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立者、都诚、重要政冶制或重大历史事件。

作者&投稿:段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汉,西汉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都城,灭亡时间分别是~

1、西汉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初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覆灭
2、东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扩展资料: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在洛阳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汉
百度百科——东汉

1高中历史事件时间表精选中国屈辱史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国民大革命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中共人大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小编推荐:高中历史复习大事年表
1中国与世界重要历史事件一、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1.7(俄历10.2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二、中国史(一)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
夏(470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启称夏后建国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554年)
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
西周(275年)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秦襄公带领军队救援周王朝,并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护送有功,襄公被封诸侯,秦才成为诸侯国。
春秋(294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阶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天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即春秋五霸)。
(二)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1、战国(254年)(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魏国李悝将变法首次付诸实践。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
封建帝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0年)
2、秦(15年)(前221年~前206年)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3、西汉(209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兵出击匈奴,大败匈奴,经过此次漠北之战,匈奴无力与汉朝对抗。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4、东汉(195年)(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5、三国(60年)(220年到280年)
220年曹魏建立皇帝曹丕魏文帝
221年蜀汉建立皇帝刘备汉昭烈帝
229年孙吴建立皇帝孙权吴大帝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63年魏灭蜀
6、西晋(51年)(265年到316年)
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取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正式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103年)(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东晋←→前秦)
7、南北朝(169年)(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8、隋(37年)(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军挥师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8、唐(289年)(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9、五代十国(53年)(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10、北宋(167年)(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完颜阿骨打于会宁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11、南宋(149年)(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元(97年)(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明(276年)(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4、满清(267年)(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到1949年)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四国《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英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八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加入荷比西三国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近代史
(近代史按史学家普遍定义年限:1840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1、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秋收起义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国共第二次合作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6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
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现代史
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
新中国成立(1949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1日到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改革开放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2年中国十二大“特色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六)、重要政治制度
夏朝夏启确立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汉朝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察举制实行隋朝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创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明朝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清朝军机处设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七)、重要经济政策和制度
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春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八)、重要的农业耕作技术、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西汉耦犁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三国曹魏时翻车唐朝创制了筒车曲辕犁宋朝出现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九)、重要的手工业成就
1、治炼技术:商周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年,中国有了铁器西汉用煤作燃料冶铁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冶铁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南北朝使用灌钢法2、制瓷技术商朝原始瓷器东汉成熟青瓷北朝成熟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3、纺织技术:四五千年前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已有织机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图案生动活泼
明朝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十)、中国古代商业政策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西汉丝绸之路(陆路和海路)北宋城市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明中后期,江南小城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徽商和晋商是最有实力的商帮
清朝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十一)、重要思想文化成果
春秋道家儒家孔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战国百家争鸣孟子荀子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北宋理学兴起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陆九渊创立心学明朝王阳明发展心学,心学集大成者李贽(离经叛道)
清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
(十二)、文字形成过程
商朝甲骨文成熟秦朝小篆隶书南北朝汉字书写进入自觉阶段顾恺之创作《兰亭序》
唐朝书法发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
(十三)、历代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
春秋《诗经》孔子战国楚辞屈原西汉汉赋司马相如唐朝诗歌繁荣李白杜甫白居易北宋宋词苏轼李清照南宋陆游辛弃疾元朝元曲关汉卿马致远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清朝京剧出现
(十四)、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与外传
战国司南出现西汉纸的发明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11世纪中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大量用于军事

西汉建立者刘邦,都城长安。

西汉王朝基本上秉承的是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监察制度,但是,西汉也有一些自己的制度创新。比如,西汉王朝的中央政府中的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的三权分权制衡制度,就是汉王朝自己很有特色的创新制度,这种监察机构内部分权制衡的制度,即使对今天中国的政治改革,也不失经验意义。
尽管大秦王朝在强制性的军事管制手段下,创立和短时间运作了中国相对完善的国家文明政治制度和监察制度,但是,由于大秦暴政造成大秦王朝短短十五年就寿终正寝,所以,秦朝设计制定的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监察制度,主要是在西汉王朝所实现的,因此,我们今人如果弄清楚西汉王朝的政治和监察制度的设计和运作情况,对今天中国的改革,是很有价值的。
一,西汉王朝的政治制度布局

