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西壁》诗是什么意思?作者的简介是什么

作者&投稿:苍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一.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词句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三.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四.文学赏析:

  1.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这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题西林壁即是哲理诗又是什么诗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既是一首哲理诗,又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这首诗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到什么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

题西林壁的诗句是什么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放心使用,有问题的话请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采纳后你将获得5财富值。你的采纳将是我继续努力帮助他人的最强动力!

宋朝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的诗句是什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希望能帮到你。 望采纳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开头两句实写游山...

题西林壁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
《题西林壁》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绵延逶迤,崇山峻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题西林壁》原文:作者: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

题西林壁的全部诗句?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是一首什么诗?题目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
《题西林壁》的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首诗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

朝阳县18279095507: 题林西壁诗的意思和作者的简介 -
霜新多索: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2113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5261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

朝阳县18279095507: 题林西壁这首诗是怎样背的?还有它的意思? -
霜新多索:[答案]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朝阳县18279095507: 题林西壁的简要诗意 -
霜新多索:[答案]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

朝阳县1827909550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霜新多索: 作者是宋代苏轼. 全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

朝阳县18279095507: 古诗 题林西壁 这个全部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
霜新多索: 题目】题西林壁(宋 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朝阳县18279095507: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作者、朝代、全诗是什么? -
霜新多索: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

朝阳县18279095507: 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什么? -
霜新多索: 这是作者初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诗. 正看庐山,高岭横空;侧看庐山,峭拔成峰;远近高低,形象各异. 为什么总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为自身在这山中的缘故吧! 此诗寓理于情景,巧妙地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朝阳县18279095507: 题西林壁诗题的意思 -
霜新多索: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诗题意思是这是作者初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壁上题的一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 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内涵:此诗寓理于情景,巧妙地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朝阳县18279095507: 题林西壁作者是谁 -
霜新多索: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朝阳县1827909550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
霜新多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