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琵琶记有感

作者&投稿:单于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读琵琶记有感1

  《琵琶记》中塑造了"全忠全孝"的主人公蔡伯喈,当蔡伯喈依据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孝道时,却在践行过程中遭遇窘境——蔡家父母最终冻馁而死。面对"不孝"的现实,他恰恰又成为皇帝旌表孝义的典范,获得"一门旌表"的大团圆结局。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情节: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墓,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最后,蔡二郎被暴雷劈死。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的态度刻画了蔡伯喈的形象,删除了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情节,而代之以"三不从"。这样,男主人公"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罪名,被彻底开脱,从一个背亲弃妇的势利小人变成一个全忠全孝的君子。思及此,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这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

  在儒家正统思想的伦理关系中,君臣、父子是宗法等级社会最重要的两伦。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对亲人的孝是家庭和家族内部最根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要求,延伸至国家,它就是对君主的忠。因此,忠君和孝亲是内在统一的,忠君就是孝亲的扩充。但是,在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君是万民之主,国为一君之国,对君主的忠诚为无条件的服从。在这种情形下,忠大于、高于孝是必然结果,是为"始于孝亲,忠于事君",因此就有了"忠臣孝子""忠孝自古难两全"的历史之叹。《琵琶记》蔡伯喈的矛盾,就其深层意义而言,正是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忠"与"孝"的矛盾。无可否认,《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从各方面看都是难得的孝子、忠臣。偏偏,正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造就了二老冻馁而死,五娘孤苦的悲惨局面,也造成了主人公的根本痛苦。倘使蔡公不逼试,蔡伯喈就不会去应举,也中不了状元,更谈不上逼官和逼婚了。蔡公把儿子送上应举之路,就是孝的伦理。身仕宦,显父母耀门闾,是大孝,而守贫事亲是没出息、没志气,只能算作小孝,功名当然的要强过孝名,从一个村野之夫口中说出这种话来,已足见功名利禄思想的影响之深。不幸的是,他满心盼着富贵,结果却大违其愿。儿子一去竟然不归,心愿不成,反遭天灾人祸。在临终之时,这位热心功名、大讲孝道的贫苦老人终于彻底悔悟,许下几桩心愿:一是自己死后不要葬,"留与旁人,道伯喈不葬亲父";二是劝媳妇改嫁,不必为蔡伯喈守节;三是留下柱杖给张大公,待那"忤逆不孝子蔡邕"回来,打他个"三不孝"。所谓"三不孝",即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可以说,这是以蔡公之口对所谓大孝进行的热嘲冷讽。这也是控诉了封建君主笼络和利用读书人的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的根深缔固的封建伦理观念。纵有高官厚禄,琼林玉宴,却顾不得清贫双亲,不能养、不能葬、不能祭,何谈人子之孝?

