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如何调节糖的无氧酵解

作者&投稿:冉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糖代谢的无氧酵解~

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这个代谢过程常见于运动时的骨骼肌,因与酵母的生醇发酵非常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反应过程参与糖酵解反应的一系列酶存在在细胞质中,因此糖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均在细胞质中进行。根据反应特点,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 己糖磷酸化:⒈ 葡萄糖或糖原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glucose-6-phosphate,G-6-P)⑴催化葡萄糖生成G-6-P的是己糖激酶(hexokinase,HK),ATP提供磷酸基团,Mg2+作为激活剂。这个反应的ΔG"0 =-16.7KJ/mol,基本是一个不可逆的反应。己糖激酶是糖酵解过程关键酶之一。己糖激酶广泛存在各组织中,Km为0.1mmol/L,对葡萄糖的亲和力高。哺乳动物中已发现了四种己糖激酶的同工酶Ⅰ-Ⅳ型。Ⅳ型酶只存在于肝脏,对葡萄糖有高度专一性,又称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GK对葡萄糖的Km为10mmol/L,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这种特性的存在,使GK催化的酶促反应只有在饮食后大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肝脏后才加强,生成糖原储存于肝中,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⑵从糖原开始的分解途径,是糖原在磷酸化酶的作用下成为1-磷酸葡萄糖(G-1-P),再变位成为G-6-P。⑶G-6-P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许多糖代谢途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的连接点。⑷葡萄糖进入细胞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磷酸化,其目的在于:磷酸化后的化合物极性增高,不能自由进出细胞膜,因而葡萄糖磷酸化后不易逸出胞外,反应限制在细胞质中进行;同时从ATP中释放出的能量储存到了6-磷酸葡萄糖中;另外结合了磷酸基团的化合物不仅能减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同时能提高酶促反应的特异性。2. G-6-P生成6-磷酸果糖(fructose-6-phosphate,F-6-P)此反应在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下进行,是一个醛-酮异构变化。⒊ 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 l,6 bisphosphate,F-1,6-BP)催化此反应的酶是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PFK 1),这是糖酵解途径的第二次磷酸化反应,需要ATP与Mg2+参与,ΔG"0 =-14.2KJ/mol,反应不可逆。6-磷酸果糖激酶1是糖酵解过程的主要限速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主要调节点。至此,糖酵解完成了代谢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葡萄糖的磷酸化,并伴随着能量的消耗,糖酵解若从葡萄糖开始磷酸解,则每生成1分子F-1,6-BP消耗了2分子ATP;若从糖原开始磷酸解,则每生成1分子F-1,6-BP消耗1分子ATP。在这一阶段中有二个不可逆反应,从葡萄糖开始由二个关键酶己糖激酶和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从糖原开始由二个关键酶磷酸化酶和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它们是糖酵解过程的调节点。(二)1分子磷酸己糖裂解为2分子磷酸丙糖F-1,6-BP裂解为2分子磷酸丙糖,此反应由醛缩酶催化,反应可逆。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两者互为异构体,在磷酸丙糖异构酶催化下可互相转变,当3-磷酸甘油醛在继续进行反应时,磷酸二羟丙酮可不断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这样1分子F-1,6-BP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三)2分子磷酸丙糖氧化为2分子丙酮酸1.3-磷酸甘油醛脱氢氧化成为1,3-二磷酸甘油酸此反应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脱氢、加磷酸,其辅酶为NAD+,反应脱下的氢交给NAD+成为NADH+H+;反应时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所生成的1,3-二磷酸甘油酸1位的羧酸与磷酸的构成的混合酸酐内,此高能磷酸基团可将能量转移给ADP形成ATP。2.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3-磷酸甘油酸此反应由3-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产生1分子ATP,这是无氧酵解过程中第一次生成ATP。由于是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1,3-二磷酸甘油酸,所以在这一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可产生2分子ATP。ATP的产生方式是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能量是由底物中的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形成ATP。3.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此反应由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磷酸基团由3-位转至2-位。