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的历史?

作者&投稿:段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邵氏电影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有吗?~

没有了,邵氏电影已经于2011年11月28日结束了。
全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90年代末期,本身已拥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宝三间电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权的卫星电视(STAR TV,即如今的“星空传媒集团”)曾多次出价洽购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以壮大其中文片库的实力,但邵氏拒绝。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并将之更名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进入50年代后期,由于电懋的成立,香港电影业竞争越发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制作策略已无力招架新挑战。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缩电影制作的业务,转而大量收购戏院及从事地产业。
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那年他已年届五十,因不满二哥作为,想接掌制片业务,以稳定片源,兄弟俩最终决定在业务上分道扬镳。
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标识与兄长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邵氏兄弟”则主管制片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氏电影公司

在邵氏字典中“赚钱”永远是第一位的。于是如何赚钱就看邵逸夫的几个高招,首先是清水湾开山填土,大兴土木建造“邵氏影城”,有大型隔音摄影棚、置景场、办公大楼及彩色冲印厂,员工宿舍及各种技术室,是远东最大片厂。邵逸夫还打造了一套管治制度,保障片厂可流水作业。从1959年建厂到1979年的20年间是邵氏称霸天下的时代,尤其是前10年,也是邵氏王国的黄金时代,阵容强大,出片水准高,当时实施的计划就是———投大资、拍大片、赚大钱。而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大导演逐渐组建自己的制作队伍,演变出不同的派系阵营。邵逸夫自18岁开始就直接面对观众,哪些影片一定卖钱、哪些影片可能冷门,都很清楚,可以说他是在观众群中成长的,所以贯穿始终的就是“观众至上”的传统
作为一位资本家除了善于经商的精明头脑外,克勤、克俭表率作用也是关键所在。邵逸夫的勤奋和毅力非一般人能比,如张彻所说“每天工作16小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9时上班,上班前练两个小时气功,从不间断。上班时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写好纸条,每人一张,到厂后第一件工作先看导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着看,一边看一边做甩手运动。每个月开拍影片剧本、故事,他要亲自审阅,自己不看剧本时,由导演或看剧本人向他报告,由他最后裁决。”邵逸夫曾说,他没有娱乐,看电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娱乐,他自称自己是全世界看电影最多的人,80岁以前,每年看六七百部片。

邵逸夫的容人之量是令员工最佩服的地方,他自己每天9点一定到片厂,工作人员迟到可以容忍,开会、试片等,他一定先到,其他人员迟到也不追究。值得一提的是,“金牌导演”李翰祥1963年在事业高峰期离开邵氏到台湾另谋发展,并带走大批技工好手,几乎动摇了邵氏根基,但邵逸夫爱才如命,70年代允诺他重返邵氏,这或许只有邵逸夫能够做到。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派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其中,又分成两个支派,一个是张彻力主的新武侠电影;另一个则是楚原,他擅长和古龙合作拍摄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武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张彻已经分别于1996年和2002年离我们而去了。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一)

  对许多人而言,邵氏电影已是一个经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个重要的光影标记。

  提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最辉煌的年代,人们总会想起它当年的口号: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风光的时期,几乎是香港的电影王国,它的成功与声势,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这一切需要从头说起。

  就从50年代中期说起,当年东南亚的电影事业还在萌芽时代,而香港电影已开始蓬勃,可说是手执东南亚电影业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坛其实有三大势力,就是邵氏、电懋(国泰)和左派的长城与凤凰公司。它们的特色就是以拍摄华语片为主流,拍片数量多且稳定,而且制作都比其他独立电影公司认真严谨。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邵氏的实力与声望,起初都不及新马影业大亨陆运涛手创的电懋。当时电懋财雄势大,明星与导演阵容强大。单论明星,电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兰、叶枫、李湄、丁皓、王莱、苏凤。小生则有张扬、雷震、陈厚、乔宏、田青等。电懋的导演阵容则有岳枫、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级职员宋淇、秦亦孚,更有张爱玲编剧助阵。在钟启文的领导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头赶上 与电懋一争长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电影公司的邵氏,可说是处于电懋下风,明星阵容不及电懋强大,除了同样有当时两边走的林黛与林翠外,只有后来由长城转投入的乐蒂,而斯时尤敏则已跳槽电懋,生角只有赵雷较知名。在此时期,连李丽华、严俊、张仲文等,起初都是为电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由新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电影拍片工作,与电懋一争长短。可以说,香港的电影事业,其实是由南洋帮新马大亨创立的。邵逸夫是商业奇才,在他的领导下,邵氏一洗颓风,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把电懋抛在身后。

  早期的电懋电影和邵氏电影的主要分别,简单的说,电懋的电影时代气息较浓,它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则多数都还穿着唐装衫裤。举个例子,电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儿女》、《空中小姐》,这些女主角们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们都穿着摇曳生姿的西洋大伞裙。而邵氏同期的电影如《春光无限好》、《丹凤街》、《夜来香》、《窈窕淑女》、《黄花闺女》、《月落乌啼霜满天》等,女主角都还穿着当年大部份妇女所穿的唐装衫裤,有些更是民初装。

