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什么时候必须选择分压,方法越简单越好,一定要全,高三生。。急,感谢各位!

作者&投稿:福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1、全面复习

应该了解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般说,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显然,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所以,考生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要遗漏。

全面复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全部知识。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理论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一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论的实质,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生应对全部考试内容认真复习,该记忆的应该记忆,不要猜题、压题,不要认为不是重点内容就不会考,也不要认为有的知识生疏、冷僻就不会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

2、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1)要在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普遍的背景材料上把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就需要对概念、规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规律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的和数字的)有清楚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理解它们在物理理论大厦中的位置,会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在复习前考生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应该知道,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人类经过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的结晶,具有深刻的、丰富的意义,对它们的实质和意义的理解是分层次的,在高中一、二年级学习时的理解是低层次的,在复习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一个层次。

例如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的概念的理解,也包括对一般、抽象的力的概念的理解,还包括力作用于物体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理解等。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力的概念,我们在繁杂的力学问题中,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运动问题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力,通过这些问题不断加深对不同性质的力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对抽象的普遍的力的概念的理解。如:物体沿斜面下滑支持力不做功(斜面不动),这是常见的情况,但不能得出支持力总不做功的错误结论。支持力的特点是方向垂直斜面,如斜面可动,支持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静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加速,也可以使物体减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但一对静摩擦力总不做功(做功代数和为零);滑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减速,也可以使物体加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但一对滑动摩擦力总做负功,系统克服一对滑动磨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洛仑兹力的方向总跟速度垂直,总不做功,它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这是洛仑兹力的最大特点,其它的力都不具有这一特点;力产生加速度,反之如果发现物体有加速度就判定一定是力产生的等等。类似的问题很多,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归纳。

例如,电场强度的定义是:E=F/q。应该清楚有两种电场;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和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定义:E=kQ/r²。E=F/q,对这两种电场都适用,它是电场强度的普遍定义。这两种电场的性质不同,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不可能闭合。变化磁场产生的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没有起点、终点,是闭合的。电动势的本质是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的功,电感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变压器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都是涡旋电场力产生的。

应该注意,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它需要一个反复加深认识的过程。遇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新的领域,我们都需要重新认识、体会有关概念、规律的准确含义。这样我们就不断在越来越广泛的知识和背景上来把握概念、规律,从而对它们的理解就更全面、深入和准确。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3楼


(2)概念与规律紧密联系。

应该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物理现象的本质,物理规律建立了有关物理量间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把它们隔离开来,脱离物理规律、死背概念定义或脱离概念、形式上对待规律内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我们应该主要通过规律来理解概念,通过概念来掌握规律。例如:功的概念除抓住功的定义式外,应该着重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角度来理解,即从能量变化、转化的角度来理解。在电学中、光学中,我们越来越着重从能量转化来理解功,如光电效应中电子脱离金属的逸出功是从能量转化来理解的;动量概念应联系动量定理、特别是动量守恒定律来理解;电阻概念应联系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来理解。电阻的定义是:R=U/I,按欧姆定律,我们来体会电阻的阻碍作用。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也由U与I的比来理解。从焦耳定律来体会电阻是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元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不能离开磁通量概念和感应电动势概念等等。

(3)比较易混的物理概念、规律。

比较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规律的异同、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准确理解概念、规律的准确含义。例如: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但动量是矢量,与动量有关的规律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是标量,与动能有关的规律是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做功与传热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在使物体内能变化上功与热量是等效的,功、热量、能量的单位也相同。但传热发生在存在温度差的两物体之间,是物理间内能传递的一种方式。做功与两物体间的温度差无关,是物体间其他形式能与内能转化的一种方式。

(4)灵活应用物理概念、规律。

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应用才能检查出我们对物理概念、规律是否真正理解,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内容还没有理解。解题是物理概念、规律的一种应用。我们根据概念、规律对题意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对象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弄清楚题目的物理情景、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然后确定具体的物理量,建立解题方程、关系,求出最后答案,必要时进行讨论。根据物理规律的内容、特点,我们得出应用规律的一些基本步骤,但我们不应该死套基本步骤,而应该理解基本步骤来源于物理规律本身,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并灵活应用。那种把物理题形式分成许多"类型",对某一"类型"的题套用"解题步骤"的做法,不能很好培养自己独立地、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牛顿定律是对质点的某一时刻说的,根据定律和有关力、质量、加速度的概念应该理解,应用牛顿定律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物体或一组物体,它们要能看成一个质点。研究的质点明确了,质量m才能定下来,加速度a和受力才能够分析明确。质点的受力分析和加速度分析除了根据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公式和加速度定义、运动学公式外,在许多问题中还需要把力和加速度结合起来分析,应灵活运用;动力学有5个重要规律:牛顿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规律在研究对象、内容、适用条件、受力分析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一个具体的力学问题研究应该选用哪个或哪几个规律求解要根据规律特点和题意的具体分析确定。大致说来,如求某一时刻(位置)物体受力或加速度可考虑用牛顿定律,如果问题只涉及力、时间而与位移无明显关系可考虑用动量定理,如果问题只涉及力、位移而与时间无明显关系可考虑用动能定理,如果能判定系统符合动量守恒或机械能守恒条件可考虑用守恒定律。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只有不断通过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解题经验教训,才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4楼