1,中央政治职官布局
三公
A,丞相。协助皇帝主管和处理全国政务工作,俸禄万石,折合年俸禄58800公斤粮食。
B,御史大夫。副丞相,俸禄两千石。折合年俸禄30000公斤粮食。协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工作,御史大夫主要司职全国纠察任务,主管全国的监察系统。
C,大司马。俸禄万石。汉武帝之前,此职务称太尉,汉武帝时代因为战争需要,取消太尉职官而设立大司马职官。协助皇帝主管全国国防军事工作。
三公设置,丞相权力最大,如果遇到当朝皇帝不勤政,那么,全国政治事务大权就几乎全部被丞相所独揽。这样,就把丞相职务高高置于监察工作之外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分权丞相,设立“中朝”,这是皇帝亲政的秘书机构,如中书令和尚书仆射职官便因此而产生。到汉宣帝时期,由于汉宣帝是历史上出名的勤政皇帝,所以,汉宣帝更是重用这些皇帝的秘书机构,使得中书、仆射和尚书这些早期的皇帝秘书职官后来甚至演变成为了国家高级职官了。通过这种皇帝秘书职官的实际权力的演变,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王朝中历来就存在着皇权与丞相权的主次威信矛盾问题。
汉宣帝以降,西汉王朝屡屡发生丞相和丞相属官横行霸道和无视御史大夫纠察之事,所以,汉哀帝时期,蜀人何武建议应该分权丞相,将司职纠察的御史大夫的职官级别提升成为与丞相级别相当,这样,就使得国家纠察工作今后不会再被丞相所干预了。所以,汉哀帝时期,国家一度实行了改原来为副丞相的御史大夫为与丞相职权相当的“大司空”的政治改革,后来,这个制度有波动,但是,东汉以降各王朝,都继承了这个改革。由此可见,国家监察权的独立问题,是历朝历代的政治改革的要点之一
九卿
A,太常。秦名奉常。俸禄两千石。主管国家祭祀和礼乐。太常的属官有博士,博士是皇帝的高级参谋士人。汉武帝时代,设立太学和五经博士,这样,博士开始向学官职权上转移。
B,光禄勋。秦名郎中令。俸禄两千石。主管各中央机构和皇帝禁卫。属官有各谏议职官,如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职官。同时,光禄勋又是主管国家储备人才的机构,所以,光禄勋内有许多没有实际权力的“郎官”,这些郎官随时可能放任外官。
C,卫尉。俸禄两千石。主管京师警卫军队。
D,廷尉。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司法和警察公安。汉景帝时期一度改名大理。东汉以降的王朝,就正式改名廷尉为大理寺了。
E,典属国。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少数民族事务和边疆事务工作。
F,大司农。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农业和财政收支。
G,少府,俸禄两千石。主管皇帝经济开支和皇帝内府各工作机构的事务管理。
H,宗正。俸禄两千石,主管皇族宗亲的各种事务和功罪戒罚工作。这个职官一般由皇族宗亲人士担任。
I,太仆。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马政。
九卿职官并非一成不变,有的时候,国家会根据政治需要增减一些公卿机构。比如,当根据京师治安,曾经设置过执金吾两千石职官。根据诸侯王侯和藩属国君王归附问题,设置过大鸿胪两千石职官。根据工商技术行业的管理需要,设置过水衡都尉两千石职官。这些职官,都是中央管理部门。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汉武帝时期在中央政权中产生的“尚书”机构,这个机构在初期设立的时候,主要就是为了适应皇帝亲政需要和分权丞相大权。最初,这些中书令、尚书仆射职官的级别都很低,不过一千石俸禄。但是,毕竟这是皇帝本人可以直接操控的内府秘书机构,所以,这些职官的权力往往很大。这种秘书官员横行霸道问题,不仅仅是历朝历代王朝的宦官当权的根源,还是皇帝专制的直接体现。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尚书”机构,那么,我们恐怕还不能够随意断定中国各王朝是皇帝中央集权制度。而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尚书”机构,后来甚至成为了皇帝的直接权力表达,这样,饶开各中央机构的职权制衡监督机制的皇权政治专制,就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了。所以,我们今人考证一个历史王朝是否是皇权专制,应该主要看这个皇帝是否设立和重用了中央秘书机构。像清王朝之所以是个典型的专制王朝,就因为皇帝有个超越其他中央职官制衡权限的军机处,这个只听从皇帝指令的军机处,几乎可以超越各中央机构的职权直接对国家施政发令。
西汉王朝中,还有一种似官非官,但是权力又特别大的职务,这,就是那些皇帝或者太子的老师们,这些人的职务称号,是太师,少师;或者叫做太傅、少傅。这些人,并无任何实际权力,但是,他们的特殊身份,又是国家中谁都不敢碰的特权人物,他们的俸禄待遇,甚至可能高于朝廷三公。中国各王朝中的“太师,少师,太傅,少傅”现象,是中国历朝历代国家文明中的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也是很值得今人研究的一种政治文化现象。有的时候,这些没有实际权力的太师们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作用,往往比三公还要大得多,所以,希望充当皇帝和太子的老师,从来也是历代中国读书人的最高追求之一,因为,这可以实现他们这些士大夫的“托主改制”的政治理想。
2,中央监察机构的布局设置