  单从服装,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电懋电影的不同风格。电懋较城市化,邵氏则着重乡土化与唐人街风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后,就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他拉拢了当年最红的林黛与李丽华,成为邵氏基本演员。小生阵容也加强,除了原本当家的皇帝小生赵雷外,也拉拢了陈厚跳槽加入,之后关山也由左派阵营投入邵氏,钟情与张仲文较后也加入邵氏。

  单是有大明星还不够,邵氏此时更下大资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综艺体阔银幕外,更投下重资拍彩色片,观众趋之若鹜。《江山美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卖座的中文电影。有一个“笑话”说,就因为《江山美人》这部片,香港观众此时才知道除了任剑辉和芳艳芬外,还有一个明星叫林黛。有这个笑话产生也不出奇,当年香港的主流市场是粤语片,而华语片则是以新马南洋一带有主要市场,电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带起黄梅调热潮

  邵氏电影票房后来胜过电懋电影,是因为邵氏更会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观众的口味。以前的电影观众以妇女为主,她们喜欢的除了先苦后甜的“家庭伦理文艺大悲剧”外,更喜欢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欢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时期,邵氏在歌唱片输了脚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带起了另一个更风靡观众,轰动期更长久的港式黄梅调电影热潮。在《江山美人》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王昭君》、《杨贵妃》等彩色阔银幕大制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对手电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领导时,邵氏也拉拢了当年的大导演岳枫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为邵氏开拍各类型大片。

  岳枫除了可以拍《畸人艳妇》和《嬉春图》这类时装片,他也可以拍古装片《花木兰》、《宝莲灯》、《妲己》,甚至武侠片《盗剑》、《夺魂铃》,堪称多才多艺。陶秦虽不擅拍古装电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晓风残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属当年少数会拍歌舞片的导演,《千娇百媚》、《万花迎春》、《花团锦簇》、《欢乐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发展此时节节抢先在电懋之前,不仅因为走对了古装歌唱片的路线,也因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业务,而电懋方面大事则都要向新加坡方面报告等候批准,步伐节奏就已经慢人一步。

  邵氏还有一个成功要点,就是扩大业务,建立邵氏影城,拥有多个摄影棚,并搭立古装实景,方便拍片,省时省力也省钱。

  它还有一个成功点,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设立了“南国演员训练班”,招考新人,然后签下有潜质的新人予以力捧,成为红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付出惊人的片酬拉拢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郑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红的大明星。甚至连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红极一时的凌波。

  写到这里想到,邵氏的演员训练班叫“南国”,它的官方宣传刊物则叫《南国电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马吗?

  邵氏最高峰时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电影王国,也有两个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国泰大老板陆运涛在台湾参加亚洲影展时坠机身亡。陆运涛当时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脚与邵氏一决雌雄,谁知出师未捷身先死,易名为国泰的电懋群龙无首,出品每况愈下,大明星更纷纷息影,影片成绩差强人意,终于结束拍片。

  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乱,造成左派电影公司没落。

  这时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独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脑筋快,眼光准,在黄梅调、山歌片渐渐被观众厌倦时,它在张彻导演的领导下,及时开拓了“武侠电影世纪”,由《边城三侠》和《江湖奇侠》打头阵,掀起了历久不衰的阳刚电影热潮,更改变了香港电影素来以女主角为主的风气,此后的电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罗烈、岳华、张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挂头牌,他们才是牡丹,女主角则只是绿叶。

  邵氏的最高峰时期就是此时。

  随后,每个人都知道了,邵氏开始减产,甚至停顿了生产。但这么多年来,提起香港电影,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邵氏电影,邵氏足以骄人矣。在邵氏之后,没有电影公司可称“电影王国”。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二)古装片与黄梅调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是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主要原因;而李翰祥为邵氏拍摄的彩色古装巨片与黄梅调电影,除了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也使当时的中文电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气象,如此回首,我们称之为:经典。


满江红电影的历史背景
《满江红》的历史背景是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7年),也就是在岳飞死后第五年。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秦桧37岁时随宋徽宗、宋钦宗一起被金兵押往北方,在那个时候秦桧还算是赵宋的忠臣,当金兵要立张邦昌做傀儡皇帝时,他明确提出反对,还是支持要立赵氏后裔为皇帝。可是在金国秦桧慢慢变节,成为...

「历史」中国电影之最
8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9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10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

电影《孔子》与历史相差有多远?
季桓子,即季孙斯,死于公元前492年,他的儿子季孙肥继任为卿,即季康子。可是电影《孔子》安排季桓子死于公元前484年,与史实相距八年。季康子继任后,经公之鱼的推荐,冉求由陈归鲁,当上了季氏家族的总管。可电影《孔子》将冉求归鲁的时间安排于公元前484年,与史实相距八年。公元前484年...

历史影视
4.求历史影视作品 悲情历史---论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很乐意看历史剧,特喜欢王刚所演的各类角色。从《宰相刘罗锅 》到《铁齿铜牙纪晓岚》 里的和绅,再到《大汉天子Ⅱ》里的主父偃,加上这几天我所看到《江山风雨情》里的王承恩。王刚除了将这些人物演译得栩栩如生之外,在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他扮演的“...

