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通过三菱镜的反射折射情况如何,请画图说明

作者&投稿:潜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光线通过三菱镜的反射折射情况如何,请画图说明~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和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作图技巧,光线通过透镜(如三菱镜、凸透镜、凹透镜)时的折射是偏向大头的(2)作图后,至于具体的计算就要用折射率了反射,面镜【光的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线通过透镜(如三菱镜、凸透镜、凹透镜)时也会发生反射,但是效果不明显,没有应用价值。会不会反射?回答:这是反射,上个打错了追问:已经改了 刚刚把第二个也写成折射了追问:通过三菱镜的折射啊回答:恩 第一张图是光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情况第二张图是光线通过三棱镜的反射情况

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另外,我们看的电视的荧光粉也是这种组合,你到彩电跟前看看CRT就是这样,不过别看你面前电脑的监视器,他的像素点太小了,肉眼分辨不出来的。RGB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几乎形成所有的颜色。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基色”因为自然界红绿蓝三种颜色无法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dispersion of light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光波都有一定的频率,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在可见光区域,红光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等于3.0×10ˇ8m/s.但是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受到介质的作用,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并且速度的大小互不相同.红光速度大,紫光的传播速度小,因此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小,对紫光的折率大.当不同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三棱镜上,红光发生的偏折最少,它在光谱中处在靠近顶角的一端.紫光的频率大,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大,在光谱中也就排列在最靠近棱镜底边的一端.
  夏天雨后,在朝着太阳那一边的天空上,常常会出现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形成虹的原因就是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极小的水滴,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这些小水滴就发生了色散,朝着小水滴看过去,就会出现彩色的虹。虹的颜色是红色在外,紫色在内,依次排列.
  一、中国古代对光的色散现象
  中国古代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色散现象——虹的认识.虹,是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空气中的水滴所引起的比较复杂的由折射和反射造成的一种色散现象.中国早在殷代甲骨文里就有了关于虹的记载.当时把“虹”字写成“ ”.战国时期《楚辞》中有把虹的颜色分为“五色”的记载.东汉蔡邕(132~192年)在《月令章句》中对虹的形成条件和所在方位作了描述.唐初孔颖达(574~648年)在《礼记注疏》中粗略地揭示出虹的光学成因:“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生虹”说明虹是太阳光照射雨滴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公元八世纪中叶,张志和(744~773年)在《玄真子·涛之灵》中第一次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虹,而且是第一次有意识地进行的白光色散实验:“背日喷呼水成虹霓之状,而不可直也,齐乎影也”.唐代以后,不断有人重复类似的实验,如南宋朝蔡卞进行了一个模拟“日照雨滴”的实验,把虹和日月晕现象联系起来,有意说明虹的产生是一种色散过程,并指出了虹和阳光位置之间的关系.南宋程大昌(1123~1195年)在《演繁露》中记述了露滴分光的现象,并指出,日光通过一个液滴也能化为多种颜色,实际是色散,而这种颜色不是水珠本身所具有,而是日光的颜色所著,这就明确指出了日光中包含有数种颜色,经过水珠的作用而显现出来,可以说,他已接触到色散的本质了.
  在我国从晋代开始,许多典籍都记载了晶体的色散现象.如记载过孔雀毛及某种昆虫表皮在阳光下不断变色的现象,云母片向日举之可观察到各种颜色的光.李时珍也曾指出较大的六棱形水晶和较小的水晶珠,都能形成色散.到了明末,方以智(1611~1671年)在所著《物理小识》中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对色散现象作了极精彩的概括,他把带棱的自然晶体和人工烧制的三棱晶体将白光分成五色,与向日喷水而成的五色人造虹、日光照射飞泉产生的五色现象,以及虹霓之彩、日月之晕、五色之云等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认为“皆同此理”即都是白光的色散.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明代以前对色散现象的本质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也反映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大都是零散、经验性的知识.
  二、西方牛顿以前对光的色散的认识
  在光学发展的早期,对颜色的解释显得特别困难.在牛顿以前,欧洲人对颜色的认识流行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颜色不是物体客观的性质,而是人们主观的感觉,一切颜色的形成都是光明与黑暗、白与黑按比例混合的结果.1663年波义耳也曾研究了物体的颜色问题,他认为物体的颜色并不是属于物体的带实质性的性质,而是由于光线在被照射的物体表面上发生变异所引起的.能完全反射光线的物体呈白色,完全吸收光线的物体呈黑色.另外还有不少科学家,如笛卡儿、胡克等也都讨论过白光分散或聚集成颜色的问题,但他们都主张红色是大大地浓缩了的光,紫光是大大地稀释了的光这样一个复杂紊乱的理论.所以在牛顿以前,由棱镜产生的折射被假定是实际上产生了色,而不是仅仅把已经存在的色分离开来.
