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作者&投稿:察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和文化内涵~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春节在其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形成并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情感、时间生命意识、文化追求认同感,甚至是一种准宗教意识。
在各种独特的春节仪式中,中国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的展示和表现;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具特色的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迎新、庆禧纳福、祈求丰年、祭祀各种神祉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三、清明节,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后来被用来为纪念屈原之节日。

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是一个圆,月亮的圆,月饼的圆,以及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团圆。团圆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
六、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在古代的阴阳观念中,九被视作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月与日都逢至阳之数,因此人们称这一天为重阳,也叫重九。重阳古有祭祀星辰的活动,也有与丰收相关的习俗,发展对今又多了敬老孝老的传统。
七、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腊”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

朋友圈被万圣节刷了屏。网络上明星网红们发布万圣节妆容来取悦粉丝,街头不时出现打扮骇人的乘客,商店中南瓜、僵尸等元素随处可见,不少学校也举办了相关的活动。万圣节俨然成为了一场全民狂欢。近年来,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各色的西方节日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国人生活中。然而抵制洋节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过洋节仿佛成了一种崇洋媚外、盲目跟风的行为,甚至有些学校对过洋节的学生给予处分。笔者认为,抵制洋节没有必要。
首先,洋节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必然有其原因。中国传统家庭中,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而洋节强调的开放式的情感表达,给含蓄的国人带来了一个情感出口。聚餐,互送礼物,一起装扮房间、做游戏,亲情和友情也在节日中得以凝聚。国人过洋节其实过的是一种气氛,很多节日的内涵在传入中国后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圣诞节的宗教含义就被冲淡,成为一个购物、约会的节日。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偶尔放松心情,排遣压力,符合国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无不妥。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吸收外来文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东汉时期吸收佛教文化,丝绸之路带来了伊斯兰文化,近代吸收西方文化,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多种文化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这才有了多元而深刻的中华文化,闭关锁国的后果我们也深刻地体验过。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其深刻的内涵,在国人的生活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惧怕自身文化流失而保守地拒绝洋节,既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特有的文化传承与厚重历史,注重家庭观念,对维系亲情具有重要意义,而洋节更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自由、无所束缚的观点符合年轻人的追求。只要在参与洋节的同时不丢弃中国文化,不过度崇拜,过洋节未尝不可。事实上,过洋节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矛盾的。我们在享受洋节带来的欢乐时,同样可以继承传统节日的内涵。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不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老的伦理观念与他们崇尚自由的心理相违背,要改变这种现象,应该从我国传统节日本身入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其能符合时代潮流,适应当下社会的需要,而不是成为一代代人的心理负担。
过不过节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应有的权利,抵制洋节来减少中国传统节日的流失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自我安慰罢了。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洋节给传统节日带来的冲击,而应该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节日发展好,与时俱进,从而让国人从心底里充满对传统文化的爱,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全球化的浪潮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过起了中国节日,我们也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待洋节,展现大国风采。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 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①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 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此外,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遍插茱萸,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也显露出尚美的意愿。②
  2.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中的明月等等。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3.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贵人伦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比如合家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
  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
  

朋友圈被万圣节刷了屏。网络上明星网红们发布万圣节妆容来取悦粉丝,街头不时出现打扮骇人的乘客,商店中南瓜、僵尸等元素随处可见,不少学校也举办了相关的活动。万圣节俨然成为了一场全民狂欢。近年来,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各色的西方节日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国人生活中。然而抵制洋节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过洋节仿佛成了一种崇洋媚外、盲目跟风的行为,甚至有些学校对过洋节的学生给予处分。笔者认为,抵制洋节没有必要。