⒋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此脱水反应由烯醇化酶所催化,Mg2+作为激活剂。反应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配,形成含有高能磷酸基团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丙酮酸此反应由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 催化,Mg2+作为激活剂,产生1分子ATP,ΔG'0=-61.9KJ/mol,在生理条件下,此反应不可逆。丙酮酸激酶也是无氧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及调节点。这是无氧酵解过程第二次生成ATP,产生方式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由于是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所以在这一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可产生2分子ATP。反应的第二阶段的特点是能量的产生。无氧酵解过程的能量产生主要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成为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过程中,共产生4分子ATP,产生方式都是底物水平磷酸化。这一阶段中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过程的另一个关键酶和调节点。(四)2分子丙酮酸还原为2分子乳酸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此反应由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脱氢酶有多种同工酶,骨骼肌中主要含有LDH5,它和丙酮酸亲和力较高,有利于丙酮酸还原为乳酸,LDH5的辅酶是NAD+。还原反应所需的NADH+H+是3-磷酸甘油醛脱氢时产生,作为供氢体脱氢后成为NAD+,再作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辅酶。因此,NAD+来回穿梭,起着递氢作用,使无氧酵解过程持续进行。在有氧的条件下,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H+从细胞质中通过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生成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一) 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在缺氧时迅速提供能量(二)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细胞提供部分能量(三) 糖酵解是糖有氧氧化的前段过程,其一些中间代谢物是脂类、氨基酸等合成的前体。 糖酵解途径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分别由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它们是糖无氧酵解途径的三个调节点,其中以6-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是该途径中的主要调节点。(一)己糖激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骨骼肌中的己糖激酶的Km相对较小,在血糖达到一定浓度后,活性就能达到最高,它是一种别构酶,其活性受到自身反应产物6-磷酸葡萄糖的抑制。肝内的葡萄糖激酶的直接调节因素是血糖浓度,由于葡萄糖激酶Km相对较大,在餐后、血糖浓度很高时,过量的葡萄糖运输到肝内,肝内的葡萄糖激酶激活;葡萄糖激酶也是别构酶,活性受到6-磷酸果糖的抑制,而不受6-磷酸葡萄糖的抑制,这样可保证肝糖原顺利合成。(二)6-磷酸果糖激酶1的别构调节6-磷酸果糖激酶1是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一个调节点,它是别构酶,由4个亚基组成,有很多激活剂和抑制剂。高浓度ATP、柠檬酸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ADP、AMP、2,6-二磷酸果糖(Fructose 2,6 bisphosphate,F-2,6-BP)是此酶的变构激活剂。2,6-二磷酸果糖尽管和1,6二磷酸果糖结构相似,但F-2,6-BP不是6-磷酸果糖激酶1的产物,而是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烈的激活剂、最重要的调节因素。F-2,6-BP的生成是以6-磷酸果糖为底物在6-磷酸果糖激酶2(6-phosphofructokinase2,PFK2)催化下产生(图6-5)。6-磷酸果糖激酶2是双功能酶,包括6-磷酸果糖激酶2与2,6-二磷酸果糖酶2活性,它们同时存在于一条55x103(55kDa)的多肽链中。6-磷酸果糖激酶2的别构激活剂是底物F-6-P,在糖供应充分时,F-6-P激活双功能酶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2的活性、抑制2,6-二磷酸果糖酶2活性,产生大量F-2,6-BP。相反,在葡萄糖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胰高血糖素刺激产生cAMP,激活A激酶,使双功能酶磷酸化后,双功能酶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2活性抑制而2,6-二磷酸果糖酶2活性激活,减少F-2,6-BP产生。由此可见,在高浓度葡萄糖的情况下,2,6-二磷酸果糖浓度提高,可激活6-磷酸果糖激酶1,促进糖酵解过程进行。F-2,6-BP在参与糖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三)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过程的第二个调节点,1,6-二磷酸果糖是此酶的别构激活剂,而ATP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ATP能降低该酶对底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亲和力;乙酰辅酶A及游离长链脂肪酸也是该酶抑制剂,它们都是产生ATP的重要物质。