御史大夫。这是秦朝设置的国家监察高官,汉王朝继承了这个中央警察机构。其职责主要是 典正法律,也就是监督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法律能够公正的实施,但是,御史大夫与司法机构的廷尉,并没有隶属关系。廷尉主管全国司法和警察公安,御史大夫则主管法律的公正实施和各地方刺史的司职。这样的国家法律制度的设置,明显来自于中国阴阳五行的生克理论。这就是说,大秦王朝的司法和监察机构的设置本身,是非常“现代化”的,即使是今天,也没有纰漏可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谏议职官,属于光禄勋管辖,这种谏议大夫职官是言论官员,专门挑剔国家政治和司法工作的各种毛病,一旦他们这些言官发现了从中央到地方上的任何不法现象,他们都有职责议论批评。由于他们这些言官职权和归属单位是独立的,所以,御史国家监察机构和廷尉司法机构及其丞相政治机构,都不能够和无法干涉他们这些言官批评朝政的个人职权。这些言官甚至可以直接干涉皇帝和皇族的违法问题。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的亲外甥兼女婿犯罪,独立司法机构的廷尉按照国家法律判决了当事人的死罪,但是,考虑到这个犯人的特殊身份及其皇帝本身有赦免权的情况,廷尉把判决结果报呈皇帝审议。由于犯人的母亲,即汉武帝的妹妹生前曾经将自己的这个儿子托付给汉武帝,她并捐献巨额家产以给这个不太规矩的儿子先前已经获得汉武帝的免死承诺,所以,当时,满朝文武都劝汉武帝要信守自己对妹妹的承诺而动用自己的赦免权免除这个犯人的死罪。但是,属于言官的太中大夫东方朔则力陈国家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的大义,最后,迫使汉武帝批准诛杀了他的这个亲外甥兼女婿,处决犯人之后,汉武帝当着满朝文武痛哭流涕。从这件实际案例上就可以看出,西汉初中期,西汉王朝的执法、司法和监察及其言官批评制度不仅仅是分别独立的,而且还是互相制衡的,这样的制衡机制的最大效应,就是确保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政治格局。
汉武帝时期,连历史上以专权闻名的汉武帝都不得不遵守国家法律,他甚至无法超越法律去保护自己的亲人。这说明,西汉王朝的独立和互相制衡的执法、司法、监察和言论批评制度,是很好的。问题是,这样的制度为什么在西汉后期就形同虚设了,而且,我们通过考察历史可以清楚看出,直接破坏这种公正、公平、公开的国家政治格局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们,也就是那些从地方上的那些通过“读书做官”改变了自己昔日贫穷身份而进阶到高官侯爵地位的一大批士大夫们,是他们这些士大夫肆无忌惮地进行贪污和拉帮结伙,特别是利用师门关系结党营私,从而造成他们这些士大夫和朝廷中的权贵们勾结起来占据了大量国家政治、阶级和文化资源,从而最终破坏了国家的公平公正秩序。由此可见,如何杜绝好庞大的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侵占,如何破除国家社会中的特权阶层,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大事情。
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各式各样的矛盾甚多,所以,他又专门设置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这两个监察职官。这样,汉武帝就创立出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台和丞相属下的丞相司直及其独立的司隶校尉这三种监察职官的政治现象。
应该说,丞相司直,是汉武帝授予丞相监察权力的政治改革,这明显有制衡御史大夫的倾向,因为,在汉武帝之前,御史大夫是全国唯一的监察机构,而且,御史大夫还是各郡国中的刺史的顶头上司,这样,御史大夫的级别俸禄虽然远远低于丞相,而且,按照政治制度,御史大夫还是丞相的属官,但是,由于御史大执掌的监察权力是独立的,所以,御史大夫的职权又非常大。这,就让汉武帝不放心了,所以,他要专门给丞相府设置一个地位在御史台之上的丞相司直职官来钳制御史大夫的权力太大的问题。当然,汉文帝可能没有想到,到西汉中后期,也就是汉元帝和汉成帝时代,丞相司直的权力又太大了,以至于导致当时担任丞相司直的翟方进在短短时间连续弹劾掉几个司隶校尉的事件,这样一来,丞相的权力就直线上升,失却了其他部门的监督和监察了。
司隶校尉,几乎就是汉武帝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监察职官。因为,在汉武帝后期,朝中多事,特别是巫蛊事件层出不穷,这样,汉武帝就设立了司隶校尉专门去纠察朝廷中的这些违法事情,司隶校尉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去世之后,司隶校尉成为了专门纠察朝廷百官的监察高官,这个监察职官,既不隶属于丞相,也不隶属于御史大夫,这样,实际上,皇权、丞相权和国家的三种监察权,就成为了三角鼎力和互相制衡的监察格局了。这种监察权力的三角制衡,非常值得今人重视和研究。我们应该从这种三权互相独立和制衡的监察机制上去吸取监察经验教训,为今天中国 的政治改革所利用。
二,西汉地方的政治布局和监察制度
根据汉平帝元始二年,即西元二年的西汉王朝统计,西汉中后期,西汉共有郡、国共103个,县、邑、道、候国1587个。其中,完全实行国家统一法律的县、邑1314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道,是32个;实行特别行政政策的侯爵封地241个。全国共有乡6622个,亭为29635个。
西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配置一名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出去的监察官员刺史。京师地区则由司隶校尉负责监察管理。
司隶校尉负责和监察:京兆,左冯翎,右扶风,弘农郡,河东郡,河南郡。
豫洲刺史负责和监察:颖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国。
