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陆

作者&投稿:宠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香港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陆?~

首先要弄清楚,这种提供是一种纯商业的行为,而且所谓几乎全部在数据上是得不到支持的,只能说香港每年的总淡水用量有逾半是来自东江水,就算香港用不完也得买,因为这是协议中的条款,所以单从每年的供水量来看,才会让人误以为香港的淡水是压倒性地全来自东江

香港缺乏天然水源,香港每年降雨量有2,382.7毫米,不足以维持淡水供应,19世纪中、开埠前後主要依靠山涧溪水和市民私人开凿的井水。当时,黄泥涌附近的溪涧是比较可靠和充裕的水源,政府便参考中国传统农业灌溉技术,利用竹筒接驳成水管以供应附近洋人住宅区。[1] 山水後来不敷应用,政府便於1851年开凿五口水井,但这种水源经常受到污染,成为传染病温床。

1850年代,香港政府因应洋商要求,积极考虑公共供水计划。时任港督威廉·罗便臣爵士於1859年2月29日悬奖1,000英镑徵求供水计划;[2] 最後决定利用水塘储存雨水,以求穏定的淡水供应,并於1863年完成兴建香港首个水塘——薄扶林水塘。水塘成为了港英时期香港的主要淡水来源,政府先後建成了17个水塘及水库。重光後的数十年,由於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资源充沛,新兴建的水塘工程,规模相当庞大。当中著名的有在海上兴建的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

虽然不断兴建水塘,但供水量仍不足以支持快速增长的人口。在1963年6月至1964年5月,香港就因严重天旱,实施4天供水4小时。1960年代,在船湾淡水湖和石壁水塘建筑工程进行的同时,港英政府亦开始跟广东省购买淡水。在1960年至1989年之间,港英政府和广东有关当局签署了五份供水的协议。自此开始,香港的淡水主要来源就变成依赖广东省的东江。

香港购买东江水的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当年港府每年从东江引进2,270万立方米的淡水。1964年,港府与广东省当局达成协议,香港每年会从广东省购入6,800万立方米淡水,及後在1972年增至8,400万立方米,至1976年更增至1.09亿立方米。在1978年所达成的协议中,广东省当局同意将年供水量由1979年的1.45亿立方米逐步增至1982年的1.82亿立方米。双方又在1979年12月进一步磋商,并於1982年再作修订。根据新协议,双方同意广东省在1982年为本港提供2.2亿立方米淡水,其後每年可增加供水量,直至1995年。1989年广东省当局和港府签署长期供水协议,规定供水由1995年的6.9亿立方米,续年增加,在2000年时已达到7.8亿立方米。供水系统现时的设计最高供应量是每年11亿立方米。

不过,由九十年代起,香港工业北移,用水量显著下降。经长时间商议後,港府与广东省当局在1998年达成协议,双方同意1998年至2004年内供水量的每年增幅可减少2,000万立方米。结果,这七年内的总供水量累积减少了5.6亿立方米。广东省方面也同意有关每年最终供水量11亿立方米的条文会维持不变。2008年12月签订新协议,根据这项综合协议安排,港府会每年一次过向广东省方面付款,在现行协议下,每日供水比率会有较大灵活性,以配合於本地收集所得的雨水在季节上的变化,这会使香港能更有效地控制水塘的存水水平,从而减少浪费情况,并节省抽水成本。[4]
[编辑] 争议

近年因香港水塘储水充足,出现水塘满溢的情况,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已把约值30亿港元的多馀的东江水排入大海,更引发传媒大幅报道,称此举为「倒钱下海」。2005年香港各水塘总存水量为5.54亿立方米,占总容量94.64%。而於同年,因连场豪雨,导致水塘满溢而要排出大海的淡水达1.09亿立方米,如以当时东江水价计算,即逾3亿元。[5]