上面说的对~
无氧呼吸的限速酶就是糖酵解的三个限速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以及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转变为乳酸涉及到的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转化为酒精涉及到的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都不是限速酶。

糖无氧酵解的调节:

主要是对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进行调节。

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是G-6-P;肝中的葡萄糖激酶是调节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的主要因素,受长链脂酰CoA的反馈抑制

6-磷酸果糖激酶-1是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流量的主要因素,受ATP和柠檬酸的变构抑制,AMP、ADP、1,6-双磷酸果糖和2,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

丙酮酸激酶受1,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受ATP的变构抑制,肝中还受到丙氨酸的变构抑制。

主要是对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进行调节。

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是G-6-P;肝中的葡萄糖激酶是调节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的主要因素,受长链脂酰CoA的反馈抑制

6-磷酸果糖激酶-1是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流量的主要因素,受ATP和柠檬酸的变构抑制,AMP、ADP、1,6-双磷酸果糖和2,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

丙酮酸激酶受1,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受ATP的变构抑制,肝中还受到丙氨酸的变构抑制。


白糖溶解的快慢和温度有关吗实验方法是什么?
第一步取材料,取三等份的白糖放入规格一样并标有序号1.2.3.的烧杯中,第二步同时往各烧杯中倒入同量的水,置于0℃,25℃,60℃的环境中,第三步观察,3分钟后发现0℃杯子的白糖无明显变化,25℃杯子的白糖溶解了一些,60℃杯子的白糖能看到的很少了。由此得出结论:白糖溶解的快慢和温度有关。

糖放油里为什么有大量的烟还糊了
一、因为两个物体的沸点不一样啊,糖的沸点低,放到油里面肯定就挥发,才有那么多烟。二、火太大了,把糖放进油里的时候火要小,而且要不断的用锅铲搅拌,才不会糊。三、白糖是碳水化合物,油温过高,糖一脱水就会出现大量的烟,还会发糊。

如何测糖的密度
取出一些糖,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在水里加糖,直到加糖后糖不能融化为止。记录下这个体积为v1,把天平中的糖倒入量筒中,记录下体积为v2,用[密度=质量\/体积]算出糖块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

糖酵解过程及中的重要酶类及其调控(二)
第八步的变位反应由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2,3-DPG作为辅因子,通过磷酸转移调控反应进行。它的存在,不仅在代谢上,还在调节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代谢中间物的多功能性:从简单到复杂 代谢物如FBP和甘油醛-3-磷酸,不仅参与糖酵解,还在其他生理过程中扮演角色,如FBP通过影响NF-κB\/ ...

糖蜜详细资料大全
第一阶段先用60℃温水将糖蜜稀释至55~58Bx,同时添加浓硫酸调整酸度,PH3.0-3.8,进行酸化,然后静止5-6小时。第二阶段则将已经酸化的糖液再稀释到酵母培养液所需的浓度12—14%,而供发酵醪用的糖蜜经连续稀释器一次加水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然后流入主发酵罐内。 此外,中国某酒精厂采用热酸通风沉淀的操作过程如下...

把糖块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说明糖块在水中
往一杯水中放入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是由于糖分子在水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展:分子的热运动(thermal motion),就是物体都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组成(水由分子组成,铁由原子组成,盐由离子组成),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

为什么把一块糖无限的分割下去,每一微小部分仍然有糖的甜味?
这是由于糖分子在每个分割部分中都是存在的。当一块糖被无限的分割下去,每个分割部分的大小趋近于零,但是每个部分中都包含有糖分子。因此,无论分割到多么微小的程度,每个部分仍然会有糖的甜味。这个概念也可以用数学上的极限理论来解释。当一个物体被分割成越来越多的部分,每个部分的尺寸会越来越小...

用什么方法去除粘在物体上化了的糖糖果放在抽屉里化了,粘了一抽屉怎么...
把抽屉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到脸盘里倒入热水,充分振摇(或擦洗),即可。 (还不行就先泡一会儿让糖溶解)。至于抽屉,可以用毛巾蘸热水擦洗,抽屉里的纸质物品慢慢擦洗完晾干,不碍事。

从白砂糖变成棉花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因为棉花糖的制作过程是用较高的温度把固态白砂糖变成液态的糖水,再通过高速旋转的转炉把糖水从一个很小的洞喷射出来,因为小孔的直径很小,所以糖水一经喷出来就可以在空气凝结成为丝线,再有旋转的棒棒缠绕,即成了不断变大变粗的棉花糖了,在整个过程中,蔗糖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分子结构都...

