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是何时诞生的,怎样才是和谐。国内(民族间),国际间,经济又是如何才和谐

作者&投稿:再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原因是什么~

  您好,
  为您搜集了一些资料。
  在政治方面,云南自建国后已先后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和197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0%。民族自治地方的州长、县长均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乡的乡长亦由建立民族乡的民族的公民担任。1999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已有26.7万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25.6%。
  在经济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二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561.71亿元,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元。
  在社会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已基本建立寄宿半寄宿制学校、民族中小学、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民族干部学校、民族学院等相互衔接的完备的教育体系。1999年全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少数民族在校生达232.15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4.35%。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都建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科学技术协会,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近14万人,各种实用科技得到了有效推广。
  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全省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6种语言,14个少数民族使用22种文字,有1000多所学校进行民汉双语文教学。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受到尊重与保护,到1996年5月,全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五大宗教活动场所共有4789所(处),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的需要。民族医药、民族艺术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得到了正常的发展。
  总之,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一整套民族政策以及这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地区50多年的稳定。


  今年以来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中的作用突显。内蒙古、西藏、广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调整优化。上半年,内蒙古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4.75%,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了5.23%。上半年,西藏国民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创造了10年来的新高,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农牧区上半年完成国家投资13.1亿元,增长1.1倍,由于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带动了西藏旅游业和消费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西藏消费增速高达26.6%,名列全国第一。广西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5.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创了13年来的最高。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深化,新疆、云南、广西等边疆省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显,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继续扩大。一季度,新疆口岸中哈原油管道输油量稳步增长,一般贸易出口123.4万吨,增长66.8%;云南省与东盟国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6.4亿美元,增长45.5%。上半年,广西与东盟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1.6亿美元,东盟继续稳居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希望你满意

最后被确认是基诺族。
从1950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僳僳、侗、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民族学家黄现璠对壮族的确认,方国瑜对纳西族的确认,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
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

1,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和谐社会提出定义和解释,但是,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高尚全教授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发挥;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简言之,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有效的系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把和谐社会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和谐社会以人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第二,和谐社会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第三,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定时期公共治理的实现。汪玉凯认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满足以上三个层次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谐社会的三个角度。第一,贫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会公众的社会共识角度;第三,可持续发展角度,即积极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洪大用认为,社会现在非常关注第一个角度的理解,即从利益分配角度来讲述和谐社会,但是,和谐社会更重要的在于第二和第三个角度,即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张大平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因为“和谐”是没有上限的,达到和谐以后还可以再和谐,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和谐社会却有底限,如果社会的不和谐突破了这个底限,社会将发生动荡。因此,理解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找到和谐社会的底限在什么地方,通过构建社会安全网等措施保证社会和谐的底限不被突破,进而在此基础上追求更和谐的社会。 2,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央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念,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高尚全认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他指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往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主要体现在数量方面,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则强调了质量方面。这表明我们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根本所在。 李连仲则认为,“和谐社会”的提出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逐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大问题。“和谐社会”的提出解决了第三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要想巩固,党要继续执政,社会就必须和谐,我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迟福林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大利益的重新调整。但是调整到什么程度并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调整的成败,这个问题以往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谐社会的提出事实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改革利益调整必须以和谐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各种改革措施是否有利,可以用“是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标准来判断。 其他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提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孙立平指出,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这个社会开始从单一中心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多元中心的时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全社会都忙于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社会都忙于经济建设。孙立平认为,一个只有单一中心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而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逐步形成多元化中心,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中心任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单一的中心时代的理论必然具有不足之处。和谐社会的提出正好适应了多元化社会的需要,是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演化出来的一个具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理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丁元竹研究员认为,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三重意义。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3,关于和谐社会的要素。尽管专家们分析和谐社会组成要素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形成自动解决冲突的机制。 丁元竹认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三个要素,即:机会、责任、社会组织。首先,一个和谐社会应该给这个社会的成员提供参与、分享的平等机会、公正的机会。其次,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政府有政府的社会责任,公民有公民的社会责任,企业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各个组成部门都负责任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最后,如果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比较困难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用。 汪玉凯则指出,和谐社会有三个层次的和谐。第一个层次是人和自然的和谐,这包括:崇尚自然规律、爱护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层面体现了人和社会的和谐。第三个层面,公共治理和谐,即政府公共治理必须达到和谐。这个内涵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者之间的有效发展;第二,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第三,社会公平以及政府的管理体现正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认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但我们要正确、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含义。李晓西指出,对“以人为本”有六个方面的理解,即:“以人为本”对公务员是一种管理目标的要求,即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对现实矛盾的一种反思,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对后代人的代际负责,即以后代人为本;“以人为本”对社会制度而言是文明的体现,即以所有人为本;“以人为本”对强者而言是对弱者给予帮助的呼唤,即以自己和他人平等为本;“以人为本”对公民是一种基本的理念,即以他人和自己同等为本。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指出,和谐社会有许多要素,但是如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和谐解决冲突的机制。赵晓认为,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冲突,而是有一种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冲突,能够使这个冲突最后回归到一种和谐当中去。他以美国为例,美国这个国家有很多问题,但是它的政治框架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可以把这些矛盾和冲突有效地解决掉、消化掉,使这个社会最后的结构能够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 孙立平认为,构成和谐社会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结构多元化、职能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孙立平指出,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分化的结构履行不同的职能,不同的职能体现不同的价值。在各个结构不同的分工与合作之下,形成一个稳定的、和谐的社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书面发言中提出,在近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中,需要防止狭隘化的倾向,即把和谐社会仅仅归结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协调问题。常修泽认为,和谐社会内部蕴含了三个有机的统一体,即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 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采纳哦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理念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这是首次把和谐社会的概念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用辩证法普通联系原理说明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理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和谐社会理念的演化历程 古往今来,在许多思想家的著作中,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模式。例如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过“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