2010年,香港有立法会议员报怨广东东江水价过高。就以过去5年来说,每年向广东买水的花费是24亿港币,以2002年为例,合约订定买水量是8亿立方米,但香港实际用水是7亿4千4百万立方米,按东江水价每立方米港币3元8角半计,这样就有1亿7千3百万港币倒在海里。但广东和香港的供水合同要2010年届满後方可检讨,香港亲大陆政党「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鉴林多次和广东省官员会面,希望更改目前的不平等条约,改成供水量实报实销,他还准备带团到北京向中央请愿。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研究员王家英认为,东江水供应香港是在英国殖民地时代达成的,当时港英政府高估了香港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用水,而形成当前东江水供多於求,他称透过中央的压力要广东省减价违反了商业行为,因为这个例子一开就破坏了香港一贯行之有效的商业的精神。[6]

A 试题分析:受其范围组成和地理位置影响,香港缺乏大河,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所以本题A为正确选项。点评:香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因为地域狭小,周围海域辽阔,缺乏大河,所以淡水资源缺乏。祖国内地与香港一直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

首先要弄清楚,这种提供是一种纯商业的行为,而且所谓几乎全部在数据上是得不到支持的,只能说香港每年的总淡水用量有逾半是来自东江水,就算香港用不完也得买,因为这是协议中的条款,所以单从每年的供水量来看,才会让人误以为香港的淡水是压倒性地全来自东江

香港缺乏天然水源,香港每年降雨量有2,382.7毫米,不足以维持淡水供应,19世纪中、开埠前後主要依靠山涧溪水和市民私人开凿的井水。当时,黄泥涌附近的溪涧是比较可靠和充裕的水源,政府便参考中国传统农业灌溉技术,利用竹筒接驳成水管以供应附近洋人住宅区。[1] 山水後来不敷应用,政府便於1851年开凿五口水井,但这种水源经常受到污染,成为传染病温床。

1850年代,香港政府因应洋商要求,积极考虑公共供水计划。时任港督威廉·罗便臣爵士於1859年2月29日悬奖1,000英镑徵求供水计划;[2] 最後决定利用水塘储存雨水,以求穏定的淡水供应,并於1863年完成兴建香港首个水塘——薄扶林水塘。水塘成为了港英时期香港的主要淡水来源,政府先後建成了17个水塘及水库。重光後的数十年,由於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资源充沛,新兴建的水塘工程,规模相当庞大。当中著名的有在海上兴建的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

虽然不断兴建水塘,但供水量仍不足以支持快速增长的人口。在1963年6月至1964年5月,香港就因严重天旱,实施4天供水4小时。1960年代,在船湾淡水湖和石壁水塘建筑工程进行的同时,港英政府亦开始跟广东省购买淡水。在1960年至1989年之间,港英政府和广东有关当局签署了五份供水的协议。自此开始,香港的淡水主要来源就变成依赖广东省的东江。

香港购买东江水的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当年港府每年从东江引进2,270万立方米的淡水。1964年,港府与广东省当局达成协议,香港每年会从广东省购入6,800万立方米淡水,及後在1972年增至8,400万立方米,至1976年更增至1.09亿立方米。在1978年所达成的协议中,广东省当局同意将年供水量由1979年的1.45亿立方米逐步增至1982年的1.82亿立方米。双方又在1979年12月进一步磋商,并於1982年再作修订。根据新协议,双方同意广东省在1982年为本港提供2.2亿立方米淡水,其後每年可增加供水量,直至1995年。1989年广东省当局和港府签署长期供水协议,规定供水由1995年的6.9亿立方米,续年增加,在2000年时已达到7.8亿立方米。供水系统现时的设计最高供应量是每年11亿立方米。

不过,由九十年代起,香港工业北移,用水量显著下降。经长时间商议後,港府与广东省当局在1998年达成协议,双方同意1998年至2004年内供水量的每年增幅可减少2,000万立方米。结果,这七年内的总供水量累积减少了5.6亿立方米。广东省方面也同意有关每年最终供水量11亿立方米的条文会维持不变。2008年12月签订新协议,根据这项综合协议安排,港府会每年一次过向广东省方面付款,在现行协议下,每日供水比率会有较大灵活性,以配合於本地收集所得的雨水在季节上的变化,这会使香港能更有效地控制水塘的存水水平,从而减少浪费情况,并节省抽水成本。[4]
[编辑] 争议