3、注意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

对一道物理题在弄清题意确定应用的物理规律和研究对象后,就要对对象进行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对问题形成鲜明的物理图象。这样才容易排除一些错误观念的干扰,找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尤其是对一些较难的、灵活性较大、情景较新的问题,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才容易找到解题的关键条件或问题中的隐蔽条件。

4、正确对待解题

高考是通过物理试题的求解成绩来区分考生能力的高低、优劣,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当然应该表现为求解各种物理题方面,所以,解一定数量的较多类型的问题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解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解一道物理题时心里要清楚,解这道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检查我们对概念、规律掌握的程度,培养和提高独立地、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物理习题是不可穷尽的,现在流传的高中物理习题已经在万题以上,每年的高考试题又出现不少新题,对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考查可以从许多角度、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只有紧紧抓住解题的根本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精解少量典型题、浏览较多的习题。

对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深入地重点求解,真正把问题弄懂。怎样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呢?首先要选择高考试题,高考试题概念性强,对概念、规律的考查深入、灵活,有的题立意新、情景新、设问角度新,有的题综合性强,有的题含义深刻,非常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其次要选择应用概念、规律重要内容、要领性强、比较灵活的习题,也选择在解题方法、技巧上有一定代表性的习题。怎样才是真正弄懂这些精选的习题呢?这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反复思考才能达到,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清楚地体会到应用了概念、规律的那些方面的内容来分析问题、建立关系,解这道题有几条思路,应该选择哪条思路解题,解题的关键在哪里,怎样求解解题方程,解得的结论有什么物理意义,解这道题对概念、规律有什么新的体会、认识,如果题目条件发生变化或已知和待求的倒过来问题是否能解等等。对其他的一些问题也要经过一定的选择,对这些题如果想一下就很清楚怎样求解,就不一定花太多时间去做。有的题想一下不知道怎样做就要认真对待,解出后要回头想想当初卡在什么地方解不出来,怎样突破的。利用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较多的习题。只要我们抓住解题的根本。我们会发现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并不很多,许多题都是大同小异的。盲目地追求解题的数量没有多大效果,流传的有的题概念上模糊或错误,这种题解了后会起不良作用,要注意避免。

(2)以物理概念、规律、方法为核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

物理习题数量多、灵活性大,物理概念、规律、方法是解题的依据、出发点、灵魂,只有抓住这个根本,不断归纳总结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对习题的分类应从基本概念、规律上看。如从牛顿定律看把动力学问题分为:已知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力两种基本类型是很有用的,还可细分为: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天体运动,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的简谐运动等。但从形式上把问题分为:斜面问题、竖直问题、水平问题等没有什么用处。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增长。”所以,我们应该抓住错误不放。发现错误是我们进步、提高的起点,许多错误是由于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概念、规律造成的,找到错误的根源就使我们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一步,这是根本上的提高,极为有用。常常有这种情况:一个概念性错误会在多道题目中一犯再犯,这说明这个概念较难、又很重要,我们还没有找到错误的根源。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可与同学讨论或问老师受到启发,但一定要通过自己独立的反复思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的较难的题我们一时解不出来,后来解出来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这道题又不会解了,这说明这道题没有真正搞懂。我们经过反复思考找出症结所在,对提高解题能力很有好处。通过一定量习题的求解,我们会发现在理解概念、规律方面的许多问题,也会发现解题方法、技巧方面的许多问题,还会积累不少的解题技巧、经验,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地归纳总结。例如:力学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定;力学规律的选用;怎样利用图象分析解决问题;怎样确定电势的高低;如何识别电路结构(串、并联关系);怎样画草图找出解题思路;如何利用光路可逆性等等。


2010-6-29 17:41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5楼

高考状元谈经验

方法是大众化的,问题才是个人的,如果一味地记住方法,而不去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项,再多的方法也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高三学生学习很努力,方法也没什么不对之处,但是成绩没有起色,还是以前老样子;有些同学抱怨说难题差不多都做了一遍,但考试时碰到同样的题还是会犯错;有的同学一进考场就犯怵,全无平日状态……

