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北方,社会安定

作者&投稿:中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386年,拓跋建立了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北魏。后来,又经过多年的东征西讨,北魏在太武帝拓跋焘的引领下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混战局面,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 >   ■正式称帝,整治国家> >   拓跋于平城正式称帝后,为了稳固新建的国家,在国内实施了相应的措施。> >    他大量吸纳汉族的优秀文化,令鲜卑人“分土定居”,使鲜卑部落的经济由牧猎渐变为农耕。他一方面把分散流动的人口编入户籍,鼓励他们发展农业,督促他们 从事农桑种植,并减轻他们的租税。另一方面,他兴办教育,推崇儒家文化,重视人才,任用汉族的有才之士。此外,北魏政权还采用了封建制度,尽管并不彻底, 可相对于鲜卑族原有的制度来说却有了质的进步。> >   上述措施使北魏渐渐融入了中原社会,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也使北魏壮大了实力、统一北方的进程得以加快。> >   ■父子不和,救母弑父> >    北魏政权建立后,拓跋仿照汉武帝立太子而杀钩弋夫人的先例,作出了这样一个规定:凡立太子,必须先杀其母,以防母后干政,外戚作乱。409年,拓跋 将立长子拓跋嗣为太子,便要杀死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并对拓跋嗣说,这样做是为了国家的长久之计。拓跋嗣是个孝子,得此消息,“哀泣不自胜”。拓跋大 怒,欲召他前来训斥。拓跋嗣身边的人劝他赶快到外面躲一躲,免生不测,于是,拓跋嗣带亲随两人,逃匿于外。> >   就是在这样的当口,发生了其异母弟拓跋绍弑杀父皇之事。> >    关于拓跋绍其人的性情,《魏书·清河王绍传》记载甚详,说他“凶狠险悖,不遵教训。好轻游里巷,劫剥行人,斫射犬豕,以为戏乐”。拓跋曾在大怒之下把 他倒悬在井里,直到他奄奄一息,才算作罢。正因如此,他们父子不和,矛盾很深。拓跋绍和他异母兄拓跋嗣关系也不好,原因是拓跋嗣经常责怪他的放任无忌。> >   拓跋绍的母亲是贺兰太后的妹妹,容貌秀丽,拓跋到贺兰部时见而悦之,向贺兰太后请求接纳为妻。贺兰太后认为她太美,“必有不善,且已有夫,不可夺也”(《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拓跋不听,派人杀其夫而占有了她,生下了拓跋绍。> >   拓跋性情凶暴,杀人成性。一次,贺兰夫人惹怒了他,他便将贺夫人囚禁起来,准备将其杀死,因当时天色已晚,未能动手。贺兰夫人在狱中派人给儿子捎信,请儿子快来救她。拓跋绍得知消息,心急如焚,对其父恨之入骨,决定杀死父皇,营救母亲。> >    对于皇帝拓跋的残忍,朝野上下无不知晓,人人畏惧,谈虎色变。所以,拓跋绍要组织杀手是十分困难的。况且,此时的拓跋绍才16岁,还是个孩子,左右很 担心他能否成功,不敢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拓跋绍表现出惊人的勇武,他密密将手下亲随及宦官数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父皇残暴,滥杀无辜,积怨甚多, 今天是咎由自取。