  在《琵琶记》中,"忠"同时也与婚姻形成了矛盾,换言之,也便是国与家构成了冲突。蔡伯喈成为了状元,当即被牛丞相看中,执意要招其为婿。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对蔡伯喈而言却是天降横祸,"好似合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虽然他敢于逆丞相之意,却终于抵不过圣上之旨:"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只能被逼着同牛小姐"结鸾凰",又再一次地在心灵上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可见,这种悲剧冲突已然触碰到了封建伦理观念的内在矛盾,也必然是对这种礼教伦常本身的批判与否定。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蔡伯喈打算力行孝道,因而放弃了科考。他说:"教孩儿出去,把爹爹妈妈独自在家,万一有些差池,一来别人道孩儿不孝,撇了爹娘去取功名;二来道爹娘所见不达,只有一子,教他远离;以此上不相从。"但蔡公认为:"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甚至再三劝服蔡伯喈:"你若衣锦归故里,我便死呵,一灵儿都是喜。"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蔡伯喈,既不能违背孝道伦理原则又不能违抗父命,在无可奈何之下,踏上应试之路,这是蔡伯喈悲剧命运的开端。其次,蔡伯喈中了状元后,他一方面惦记父母,另一方面又有结发妻子在家等待,他选择辞官和辞婚。但君命难违,蔡伯喈又一次在"忠君"的道德观念中选择了屈服,他入赘牛府。同时,父母在灾荒之年,家破人亡。这样一个起初"孝父"后来"忠君",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一步步妥协退让,从而成为一个在忠孝边缘苟延残喘的牺牲品。因而,剧中的蔡伯喈既可是说是全忠全孝的典型,也可以说是不忠不孝的典范。这体现在对父母的饿死视为"不孝";对丞相和皇帝的辞婚辞官、对赵五娘的有妻再娶视为"不忠"。由此看出,作者一面在标榜"子孝与妻贤"传统伦理道德,一面又在通过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展示了"子孝是双亲的饿死及一夫二妻的"无礼行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全忠全孝"通常被当做一个理想的价值目标,但二者往往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所谓"忠孝难以两全"。如果说蔡伯喈在不能尽孝的前提下,为朝廷尽忠,为封建国家全心效力,进而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倒也可以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理想人格典范。偏偏他又无意于仕途,对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不屑,整日里在牛府中思亲念妇,长吁短叹,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国家栋梁"。事实上,号称"全忠全孝"的蔡伯喈,一方面无力尽孝,另一方面又无心尽忠,偏偏造成"不忠不孝"的悲剧现实,这是一个残酷的讽刺。如果说,"强婚"只是让蔡伯喈背负了良心的自责和道义的重压,那么"强官"造成的直接后果却是蔡伯喈内心"忠"和"孝"之间的.尖锐矛盾。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到了这一步,理想社会应有的家庭的淳厚亲情,功名富贵的荣耀,传统伦理道德、伦理政治的理念也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蔡伯喈自始至终都被动地处在忠和孝的夹缝中,处于一种有真情又不敢大胆表现,既对传统礼教的束缚心存不满却又无力反抗,只好听任命运摆布的尴尬境地之中。他的"三不从"和"三不孝"既是顺承的紧密联系,又是因果的必然关系。"孝"这一原本基于家庭血缘关系的基本伦理观念,在现实中由于濡染上功利性的欲求而被扭曲,也被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加进许多符合其阶级利益的道德内容和伦理规范,因此所谓的"孝"都要和"衷"归结在一起。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是自相矛盾的,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

读琵琶记有感2

  原因种种,迫得我不得不打起精神看一些有名的没名的古文,辛苦了一场,不说上一两句,总觉得吃亏了些……

  《琵琶记》是高明元末的作品,据说是成就比较高,影响也比较大的一部作品,作品围绕陈留书生蔡伯喈新婚不久,迫于父命,上京赶考,中得状元,既而被牛府强行留于京城入赘,而蔡原妻赵五娘在家侍奉双亲,因家乡遭遇严重灾害,翁公婆双双饿死,不得已赵五娘弹唱琵琶词行乞到京城寻夫展开。为的是宣扬贞烈和忠孝。

  大道理我不懂,也不想谈论。只是有些好笑,古人也挺有意思的。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到《琵琶记》从张生到柳梦梅到蔡伯喈,个个都是状元,让人不得不怀疑,状元当真就这么好中?我查证了一下,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到状元,从童试到乡试到会试到殿试,从县到省,从省到中央。是真真正正地过三关斩六将,而最终结果是第一甲才限三名,头名才是状元。据说科举考试并不是年年都有,换言之,状元是集全中国数年的第一名,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故,历代状元,有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鼎鼎大名如范仲淹,张先,苏轼,欧阳修都是进士。而七岁能文,有神童之誉的晏殊,也只不过是赐同进士出身。真正地状元,我仅仅是在以上三部戏曲里才看到。