1.为什么会做的题不一定全做对?
指路高手:康静

很多时候,我们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全做对,做对的题也不一定能拿到满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没有研究答案。研究答案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在语文和文科学习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怎样用最简明准确的语言将你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也是一门学问。我认为,短期内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参考答案。答案中所体现的答题思路、表达方式都是我们要尽力模仿的,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比较,从中发现不同之处,改起来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为什么一到考试我就总有一种畏难情绪?
指路高手:康静

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高三的大考一个接一个,且每一个都有它重要的理由,往往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对于这些联考、调考,千万不要畏惧,而要把它们当成暴露问题的绝好机会。要知道,平时考试错的越多,暴露的问题就会越多,问题被解决的就会越多,高考时出现新问题的几率就会越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平常的每一次考试,是这些考试给我们提供了高考练兵的机会,是这些考试使我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重新站起,最终达到光辉的顶点。

3.高三是否必须开夜车?
指路高手:傅必振

很多同学觉得到高三了,再不努力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长,所以想通过开夜车来实现自己努力的“意愿”。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高三时我起床的时间是早上6:00,睡觉的时间是晚上10:30,另外中午还要睡午觉,每天保持七个半小时以上的睡眠。虽然每晚入睡时我知道还有很多事没做,但我会强制自己睡觉,反正明天做也一样(可能在某些人看起来有点“阿Q”)。既然我觉得很疲劳了,我为什么不尽快“充电”呢!如果已经想睡觉了,再多做点作业也是徒劳,还不如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去做更好,效率更高,掌握也更充分。

4.高三理科是不是题海的同义语?
指路高手:傅必振

作为一个理科学生,高二时我也曾以为高三是题海的同义词。直到进了高三,我才明白原来理科讲究的是“效率”,是“方法”,而不是“数量”。题不在多,有代表性则灵。想必同学们都知道数理化《题典》,就是把几乎所有的题都收录其中的教辅书。我从来不买这样的教辅书,而是精选那些有代表性的书做。尤其像数学和物理这样的学科,往往都需要把大题分解成小过程,再连接起来就行了,所以,掌握这些小过程(例如数学“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物理“力的分解”等)十分重要。平时练习一味地做大题、做难题往往会使自己不知所措,而细节却没有掌握好。

什么是好题呢?融合了多个小的基础的过程,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分解的题目就是好题。做这样的题目对自己才有帮助,不仅训练了基础知识,而且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理科生不是做题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自认为记忆力不好而选择了理科,但是这种理科不背书的观念不完全正确。

哪科最需要背书?语文、英语背书固然重要,但我也很重视理化生的背书。高考中有一类题目是这样的,只要熟悉课本就能做对,否则只能蒙。大家不妨计算一下,高考中物理考课本原文的题目涉及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初步,至少会考到2个这样的选择题,化学有涉及无机硅酸盐工业、石油化工等“冷僻知识”的至少1个选择题,生物也至少会有1个考课本原文的题目,因此理科综合中至少有4个考背书的选择题,按现在的高考题型设置,每题6分,总共有24分,这些分数拿起来很容易,丢起来也很容易。


6.观察法
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只记得“大约是六点六几……”(不能准确回答)。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万有引力恒量“6.67”的“7”字,犹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与“7”发生联想(或用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犹如光子能量符号“ε”(即ε=hv)反过来写。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学课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识中方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号“ε”与“3”发生形象的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为两个“1”组成,后者为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它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

7.图示法
图示的特点是直观、容易引起联想,从中得到暗示和启发。因此,用图示方法来帮助记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记不清三个物理量ΔE、Q、W的“正、负”符号之规定,可画如下的一个方框示意图。
把方框当作研究系统:凡是从外界吸收能量(Q与w)进入系统时为“正”(方框上箭头从外向内示意“吸收”),凡是从系统内部向外界放出能量(Q与W)时为“负”(方框上箭头从内向外示意“放出”);凡是内能增加(方框中箭头向上)时ΔE为“正”,内能减少(方框中箭头向下)时ΔE为“负”。

8.联系实验法
间接回忆是在中介性联系参加之下实现的再现。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形象、实验的原理图或实验的情节,来跟易混、易忘的知识挂上钩,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光的干涉”知识里,导出了公式。



2010-6-29 17:57 回复
夸克
泽五令
10楼

由于这一部分“干涉”知识在学习和应用中重复的机会少;闭书作业时常常将公式写错(分子分母混乱、颠倒),为此,联系实验在干涉实验中(如右图所示的原理图),几何尺寸最长的是暗箱长度L,最短的是光波波长λ,余下的就是双缝间距d和条纹间距Δx--取名“中等量”,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为:L>>ΔX与d>>λ,我们只需将原公式变形记作Δx·d=L·λ的乘积形式,再把它与实验(原理图)中的几何尺寸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这种乘积形式的关系是:
“中等量×中等量=最长量×最短量”

