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国家,都有哪些?

作者&投稿:宠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2、比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②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在影响上,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不同点:①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而春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②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

(3)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的趋。

3、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生产、军事;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战国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4、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1)老子政治思想的实质及影响: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面对着变革的社会,他的主张实质上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尽管当时没有统治者会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他的思想在后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动荡之后(特别是在西汉初,其思想一度成为统治思想),社会需要休养生息,老子的无为思想为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无为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消极的一面。

(2)如何认识孔子的阶级实质:

教材有言,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面对着社会的变革,显然孔子同老子一样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最后郁郁回到鲁国,安心教书育人。

(3)如何评价墨家思想:

墨家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有进步的一面,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

(4)孟子思想的实质及地位: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百姓考虑,是为统治者长治久安计,他的主张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面对着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如何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孟子的思想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司马迁评价孟子说“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后世“民本”思想的重要来源。

(5)如何认识荀子的唯物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反映在荀子思想中便产生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但这也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古代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当与此有关。

(6)辩证分析法家的思想及地位:

韩非子的思想: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思想敢于直面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现实,顺应了统一的趋势,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所以在各家中只有法家思想在当时是最有用的,各国的改革变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阶级矛盾激化,应一分为二来评价,以后秦王朝因暴政短命而亡,说明法家思想不能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

(三)、难点知识剖析

1、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税收问题(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变革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3)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提醒: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表现,因此,商鞅变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道理。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1)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3)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界异常活跃,这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上的需要,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养“士”蔚然成风,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地位,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5)私学兴起与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敢于发表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6)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扩大,丰富了中原文化。

(7)夏商周时代的成果奠定了后来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因此,其繁荣的原因离不开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民间谚语有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偷鸡不成蚀把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贪小便宜吃大亏”。莎士比亚说过“上帝欲使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令其疯狂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其让点蝇头小利,让他们得到一些甜头,在其忘乎所以的时候,给其致命一击。下面我要说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家为了眼前利益而失去了长远发展。


图——下面国家此图都有

管仲奇谋,连破数国

要说国家之间打贸易战,特朗普的水平和中国古人比起来,简直差了不是一个次元,其中管仲就是中国古代贸易战的杰出代表。


《管子·轻重》中记载了管子数次以贸易而不战屈人之兵的经典案例。

1、某天齐桓公对管仲说:“鲁国和梁国对我们齐国有威胁,我想占领了他们,该怎么办?”

管仲说:“鲁梁二国国民擅长丝绸制作。大王你带头穿丝绸,令国内百姓也多穿丝绸,但不允许国内纺丝,只能从鲁国梁国进口,这样鲁国梁国农业就废了。”

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同时管仲施舍重金令鲁国梁国商人将丝绸贩卖到齐国。

一时之间,鲁梁二国大发其财,国家不征税都能国库充盈。二国国君大喜过望,于是下令国内民众放弃粮食生产,大力养蚕种桑。有钱了还怕没粮食吗?粮食就从齐国买!买!买!一时间鲁国梁国多了众多剁手党。

十三个月后,管仲派人去二国探查情况。


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绁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


二国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摩肩擦踵,都是贩卖丝绸的人。

管仲对齐桓公说:“鲁梁可以拿下了。”

齐桓公突然下令,齐国国内不得穿戴丝绸,并且关闭边境,掐断齐国和鲁梁的贸易渠道。

中国老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粮食生产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收获的。鲁梁二国不再是原来的土豪了,他们终于尝到了“有钱没地花”的滋味。

又过了十个月,管仲再派人去探查,鲁梁二国已经饿殍遍野、粮价飞涨了。当时鲁梁二国的粮价竟然是齐国的十倍以上,最惨的是齐国粮食不卖给他们。

齐国政策也很明确:想吃饭可以,来齐国,定居齐国了你就可以吃饱饭。一时鲁梁二国逃往齐国的百姓占了国内十分之六。鲁梁国君想打又打不过齐国,面对此情此景不得不仰天长叹:贪小便宜吃大亏啊!从了吧!

