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的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茶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一八事件的历史背景~

19世纪的中国是列强们瓜分的对象,在世界第一次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中国的扩张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压制,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受到了减弱,因此日本开始调整对华的政策,渴望加快并吞中国东北地区的脚步,九一八事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九一八事变又被称为柳条湖事件,爆发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所以它有了“九一八事变”这个名称。这场事变的参战双方是中国和日本,在激烈的作战之后日军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东北的三省,并且日本开始退出了国际的联盟。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的伤害是深重的,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改变,人们深陷在更大的灾难之中,正是在这样的灾难下,人们心中的警钟也被敲响。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了奉天柳条湖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悍然发动了9.18事变,9·18事变展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回顾一下9·18事变的历史背景,它为什么会发生,可以使我们以历史为鉴,思考一下中日关系的前景和未来。
作为侵略方的日本,国际情势上,一战后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发展势头受挫。同期中国的北伐战争更使得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使得早先平稳的两国关系也已不服存在,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而日本国内情势也不容乐观,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出现经济危机,并导致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抬头。同时早先受到英美列强的制裁不得已的裁军,更加剧了崇尚军国主义人士的社会矛盾,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将矛头指向中国,转嫁矛盾就成了必然。
作为被侵略方的中国,当时正在处于内战,早先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蒋介石围剿红军,都加剧了国内的动荡。同时国民党蒋介石内部也不断发生斗争,宁粤冲突,北方的军阀阎锡山、冯玉祥、韩复渠、邹鲁等人刚刚在1931年9月1日成立了反蒋武装,也就是“北方军事政务委员会”。
政治危机不断加深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出现了,江淮地区还发生了水灾,大水造成的灾民占全国四分之一人口,损失达20多亿元。国民政府紧急组织“救济水灾委员会”,作为代表政府的最高赈济机构,制定各种应急救灾对策。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一、时代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二、中国背景

1、皇姑屯事件

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曾有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发起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日本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借机占领东北。

2、国共对峙

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国民党虽然逐步统一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下,但是其内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国民政府对南方各省的统治力度薄弱。

自1927年秋至1930年夏,中共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年关暴动、平江起义、百色起义等上百次起义和暴动,先后创建井冈山、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边、湘鄂赣边等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发展武装十多个军、7万多人,并多次击败国军一省或多省联合的进剿和会剿。

3、国内混战

1930年3月,为争夺中央统治权,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挑战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5月蒋介石宣布“平叛”,双方激战近半年、伤亡30万人,史称“中原大战”。

蒋介石迅速调兵“讨逆”并亲自从南京往南昌督战,至此,国民政府主要军事力量都被吸引在了南方。

扩展资料:

1、九一八事变过程:

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

不抵抗政策,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窃据东北,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所谓的“消极政策”(但无确切史料可查蒋授意张消极抵抗或不抵抗)。

过去一般认为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张学良执行;而新近研究表明,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蒋介石曾和张学良说过不要得罪日本,但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命令是由张学良间接下令,蒋介石默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件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变,这是一场日本为了得到中国的东北而制造的一场侵华战争,也是从这场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的道路。

在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日本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先是安排人员炸毁南满铁路路轨,这是一条由日本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后来把罪名栽赃给了中国人,并借着这个借口炮轰了沈阳北大营。

9月19日的时候日本侵占了沈阳,又陆续地占领了东北三省。

经过5个月的时间,到了次年的2月份的时候,东北已经全部沦陷了。日本开始在中国建立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东北人民开始了被日本殖民统治的生活,时间长达14年,人民备受折磨。

19世纪的中国是列强们瓜分的对象,在世界第一次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中国的扩张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压制,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受到了减弱,因此日本开始调整对华的政策,渴望加快并吞中国东北地区的脚步,九一八事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九一八事变又被称为柳条湖事件,爆发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所以它有了“九一八事变”这个名称。这场事变的参战双方是中国和日本,在激烈的作战之后日军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东北的三省,并且日本开始退出了国际的联盟。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的伤害是深重的,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改变,人们深陷在更大的灾难之中,正是在这样的灾难下,人们心中的警钟也被敲响。



在1927年国民党北伐以前,中日两国的关系虽然不能和二十一条以前的蜜月时期相比,但也还算平稳。日本没有直接干涉中国的军阀混战,而中日间的经济关系迅猛发展。到9·18事变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1921年华盛顿九国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在此同时,中国的政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于1927年开始北伐。与以往的军阀政权不同,国民党的革命目标是要收回租界,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对于在中国有巨大利益的各国列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1927年1月,北伐军强行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国租界。如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一定会出兵“惩罚”这种“违法的暴行”。但时代已经变了,英国已无力对中国进行“惩罚”,只好默认中国对租界的回收,从武汉撤兵。英国的撤军使日本产生了唇亡齿寒的感觉,感到中国军队强行回收租界之举早晚也要落到日本头上。但日本和英国不同,当时英国在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租界和殖民地,而日本只有中国一块,因此日本人绝不会轻易允许中国军队强行收回租界的。