9.目标法
在明确识记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促进自觉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效果与有无识记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具体程度和要求的长期性大有关系。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1)每章导言,交待全章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全编中的地位;
(2)制订每节课的教学双向目标;
(3)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讲清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及作用。
使学生记有目标、学有重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记忆。

10.因果法
在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记忆的方法。例如,只有了解了欧姆定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它只适用于导体,即纯电阻,才能明确在应用焦耳定律时,应首先考虑发热体是否为纯电阻,不能乱套公式Q=UIt及Q=U²t/R。因为此两式是实验定律Q=I²Rt与欧姆定律推导而来的,必须符合欧姆定律的条件,相应地这就从根本上记住了定律及应用条件。

11.表象法
利用某事例在头脑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记忆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利用熟知的生活事例激发记忆。对“质量一定时、体积大的物质密度小”以及”体积一定时,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的道理想不通、记不住,可借用生活经验:“一斤棉花一斤铁”(质量一样),棉花体积大、密度小以及“大小、形状相同(体积一定)的铜勺和铝勺”,铜勺的质量多是因为它的密度大,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使记忆有依托。
(2)利用演示实验中的明显结论,激发理解记忆。如在进行比热概念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时间相同),煤油升温快”这个实验结论。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记忆“比热大的吸热多”及“比热小的升温快(其它条件相同)”等规律。
(3)对较难理解的抽象规律,用实验予以具体形象说明,激发深刻记忆。如电学教学中,学生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短接、短路的概念及串并联电路分电流、分电压、分功率的规律往往理解不深,记忆较困难。为此教师可设计如下总结性实验:
a.将“220V、100W”,“220V、60W”,“220V、15W”三灯泡串联在照明电路中;
b.将三灯泡并联在照明电路中;
C.将其中任一个灯用导线并联(短接);
d.将整个电路(串有保险丝)短路、明显的实验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2.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逻辑记忆的方法。“看公式、记概念(规律),易记又方便。”如从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出发,理解并记忆”所谓电流强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

13.类比法
比较两个或两类物理量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达到同化记忆的目的。如学生对一些具有比值定义特点的物理量,往往从纯数学观点去理解,忽略其物理含义。以至于刚弄清密度的含义,碰到比热,又重蹈覆辙。在复习时,通过类比,可将具有此类特点的物理量,如密度、比热、电阻、速度、燃烧值、机械效率等概念的共同点一并讲解,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4.归纳法
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类物理知识,依据相互联系,综合归纳成一有机的知识整体,从而达到整体记忆的方法。如学习了力的初步。念后,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同名称的力,可及时地按力的定义及力的三要素进行归类列表(表略)。通过列表比较,使学生对力的内涵和外延加深理解,便于记忆和学习。

15.复现法
就是为强化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迹而采取多次复习巩固记忆的方法。记忆的大敌是遗忘,与遗忘作斗争的良策便是复习,即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复现”一般应注意:
(1)及时性。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而在学习新概念之后,应及时配备目标测试题,当堂的内容当堂复习强化,作业最好当堂完成;
(2)反复性。有人经过研究认为,复习的次数,可遵循先密后疏的规律,当复习到十次以上,记忆的对象就很难忘却了。为此,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复习的机会。例如课前、课后复习、单元全章复习、期中期末复习、毕业升学复习,抓住学生积极迎考的心理,反复(不等于简单重复)进行强化。其次也应注意利用平时的复习机会,例如讲授新旧知识交替部分时,及“挂上钧”、“接上头”,这样既自然得体,又省时收效快。
(3)应用性。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容易记的原因,不仅在于理科知识间联系的紧密性,还在于理科知识理解记忆多,应用练习多。在反复的练习中,多种感觉及分析器官协同活动,使大脑皮层增加了重现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
八年级物理
题号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
A. 金属、玻璃、大地 B. 塑料、陶瓷、油
C. 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D. 橡胶、空气、铁丝
分析:金属、大地、人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常见的导体;玻璃、塑料、陶瓷、油、橡胶、空气都是常见的绝缘体。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磁体吸引铁类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B. 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C.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D.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
分析:磁体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答案:B
3、下列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电风扇工作 B. 发电机发电过程
C. 电热器工作 D. 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
分析:电风扇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热器是电能转化为热能,手机电池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B. 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南方
C. 某处磁场方向与该点磁感线方向相同 D.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可以转动
分析:磁体具有吸铁性、指向性。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放入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该点所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相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B
5、下列各图中,有错误的是:

分析: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
答案:C
6、甲、乙、丙三段铁丝,甲、乙的粗细相同但甲比乙长,乙、丙的长度相同但乙比丙细,则甲、乙、丙的电阻大小关系为:
A. R甲>R乙>R丙 B. R甲<R乙<R丙 C. R甲<R乙=R丙 D. 无法判定
分析:甲、乙两段铁丝进行比较,同粗细,但是甲比乙长,可以判定R甲>R乙;再比较乙、丙两段铁丝,同长短,但是乙比丙细,可以判定R乙>R丙。
答案:A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方向
B. 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 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D.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分析:放入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答案:D
8、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
C. 当电压相同时, <
D. 当电流相同时,U >U
分析:从此图像,可以获得的结论有: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当电压相同时, < ,当电流相同时,U >U 。
答案:B
9、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分析:电功率的单位是kW,而电功的常用单位才是kW・h。
答案:D
10、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中,需改正的是:
A. 养成人走灯灭的习惯
B. 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C. 将生活垃圾、废电池混在一起丢弃到垃圾箱内
D. 在公园里建造风车,既可以利用风力发电供园内使用,又美化环境
分析: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于废电池必须进行合理回收,而不能与生活垃圾一起扔进垃圾箱内。
答案:C
11、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来判别它的存在。这种方法与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的是:
A.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B. 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 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定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
D. 用水压类比电压
分析:“研究磁场”用的是“转换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是运用“模型法”;“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定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应用的是“转换法”;“用水压类比电压”应用的是“类比法”。
答案:C
12、假如磁体的磁性消失了,以下情景可能发生的是:
A. 电灯不能正常发光 B. 轮船上的罗盘将失去作用
C. 门吸仍然起作用 D. 电磁起重机可以吸起比原来更多的钢铁
分析:磁体的磁性如果消失了,则磁体的相关性质如指向性、吸铁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就会消失。
答案:B
13、 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电源电压U不变,灯泡电阻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关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两表示数都变小
B. 两表示数都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分析: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流就会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会减小。
答案:A
14、有一个定值电阻,把它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两端,通过它的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当把它接在电压为2U的电路两端,若通过它的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则:
A. I’= I B. I’= 4I C. P’= P D. P’= 4P
分析: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因此当电压变为2U时,电流将变为原来的两倍,即I’= 2I;由电功率的推导公式P=U2/R可知,定值电阻的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当电压变为2U时,电功率将变为22倍,即 P’= 4P。
答案:D
15、甲、乙两盏灯分别标有“220V 60W”、“220V 25W”字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灯并联接入家庭电路中,I甲<I乙
B. 两灯并联接入家庭电路中,乙灯较亮
C. 两灯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U甲<U乙
D. 两灯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甲灯较亮
分析:两灯串联接入电路时,通过两灯的电流是相等的;由于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因此电阻大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就大;由于串联电路灯泡的功率可以通过公式P=I2R获得,因此电阻大的灯泡的功率就大,灯泡就亮。计算两灯电阻,可以发现R甲<R乙,由以上分析可知:U甲<U乙,P甲<P乙,乙灯较亮。
同理,两灯并联接入电路中时,两灯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由于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因此通过电阻小的灯泡的电流大;由于并联电路中灯泡的功率可以通过P=U2/R获得,因此电阻小的灯泡功率大,灯泡就越亮。由于R甲<R乙,所以I甲>I乙,P甲>P乙,甲灯较亮。
答案:C
二、综合题:
16、欧姆定律
小组首先回顾了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
1. 小红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其中有2处错误,请你把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原图上。然后按照改正好的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

2. 小红按照改正好的电路测量并记下了几组电压、电阻和电流的值,如下表:

(1)前3次实验是研究当 一定时,电流跟 的关系;
(2)后3次实验是研究当 一定时,电流跟 的关系。
小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
3. 小张知道,在家庭电路中,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某人体的电阻为2000Ω,则当他发生触电时通过的电流多大?
欧姆定律
1. 分析:电路容易出现的基础错误是:①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错误;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选择错误;③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④滑动变阻器的连接错误。以上错误也是改错题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之处。本题中的错误之处是属于①。
电路连接过程中应当注意连接的顺序,电流流经元件的顺序,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两表的“+”“-”接线柱。
答案:

2. 答案:(1)电阻 ,电压 ;(2)电压,电阻。 控制变量
3. 分析:这是直接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答的一道题目。
答案: (A)

17、与小灯泡有关的问题,小张想知道“边学边实验”学具盒中的小灯泡(标有“2. 5V 0. 3A”字样)发光时的电阻,于是连接了如下电路。

1. 他连接的电路有两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帮他把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原图上。
2. 运用改正后的实验电路进行实验,小马获得如下的数据:

上述表格中有2处不完整,请你填写完整,并在下图电压表的表盘中标出第一次实验电压表指针位置和所用接线柱;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W。