齐国收服了鲁国梁国。

2、熟悉的味道,一样的套路,管仲收服了莱、莒二国。

莱国和莒国都是齐国周边的小国,国内多山,农业基础薄弱,但是山上多产木材。

为了收服二国,齐国在边境处直接建立铸币厂,造出钱来直接买二国木材。


这事可把莱国国君乐坏了,对左右说:“金币者,人之所重也。柴者,吾国之奇出也。以吾国之奇出,尽齐之重宝,则齐可并也。”


看见没,莱国国君没有看到后果,还想着扮猪吃象,吞并齐国。

两国本来粮食生产就不足,两年后,莱国莒国粮价是齐国的三十七倍,国民逃往齐国的不计其数,国内已经门可罗雀。两国国君再也没有吞并齐国的雄心壮志了,乖乖的去齐国朝拜了。

3、不仅仅是齐国自己对其他国家施行贸易战,管仲还会带动其他国家一起参与。

春秋衡山国,善于制造尖兵利器,所制兵器天下闻名。

齐桓公看了看地图:这离我齐国很近啊,盘他!

于是,齐桓公派人去衡山国收购兵器,不论价格,不论质量,大肆收购了十个月。

离齐国比较近的燕国、代国一看:这齐国储备这么多菜刀干啥?这是要准备砍人啊。不行,我也准备点武器自保吧。

燕国、代国也派人去了衡山国。秦国、赵国(赵国应该是错误,春秋无赵国)一看大家都在买武器,这天下要不太平啊,赶紧去买。

此时最高兴的莫过于衡山国君了:这可比种强多了,既然大家都喜欢咱们的兵器,提提价吧,涨它二十倍。

这下好了,现在一个人挣得钱顶以前二十个人了,谁还种地?衡山国连农具镰刀都打造了兵器,一时境内浓烟滚滚,铁花四溅,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管仲看到这情景不再收购兵器,转身去燕、代、秦等地收购粮食。

——你们粮食怎么卖?

——十五一斗。

——好,我五十一斗买。

——你要多少?

——你有多少?

——你要多少我有多少。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

经过半年,齐国将其他主要国家的粮食收够的差不多了,全部拉往国内,并关闭了和衡山国的贸易往来。

燕、代、秦、赵一看:这不对啊,齐国这里面有猫腻啊,等省着花钱,兵器先不买了,回家种地去,要不自己该挨饿了。

衡山国傻了:没有粮食,种粮食的农具都没了,吃啥?喝啥?

衡山国面对此景倒也没有臣服,而是直接被灭了,鲁国占了一半,齐国占了一半。

鲁国国君心想:这二愣子也不看看我当时的处境,还好这次跟着喝了一碗汤。

管仲用此贸易手段几乎坑遍了邻国,齐桓公也学聪明了,想要搞哪个国家先问这国有啥特产?楚国收鹿、代国收狐,各国面对齐国这手段毫无抵抗力,饮鸩止渴,毕竟面对耀眼夺目的钱财,谁也不可能不动心。

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说到晋献公姬诡诸(这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宠信骊姬,逼死太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最终导致晋国内乱,重耳流亡十九年。

其实,晋献公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君王。在位期间,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也为后来晋文公重耳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晋献公灭掉的十七国当中就有我们今天要说的虞国。

虞国和虢国都是西周姬姓诸侯国,是周王室西部重要的藩篱之国。不幸的是这两个国家挨着晋国。

《左传·僖公二年》记载晋献公想要进攻虢国,可晋国和虢国之间还有虞国。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计,用屈地宝马和垂棘美玉讨好虞公,借道讨伐虢国。

晋献公说这些都是我王室的特供宝贝,怎么能送给虞公?

荀息不以为然的说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假如我们借道成功,虞国就是你的外府,宝贝放在虞国就是为你保管几天而已。

可见此时晋献公已经有了灭掉虞国之心,但虞国国君虞公却不自知,还被蒙在鼓里。

晋献公又说:虞国有宫之奇,不一定能借道成功。

宫之奇是虞国少有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臣子,春秋著名“五羖大夫”百里奚即是宫之奇推荐做的虞国大夫。虞国有宫之奇、百里奚这样的能臣,可惜虞公不能人尽其能。

荀息对此有清初认知:“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荀息带着宝马美玉觐见虞公。

虞公见到礼物很高兴,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宝马美玉是小国进献大国的礼物,如今大国晋国用此献给虞公,使其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况且荀息带来的都是宝马良驹和绝世美玉。

荀息还没开口,这事就成了一半。

荀息对虞公说:“当初冀国进攻虞国,我晋国为了虞公而伐冀。今天虢国对我晋国无礼,骚扰我边界,恳请大王借道给晋国,让我们讨伐虢国。”

虞公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还热情的问荀息:缺不缺人?缺不缺粮?我给你们打先锋吧。

虞公想的是你大国晋国攻打虢国,我插一杠子肯定能得到不少好处。可惜虞公就没想明白,虞国虢国本是联盟。因何结盟?因为有共同威胁——晋国。此时虞公为了蝇头小利,舍弃盟友,晋国的便宜是那么好蹭的吗?