冀州刺史负责和监察: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赵国,广平国,真定国,中山国,信都国,河间国。
兖州刺史负责和监察:陈留郡,山阳郡,济阴郡,泰山郡,东郡,城阳郡,淮阳国,东平国。
徐州刺史负责和监察:琅邪郡,东海郡,临淮郡,泗水国,广陵国,楚国,鲁国。
青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北海郡,东莱郡,齐郡、淄川郡,胶东国,高密国。
荆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南阳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郡,长沙国。
扬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庐江郡,九江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六安国。
益州刺史负责和监察:蜀郡,巴郡,汉中郡,广汉郡,犍为郡,益州郡,越巂郡,牂柯郡。
凉州刺史负责和监察:陇西郡,金城郡,天水郡,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安定郡,北地郡,武都郡,张掖郡。
并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太原郡,上党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代郡。
幽州刺史负责和监察:渤海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涿郡,广阳国。
朔方州刺史负责和监察:朔方郡,五原郡,西河郡,上郡。
交趾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南海郡,郁林郡,苍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通过上面十三州的郡国,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的许多地名,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特别是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其地名了。
刺史是一个很奇特的职官,他的职官级别甚低,只有600石,相当于大县的县令。但是,当初西汉王朝设立这个职官的时候,就是按照周朝的“方伯”来设立的,而古代的“方伯”则是一方盟国的最高首领,或者说是一方诸侯。秦朝时期设立过地方的“郡监”,相当于中央派遣地方上的监察职官。西汉设立刺史的时候,显然是按照秦朝的“郡监”的职能去设立这个职官的,但是,刺史又兼顾着监察一方的政治重任。所以,刺史虽然级别很低,却权力甚大。当然,西汉王朝规定刺史不能够干政地方政治和军事,监察对象也只限于郡太守级别官员,县以下的官员,不在刺史监察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职能设计,可以看出西汉中央管理地方的良苦用心,因为,用600石的低级职官监察两千石的郡首和国相,这本身就限制了刺史们对地方行政事务的干预。
但是,这样的刺史制度的确也有很大弊端,到了西汉中后期,各地刺史干预地方行政事务的事情越来越多,实际上地方上存在着两套权力机构了。所以,汉成帝时期,蜀人何武曾经在请求改革三公的时候,要求地方干脆将刺史设立成为一方行政最高长官,所以,刺史就成为了“州牧”了,这样,地区和地方的行政,就有两套权力机构了,只不过州牧是中央派遣到地区上的的协调性政治高官而已。西汉设立的这种两级地方行政制度配置,一直持续到中国文革时期才结束。
郡县是西汉的基本政权单位。现在,简单介绍下郡县的行政机构配置情况。
郡与国,是同一级别的行政单位,由于封国大多小于郡,所以,诸侯王公们的封国封地,大多都在某郡县之内。封国内部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管理系统,地方郡守无权干涉这些独立小王朝。但是,那些侯爵封地的政治事务,则地方郡县有权干预,只是,这些侯爵封地内的税赋全部归于侯爵本身所有,地方无权征收赋税。
郡设立太守、郡丞、长史(边疆地区设置)。同时,郡内部也有自己的监察和监督机构,如五官椽和督邮等职官。
郡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丞相当于副郡守,太守不在职,由他代替郡太守职务。郡衙门下属设立主薄和功曹两个主要职官,主薄主管议会、上奏、经济核算、财税收支,文秘等事务,具体管辖职官是薄史和书佐。
功曹主管地方上的户籍、农业、钱币金融、集市、工商、司法、警察公安、学校、卫生医疗,征兵、边区、水利工程、土木建造、仓库、计量、法令等行政工作,管辖职官是曹史和书佐。
郡的都尉,不隶属郡太守,说明西汉时期的兵制是直接隶属中央管辖的。但是,由于郡都尉负责地方的军事事务和公安工作,所以,平时,他的行动职能又要受到郡太守的支配。
郡国下设县,县下设立乡,大县的县官为县令,小县的县官为县长。乡的主管官员叫做啬夫,乡的治安官员叫做游缴,村一级别的地方官员叫做亭长,亭长不仅仅管理行政,还要管理治安,有些类似于后来的保长。
西汉时期最有特色的民主制度,是“三老”制度,这种三老制度最早是由萧何在巴蜀汉中地区根据本地的风俗习惯所设立的,这说明,这种“三老”制度可能与古代蜀国的遗留风俗相关。关于这个“三老”制度,笔者另文专门介绍。这里,只简单地说说这种三老制度的基本职能。三老主管地方教化,三老人物,都是地方上的老百姓自己民主推选出来的年过五十的德高望重之人,他们担负着一方的地方政策制定和教化任务及其对官员的批评和监督。相当于有职有权的议会参议员。西汉初期,这种三老制度就已经推行全国,后来,又由每乡三老一人组织成了县三老,后来,又成立了郡三老,王莽新朝时代,国家也有了三老制度。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元老议会制度。
严格说,西汉时期的军事兵役制度也应该算作西汉的政治制度格局表现