3. 上面实验中若电源电压为3. 0V(保持不变),则请你计算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多大?
4. 小马有一个电路盒,面板(如下图)上有L1、L2灯各一只,两个开关S1、S2,一个电压表。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他让小组其他同学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为此,小张做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情况,请你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盒内电路的电路图:

与小灯泡有关的问题
1. 分析:电路里连接中将电压表连接到了滑动变阻器两端,应当将电压表连接到灯泡的两端。
答案:

2. 分析:表格内的填写内容是电流是0.3A时的电压值和电阻值。由于0.3A是灯泡的额定电流,所以此时的电压应当是额定电压值,而电阻是关于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填空中考察电功率的计算。
此题非常容易产生漏题现象。
答案:2.5 8.3 0.75

3. 分析:本题考察串联电路的计算。由于总电压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因此,必须串联一电阻进行分压(题中给定的是一个滑动变阻器,其解题方法与串联电阻一致)。本题的解题方法有多种,解题过程中注意思路一定要清晰: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答案:I滑 = I灯 = 0.3A (V)
(Ω)
4. 分析: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电路的连接情况是第一次出现,但是问题解答时的方法并没有变:仍然考虑开关断开不亮的灯(断开的开关控制不亮的灯)。由此可分析获得:开关S1是总开关,开关S2是控制L2的分开关。确定开关之后就可以判断出电压表的位置。
答案:


18、与电功率有关的问题
小马将他家中的电器铭牌做了一个统计:

1. 当电视机和电脑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接入 时电能表的铝盘走得快;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A,若每天使用3h,则一天它消耗 kW・h电能。
2. 请你计算说明:(1)电灯1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多大?(2)若把此灯改为一个可调亮度的照明灯,要求灯的实际功率变化范围是4~100W,问应该怎么办?(设灯泡的电阻值不变)
3. 小组回顾了探究电热功率与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1)两瓶中的金属丝(RA<RB)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是为了保证通过两金属丝的电流 。通电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 瓶中煤油温度升高得快,这表明在电流 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功率越 。
(2)当给电饭煲通电时,发热体很快就热得烫手了,但与它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4. 小张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猜想电热功率与电流大小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要探究这个问题,如果还用刚才的装置,应该怎样进行改进?

18、与电功率有关的问题
1. 分析:电能表测量的是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表示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因此单独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使电能表的铝盘转动得快。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可用P=IU的变形公式进行求解。消耗的电能可以用公式W=Pt进行求解,但是需注意单位的统一。
答案:电脑,0.55 ,0.36
2. 分析:(1)电灯及其它用电器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可以通过 求得。
(2)制作一个亮度可调的台灯可以在灯泡所在电路中串联入一个滑动变阻器就可以了。但是要让灯泡的实际功率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就需要求解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
答案:(1) 484(Ω)
(2)办法:给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当灯的功率为100W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
当灯的功率为4W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此时:
(A)
(Ω)
(Ω)
所以应该给此灯串联一个最大阻值为1936Ω的滑动变阻器。
3. 分析:本题考察电热的基本知识。
答案:(1)相同 、B、 相同、大。
(2)因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导线中的电流跟电饭煲发热体中的电流相等,但导线的电阻比发热体的电阻小得多,所以发热体很热,导线却不怎么热。
4. 分析:研究电功率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就需要改变电流的大小。利用滑动变阻器就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
答案: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

19、与电和磁有关的问题,小组回顾了电和磁有关的问题。
1. 实验一
由上面的实验可知: 有磁场;此磁场的方向跟_________
有关。这种现象叫电流的 效应,电磁铁就是利用这种效应制成的。

2. 小红利用电磁铁设计了一种微机室防盗报警器(如图)。在微机室房门处安装开关S,电铃安在传达室。当房门被推开时,开关S闭合,电流通过电磁铁,电磁铁 (填“有”或“无”)磁性, 并且B端为 极,跟金属弹性片上的磁铁相互 ,电铃电路 ,电铃报警。

3. 实验二
如图装置:把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让导体ab ,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证明有感应电流生成。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 经过十年探索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据此发明了 ,开辟了电气化时代。

4. 实验三
如图装置:

(1)闭合开关,发现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小红又进一步思考,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若导体中电流大小改变,能否改变受力大小呢?
请你在上面实验装置基础上加以改进,设计出实验方案,验证小红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①步骤:

②表格:
19、与电和磁有关的问题
1. 分析:此题考察奥斯特实验的基础知识。
答案:通电导线的周围; 电流的方向;磁。
2. 分析:这是一道电磁继电器的读图题。不仅考察了识图能力,还对安培定则、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
答案:有, N , 排斥 , 接通 。
3. 分析:本题考察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知识。
答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法拉第, 发电机。
4. 分析:(1)考察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的基本知识。(2)对课本上没有学习的知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导体中电流大小的关系)进行考察。
答案:1)导体ab运动起来。
(2)①步骤: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一只电流表,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3次,使电路中的电流改变3次,观察导体ab运动的快慢。
②表格:


20、与信息的传递有关的问题
电磁波
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打开收音机听到的是电磁波传来的声音,打开电视听到的看到的是电磁波传来的声音和图像。当打开收音机,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拿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一端与电池负极相连,再将导线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这时会听到收音机“喀喀”的杂音,这是产生的电磁波对它的干扰。当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发生变化时,通过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会在空间形成电磁波。广播电台、电视台、手机里就是靠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的迅速变化的电流发射电磁波的。
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讯,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电磁波除了用于通讯外,还有很多别的应用,比如微波炉就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1. 小马搜集了以下几种情况,其中情况 和情况 能产生电磁波。

2. 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你列举2个实例。

3. 过量的电磁波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家里的微波炉如果微波泄漏超标,会是家庭中的无形杀手。小马想知道自己家里的微波炉是否有微波泄漏的现象,请你帮他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方法:
20、与信息传递有关的问题
1. 分析:注意“当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发生变化时,就会在空间形成电磁波”。
答案:一 三
2. 答案:通讯、利用微波炉加热
3. 分析:题干的叙述中已经交待了如何利用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同样可以检验微波泄漏。
答案:把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放在微波炉附近,听到“喀喀
”声则说明有微波泄漏

1、当实验要求从零开始调节时,要分压(如测小灯泡伏安特特性曲线)
2、当校对电表的实验要用分压
3、当所提供的滑动变阻器比被测电阻小时,一般用分压
4、当实验题目有表格,图表,说明要多测几组数据要用分压


物理中,什么时候用F万=mg F万=F向 F向=mg
1.在地球表面(其实是南北两极,因为除了这两个地方,其它地方都有向心力)时,用F万=mg;2.在远离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F万=F向;3.在近地表面的物体(在近地表面作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向=mg ...

物理中,什么时候小数点后是一位的??? 为什么别人说是1.0,老师有一天讲课...
你到了大学里面就知道了。大学里面直接说保留多少位小数,这个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的。比如说小数点后一位,初中高中很多题目要求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或者两位。比如要求长度,单位是米,算出来单位是124,356……m,那么保留到124.4m或124,36米 如果说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或者三个有效数字,那么哪怕是个常数1...

想问一下物理中物体什么时候做正功什么时候做负功
当a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时,做正功,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做负功,等于90度时,不做功

物理中什么时候体积不变质量变,什么时候质量不变体积变?要一些经典例题...
体积不变质量变例如同样的瓶子一个装满氢气,一个装满氧气(根据气体总是充满整个空间这一特点,两者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所以质量不同)而质量不变体积变例如水汽化成水蒸气,体积明显变了,但水还是那么多分子,所以物质的量不变(根据高一化学知识质量m=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所以还是相同的质量 [...

在物理学中,什么时候用P=I*R,什么时候用P
这取决于已知条件,如果知道I,R,t,就用P=I*R。比如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和导线串联,I电炉丝=I导线,通电时间t相同,∵Q=I2Rt,R电炉丝>R导线,∴电流产生的热量:Q电炉丝>Q导线,所以出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现象.

求教各位大神,问一下,物理中什么时候用右手螺旋定则?什么时候用右手定则...
右手螺旋定则,又叫安培定则:用来判断通电导线或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右手定则,用来判断在磁场运动的导体,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即,发电机判断电流方向时,可以使用。左手定则: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力转动的方向。物理上有时会总结成:左电动、右发电,就是这个意思。

物理题中,什么时候是对地位移,什么时候是相对位移
看速度是相对于地面还是相对于平板车。速度相对地面,则位移用对地位移,速度相对平板车,则位移也是。

在物理学中什么时候用应用沉浮条件什么时候应用阿基米德原理_百度知...
则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如果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则排开液体的体积就等于物体的全部体积。这个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计算浮力的办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条件是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条件得出的关系式。即漂浮时F浮=G物 悬浮时F浮=G物 沉底时F浮+F支持=G物 必要时二个公式联合使用 ...