首先,洋节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必然有其原因。中国传统家庭中,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而洋节强调的开放式的情感表达,给含蓄的国人带来了一个情感出口。聚餐,互送礼物,一起装扮房间、做游戏,亲情和友情也在节日中得以凝聚。国人过洋节其实过的是一种气氛,很多节日的内涵在传入中国后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圣诞节的宗教含义就被冲淡,成为一个购物、约会的节日。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偶尔放松心情,排遣压力,符合国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无不妥。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吸收外来文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东汉时期吸收佛教文化,丝绸之路带来了伊斯兰文化,近代吸收西方文化,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多种文化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这才有了多元而深刻的中华文化,闭关锁国的后果我们也深刻地体验过。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其深刻的内涵,在国人的生活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惧怕自身文化流失而保守地拒绝洋节,既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特有的文化传承与厚重历史,注重家庭观念,对维系亲情具有重要意义,而洋节更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自由、无所束缚的观点符合年轻人的追求。只要在参与洋节的同时不丢弃中国文化,不过度崇拜,过洋节未尝不可。事实上,过洋节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矛盾的。我们在享受洋节带来的欢乐时,同样可以继承传统节日的内涵。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不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老的伦理观念与他们崇尚自由的心理相违背,要改变这种现象,应该从我国传统节日本身入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其能符合时代潮流,适应当下社会的需要,而不是成为一代代人的心理负担。

过不过节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应有的权利,抵制洋节来减少中国传统节日的流失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自我安慰罢了。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洋节给传统节日带来的冲击,而应该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节日发展好,与时俱进,从而让国人从心底里充满对传统文化的爱,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全球化的浪潮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过起了中国节日,我们也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待洋节,展现大国风采。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非常渊源,他代表着我们中国人是一个爱家的人,团团圆圆过大年表示我们中国人大家小家一起共同团圆。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分为各个节日的内涵也不同啊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角度谈谈怎么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努力建设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作者:本刊记者\/陶红 第5期 总第85期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该提案指出,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员,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法定...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坚持这些文化特色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可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四是,可以进一步增强社会的和谐,构建出良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五是,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02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节日中的传统文化习俗有哪些?1、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下元节,小年,...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人们不仅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内容,并且赋予它新的形式。而少数小节日则渐渐为人们所淡忘,退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一些“洋节”为中国人表达情感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大中城市的年青人中尤为流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权威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文化解读书籍,由"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精心编撰。书中涵盖了文化部委托中国民俗学会完成的深入研究项目,即关于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课题报告。它详尽探讨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节日的起源、演变历程,以及与国家法定假日之间的紧密...

中国的历史传统节日文化
2005年11月24日,韩国申请“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人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次深刻的教训。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

传统节日的文化
除夕 农历12月30(或12月29)春节 农历1月1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15 清明节 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农历春分之后15日 端午节 农历5月5日 七夕节 农历7月7日 中秋节 农历8月15 冬至节 公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

...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并说说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
请列举一个国家和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并说说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 两个传统节日,一个外国的,...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

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特点有: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4、尚鬼神迷信;5、讲究节日饮食;6、传承性;7、变异性。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意义是什么?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外国节日的盛行,忘记中国传统节日...

宽城区1787519994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杨琳著书籍) - 搜狗百科
运达苦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

宽城区17875199948: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运达苦黄: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

宽城区17875199948: 中国传统节日及意义 -
运达苦黄: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

宽城区17875199948: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
运达苦黄: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元宵节中的狂欢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秩序、制度规范的一系列颠覆和突破来实现的. 日出和日落是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生活时间准则,但该准则在元宵节期间被打破.对于那些晚上或晚上的人来说,元宵节的重点是晚...

宽城区17875199948: 元旦文化内涵 -
运达苦黄: 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他深厚的历史渊源,优美的民间传说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古时候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几千年来,“春节”“过年”的各项活动、风俗和仪式,已成为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文化及审美内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元旦之始,自秦汉以来,以夜半子时即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一天的开始.这是旧年与新年交接的时刻.不过,从古人生活来看,一般以黎明、鸡叫作为一天的开始.

宽城区17875199948: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有哪些?
运达苦黄: 1、春节春节,即农历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宽城区17875199948: 9. 论述节日文化的文化内涵 -
运达苦黄: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有深刻的内涵,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或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等.如中国的...

宽城区17875199948: 中国节日文化有什么? -
运达苦黄: 春节,中华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萧放教授谈春节 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 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 放如是说. 春节(正月...

宽城区17875199948: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
运达苦黄: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除夕等.另外,也有个别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