事成之后,定有重赏。这些手下人平日都与拓跋绍关系密切,经拓跋绍这一鼓动,才坚定下来。拓跋绍又指出,这一行动凶多吉少,成者王侯败者 寇,煽动众人拼将一死,力争成功,从而提高了众人的士气。> >   魏武帝天赐六年十月戊辰(409年11月6日)夜,拓跋绍带领死士数人跳过宫墙,进入天安殿皇帝寝宫,宫中侍者听到动静,大呼:“有贼!”皇帝拓跋大惊而起,慌忙去取弓刀,但一时没有找到。这时,拓跋绍已窜到他跟前,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这一年,拓跋年仅39岁。> >    拓跋绍杀死父皇后,仍留在天安殿中,第二天中午仍不开宫门,他从门缝里对群臣说:“我有叔父,也有兄长,你们拥护谁?”众人惊愕不答。南平公长孙嵩说: “听大王的!”众大臣这时方知皇帝已死,但对拓跋绍仍心有不服,各怀异志。拓跋绍拿出大批布帛颁赐王公以下的大臣,笼络人心,以期登基夺权。> >   但是,拓跋绍没有当上皇帝。逃亡在外的太子齐王拓跋嗣闻讯组织人马杀了回来,拓跋绍及其母贺夫人都被赐死,拓跋嗣夺得了帝位,是为魏明元帝。> >   ■魏太武帝,文治天下> >   422年,魏明元帝拓跋嗣趁宋武帝刘裕病逝之机,向宋国发动大规模进攻。魏军相继攻下了黄河南岸的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战略要地,还取得了青州、兖州。魏明元帝去世后,太子拓跋焘即位,是为魏太武帝。> >    魏太武帝是一个英明的君王。登上皇位后,他继承了前辈的统治方略,继续借鉴 *** 的治国思想、成败经验和国家制度。例如,他改革税收制度,按人口分配土 地,督促百姓发展农业,促进经济发展;任用大量汉族贤人,整治官场的 *** 现象;推崇儒家学说,发展文化教育,提高百姓素质,促进国家稳定,等等。这些 政策实施后,北魏日益强盛,逐渐有了统一北方的实力。> >   北魏稳步前进之时正是十六国的末期,南方的刘宋朝廷正在崛起。而北方地区的大夏、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等政权并立,彼此间征战不断,并时常骚扰北魏的边境,这迫使拓跋焘开始考虑消灭它们。> >   大夏国君主赫连勃勃去世后,拓跋焘经过慎重考虑,准备先进攻夏国。夏国是匈奴铁弗部所建的政权,铁弗部与拓跋氏素来为敌,赫连勃勃称帝后为政暴虐,使得人心尽失。现在赫连勃勃的几个儿子正在内斗,朝廷动荡,北魏选择先攻打夏国,的确是一个英明之举。> >   ■攻打大夏,统一北方> >    415年,平城附近连年霜旱,不少人饿死。有人主张迁都邺城(现在河南安阳市北)。当时,谋士崔浩对魏明元帝讲了很多不能迁都的道理,重要的一个理由, 便是迁都之后,平城的防守力量弱了,夏和柔然必然乘机进犯。417年,刘裕攻打后秦,后秦向北魏求救。北魏讨论了这件事,崔浩又以为要防备柔然进犯,不可 出兵。刘裕打进了长安,拓跋嗣打算派一支精锐骑兵,直捣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和寿春(现在安徽寿县),又向崔浩问计。崔浩对他分析了当时形势,以为“西 有屈丐(即夏,屈丐的意思是卑下,北魏称赫连氏为屈丐以示侮辱),北有柔然”,出师对北魏不利。崔浩当时谋略无双,担心的就是夏和柔然,可见它们对北魏的 威胁是很大的。