近年因香港水塘储水充足,出现水塘满溢的情况,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已把约值30亿港元的多馀的东江水排入大海,更引发传媒大幅报道,称此举为「倒钱下海」。2005年香港各水塘总存水量为5.54亿立方米,占总容量94.64%。而於同年,因连场豪雨,导致水塘满溢而要排出大海的淡水达1.09亿立方米,如以当时东江水价计算,即逾3亿元。[5]

2010年,香港有立法会议员报怨广东东江水价过高。就以过去5年来说,每年向广东买水的花费是24亿港币,以2002年为例,合约订定买水量是8亿立方米,但香港实际用水是7亿4千4百万立方米,按东江水价每立方米港币3元8角半计,这样就有1亿7千3百万港币倒在海里。但广东和香港的供水合同要2010年届满後方可检讨,香港亲大陆政党「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鉴林多次和广东省官员会面,希望更改目前的不平等条约,改成供水量实报实销,他还准备带团到北京向中央请愿。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研究员王家英认为,东江水供应香港是在英国殖民地时代达成的,当时港英政府高估了香港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用水,而形成当前东江水供多於求,他称透过中央的压力要广东省减价违反了商业行为,因为这个例子一开就破坏了香港一贯行之有效的商业的精神。[6]

因为香港缺乏天然水源。



你没听过许冠杰唱的《制水歌》吗?港英时期的香港淡水都以挖井,挖水塘来取淡水饮用的,但随着香港人口的增长淡水已经不能满足民众的日常需要了,常常制水,所以在香港六、七、八十年代有香港电影和电子视剧经常会看到民众排队去取水的画面,后面经和内地协商从东江供水香港才解决了香港缺淡水饮用的问题,虽然不是免费供应的但基本解决了香港缺淡水的问题,供水也要设备成本吧,当向内地交税罗,但内地不供水香港到现在还会制水,香港人应懂得饮水思源!

大陆人用自来水也要买!香港人也不应例外


香港回归前那些淡水资源蔬菜瓜果都从哪来
香港的自来水和肉食及蔬菜都是广东、湖南、广西优惠提供。

香港水务署的淡水供应
香港缺乏天然水源,因此便利用水塘储存雨水,以求得到比较穏定的淡水供应。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水塘为香港的食水主要来源。自薄扶林水塘于1863年竣工之後,先後建成了17个水塘及水库(不计私人水塘)。重光後的数十年,由於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资源充沛,新兴建的水塘工程,规模相当庞大。当中著名的有在...

香港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总容量约为5.86亿立方米,足以满足全港的用水需求。3. 然而,内地坚持向香港供应价格日益昂贵的东江水,导致水费也随之上涨。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政府曾将价值约30亿港元的东江水排入大海,这被称为“浪费金钱”,凸显了食水浪费的严重性。因此,并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香港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祖国内地提供,原因是( )A.为了支持内地建...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多多.9℃,年降水量多000毫米多右.多00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土地面积仅1099平方千米,人口却高达87多.5万.由于香港面积小,人口众多,需水量下,香港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祖国内地提供.故选:D.

香港、澳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哪?
D,祖国内陆

大陆提供淡水给香港是免费的吗?大陆还提供香港什么资源?
不是免费的,费用还不低,一年广东政府在这块大概有40亿收入 还有电,大亚湾核电站是和香港方合作建设和营运的,发的电70%卖给香港,并且经常有剩余,再卖回给广东。蔬菜大概七成是内地供应。其他就不大清楚胃。

澳头自然资源
澳头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地处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夏凉冬暖,雨水充足。其淡水资源充沛,水产资源丰富,这里盛产稻谷、水果、蔬菜,以及种类繁多的海产品,如海螺、石斑、鱿鱼、鲍鱼和螃蟹等,总计超过500种,被誉为"鱼米之乡"。澳头的旅游资源同样引人入胜,拥有96个独特的岛屿,散布在3000平方海里...

香港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原因是( ) A.香港缺乏大河 B.香...
A 试题分析:受其范围组成和地理位置影响,香港缺乏大河,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所以本题A为正确选项。点评:香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因为地域狭小,周围海域辽阔,缺乏大河,所以淡水资源缺乏。祖国内地与香港一直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所需...