糖放在雪中会融化吗
是呀,小说毕竟是小说,如果非要问会不会答案肯定是会的!因为从物理上讲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结构,加上糖上它是通明的不管是雪放在糖还是还是糖放雪都会化的!不信你试试!(温度是雪天室外的正常温度!)

东至县19748733749: 生物体如何调节糖的无氧酵解 -
宜闹思梦: 糖无氧酵解的调节: 主要是对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进行调节.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是G-6-P;肝中的葡萄糖激酶是调节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的主要因素,受长链脂酰CoA的反馈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1是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流量的主要因素,受ATP和柠檬酸的变构抑制,AMP、ADP、1,6-双磷酸果糖和2,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丙酮酸激酶受1,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受ATP的变构抑制,肝中还受到丙氨酸的变构抑制.

东至县19748733749: 糖酵解的调控点有哪些容 食品生物化学 -
宜闹思梦: 糖酵解途径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分别由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它们是糖无氧酵解途径的三个调节点,其中以6-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是该途径中的主要调节点. (一)己糖激酶活性的别构调节 ...

东至县19748733749: 葡萄糖在人体发生的主要反映 -
宜闹思梦: 第五章 糖代谢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一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东至县19748733749: 什么是巴斯德效应?与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式是什么?如题 -
宜闹思梦:[答案] 中文名称: 巴斯德效应 英文名称: Pasteur effect 定义: 巴斯德发现的有氧氧化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作用.是有氧氧化产生了较多的ATP抑制了糖酵解的一些酶所致,有利于能源物质的经济利用. 所属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新陈...

东至县19748733749: 糖无氧酵解分解是怎么回事?如何改善? -
宜闹思梦: 糖无氧酵解分解的特点是在氧供应相对不足时,糖不完全分解生成含三个碳原子乳酸的代谢途径.乳酸对身体健康是及其不利的,是酸性体质形成的原因.无氧酵解通过补氧的方式就可以轻松解决了,如目前的高科技产品OXYRICH氧卫士,生物有效氧含量高,起效迅速,是目前补氧的最安全便捷的产品.

东至县19748733749: 在无氧条件下,生物体内的葡萄糖有哪些降解途径? -
宜闹思梦: 无氧条件,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即糖酵解.糖酵解是指细胞在胞浆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乳酸(pyruvate)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 途径: 1、葡萄糖的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2、6-磷酸葡萄糖的异构反应---转变为---6-磷酸果...

东至县19748733749: 糖代谢问题 -
宜闹思梦: 1.生物氧化包括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生物氧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2.如前所述,有氧氧化当然属于生物氧化. 3.糖有氧氧化需要消耗与其被点燃等量的氧气,无氧酵解不需要氧气参与. 哪里不明白请追问,满意请采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东至县19748733749: 糖酵解当中涉及的生物反应? -
宜闹思梦: 糖酵解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不同细胞类型中所含有的酶也不一样,在所有的细胞中,皆有己糖激酶(Hexokinase)进行催化,而在肝细胞和胰腺中,则另外含有一种称为葡(萄)糖激酶(Hexokinase IV)的酵素.磷酸化...

东至县19748733749: 为何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加快?为何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加快,在有氧条
宜闹思梦: 1个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仅净生成2个分子ATP,而有氧氧化可净生成32个ATP,其中三羧酸循环生成20个ATP,在一般生理条件下,许多组织细胞皆从糖的有氧氧化获得能量.糖的有氧氧化不但释能效率高,而且逐步释能,并逐步储存于ATP分子中,因此能的利用率也很高. 植物为了维持生理活动在无氧条件下就得加快糖酵解.这与三羧酸循环有关.

东至县19748733749: 细胞无氧呼吸是怎样降解葡萄糖的?
宜闹思梦: 无氧呼吸第一步是进行糖酵解,即葡萄糖——>2丙酮酸+[H]+少量能量.然后第二步在不同生物中不一样,有的是将丙酮酸还原为乳酸,有的是将它还原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放出的能量都是第一步糖酵解放出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