荀息听了高兴的差点从榻上掉下来:竟然还有这好事?意外收获啊。

宫之奇知道了果然劝阻,虞公果然像荀息猜测的那样,没有采纳。

当年晋虞联军讨伐虢国,攻占了下阳。当时虢国国君正带领主力抵抗戎狄,突然接到晋虞联军攻占下阳的消息,当时就懵圈了:虞国不是我国盟友吗?虞国不是保证我后路不被晋国骚扰吗?怎么突然攻击我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小伙伴吗?说啥也没用了,退兵救下阳吧。

结果嘛,不出所料,虢国本来实力就不强,肯定硬刚不过晋虞联军,下阳成了晋国楔在虞国虢国间的钉子。

此次出战虞国分得不少战利品,虞公高兴的睡觉都能笑醒:原来欺负别人好处这么多。

三年后,僖公五年,晋献公觉得宝马和美玉在虞国放的够久了,想要拿回来,于是故技重施。

此次宫之奇仍然反对,他对虞公说:“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这次宫之奇用车轮和车体、嘴唇和牙齿比喻虞国虢国关系。虢国灭了,虞国对于晋国来说,一不能单独对抗,二没有利用价值,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偶尔一次跟随晋国揩揩虢国的油,当虢国无油可揩的时候晋国欺负谁呢?

虞公还沉浸在分虢国战利品的幻想中,当然听不进去了:“晋国和我虞国是同宗同族,他们怎么会害我们国家呢?再说我每次祭祀鬼神我都很虔诚,鬼神会保佑我的。”

宫之奇简直都快无语了:虞国和晋国是同宗,难道虢国不是同宗吗?你难道忘了虞国虢国结盟是为了共同对付晋国吗?鬼神保佑的是有德之人,对于自己作死的,鬼神也无奈。

最终虞公不听,仍然借道给晋军。

晋军在大将里克带领下通过虞国,四个月灭了虢国。晋军班师回国再次路过虞国,把战利品分了一大半给虞公。虞公此时嘴都合不拢了,心里还在抱怨宫之奇,这好事差点就让他搅黄了。

按说晋军路过,过去就完了,可此时里克突然“病倒”了,主帅生病,大军当然不能前行了,于是驻扎在了虞国国都附近。

虞公并没有怀疑,反而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晋军。

晋献公听说里克“病倒”,很是“伤心”,于是亲自来到虞国探望。

晋献公来了,虞公当然要尽地主之谊,于是出城相迎,二人还相约狩猎。

二人还在谈笑风生,虞公突然发现京城起火了,赶忙赶到城外,发现城头旗帜已经换成晋军旗帜了。

我想当时晋献公一定是一副猥亵的嘴脸说:“咱们都是实在亲戚,你这地方太小了,我们晋国地广物丰,去我们那养老吧。顺便把我送你的宝马美玉给我带回去。”

虞公肯定欲哭无泪,谁让自己贪小便宜呢,作为唇的虢国没了,这牙齿虞国真的要挨冻了。

还不错,毕竟是同宗同族,晋献公并没有灭了虞国祭祀。虞国的税收田赋,晋献公也都送给了周王室,以换取周王的默许。

石牛粪金,五丁开道

上面说的这些人,虽然结果都吃了大亏,但好在前期也得到些实惠,下面我要说的这位就令人发笑了,只凭想象中的利益,就把自己送入了鬼门关。

说这个历史故事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李白的《蜀道难》中的几句。


“蜀道,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几句都和这个典故有关。

我们知道司马迁八世祖、秦惠文王时期大将司马错灭蜀之战,但是他是怎么到达蜀国的呢?

