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母亲的故事

作者&投稿:逄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母亲教育孔子的故事,在什么古书能找到原文呢?~

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当孔子三岁时,因叔梁纥(孔子父亲)去世,即带孔子来到鲁国首都曲阜阙里定居。每到祭祀的时候,她就让孔子前往参观。在孔子五岁以后,孔母便教他与其他五个孩子一起学习写字、算术、唱歌,同时也学礼节和仪式。所以《史记·孔子世家》写道:“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豆是古代祭祖时装置祭品的木制祭器,“俎”是方的,“豆”是圆的,意思是说孔子在作儿童游戏时,就知道模仿大人,学习礼仪。鲁国是周公封地,可用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为完备。公元前544年,孔子八岁时,吴公子季札就赴鲁观周礼。

  孔子10岁时就进学堂学习,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由于贫贱,多参加各种粗鄙的劳动。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自称到了15岁“志于学”,就是说自觉在学业和品德上加强修养。孔子17岁,孔母颜征在去世,这时,孔子已长成九尺六寸的“长人”了。

孔子三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了,而由母亲颜氏来抚养。仲尼自幼聪颖过人,而且事母至孝。

颜氏为了仲尼的将来,特地将当时有名的学者请来,教导仲尼。在母、严师的教导下,仲尼把当时所有的书籍册册读通。而且对自身的学术和品德修养,更是不时的注意与求进。所以在年轻时的他,就已略有名望。

后来,孔子在鲁国教学,宣扬仁爱之道,来自各方的学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学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且常常以「不学礼,无以立」来教导学生。另外,孔子还从事著述工作,把伟大的仁爱精神传扬开去。

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孔子的母亲叫做颜徵在,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名孟皮,有足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与颜徵在野合生孔子,时叔梁纥已66岁。

颜徵在15岁,颜徵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子17岁时,32岁的母亲去世。

扩展资料:

孔子虽然是野合而生并不妨碍孔子之伟大。中国古代礼仪认为结婚生育的合适年龄,男性应该在16至64岁之间,女性应该在14岁至49岁之间。

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不合礼仪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迎娶颜徵在时已66岁,故称之为野合。另有说颜徵在属贱民阶级。

叔梁纥却是士大夫,迎娶于礼不合,故称野合。亦有指司马迁只是说叔梁纥和颜徵在于野外交合,故称之野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徵在



孔子母亲的历史少有记载,因此她的故事就更不说了。

行了,复制过来了,楼主应该满意了吧!!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颜氏母子在家中便失去了依靠。大家庭中关系复杂,矛盾甚多,这对孔子的成长与教育显然不利。于是颜征在便带着儿子离开夫家,前去鲁都。娘家是鲁都的大姓,大家对于这位丈夫早死的本族姑娘是会照顾的,更主要的还因鲁都是鲁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让儿子日后成长能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兴趣<

颜征在深谙学习的最好导师在于兴趣。由于孔子住的地方与宗府相离不远,所以每到祭礼的时候,颜征在都会想办法让孔子前往参观。所以,孔子自小就对祭礼看得烂熟,受此影响,他常常利用一切可利用之物来模仿祭礼过家家,还模仿着上香、献爵、祭酒、行礼、读祝等。颜征在还让儿子学习周朝的各种礼仪,以便将来从政治国,辅佐明君。其实,小小年纪的孩子,很少会互动喜欢上祭礼这种枯燥无味的活动,这主要是母亲让他经常观察贵族习礼的活动,培养他从事这种活动的兴趣,才使他耳濡目染,养成这种习惯。

亲临授教
颜征在的父亲是以为饱学之士,自幼受父亲的直接传授,她积累了丰富的见识和学养。回到鲁都后,颜征在把三间房子中的一间作为书房,准备在孔子满5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并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这足以养活母子两人。在教几个小孩习字、算数和唱歌的同时,她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子不到6岁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会完全部发蒙功课。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外傅佳堂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10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等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庠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

孔子17岁时,其母颜征在仙逝,终年不过三十四五岁。孔母颜征在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而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徵在。颜氏问三个女儿说:“陬邑大夫叔梁纥,虽然父、祖为卿士,但他是先圣王裔。此人身长九尺,武力绝伦,我很喜欢他。虽然年龄有点大,性情有些严厉,但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你们三个谁愿意做他的妻子?”两个大女儿都默不作声,小女儿徵在上前回答说:“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父亲不用再问了。”父亲听出了这话的语气,说:“你能行。”于是就将小女儿嫁给了叔梁纥。

颜徵在(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名伯尼,有腿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与颜徵在野合生孔子,时叔梁纥已72岁,颜徵在18岁。颜徵在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由于从此颜徵在的名分和施氏(叔梁纥)的正妻等原因,颜徵在和孔子甚至不能参加叔梁纥的祭祀。