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的原因
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的原因:各朝各代的建立,基本上是由北方统一南方的,战争的起源地点大多是北方。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南方人富裕,通常知书达礼,不会乱惹事。北方人穷,会有很多人幻想通过战争重新洗牌。导致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是否有随政治中心的迁移而迁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与...

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什么不同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北方人为了躲避战乱南迁,那时形成了南迁浪潮。希望对你有用,同意就请点击吧!谢谢。

唐宋明南方经济繁荣的原因
造船业等行业也主要集中在南方.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今天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的局面.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

列举隋唐至宋时期的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西方到19世纪才仿造成功.五代时期雕板印刷盛行.江西一带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吸引大批北方文人学士至此避难.当时的一种“澄心堂纸”由于质量极佳,一幅定价在百金之上,是不可多得的好纸.南唐境内的制墨工艺也非常先进,当时的“李氏墨”被宋人誉为“天下第一品”(陆友《墨史》).南唐陪戎副都尉剑州...

南朝时中国经济中心从北向南转移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更是接连不断。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

经济和社会的变化的朝代
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

几个历史问题 先谢谢了
找到了:意义还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同亚非拉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往来 ,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卓越贡献,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下面是所有问题:1.两税法实施的关键作用 唐宋之际社会的变革及经济文化的高涨 ...

刘因简介_刘因《秋莲》赏析_刘因《秋莲》翻译
刘因在故乡出生时,已是战乱初宁的元蒙初年。刘因幼年,就全国范围说,战争虽有,但刘因生活的今河北一带,倒是一派升平气象。这期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久乱初宁的年代。元朝初年,由于社会安定,政策得当,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加数倍”。全国的统一,交通的畅达...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怎样的发展?
北方地区战乱频繁,东汉末年和西晋至十六国时期的大规模战争,导致经济的严重破坏。从战乱中先后统一北方地区的曹魏和北魏政权,分别采取了重视农业、实施均田制的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江南地区末发生严重的战乱,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4、用政...

长洲区17823491382: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是哪个? -
城姿消旋: (618年-907年) 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为之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

长洲区17823491382: 东汉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
城姿消旋: 东汉的繁荣主要光吴中行1铁场的改进,牛耕的普及,铁牦牛养殖成为一个主要的耕作方法和农业发展水平 2,广泛建造的水利项目,如汉明帝时,桑德拉治理黄河,生产技术,提高 3,并提供保护农业,金属加工技术的改进,如杜甫的水排,使生产铁大大提高了 4精的青铜器,漆器,丝绸上面反映了精湛的手工艺可以概括为经济领域的统一的. 1,重建统一的政权,稳定的社会环境精简机构,减少冗员,提高行政效率 3,注重民生,休息的人,是薄省劳动抑制的强横力量以上政治领域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友好的,友好的,自主,互助政策面凭借 2,促进儒家思想,赞扬完整性 3,谦虚莫纳什发展尊敬的儒家新风 以上意识形态领域

长洲区17823491382: 曹操接受毛玠建议对统一北方有何作用 -
城姿消旋: 毛玠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见解就是实行屯田制.这是曹操集团富国强兵的基础.屯田制有什么好处呢?理由有三:1、安定了兖州附近的大量游民、强盗、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人民等,安定了社会治安,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2、这一计划使曹操当时的大片大片的土地得到了开发,使土地有主人,防止别的势力强占自己的领土.3、是曹操不仅解决了大量的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使曹操能兵粮充足,在各地都灾荒之时尤能维持士兵的口粮,还能有效缓解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毛玠的这一计划让曹操的势力一跃成为北方数一数二的大军阀.在这一点上,毛玠可谓是功不可没.

长洲区17823491382: 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③实施的政策具有连续性 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
城姿消旋:[选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长洲区17823491382: 曹操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
城姿消旋: 平定了汉末动荡的北方,为晋一统三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之所以有所作为,原因在于: 1、有宦官背景,其父因给大太监曹腾作养子,而由夏侯改姓曹.而宦官背景在汉末那是相当的吃香,所以他起点比较高. 2、有枭雄气质,从小敢做敢为、一意孤行,不仅善于笼络人心,而且善于权术争斗,还有些文人雅致和斗酒豪情. 3、有难得时运,得刘备斩吕布、得关羽溃袁绍、得东吴击西蜀,而且在两次几乎必死的大火中得以逃脱,注定他将成为英雄

长洲区17823491382: 孝文帝改革背景和改革的影响 -
城姿消旋: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北魏崛起与黄河流域的统一,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社会统一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变发展 ②:拓跋跬的汉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③:冯太后掌握实权,临朝听政并积极培养孝文帝学习汉...

长洲区17823491382: 隋文帝统治时期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
城姿消旋: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长洲区17823491382: 北魏孝文帝改革典型事例 -
城姿消旋: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名宏,献文帝之子,他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五岁时,年仅十八岁的父皇献文帝就禅位给他,但国家政要掌握在他的祖母文明太后的手里.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指在北魏统...

长洲区17823491382: 隋文帝时期为何出现社会安定的局面 -
城姿消旋: 希望对你有帮助: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2、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3、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