秦国,一直是西方大国,但只占有关中平原一处富饶之地,虽有统一天下之心,却无横扫六国之力,直到秦惠文王时期。

秦惠文王主政时期,励精图治,重用贤人,文有张仪,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位于今天四川盆地的蜀国、苴国和巴国互相攻伐。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并恐怕韩国可能会前来侵犯。

张仪主张向东攻打韩国,进而逐鹿中原。司马错主张南下灭蜀,“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而且巴蜀可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

最终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

李白的《蜀道难》中说了,开天辟地以来,蜀地和关中平原就没有道路联通,开辟秦蜀通道成为灭蜀第一要务,于是秦惠文王想到了一条妙计。



《水经注·沔水》引有三国蜀汉官员来敏著《本蜀论》(蜀地地方志,已亡佚)曰: 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 ,作五石牛 ,以金置尾下 ,言能屎金 ,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 因曰“石牛道”。

北齐文学家刘昼《刘子•贪爱》中也记载: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qiàn)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秦惠文王为了诱骗蜀王修建联通秦蜀通道,令人用石头雕刻了五头牛,并在牛屁股里面放很多的金银珠宝,然后就到处散布消息说秦国得了一件宝物,一头会拉金子的神牛。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蜀王的耳朵里,蜀王本来就是贪财之人,听说世间有如此宝物,如果得到的话,每天在家躺着就能赚钱了。于是蜀王派人到秦国去想要买下这头神牛。

秦惠文王假大方地说:“秦国和蜀国世世代代都是好邻居好伙伴(路都不通何来世代友好?),谈钱伤感情,这神牛我不卖。”

蜀国使者听了一愣,秦惠文王又接着说:“我送,这头牛就当作礼物送给蜀王了。 可是,到蜀国的路很不好走,如果路上有个闪失,磕了碰了,神牛再不下金子了就麻烦了。回去和蜀王商量一下,如何将这神牛平安送到?最好修一条高速路。”

使者回来一说,蜀王说:这还不容易嘛,我手下有五丁力士(传说中的五位大力士),可劈山开路,派他们去就行了。

于是五丁力士开通了蜀国和秦国的道路,这就是蜀道来源。

五丁力士将神牛迎接回蜀国之后,蜀王迫不及待的就要看一看,结果美滋滋的去了,发现这石牛就是石牛,根本不会下黄金。蜀王气炸了:秦惠文王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不能信他的鬼。

再说秦惠文王这里,路是有了,可是那是蜀国五丁力士能走的路,根本不适合行军,这可咋办?于是秦惠文王又生一计。他派人去蜀国和蜀王说,可能路上金牛受到颠簸,到了蜀国就没有灵气了,为了秦蜀世代友好,我秦国特挑选了五位绝色美女献于蜀王。

听说有美女,蜀王的气立刻就消了,又派五丁力士去迎接美女(五丁力士真忙)。

五丁力士接了秦国美女往回走,路过梓潼(今绵阳梓潼县)的时候,忽然看到一条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钻去。五丁力士想着为民除害,于是去抓这条大蛇。五人联合用力才将大蛇一点点从山洞拖了出来。

五人正高兴呢,忽然妖风四起,只听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大山崩塌下来,刹那间五个壮士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了。一座大山也化为五座峰岭!但横亘在秦蜀之间的天险也不存在了。这就是《蜀道难》中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美女没了,蜀王很是心痛,专门来此怀念五位美女,并将五座山峰命名“五妇”。老百姓对此极为不满,私下将五峰命名为“五丁”。

这就是今天五丁谷的由来,当初接金牛的路称为金牛道,也叫石牛道。

有了这条平坦大路,司马错领兵南下,开始了灭蜀之战。蜀王呢,领兵在剑阁抵挡了一阵,他哪是秦军的对手,不和秦军见面还行,面对面只能为人家送人头送军功,最后身死国灭。

上面所说传说比较多,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神奇,但大概经过差不多。

苴国,位于蜀国和秦国之间,管辖范围大致是今天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县、南郑县等地。

苴国是蜀国分封国,开国君主是蜀王开明氏九世杜尚的王弟杜葭萌。杜尚分封杜葭萌一是防止他争夺自己王位,二是作为藩篱之国抵挡来自秦国的威胁。可过了两世,苴国就开始和蜀国世敌巴国好上了,也总和秦国眉来眼去。