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
建厂以后到“十年动乱”前(1957-1966)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在国内外声誉鹊起。周恩来总理生前指出:美术电影部门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比较优秀的部门。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

电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中国电影百年历史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

爱情电影发展历史
当人们沉浸在被缠绵悱恻的爱情中时,不知是否知道在中国百年电影发展史中,爱情电影曾历经坎坷。 拍摄于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是中国的第一部爱情电影,这部以表达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为主题的影片情节简洁,诙谐幽默。改行卖水果的郑木匠与祝郎中的女儿相爱,但未来岳父以“让祝氏诊所生意兴隆”作为答应求婚...

关于欧美喜剧电影的历史?
奇幻喜剧,这类电影使用魔幻、超自然抑或神话元素来达到喜剧效果。大多玄幻喜剧包含恶搞或者讽刺的元素,把诸多玄幻规条抛置脑后,比如,一个英雄变成了胆小的傻瓜,公主沦为笨蛋。这类电影的典型包括《变脑》、《公主新娘》、《博物馆惊魂夜》、《今天暂时停止》、《命运好好玩》和《史瑞克》。科幻喜剧...

简述电影剪辑发展历史
电影剪辑的历史的回顾后期剪辑在研究电影电视剪辑时,回顾一下电影电视有关方面的发展历史是极有益的,尤其在我国,由于长期处于闭塞状态,如对世界电影历史的发展研究是从七十年代末才真正开始的,这些客观原因造成大多数电影电视创作人员,甚至包括理工作者,对电影电视发展到今天的来胧去脉十分生疏,甚至产生错误的理解。譬如...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到底好看在哪?这部电影的口碑如何?
《一代宗师》王家卫的风格贯彻的很彻底,讲的风雨飘摇年代的南拳北腿的历史,实际说的是不屈让的中国文化和传统精神和近代中国的历史,电影可以汲取很多精神,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越来越能读懂王氏电影的独特魅力。再看《一代宗师》,感到很有韵味。

梅江区13056086148: 邵氏公司拍了哪些戏曲电影 -
闵雍代文: 很多的,邵氏的历史以1967年作为分水岭,之前是女星时代,主打产品就是黄梅调戏曲电影.从1967年独臂刀横空出世开始,阳刚美学成为主流,狄龙,姜大卫等男星开始走红.

梅江区13056086148: 香港有哪些电影公司
闵雍代文: 1、寰亚电影2、英皇电影3、中国星电影4、嘉禾5、邵氏电影公司6、新艺城7、银河映像8、星辉公司9、最佳拍档10、凤凰影业1、寰亚电影公司名称:香港寰亚电影公司...

梅江区13056086148: 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有哪些代表作?
闵雍代文: 香港电影起步较早,初期发展却十分缓慢.早在1909年,香港就拍出了短 片《瓦盆伸冤》等.从1913年到1933年这20年间,仅摄制了 28部无声片. 1933年后开始拍有声...

梅江区13056086148: 香港电影 -
闵雍代文: 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

梅江区13056086148: 香港的电影公司都有哪几个? -
闵雍代文: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在亚洲,这个弹丸之地出品的电影是最具活力及影响力的.从70年代初起,香港影片逐渐打开国际市场.最初由邵氏带头,但影响最大的是由嘉禾制作,李小龙、...

梅江区13056086148: 什么是邵氏功夫电影?谁能给我介绍一下. -
闵雍代文: 楼上说的对,邵氏,说的是电影公司,这家电影公司在70,80年代出的1些功夫片,打入欧美市场,给那些外国佬见识到了中国的东西 外国人最初1提到中国,想到的可能不是长城,不是故宫,不是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是“功夫”,为什么?因为...

梅江区13056086148: 邵氏红楼梦的1.1962年《红楼梦》 -
闵雍代文: 邵氏电影公司(Shaw Brothers)先后拍过三部《红楼梦》电影,依次为:1962年袁秋枫导演的黄梅戏《红楼梦》、1977年李翰祥导演的黄梅戏《金玉良缘红楼梦》和1977年牟敦芾导演的风月片《红楼春梦》.邵氏电影公司,全称邵氏兄弟(香...

梅江区13056086148: 香港电影历史查询 -
闵雍代文: 香港电影 基本信息 片名:《群星会》 英文:Thief Of Time 时间:上映1992年 类型:奇幻片 演员名单 何婉盈饰侯盈盈 温兆伦饰谭阿伦 夏雨饰石小坚 张卫健饰小炳 郑少秋饰叶孤城 李司棋饰易蓉蓉 万梓良饰成吉思汗 郭富城饰风之刀少侠 刘德华...

梅江区13056086148: 谁是逸夫? -
闵雍代文: 邵逸夫香港“娱乐业大王”一、影坛杰出老兵数十年来,在东南亚一带的影展,电影奖颁奖大会以及一切与电影有关的场合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位个子瘦小但精力充沛的老人.他就是影坛杰出制片人邵逸夫.不管是东南亚影展、亚洲影展、亚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