  对这一点,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也很清楚。1927年3月,蒋介石在北伐军攻占南京后,特地招请日本记者,暗示北伐将不包括东北地区。但国民党激进的左派们却明确说明北伐不会将东北排除在外。当时,日本当政的若榇内阁属于温和派,尚能根据华盛顿九国条约的原则,对中国的革命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但这却引起了日本国内强硬派的强烈不满,迫使若榇内阁于1927年4月倒台。

  接替若榇的田中义一总理是强硬派,试图以军事压力迫使国民党停止北伐。为了阻止革命军北伐,1927年日本以保护国民安全为由出兵山东对北伐军进行威胁,但并没有能够阻止北伐军进军,后来只好主动撤军。同样英国炮舰也曾炮击南京威胁北伐军,但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在此背景下,田中义一考虑扶植张作霖在东北建立一个与国民党对立的亲日政权,以保证日本在东北的租界和特殊利益。

  可是田中的计划却被关东军的一个高级参谋河本大佐破坏了。河本大佐天真地认为,只要暗杀了张作霖,就会使东北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关东军就可以乘乱一举占领东北。1928年张作霖的军队被北伐军击败,6月3日张作霖从北京逃回东北时,河本大佐等人炸毁了张作霖的专列,张作霖当场死亡。但东北军的将领却采用了密不发丧的策略,粉碎了河本大佐的计谋。1928年12月,接替张作霖的张学良突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国民党的领导,使田中在东北树立与国民党对立的亲日政权的计划彻底破产。田中首相得知河本大佐谋杀张作霖时,不由地长叹道:“孺子不知父母心啊。”

  田中向昭和天皇报告说:“这次谋杀张作霖事件,不幸有帝国军人的参与,现正在调查中,一定要对肇事者依法严加惩处。”天皇说:“请严格维持国军的军纪。”但田中准备对河本大佐进行处分时,军内却出现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声称“家丑不能外扬”,公开处分河本会损害皇军在世界上的形象。在军内的强大压力下,田中首相无法实现他对天皇作出的严惩肇事者的保证,只好向天皇汇报说:“经调查此事与帝国军人无关。”天皇大怒道:“首相的话怎么和上次完全不一样呢?你不用再解释了,我也不想再听了。”田中被天皇斥责,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田中再次求见天皇,天皇不见,田中绝望地宣布辞职。田中是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位因天皇的不满而辞职的首相。

  田中辞职后,陆军总部仅对河本大佐作了停职的内部处分,理由是河本大佐的动机是“无私的爱国行为”,所以从轻处分。这种以“爱国”为理由,对军人不法行为的纵容,导致了后来下级狂热军人的暴走,以及“下克上”行为的泛滥。这也播下了狂热日本军国主义者突入自爆式太平洋战争的萌芽。

  接替田中的滨口首相属于温和派,对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没有采取过分强硬的态度,但中日间的紧张关系却在逐步升级。1929年初,东北的国民外交协会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收回大连旅顺主权,收回南满铁路等四项要求,将反日独立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高潮。同时日本国内也掀起了反华的高潮,如果不是当时中日政府高层的克制,中日战争早在1929年就爆发了。

  1930年中国向日本政府抗议日本在公文中使用“支那”这个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中国,日本随后同意今后在公文和新闻报纸中不再使用“支那”,改用中华民国的正式名称。但这个象征性的让步并无助于平息中国人的反日情绪。1931年5月,中国和朝鲜(专题,图库)的农民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在日本的煽动下,朝鲜人的反华情绪爆发,数千愤怒的朝鲜人冲入平壤的华人街,对中国侨民进烧、杀、抢,造成数百中国侨民死伤的大惨事。

  1931年,石原莞尔调任关东军参谋,开始策划9·18事变。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以伪造的铁道爆破事件为由,突然向沈阳的张学良军发动猛攻。张学良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主动撤离沈阳。

  9·18事变发生后,由于关东军只有一万多人的兵力,无力攻占东北全境,向政府请求派遣日本的驻朝鲜军团增援。但当时的若榇首相和陆军大臣协商后,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并向驻朝鲜军司令林铣一郎下令按兵待命。如果林铣一郎听从政府和军部的命令,9·18事变就会夭折。但林铣一郎也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独断地派出三万多人的军队增援关东军,使关东军占领全东北成为可能。