物理学中什么时候要估读有什么具体原则
在物理学中的估读: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因为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数字的形式给出,而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为估计数字,应和误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实验误差要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物理中,v排什么时候等于v物,什么时候v排不等于v物?
你指的是把一个固体物体放在一种不与其产生化学反应的液体中的情况吧。一般来说,V排=V物是成立的,但是这里的V物指的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如果V物指的是物体原本的体积,那么只有当物体完全浸在液体中,V排=V物,否则等式不成立。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电阻率到底什么时候用分压式,什么时候用限流式? -
逯农丽诺: : 1:回路中的某部分电路的电压从0开始 连续变化,必须选择分压接法 2:若实验仪器、电表量程和电阻的最大 允许电流不够,必须选择分压接法 3: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或 电路中串联的其他电阻时,必须选择分压 接法,这个经常用到 4两者都可以时,限流的能耗小,优先用限流.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物理伏安法测电阻中什么时候用限流接法什么时候用分压接法,各种接法怎么知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该选多大,还有还需注意什么事项,最高能举例说明 -
逯农丽诺:[答案] 一般情况下,能选择限流接法的都不选择分压.因为限流的接法比分压简单,消耗的电能少 在三种情况下,一定要用分压接法 电压要求从0开始 实验中提供的电表(电压、电流)的量程如果用限流接法的话,不够 待测的电阻比提供的滑动变阻器的电...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什么时候用限流电路 什么时候用分压电路? -
逯农丽诺:[答案] 首先给你介绍下两种电路的好处吧限流式电路连接简单,而且省能源,但是可调试的范围小点.分压式连接复杂,费电,但是调试范围大.有个口诀.1,零起必分(数据从0开始用分压)2,稍表必分(超过表量程)3,划小必分(划变器范围小用分压)...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实验什么时候用分压法什么时候用限流法 -
逯农丽诺: 1、实验数据要求从零开始,必须用分压2、最大电压或者对大电流超过所选电表量程时,必须用分压3、实验数据较多且变化范围较大时,用分压4、其他用限流 但是在高中的电学实验中,90%以上都是分压,呵呵,实在不会区分,就用分压好了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什么实验用限流法,什么实验用分压法??谁帮我总结啊~~ -
逯农丽诺: 如果是要求Rx两端的电压是从0连续调解的,就用分压接法,即测伏安特性曲线,要求U测量范围宽,或要求测U有多组数据,或者待测电阻远大于测线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以上都用分压接法 如果没有上述要求,且变阻器能控制全电路就用限流接法,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压法和限流法 -
逯农丽诺: 首选要清楚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和考虑限流接法的优、缺点: 1.限流接法线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分压接法电压调整范围大,可以从0到路端电压之间连续调节; 选用原则: 1.优先限流接法,因为它电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1)当测量电路的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采用限流接法不能满足要求时; (2)当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电压变化范围大),或要求电压从0开始变化时; (3)电源电动势比电压表量程大很多,限流接法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仍超过电压表量程时时.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怎么分什么时候用限流法或是分压法 -
逯农丽诺: 其实, 用分压或分流都可以, 而你都已清楚需要电压从零开始时用分压. 至於平时究竟用分压或分流, 要在乎在实验中的要求,例如, 我们在实验如果需要测量负载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从零开始)时电流的变化情况, 就会选择用分压法.(例如测量小灯泡的伏安曲线)相反, 如果我们只需想知道负载两端在某个电压值(或变化范围较小)时电流的大小, 则用限流法就可以.总言之, 用分压或是限流, 是取决於我们实验中的具体要求.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分压法、限流法测电阻? -
逯农丽诺: 由于被测电阻 可大可小 如果直接接在一定电压下,则可能因为电阻过小,而导致电流太大,烧毁电阻和仪表 所以采用分压或限流法 而一般来说如果比较明确电阻的额定电压 如果仪表电源电压高过被测电阻的额定电压,应采用分压法,一般是电源通过两个预置电阻分压 从其中一个电阻上得到的分压较小于被测电阻的额定电压即可 从此处得到的分压,随着被测电阻的接入只会变得更小,因为接入被测电阻后并联减小了电阻,分压更低而一般来说如果比较明确电阻的额定电流 那么采用限流法,只需串接一个电阻值为仪器电源电压除以此额定电流的值,那么就限制了 整个测试回路最大的电流为此额定电流,随着被测电阻的接入,只会使得总电阻增大,而总电流只会更小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哪些要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哪些要分压式接法 -
逯农丽诺: 1、如果题目要求电压、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变化时,必须用分压电路; 2、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时,必须用分压接法; (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0欧,而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100欧,由于10欧远小于100欧,就必须用分压电路.) 3、若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还会超过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时,必须用分压电路. 其它情况下用分压、限流均可.在都能用的情况下,一般用限流电路,原因有二:一是限流电路节能;二是限流电路结构简单,不易错.

海北藏族自治州18841339295: 高中物理,限流电路与分压电路有什么区别,这些选择原则是怎么出来的? -
逯农丽诺:[答案] 第一点:如果待测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那么,若选择限流电路,则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电流的改变不明显.因为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待测电阻的两端电压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最大电压,相当于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