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和谐社会总要求——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创新。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请问什么是和谐社会??
第二,从集体意义上来讲,一个社会里总是分两种人,一种是倾向于和谐的,有一种人是倾向于不和谐的,一个社会也可以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有些群体倾向于和谐,有些群体倾向于不和谐。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占主流的人是希望和谐的,而不是希望冲突的,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青...

社会治理的总体理念是什么
因此,社会治理的总体理念也强调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既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规范,也要注重道德教化,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总之,社会治理的总体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旨在构建和谐社会,注重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这一理念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也体现了对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重视。

大同社会是什么
共享发展:大同社会强调资源的共享,每个人都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3. 文化渊源:大同社会理念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大同世界”的构想,体现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一理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被提及和传承,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4....

“构建和谐社会”是指什么?它的任务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这一思想既扬弃和超越了单纯群体本位和极端个人本位,又否定和克服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割裂,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目标。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当前...

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我国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 与实践的飞跃。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木质的、现代 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和谐 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几 一种...

什么是和谐社会?(从文化、生活、概念等多个方面谈)
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总要求——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于社会主义...

现在提倡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但”和谐”是一个什么样的的概念呢?求大神帮...
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观点三: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观点四: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

朔城区15844681175: "和谐"一词是怎么来的?最早出现在哪里? -
邰心宝龄: 和谐详解 和谐就我知道的,最早一并出现在文章里的应该是《管子.兵法》里,原文如下:“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这应该是和谐一词的出处. “道”源自老子的《道德经》,“...

朔城区15844681175: 有哪些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倡的一个已在《论语》中存在的理念吗? -
邰心宝龄: 论语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语句,是孔子思想中描述的较早的“和谐社会”.在孔子的想像中,国家由贤能治理,人际关系和谐;人人讲信修睦,老、壮、幼各得其所,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善,各尽所能,财产公有,世无盗贼之患,民无遗弃之忧,夜不闭户,路无拾遗,国泰民安,即大同了.其含义包含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来自《百度》

朔城区15844681175: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
邰心宝龄: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朔城区15844681175: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由美国先提出的吗 -
邰心宝龄: 是,但是用的最好的还是我们国家......

朔城区15844681175: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什么说社会主
邰心宝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没有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

朔城区15844681175: 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内容 -
邰心宝龄: 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明确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这个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和谐社会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1,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和谐社会提出定义和解...

朔城区15844681175: 孔子和谐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邰心宝龄: 子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一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要和谐如果,吃的少了穿的差了人们就要争那怎么和谐呢. 如果人的贪心起了也不能和谐所以,孔子当时提出的和谐是为了能够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将人们的人际关系得到发展. 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