱可欺,当傀儡皇帝是最好的了.献帝聪明睿智,反倒不好控制才是啊.既然董卓要独揽大权明显立少帝是最好的,为什么立个聪明的废个懦弱的?还惹得别人有借口打他,如果是要测试朝中大臣的反抗与否,随便找个事指鹿为马以下就可以了,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求解

德清县18957725405: 董卓为什么废汉少帝? -
公卞鼻渊: 董卓入京后,自封为司空,权倾朝野,但他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他,乃决定废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

德清县18957725405: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为什麽要废少帝立献帝. -
公卞鼻渊: 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有其充足理由的. 少帝为何太后所生,献帝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养,董卓和董太后是远亲. 何太后的弟弟何苗死在董卓手里,与董卓势如水火,董卓怎能容的何家势力维护的 少帝呢?何家有怎能不加害董卓呢?而且在东汉以来,历来太后和外戚有摄政的权利, 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一方面是为了清除异己自保, 另一方面立献帝以外戚身份辅政就名正言顺了.

德清县18957725405: 三国是董卓为什么废刘辨立陈留王刘协?
公卞鼻渊: 我认为董卓废少帝是为了削弱汉室的威严与影响力,立刘协为帝则是为了效仿古人废立拥立以求博得贤名从而更好的把持朝政!有不完善之处还请指教!

德清县18957725405: 董卓为什么要废长立幼 大的傻乎乎的不是比较好控制吗 -
公卞鼻渊: 董卓是西凉人,也就是马上生活的西北汉子,看不惯少帝的软弱,主要还是想试试官僚谁不服他,找个借口

德清县18957725405: 董卓废帝的理由是什么 -
公卞鼻渊: 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1.董卓做为一个辅政的大官,他至少是有一点抱负的,他也想入主洛阳之后能够有所做为.他认为,在他来之前国家的昏暗是由于有个暗弱的皇帝,要大治,就要有一个明君.而他自己今天的功绩正像是霍光一样,所以,...

德清县18957725405: 三国演义中,十常侍之乱,何进被杀,少帝和陈留王被劫到内省,北邙,分别是现在的哪里啊?董卓为什么要废少帝立陈留王呢? -
公卞鼻渊: 长安和洛阳. 董卓是借废立来确立自己的权威,推倒大臣们的精神支柱,借此杀一批“忠臣”,并扫除何进与宦官集团的残余势力.刘协年幼而生母与祖母都已去世,没有什么后台,立刘协为帝不必受外戚掣肘.其实更容易控制. 其实当初董卓可能并没想这么远,正是刘协的一句“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触动了董卓废立之心,何不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权威呢?合适的人选就在眼前.从私人感情上讲,董卓或许确实喜欢年少而聪明的刘协,但只要大权在握,刘协再有胆识也没用.推倒他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德清县18957725405: 解析大奸臣董卓为什么要毒死汉少帝刘辩 -
公卞鼻渊:汉少帝刘辩即位的时候灵帝驾崩,史称汉少帝,因为汉少帝在位时年纪很小,实权便掌握在垂帘听政的母后何太后以及自己的母舅何进大将军手中.本来灵帝是欣赏王美人的孩子也就是刘协的,只是灵帝碍于何氏的实力,便一直没有立太子....

德清县18957725405: 老版三国演义的第三集的主要内容简介 -
公卞鼻渊: 第三集:董卓霸京师 董卓带二十万人马驻扎在京城附近,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每日进城,由铁甲军开路,横行街市,残害百姓. 为了扬威,他打算把少帝刘辩废掉,另立新君. 一日,董卓在温明园宴请百官,提出废立之事,遭到荆州刺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