当时秦国张仪派儿子张若带了五头放了黄金的石牛送给苴侯,并在蜀国大肆宣扬秦国和苴国关系密切,秦惠文王送给苴国五头会拉金子的神牛。

当时的蜀王是开明十二世杜芦,虽然能力出众,但年轻气盛,而且贪财好色。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音四,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又载:“周显王二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


为了教训苴国,并抢夺神牛,令五丁力士(就是五组劳工)修建了直通苴国的道路。至此,秦国和蜀国之间只有剑阁一道天险。司马错领兵过了剑阁,一路南下灭了蜀国。


蜀王杜芦忘了当初祖辈为什么要分封苴国,为了一时之快,打开了自家大门,最终便宜了秦国。拿下巴蜀,秦国既有了战略后方,也多了一个东出渠道。




关于诚信的故事
琳琅故事会

有关古代诚信的故事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5、诚实守信小张良 张良,汉代人,从小就是尊敬老者、信守约定的好孩子。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桥...

关于诚信的故事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4、《郁离子》中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

买珠还椟文言文启示
4. 古文买椟还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只被表面的东西迷惑,要认清事物的真正价值,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所作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

不讲诚信的故事
因此,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

经典名人小故事,越简单越好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外国的:1、金钱价值在于使用方法 汽车大王福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他却很少捐款。他顽固地认为,金钱的价值并不...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

朋友、父母或同学之间关于诚信的故事作文(四百字左右)。急!急!_百度...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以上详见《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读本》 中央文献出版社) 6\\诚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

信誉的价值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李勉葬银 李勉是唐朝人,从小喜欢读书,并且注意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做。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培养...

有关端午节的一切
制法:把白糖、盐、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匀,拌入生猪油中(捡出猪油中的丝状物),边拌边倒湿淀粉,最后放入糖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包制与煮制时间同澄沙粽子...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龙城区13621172226: 春秋战国时期,狡兔三窟发生在哪个国家哪个人 -
宰楠欣坦: 战国时,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才能免于一死.”于是他出谋划策,为孟尝君办了三件大事,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

龙城区13621172226: 战国时期东部强国齐国广纳贤士,重视学术,为何不敌对学术持否定态度的西帝秦国? -
宰楠欣坦: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各诸侯国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纵观整个战国时期,齐国经历了从强盛到衰弱,再到强盛,再到衰...

龙城区13621172226: 越国国王勾践卧薪尝胆多年成就一方霸业
宰楠欣坦: 勾践这个人太传奇了,太让人赞叹了,也是一般人没法学的.勾践是官N代无疑,家里祖上都是当国君的.芝麻大的地方也是地方,何况越国在当初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到...

龙城区13621172226: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利益合谋而又背弃的例子,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秦国背弃晋国与郑国合谋 -
宰楠欣坦: 楚国先是与齐国结盟,后又因为张仪的说辞,背弃齐国,与秦国结盟

龙城区13621172226: 春秋战国时期上党地区属于哪个国家 -
宰楠欣坦: 1、春秋时期,上党属于晋国 2、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上党的大部分被韩国占据: 3、公元前260-262年,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吞并了上党地区:

龙城区13621172226: 战国时期,( )国首开变法之风,主要变法有魏国的( )、楚国的( )、韩国的( )、齐国的( ). -
宰楠欣坦: 魏国首开变法之风,主要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 )、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苏秦变法 ).

龙城区13621172226: 春秋时期五个曾经称霸的国家是哪个 -
宰楠欣坦: 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但是第一种说法更符合历史

龙城区13621172226: 春秋战国有那些国家 -
宰楠欣坦: 春秋时,有国数百. 战国时,除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之外,卫国其实也一直存在,直到秦二世时才被取消 春秋时,有秦、晋、齐、燕、楚、吴、越、申、卫、郑、许、曹、鲁、邓、郯、蔡、蒋、随、罗、鱼、蓼、陶、虢、莒、庸等. 战国时,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中山、卫、宋、郯、费、越、薛、莒、陶、蓟、代、蜀、苴等 楚国 赵国 齐国 秦国 韩国 燕国 魏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莒国 邹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倪国 曾国 缯国 邳国 虞国 虢国 滑国 齐、楚、燕、韩、赵、魏、秦为战国七雄

龙城区13621172226: 战国时期的所有国家 -
宰楠欣坦: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

龙城区13621172226: 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 -
宰楠欣坦: 齐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