汉朝(前202—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1-2]
公元前206年刘邦封为汉中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西汉王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史称“汉武盛世”,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结束。不久之后发生了绿林和赤眉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3] 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是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4] 在秦朝疆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疆拓土,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5]
西汉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6]
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建立,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明帝永平年间,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7]
华夏族在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8]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西汉的开国皇帝,江苏沛县人,建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主要大事件有:进关中灭秦朝和百姓约法三章,鸿门宴,楚汉争霸等等大事件。你可以搜一下百度百科,具体如下: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3] 不事生产。早年是沛县泗水亭长、[4] 后尊称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5] 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6]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7]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8]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9] 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10] 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11] 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2]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12] 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刘邦 长安 楚汉之争

刘邦 都城长安

刘邦、长安、


列举西汉东汉建立的时间 人物 都城以及两个治世局面
前一五九年,高祖薨,传位惠帝刘盈,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 吕后前后共掌权十六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统治者之一。前一八三年,刘恒即位,是为文帝,他与景帝(文帝之子,前156—前143年在位)刘启都继续执行高祖所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赋税,使汉帝国...

西汉的建立者和都城搭配正确的是
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都城在长安。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都城在长安,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02年。秦末时期,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定都长安。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东汉的兴衰思维导图怎样画
东汉的兴衰思维导图可以根据以下内容画: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东汉建立:时间:公元25年,建立者:刘秀(汉光武帝),都城:洛阳,鼎盛时期:光武中兴。3、光武中兴:光武帝...

我国封建社会的朝代、建立者、起止时间、都城、重要帝王
创建人 都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战国 前475-221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我国封建社会起止时间,都城,重要君王,朝代,建立者
中国从公元前475到1840年鸦片战争 开封 战国时期,魏国建都于此,称“大梁”,后梁、后晋、后汉及后周的国都 宋朝北宋赵匡胤 金国金朝定为都城 北京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 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中国历史的所有朝代,国号,都城,建立者,建立时间,灭亡时间(按时间顺序排...
中国历史年鉴表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 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启姓姒阳城 商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汤姓子亳→殷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武王姓姬镐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周平王姓姬洛邑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嬴政咸阳 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刘邦长安 新8...