从此颜徵在和孔子在生活相当贫困。坚强勇敢的颜徵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三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由于操劳过度早逝。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颜徵在
颜徵在(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名伯尼,有腿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与颜徵在野合生孔子,时叔梁纥已72岁,颜徵在18岁。颜徵在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由于从此颜徵在的名分和施氏(叔梁纥)的正妻等原因,颜徵在和孔子甚至不能参加叔梁纥的祭祀。从此颜徵在和孔子在生活相当贫困。坚强勇敢的颜徵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三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由于操劳过度早逝。  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但关于叔梁纥向颜氏求婚之事,却有许多其他版本的记载。其中《孔子家语》记载得颇为详细: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徵在。颜氏问三个女儿说:“陬邑大夫叔梁纥,虽然父、祖为卿士,但他是先圣王裔。此人身长九尺,武力绝伦,我很喜欢他。虽然年龄有点大,性情有些严厉,但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你们三个谁愿意做他的妻子?”两个大女儿都默不作声,小女儿徵在上前回答说:“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父亲不用再问了。”父亲听出了这话的语气,说:“你能行。”于是就将小女儿嫁给了叔梁纥。  《孔子家语》中的这段文字写得很生动,近似于小说的语言。但这一说法可靠性并不大,与孔子父亲只叔梁纥去世后孔子母子遭遇相矛盾。据学者猜测这只是后世为了掩盖孔子是叔梁纥与颜徵在而生而已。相比司马迁的观点较可靠。孔子是野合而生并不妨碍孔子之伟大!  注:当时男女贞操观念虽已经形成,但相当轻松(当时的裤子有裤管而无裤裆,由此可见一斑),远未达到后世的高度。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春天特定时间可野合生子。这一礼仪,可最大限度的增加当时的人口,提高国力。在当时,野合生子是很正常的行为,因此我们绝对不可由此认为孔子父母有道德缺陷。也因此,我们丝毫不用掩盖孔子是野合而生的历史真相。

孔子和他母亲的故事

孔子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凶狠的大娘把他们母子二人赶出了家门。他们来到了曲阜城的郊区,租了三间草房住了下来。

母子二人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母亲开垦了几亩荒地,自己种粮、种菜糊口,同时帮别人洗洗衣服、编草鞋赚钱供孔子上学。为了能多赚点钱供孔子读书,她常常整夜整夜地编,十个手指冻得又红又肿,皮肤也裂开了,伤口不断向外滴血,疼得钻心。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孔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开始喊“娘”,可是却没人答应他。孔子连忙冲进门,看见母亲一动不动地躺在厨房的地上,身上地上全是冰渣。原来,母亲一连几天把吃的东西省下了爱给孔子,自己却饿着肚子,人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早上去池塘边泡蒲苇时,因为穿得太少冻得发抖,被一阵狂风刮进池塘里,才变成这样的。

孔子一连三天守侯在母亲身边,为母亲煎汤熬药,喂水喂饭。这时,他发现母亲才三十出头,脸上就满是皱纹,连头发都白了。摸着母亲粗糙的双手,孔子流泪了。他恨自己不能为母亲分忧,让母亲这么操劳。

从此以后,孔子每天放学早早回家,一进门就忙着喂鸡、烧火、扫地,帮母亲干家务,夜里还和母亲一起编草鞋。母亲责怪他读书没有以前用功,他笑着说:“干着活也能思考问题,也能背书呀。”母亲笑了,儿子长大了,知道体贴、疼爱母亲了。

为了给母亲治病,孔子还经常上山采草药。这天,孔子采完药,正忙着往家赶,邻居气喘吁吁的跑来告诉他:“快,你娘快不行了。”等孔子跑回家时,母亲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她艰难地对孔子说:“孩、孩子,你、你一定要成大器啊。”孔子记住了母亲的话,一生不断努力求学,终于成为了一代大师。

LZ我教你一个方法。

打开一个网页,然后点击工具栏里的“查看/源文件”,会弹出一个文本文件,把整个文件复制下来,然后把那些英文字母去掉,剩下的汉字就是你需要的内容了。


母爱故事梗概
2.母爱无边有一家人,儿媳嫌婆婆老了,眼睛又不好,不中用了。就让丈夫把他母亲送出去。。。第二天一早,儿子对母亲说:“妈,我背您出去走走。。”儿子背着母亲走进了一片大森林里,走啊走啊。。眼看快晌午了。。儿子把母亲放到一棵大树旁边,说:“妈,您先坐会,我一会就回来。”说完,...

妈妈与儿子情感故事
它同样也是一部催泪剧,经历了重重误会的母与子最终相认,海边那一句“妈妈”让人潸然泪下,让人不由得感慨母子连心的真情。 这部剧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母子连心》其实在用隐晦的方式告诉我们,母爱何其伟大,世间几多曲折,但都逃不过血溶于水的关系。 所以,每个母亲都有她爱孩子的方式,我们不要用直观感受去曲解...

历史上爱子故事有哪些?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2、曾子杀彘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随...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母亲的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1 我读了安徒生童话《母亲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感动,人物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寻找孩子。 故事的开始是一位穷困的...