  关东军挑起9·18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方式解决问题。中国政府9月21日向“国际联盟”提出起诉。当时的日本政府并不赞成关东军搞独立的“满洲国”的计划,因为这样露骨地违反日本和八大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条约,会使日本在国际上陷于孤立。日本当时是“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日本代表9月25日在“国际联盟”宣布了日本政府的方针:1)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2)日本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3)日本军队将立刻开始撤退。

  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和总参谋长都支持立刻撤军,但关东军的军官们却根本不理会上面的指示,使出了“下克上”的手法,反而在10月18日又向在锦州的张学良军队发动猛攻。当时在沈阳的日本总领事曾找关东军的高层交涉,试图解释政府希望和平解决的方针,但关东军的军官竟然拔出军刀来威胁说:“你是不是想要干涉我们的事?”

  由于无法解决东三省危机,1931年12月11日,若榇内阁倒台,犬养毅新内阁成立。犬养毅曾对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等人进行过多方关照,和国民政府的很多上层人物都有较好的私人关系。犬养毅打算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当时的东三省危机,12月20日,犬养毅秘密派出特使前往南京与中国政府高层会谈。但首相的秘密和谈工作被曝光,激怒了军队内的激进派。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的策划下,“满洲国”宣告成立。但当时犬养首相当政的日本政府却没有对“满洲国”予以承认,这更激怒了激进派军人。1932年5月15日,一伙狂热军人居然明火执仗地闯入首相官邸将犬养首相杀害。

  犬养首相被杀后,以后的文职内阁政府变成了对军人战战兢兢的畏缩政权,使日本失去控制而走向自爆的军国主义道路。1932年9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满洲国”,1933年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从此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道路。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九一八,这是我们民族的屈辱历史



关系肯定


九·一八事变柳条爆破地点碑地址在哪里?
这个景点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深刻认识到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同时,这个景点也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是沈阳市的重要历史...

三一八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就是指段政府的军队对刘和珍们的屠杀。“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是指这次三·一八惨案的发生。因为段政府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帝国主义。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次惨案实质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

南通三·一八斗争纪念地地址在哪里?
这个纪念地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也是南通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庄重而肃穆的休闲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感受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此外,南通三·一八斗争纪念地所在...

关于“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 和其中的受害爱国青年刘和珍的资料 要...
三·一八惨案,发生在1926年,平衡于冯玉祥直系军阀和张作霖奉系军阀的段祺瑞临时政府未能妥善处理外国公使团的“最后通牒”,而愤怒的群众冲击国民政府,导致包括两名便衣警察、一名卫兵在内的47人死亡的一场惨案。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

1927年的时代背景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历史背景 1927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国民党在武汉的...

九一八的时代背景
“九一八”事变的时代背景: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有哪些历史影响
3、民族团结抗日: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1. 创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歌词作者田汉和曲作者聂耳,在这一时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春,田汉创作了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并为此写下了一首主题...

九一八事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了奉天柳条湖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悍然发动了9.18事变,9·18事变展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回顾一下9·18事变的历史背景,它为什么会发生,可以使我们以历史为鉴,思考一下中日关系的前景和未来。作为侵略方的日本,国际情势上,一战后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

鲁迅作品时代背景是什么?
鲁迅先生的作品历史背景是北洋政府和抗日战争时期。简介 鲁迅所处于1881年-1936年的时代,是正处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期。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9.18事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离解醋酸: 一,事件: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以日本军官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7名日军炸毁... 二,原因和背景 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上世纪末即先后侵占了我宝岛台...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九一八事变是由何事引起的呢?
离解醋酸: 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守军沈阳北大营遭到了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 东军”的突然袭击,这就是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这天晚上,月明星稀,秋风吹过...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九一八事变策划者是谁 -
离解醋酸: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九一八事变策划者是谁?“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少壮派军官发动的.策划者是日本裕仁天皇陛下和他手下的青年军官们.历史背景可以去百度找看看.历史背景太多了不想动手打字好累.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九一八的历史意义 -
离解醋酸:[答案]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1、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益深重,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的呼声.蒋介石却实行不抵抗政策.不甘做亡国奴、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九一八事变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离解醋酸: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该事件是日本侵华的重要步骤,也是全面抗日救亡运动的开端.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有哪些?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离解醋酸: 1.日本国内情况 田中义一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1921年日... 当前的主流说法多认为其应为国民政府所伪造然而时至今日查考史料及历史脉络,当时...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九一八事变是哪一年的?
离解醋酸: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

龙胜各族自治县17229633432: 九一八轰炸 -
离解醋酸: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