  三、牛顿对光的色散的实验探索与理论研究
  (1)设计并进行三棱镜实验
  当白光通过无色玻璃和各种宝石的碎片时,就会形成鲜艳的各种颜色的光,这一事实早在牛顿的几个世纪之前就已有了解,可是直到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才有牛顿通过实验研究了这个问题.该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
  牛顿首先做了一个有名的三棱镜实验,他在著作中记载道:“1666年初,我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柱镜,利用它来研究光的颜色.为此,我把房间里弄成漆墨的,在窗户上做一个小孔,让适量的日光射进来.我又把棱镜放在光的入口处,使折射的光能够射到对面的墙上去,当我第一次看到由此而产生的鲜明强烈的光色时,使我感到极大的愉快.”牛顿的实验设计如下图:通过这个实验,在墙上得到了一个彩色光斑,颜色的排列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牛顿把这个颜色光斑叫做光谱.
  (2)进一步设计实验,获得纯光谱
  牛顿在上述实验中所得到的光谱是不纯的,他认为光谱之所以不纯是因为光谱是由一系列相互重叠的圆形色斑的像所组成.牛顿为了获得很纯的光谱,便设计了一套光学仪器进行实验,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用白光通过一透镜后照亮狭缝S,狭缝后放一会聚透镜以便形成狭缝S的像I.然后在透镜的光路上放一个棱镜.结果光通过棱镜因偏转角度不同而被分开,以至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个由红到紫的光谱带.这个光谱带是由一系列彼此邻接的狭缝的彩色像组成的.若狭缝做得很窄,重叠现象就可以减小到最低限度,因而光谱也变得很纯.
  (3)牛顿提出解释光谱的理论
  牛顿为了解释三棱镜实验中白光的分解现象,认为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光组成的,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当白光通过棱镜时,各色光以不同角度折射,结果就被分开成颜色光谱.白光通过棱镜时,向棱镜的底边偏折,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棱镜使白光分开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做色散.严格地说,光谱中有很多各种颜色的细线,它们都及平滑地融在相邻的细线里,以至使人觉察不到它的界限.
  (4)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光的颜色,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牛顿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牛顿在观察光谱的屏幕DE上打一小孔,再在其后放一有小孔的屏幕de,让通过此小孔的光是具有某种颜色的单色光.牛顿在这个光束的路径上再放上第二个棱镜abc,它的后面再放一个新的观察屏V.实验表明,第二个棱镜abc只是把这个单色光束整个地偏转一个角度,而并不改变光的颜色.实验中,牛顿转动第一个棱镜ABC,使光谱中不同颜色的光通过DE和de屏上的小孔,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这些不同颜色的单色光都不能被第二个棱镜再次分解,它们各自通过第二个检镜后都只偏转一定的角度,而且发现,对于不同颜色的光偏转的角度不同.
  通过这些实验,牛顿得出结论: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些光已是单色的了,棱镜不能再分解它们.
  (5)单色光复合为白光的实验
  白光既然能分解为单色光,那么单色光是否也可复合为白光呢”为此牛顿进行实验.如图55所示,把光谱成在一排小的矩形平面镜上,就可使光谱的色光重新复合为白光.调节各平面镜与入射光的夹角,使各反射光都落在光屏的同一位置上,这样就得到一个白色光班.
  牛顿指出,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把色光重新复合为白光.把光谱画在圆盘上成扇形,然后高速旋转这个圆盘,圆盘就呈现白色.这种实验效果一般称为“视觉暂留效应”.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消失后,大脑还可以把印象保留零点几秒种.从而,大脑可将迅速变化的色像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静止的白色像.在电视屏幕上或电影屏幕上,我们能够看到连续的图像,其原因也正在于利用了人的“视觉暂留效应”.
  (6)牛顿对光的色散研究成果.
  牛顿通过一系列的色散实验和理论研究,把结果归纳为几条,其要点如下:
  ①光线随着它的折射率不同而颜色各异.颜色不是光的变样,而是光线本来就固有的性质.
  ②同一颜色属于同一折射率,反之亦然.
  ③颜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为光线所固有,不因折射、反射和其它任何原因而变化.
  ④必须区别本来单纯的颜色和由它们复合而成的颜色.
  ⑤不存在自身为白色的光线.白色是由一切颜色的光线适当混合而产生的.事实上,可以进行把光谱的颜色重新合成而得到白光的实验.
  ⑥根据以上各条,可以解释三棱镜使光产生颜色原因与虹的原理等.
  ⑦自然物的颜色是由于该物质对某种光线反射得多,而对其他光线反射得少的原因.
  ⑧由此可知,颜色是光(各种射线)的质,因而光线本身不可能是质.因为颜色这样的质起源于光之中,所以现在有充分的根据认为光是实体.
  (7)牛顿对于光的色散现象的研究方法的特点.
  从以上可看出牛顿在对光的色散研究中,采用了实验归纳——假说理论——实验检验的典型的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并渗透着分析的方法(把白光分解为单色光研究)和综合的方法(把单色光复合为白光)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光的色散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因为色散是光的成分(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引起的,而折射率由波的频率决定。
  光具有粒子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电效应。
  色散力
  