各朝代的建立者,都城和都城在如今的地名。
夏:禹建立(一说他的儿子启),定都阳耀(今河南登封郜城)商:汤建立,建都亳(今河南商丘),盘庚时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周:西周:姬发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东周:平王将都城迁往络邑(今河南洛阳)秦:嬴政建立,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汉:西汉:刘邦建立,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从夏朝到元朝所有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
朝代:夏朝;建立时间:约前2029年-约前1559年;都城: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城、帝丘、原、老丘、西河;建立者:夏王姒启。商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都城亳、西亳、嚣、相、邢、殷、朝歌;建立者商太祖子履。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都城镐京、成周;建立者姬发。东周;前770年-前...

东汉西汉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刘邦与刘秀分别是西汉和东汉的开国皇帝,而这两者之间有着什么区别呢?东西汉有着什么不同呢?首先看看都城,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东汉则是洛阳,先西汉,后东汉。之所以要叫东汉是因为洛阳位于长安以东,所以被称之为东汉。东汉建立者刘秀是西汉皇族的宗亲,是一个与刘邦一样胸怀天下的人,有...

请问东汉和西汉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一个叫东汉一个叫西汉?
西汉都城长安(长安在西),东汉都城洛阳(洛阳在东)。东西汉不是同时进行的,是在西汉灭亡后,由汉朝贵族后裔建立的东汉,因为无论是血统上,体制上还是打的旗号上都承接的西汉,所以称为东汉。实际上在历史上,两个朝代都叫汉,后代史学家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朝代,才加上西和东。秦末农民起义,...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西汉的重要政治制度或重大历史事件 -
柳牲旨立: 刘邦项羽进行4年争帝战争 终刘邦胜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 建都长安 史称西汉 令陆贾写《新语》一书主张行仁义 重教化 力求给老百姓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 这一主张成为汉初施政的重要基础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西汉的重要政治制度或重大历史事件 -
柳牲旨立:[答案] 刘邦项羽进行4年争帝战争 终刘邦胜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 建都长安 史称西汉 令陆贾写《新语》一书主张行仁义 重教化 力求给老百姓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 这一主张成为汉初施政的重要基础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西汉的建立者? -
柳牲旨立: A. 刘邦 秦末年,项羽、刘邦拥立楚怀王与秦朝抗争.经过几年的征战,刘项军夺取天下,项羽废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土地于王侯数十人,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但刘邦并不甘心居于项羽之下,在谋士张良、萧何,大将军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于公元前二零二年击败项羽,登临帝位,国号汉,定都长安,是为汉高帝.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发生在汉朝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
柳牲旨立: 楚汉相争、诛杀异姓王、诸吕之乱、细柳营、文景之治、吴楚七国之乱、推恩令、汉匈战争、张骞通西域、司马相如通西南夷、汉武帝征南越、巫蛊之祸、昭宣中兴、赵飞燕祸国、王莽篡位、王莽改制、赤眉绿林起义、光武中兴、梁冀专权、桓灵误国、黄巾之乱、董卓专权、曹操专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刘备入蜀、曹丕代汉.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汉代的政治体制 -
柳牲旨立: 1.汉代作为中国集权王朝的奠基者,它的政治制度是存在着相权对君权的制衡. 2.汉代作为第一个持续性的集权王朝, 政府的角色从封建时代的服务于“家”转向服务于“国”. 3、汉代推行察举制,使得中国的统治阶层的政治属性完成了转变,由贵族政治转向了士族政治或说是门阀政治. 4.汉代的地方权力依然很大.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汉武帝创设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
柳牲旨立: 第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第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第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统一局面是在? -
柳牲旨立: 当然是在汉武帝时期,选D 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消弱王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盐铁官营,统一铸币.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5、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所以,西汉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的大统一局面.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西汉政治制度的作用 -
柳牲旨立: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 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 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 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 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 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 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 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西汉的建立者是谁 -
柳牲旨立: 西汉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高碑店市13668774137: 两汉时期 是指 -
柳牲旨立: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西汉末年被外戚王莽篡位,西汉灭亡.然后刘秀起义,推翻王莽,继而建立东汉.由于刘秀也姓刘,并且起义的时候声称自己是汉室刘家后人,因此他建立的朝代也称为汉,不过为了和之前刘邦建立的汉区别开来就分为西汉和东汉. 其实在王莽篡位的时候,汉已经灭亡了.而刘秀起义时只因为自己姓刘,因此对外宣称是汉室后人,然后又建立汉.这里面汉室的皇族血统已经由刘邦血统换为刘秀血统.因为实际上刘秀不是汉室后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