要几个关于母亲爱子的感人故事(不要太普通,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哈)
2016-02-09 平凡的妈妈,文中斜述了妈妈的哪3个小故事? 2016-11-19 母亲携手爱子的好句 2015-01-12 是母子关系,母亲爱子,子恨母。有什么办法可以解答。 1 2015-04-28 怎样加入失独群体我是一个失去爱子的母亲, 29 2010-12-27 爱子之道怎么理解的 12 2008-12-26 求感人的故事(亲情的,爱情的,...

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有哪些?
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2、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不再结婚。孟子和母亲住在...

我和母亲的故事四年级作文
妈妈,谢谢您,我再次闭上了双眸,那双坚定的眸子里盈满了泪水。我和母亲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还是那把相同的伞,还是那个相同的故事。但母亲对我的爱,却永远没有尽头。我和母亲的故事 作文三 七岁时,我每天中午放学回家,总是先跑到厨房里。看着妈妈做饭时忙碌的身影,我会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

父母爱的小故事
“妈妈你的衣服被淋湿了,冷吗?”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不冷。”妈妈只顾着让我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而忘记自己了。吃着这温暖的饭菜,看着身子已经冷得微微颤抖的妈妈,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动。父母的爱就像温暖的太阳一直照耀着我,让我非常的暖和。关于父母爱的小故事2 1脱皮哺子...

回忆母亲的故事400字
世上有一个人最值得我们回报,那就是母亲! 是啊,转眼间我已经九岁了,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您为我付出很多很多。我要感谢您—母亲,感谢您赐予了我生命。...一个女生看了会哭,男生看了无语的故事:有那么一对情侣.女孩很漂亮,非常善解人意,偶尔时不时出些坏点子耍耍男孩.男孩很聪明,也很懂事,最主要的一点.幽默...

史铁生和其母亲之间的故事有哪些?
《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文中描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

双流县15318645197: 孔子母亲的教子故事 -
照枫迈爽: 有一次,孔子的母亲因高烧昏倒在桑地.面对此,孔子一跺脚:“孩儿不念书了,孩儿只要母亲.”几天后,孔子为母亲买来补品并对母亲说:“我有钱交学费了.”母亲问:“哪来的钱?”孔子说,给街上办丧事的人家当吹鼓手挣来的.结果...

双流县15318645197: 孔子之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照枫迈爽: 孔子出生,虽说是野合之生,但其母颜氏坚强勇敢,在极为艰难情况下仍不失教育培养孔子,终使孔子成为一代圣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生的教育和努力.

双流县15318645197: 历史上著名的母亲教子的故事. -
照枫迈爽:[答案] 孟母三迁 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 徐母大义 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尊为“三大贤母”的母亲中,处于第二位的是三国时代的徐庶之母. 孔母...

双流县15318645197: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是什么意思 -
照枫迈爽: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孔丘说:“都记住了.”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孔丘睡觉,是和哥哥...

双流县15318645197: 孔子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
照枫迈爽: 孔子的母亲叫颜徵(zhēng)在(前568-前537年),今作“颜征在”,其被后人加封为启圣王夫人. 叔梁纥死后,颜徵在与孔子的生活相当困难. 坚强勇敢的颜徵在,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

双流县15318645197: 孔子的母亲是谁? -
照枫迈爽: 颜徵 孔子的父母是老夫少妻配.据说孔子出生时,他父亲有六十多岁,而他母亲才十七岁,此事不大符合当时的礼义,不为世俗所容.不仅他们的相爱、结合被冠以“野合”一词载入史册,母亲颜徵在甚至一生都没有将埋葬丈夫的地方告诉孔子...

双流县15318645197: 传说孔子母亲生孔子时梦见什么 -
照枫迈爽: 麒麟.关于孔子的出生,在巨野有“孔母梦麟”的传说:孔子的祖籍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从商丘到曲阜,巨野是必经之路.有一次孔母颜征在跟随家人自商丘返乡,路过巨野的麟山,看到麟山风景优美,就提议在此歇脚.她坐在麟山上的一棵树下,打了一个盹,忽然梦见麒麟入怀,醒来感而有孕,十一个月后就生下了孔子.到孔子出生的前两天,麒麟又到曲阜阙里人家送去玉书三卷.在明本《巨野县志》中有这们的记载:“巨野南有樵氏山,世传樵氏山产麟,麟吐玉书于阙里,因名麟山.”

双流县15318645197: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有哪些? -
照枫迈爽: 吾观孔子童年,实乃不幸.高龄父亲在他生下不久便撒手人寰,幼年丧父的孔子遭受着太多的磨难,这也许就是他发愤图强的根本动力吧.其实他的母亲也着实伟大,寡妇熬儿,那是实实在在的辛苦,更何况他还带着孔子同父异母的哥哥,可见...

双流县15318645197: 有关孔子的小故事,短一点的 -
照枫迈爽: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双流县15318645197: 关于孔孟的故事有哪些? -
照枫迈爽: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