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什么事情?

作者&投稿:敏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事情简介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
  2、背景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3、发展
  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蜀大军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结果,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4、结果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字孔明)与司马懿(字仲达)在街亭对战,马谡(字幼常)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字子均)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送回扎寨的图示,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了。 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王平勉强答应,要他分一半军马(一共是两万五千人)在山下扎寨,有危险时前来相救。马谡不肯,只分给王平五千人马。王平无奈,待扎寨后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乱了蜀军的军心,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随后列柳城也被司马懿夺去。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恨自己没有听从先主(刘备,字玄德)的忠告,重用马谡(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让蒋琬(字公琰)申奏后主(刘禅,字公嗣),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
“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顾问公司的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及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
“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顾问公司的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及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街亭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公里,是一处宽约6公里、长达十几公里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街亭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河谷开阔,四通八达,南北山势险要,进能够攻,退可以守的战略要地。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参军马谡为先锋,王平为副将固守街亭,因马谡违亮部署,又不听王平力谏,“依阻南山,不下拒城”,终被魏军大将张郃所败,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挥泪斩马谡,上疏请求自贬三级。从此,街亭便名扬天下。
在陇城镇的王家川出土了一口“铁锅”,上铸“汉大丞相诸葛武侯制”字样,同时,在附近还出土了刻有“蜀”字样的弩机、马刺、刀、矛、盔甲等兵器。专家从仅有的作战遗物考证,出土兵器的地方,就是马谡、王平安营扎寨之地。今天的陇城镇,就是三国时期的街泉亭,是名副其实的古战场街亭山在今庄浪县境内。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部署节度,亦不采纳副将王平的劝告,主观武断,舍水源上山扎营。张郃兵至,将孤山围困,断水攻山,大破蜀军,蜀军离散,马谡弃山而逃,街亭丢失。惟王平所率千人,鸣鼓自恃,张郃疑其有伏兵,不敢追击,王平收整余部,率将士返汉中。诸葛亮以街亭已失,不能再据以出击魏军,遂拔西县百姓千余家,还于汉中。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评价、俗语等等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不念旧情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4、名言...

还有哪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故事 吃 瓜 留 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

诸葛亮事迹
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于魏军,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正史并无“空城计”退司马懿军之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分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228)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馀日不下,粮...

猪葛亮 刘助福 师公歌
蜀建兴6年 228 47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蜀建兴7年 229 48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蜀建兴8年 230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蜀建兴9年 231 50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蜀建兴11年233 52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3、挥泪斩马谡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其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

诸葛亮的资料
蜀建兴6年 228年 48岁 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年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年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年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懿,大败魏将张郃。 蜀建兴11年 233年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

有关朱葛亮的两个故事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谚语有哪些
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的时候,强虏灰飞烟灭了。五、草船借箭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出自:《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朝代:明 作者:罗贯中 翻译:周葛亮用计策草船借箭,周瑜接受献密计黄盖受苦刑。

四大名著的故事特别是三国、水浒、西游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

三国中曹操,渚葛亮关羽的主要情节
曹操:官渡之战大败袁绍,赤壁败走华容;战马超割须弃袍。个人觉得孟德为一代英豪,更是一代霸主。渚葛亮:隆中三分对,火烧赤壁,借荆州,收二川,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收姜维、病逝五丈原。不过我觉得诸葛之才不胜徐庶,郭嘉等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华容释曹、败走麦城 。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事呢? -
枕茅头孢:[答案]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大军在前,与魏将张合大战于街亭,马谡不遵诸葛亮将令,还不听部将王平之劝,举动失宜,舍城上山,最终被张合截断汲水之道后打败,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

纳雍县18428003592: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
枕茅头孢: 是因为(街亭失守)一事.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马谡非死 -
枕茅头孢: 一、原因: 马谡街亭失守. 二、解析: 话说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 而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事? -
枕茅头孢:[答案] 马谡失街亭,街亭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关口.马谡,生于公元一九○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马谡------诸葛亮权术的牺牲品 马谡的狂妄、无知不仅害了自己,而且坏了蜀汉伐魏...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什么事情 -
枕茅头孢: 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重要据点街亭失守,马谡一一答应,谁摸谁挨烫.”怡安管...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事 -
枕茅头孢:[答案] 三国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诸葛亮率众第一次北伐,马谡为先锋,不遵诸葛亮将令,被魏将张颌打败,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被处死,诸葛亮亦为之流泪.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却因为马谡,退兵汉中,诸葛亮为正...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什么 -
枕茅头孢: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但马谡的死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而当时蜀汉政权的组成是荆州系和蜀地本土系构成,如果执法...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为何事 -
枕茅头孢: 马谡失街亭 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执行,错误的选择了布防阵地,结果丢失了一个重要军事据点,造成整体的被动防御

纳雍县1842800359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事 -
枕茅头孢: 是因为马谡一时大意失守街亭,西蜀又失一个重要据点了

纳雍县18428003592: 孔明挥泪斩马谡 故事概括 -
枕茅头孢: 诸葛亮遣马谡镇守要塞街亭,马谡不听王平之言,坚持在山顶下寨,导致蜀军的惨败.马谡是诸葛亮非常欣赏的一个将才,马谡的军事见解确实也不一般,但可能有点“纸上谈兵”,导致街亭失守.蜀国本来将才已经不多了,诸葛亮很不想杀马谡,但是,诸葛亮又在树立“依法”的典范,而且蜀国内部不同派别斗争纷繁,诸葛亮无奈,只好挥泪斩马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