  由于分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不停地运动,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的分布呈现有涨有落的状态,从而使它与原子核之间出现瞬时相对位移,产生了瞬时偶极,分子也因而发生变形。分子中电子数愈多、原子数愈多、原子半径愈大,分子愈易变形。瞬时偶极可使其相邻的另一非极性分子产生瞬时诱导偶极,且两个瞬时偶极总采取异极相邻状态,这种随时产生的分子瞬时偶极间的作用力为色散力(因其作用能表达式与光的色散公式相似而得名)。虽然瞬时偶极存在暂短,但异极相邻状态却此起彼伏,不断重复,因此分子间始终存在着色散力。无疑,色散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间以及极性与非极性分子间。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色散力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变形性越强越易被极化,色散力也越强。稀有气体分子间并不生成化学键,但当它们相互接近时,可以液化并放出能量,就是色散力存在的证明。
  这3种分子间力统称为范德华力。它是在人们研究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离时提出来的。分子间力有以下特点:①分子间力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因此分子稍远离时,分子间力骤然减弱。它们的作用距离大约在300~500pm范围内。分子间既保持一定接触距离又“无”电子云的重叠时,相邻两分子中相互接触的那两个原子的核间距之半称原子的范德华半径。氯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为180pm,比其共价半径99pm大得多。②分子间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③分子间力作用能一般在2~20kJ·mol-1,比化学键能(100~600kJ·mol-1)小约1~2数量级。
  卤素分子物理性质很容易用分子间力作定性的说明:F2,Cl2,Br2,I2都是非极性分子。顺序分子量增大,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增多,因此色散力增加,分子变形性增加,分子间力增加。所以卤素分子顺序熔、沸点迅速增高,常温下F2,Cl2是气体,Br2是液体而I2则是固体。不过,HF,H2O,NH3 3种氢化物的分子量与相应同族氢化物比较明显地小,但它们的熔、沸点则反常地高,其原因在于这些分子间存在氦键。
  折射率
  色光 折射率
  紫 1.532
  蓝 1.528
  绿 1.519
  黄 1.517
  橙 1.514
  红 1.513
  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跟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各色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致的,都等于c,它们在同一介质(例如玻璃)中的折射率不同,表明它们在同一介质中的速度不同,红光的折射率比其他色光小,表明红光在介质中的速度比其他色光大。波长较短的波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波不容易被散射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和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作图技巧,光线通过透镜(如三菱镜、凸透镜、凹透镜)时的折射是偏向大头的 (2)作图后,至于具体的计算就要用折射率了反射,面镜【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线通过透镜(如三菱镜、凸透镜、凹透镜)时也会发生反射,但是效果不明显,没有应用价值。 会不会反射?回答: 这是反射,上个打错了追问: 已经改了 刚刚把第二个也写成折射了追问: 通过三菱镜的折射啊回答: 恩 第一张图是光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情况第二张图是光线通过三棱镜的反射情况


三棱镜反射太阳光会有哪些颜色
太阳光被三棱镜反射后,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在光谱中,红光以外的是红外线,紫光以外的是紫外线,七种光再过一个光棱镜时会变成白光

三棱镜怎样反光
三棱镜可以产生全反射。也可以把白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谱,因为各种颜色的光折射率也不同。【全反射】 光由光密(即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小的)媒质射到光疏(即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大的)媒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媒质内的现象。光由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要离开法线折射,如图4-5所示。当入...

3棱镜的反射原理是什么
回答:  光从棱镜的一个侧面射入,从另一个侧面射出,出射光线将向底面(第三个侧面)偏折,偏折角的大小与棱镜的折射率,棱镜的顶角和入射角有关.   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所以,因为同一种介质对...