船湾淡水湖集水区地址在哪里?
这个湖泊的建设耗资四亿港元,于1960年动工,1968年建成,其储水量达到一亿七千万立方米。后来,经过堤坝加高工程,储水量增至二亿三千万立方米。尽管现在船湾淡水湖的储水已经不再为市区供水,但它仍然为香港的水资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这个湖泊也成为了香港的一个独特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香港是一个淡水资源相对短缺的行政区.___.(判断对错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并不算少,但因蒸发量大,常住人口多,工业发达,需水量大,导致淡水资源相对短缺.故答案为:√.

安龙县18469439810: 香港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原因是( ) A.香港缺乏大河 B.香港气候干燥,降水少 -
巴胆天新: A 试题分析:受其范围组成和地理位置影响,香港缺乏大河,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所以本题A为正确选项.点评:香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因为地域狭小,周围海域辽阔,缺乏大河,所以淡水资源缺乏.祖国内地与香港一直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

安龙县18469439810: 为什么香港的淡水几乎全部从广州供应呢?香港既靠海又靠河,气候也很
巴胆天新: 对不起!因为以前香港天旱,几个月没下雨,香港所有水塘都没水了,4天才供水1次,还只有1小时.之后香港政府就和内地签了50年的购水合同,因为现在合同还没完,所以就一定要买水.另外,现在香港的水塘已经有足够的储水量,除非半年不下雨,要不一定有足够的水用.但没办法,就算有足够的水还是要买水的,因为合同上没说明可以提前终止合约.所以珠江水不能不买.

安龙县18469439810: 香港既靠海又靠河,气候也很湿润,但为什么淡水几乎都从广东供应?
巴胆天新: 自然资源和物产香港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2.8℃.1月均温15.6℃,7月均温28.6℃.年降水量2224.7毫米.自然资源贫乏.由于缺乏大河流和湖泊,加上地下水不多,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

安龙县18469439810: 为什么中国的这个城市离海很近,却没有自 -
巴胆天新: 你是不是想说“没有自来水”? 中国的确有一个城市离海很近,但是却没有水,那就是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水全部都是抽取中国内地的自来水,其主要供水源是东江(珠江的分支线). 香港三面环海,因此淡水资源很少,在中国内地没有供水前,香港一直饱受缺水之苦,只能依靠大屿山自然流下的山泉水,但是当时香港人口高达300万,这么一点水根本不够用.英国政府垄断水源,乘机提高水价. 1965年,中国内地开始向香港提供自来水,打破了英政府的水垄断,香港得以用水.直至今日,香港超过30%的饮用水都来自中国内地.

安龙县18469439810: 香港的饮用水为什么这么贵? -
巴胆天新: 香港的饮用水价格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1. 水源地开采成本高:香港的饮用水主要来自广东东江,经过层层加工后,再运到香港.这个过程涉及到的开采、处理、运输等成本相对较高.2. 运输成本高:香港本身并无水资源,其饮用水需要从其...

安龙县18469439810: 香港缺淡水,大陆的淡水是怎么运到香港的,是海底管道还是? -
巴胆天新: 香港的饮用水是通过深圳输送过去的,是用水泥管道从深圳水库直接送到香港,是从陆路经罗湖的罗芳进入香港,是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

安龙县18469439810: 香港地表水资源短缺原因 -
巴胆天新: 香港自开埠以来人口不断增多,用水需求大,所以早在1863年就已兴建薄扶林水塘,以应付需要,香港的食水如果在1842年开埠之后就只是靠内地供应的话,我想很多住在香港的人都会因缺水而令生活不便,. 香港雨水足沛,所以水塘的作用是收集雨水,以作食水之用,现时香港共有18座食用水库,总容量达约5.86亿立方米,足以供应全港,但内地坚持要香港购买价格日渐昂贵的东江水,所以水费亦随之增加,供水过剩的情况曾被传媒大篇幅报道,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政府把约值30亿港元的东江水排入大海,被人称是「倒钱下海」, 可见浪费食水情况严重,并不存在水资灭缺乏的问题.

安龙县18469439810: 香港为什么缺水,有什么可采取的措施 -
巴胆天新: 香港河流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大.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修炼蓄水池.

安龙县18469439810: 香港每年要从祖国内地输入大量淡水,其淡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巴胆天新:[选项] A. 降水稀少 B. 蒸发强烈 C. 用水量大 D. 水资源污染严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