三棱镜的原理是什么
2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疗效方法通过在框架镜片上压贴相应度数膜状三棱镜,来矫正和缓解微小度数斜视共同性斜视斜视矫正术后过矫欠矫 3指纹采集头,指纹采集头利用微型三棱镜的全反射原理,光源从棱镜反射。即介质间的相对折射率真空中的折射率当作1考虑,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称为绝对折射率,...

太阳光线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种色彩。
太阳光线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色彩。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不同的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因为三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线进行折射率不同,从而使得不同颜色的光线被分解出来。这个现象可以用光的色散原理来解释。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线会因为折射...

三棱镜的折射率
三棱镜的应用:1、光学谱分析:三棱镜是光学谱分析的基本工具之一。当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不同的折射,从而形成光谱。通过分析这些光谱,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例如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中,光学谱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2、全反射:三棱镜的横截面是等腰三角...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七色光带这叫做光的什么现象
在红光上方,存在着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当红外线照射到温度计时,会导致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这表明红外线能够传递热量,对物体的温度有影响。综上所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揭示了光的组成,而红色纸的反射实验则展示了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特性。此外,红外线的存在及其热效应进一步...

物理,通过三棱镜看到的物体,物体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光路图证明_百度知...
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即色散。我们看物体,实际上时物体发出来的光或者反射出来的光传到人眼。利用三棱镜后,物体反射或者发出来的光会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再传到人眼,于是会有彩色条纹出现。但是物体的大小不会改变。望采纳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为什么光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分散成七色光?
牛顿发现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由于光的折射和波长的不同,被分散成七种不同色彩的光线.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三棱镜的光学原理是,偏转光线,平行光线经过三棱镜后向基底方向偏转,从而引起物方影像向三棱镜的顶端偏移。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 (Isaac Newton,1642-1727)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

三棱镜的折射和反射
是折射~~这个属于楼上说的色散的范围,但楼主问的是反射还是折射,答案是折射,折射时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n不同,偏折角也各不相同,所以各个颜色的光会分开,这种把各个颜色光分开的现象叫做色散!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光透过三棱镜如何折射、反射 -
蔡叶诺沛: 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反射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在同一侧且关于法线所形成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在异侧,且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满足折射定律 sinα/sinβ=n2/n1=v1/v2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三棱镜的折射和反射 -
蔡叶诺沛: 三棱镜是由透明物质(通常是玻璃)所制造的一种三角形物体.它的各边都切成60度角.当光进入三棱镜时会反射.三棱镜常用在双筒望远镜中以缩窥管的长度. 光学上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叫做三棱镜,光密媒质的棱镜放在光疏媒质中...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它的折射情况如何?
蔡叶诺沛: 不同波长(颜色)的光 折射率不同,太阳光有所有颜色是无色的,其中不同波长的光在三棱镜中两次折射,因为它们折射率不同所以会分出不同颜色的光谱:红橙黄绿蓝淀紫.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一束光线射向置于空气中的三棱镜表面,如果多作几条入射光线,发现光线通过三棱镜折射后有什么规律? -
蔡叶诺沛:[答案] 会发现光线都向三棱镜厚的一边偏折.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物理,通过三棱镜看物体会有什么效果?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
蔡叶诺沛: 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出射光线将向底面(第三个侧面)偏折.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首先是三棱镜的色散功能:光学上用核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叫做三...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画出光线透过三棱镜的光路图; -
蔡叶诺沛:[答案] 光先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折射光线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 如图所示: .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表明白光... -
蔡叶诺沛:[答案] 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太阳光能分解成七... 由光谱得,三棱镜对七种色光偏折从小到大的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故答案为:是复色光;折射.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一束光摄入一个三棱镜,经过几次折射和反射 -
蔡叶诺沛: 要看射入的方向.如果是潜望镜中的原理就是4次反射、2次折射,只是第1、4次的反射我们不做考虑,而折射角为0°,第2、3次是全反射;再如其他的射入方向,可以像这样一步一步考虑,一般都是每出现一个界面都会有一次反射和折射,全反射除外.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一束光经过三菱镜光发生了什么改变? -
蔡叶诺沛: 会变成红橙黄绿男锭紫7种颜色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 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张家港市18098151708: 复色光经过两个三棱镜折射后,是复色光还是单色光 -
蔡叶诺沛: 绝大部分情况是复色,极少数情况变成单色 复色光是无法变成单色光的,除非某些颜色的光被第一个三棱镜全反射了,也就是折射率刚好使波长短的光全反射,只留下一种波长最长的色光. 其余情况下,两个三棱镜折射后(如果是一正一倒地放的话),应当会变为最初的光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