  这和中国只一个李嘉诚,美国只一个比尔盖茨,而言情小说里处处都是李嘉诚和比尔盖茨有什么不同?只不过,言情小说,以爱情为主,讲述的是现代版的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出发点有别,可手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说,古人不也是擅说才(财)子佳人的故事么,你看那个祭伯喈,才新婚2个月就赴京赶考,高中后,又被人看中相貌文才,端的是青年俊才,其原妻五娘新婚时也是青春貌媚,可比桃李。古代,男二十时,要行一个成年礼“束发戴冠”。女,十四,就称为及笈之年,即可嫁人,蔡氏父母言称没有七子八婿,仅一独子,此等婚姻肯定不会是在蔡伯喈岁数太大时才办。由此推算,蔡伯喈大婚时,顶多二十出头。正是男俊女俏男才女貌的时候,可是,文中一再强调,蔡氏父母八十有余。八十有余的父母,二十多岁的儿子?简言之,蔡母最早也是在五十五岁以后受的孕。就是现在,医学设备这么发达齐全,也是闻所未闻。六十岁左右生产,这个概率和高中状元有得一比。

  古人最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蔡氏父母晚来得子,儿子新婚两月蓝田种玉未果,就急急赶考,还是其父苦苦相逼,不合情理,不合情理。




表达被骗的感受的古诗有哪些?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5. 《琵琶记》元 高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天可度》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著名作品。作品出自《全唐诗》。度(d...

蔡伯喈 人物形象点评 《琵琶记》中其他人物也可以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可怜的救济粮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全诗是什么?
《琵琶记》元代.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译文:入朝为田宿舍,晚上登上天子堂。王侯将相本来不是天生的富贵种,贫穷人家的孩子发愤努力,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好...

谁知道《长生殿》与《琵琶记》?谢谢。
寄寓着洪升的民族兴亡感和对帝王"溺情误国"的政治批判。所以,《长生殿》对李杨形象的 塑造,赞扬针砭兼而有之。洪升笔下的情,包容着善与否两个对立的方面,这是他和他的作 品难以克服的矛盾。《琵琶记》《琵琶记》 元·高明作。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剧情是:书生...

我本将心向明月全诗
这句诗节选自《琵琶记》第三十出,释义为“我好心好意对待你”。完整版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本意为子女对父母的好心视而不见甚至出言顶撞。《琵琶记》元代:高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白话译文: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

我待清风如明月,不及明月照我心。这两句话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并且已经有很多版本,所以很难考证那个才是原版。从能够查到的出处,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记》最早。网上有帖子说最早的出处是《封神演义》,但《封神演义》为明代天启年间所作,而《琵琶记》却是在元末,所以《琵琶...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那”是不是通假字
一、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三、出处 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观书有感·...

我待清风如明月,不及明月照我心。这两句话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并且已经有很多版本,所以很难考证那个才是原版。从能够查到的出处,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记》最早。网上有帖子说最早的出处是《封神演义》,但《封神演义》为明代天启年间所作,而《琵琶记》却是在元末,所以《琵琶...

《琵琶记》的背景是什么?
《琵琶记》是元代末年高明的作品。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瑞安属古永嘉郡,是戏文的发源地。同乡前辈编写演出的《赵贞女》、《王焕》、《王魁》等戏文,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明至正五年(1345)登进士第,做过福建行省都事等官,为百姓办过一些好事。后来因为性情耿直,逐渐感到...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全诗
表明封建社会忠孝难以两全,在“全忠全孝”的同时又有一定批判;在宣传封建道德时,对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也有所批判,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如牛丞相的专横,地方官的腐败。作品地位:《琵琶记》的文学成就,大大超过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作品。高则诚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把戏文的剧本创作提高到一...

台湾省17352502256: 《琵琶行》读后感 -
紫园三乙: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本诗作于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年秋天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感伤不已,因此作诗.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型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

台湾省17352502256: 《琵琶记》的书评 -
紫园三乙: 《琵琶记》是对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改编,写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蔡伯喈即蔡邕,东汉末著名文人.但在民间传说中,蔡伯喈只是借用历史人物之名.蔡伯喈上京赶考,一去不回,不顾父母,遗弃妻子,最后被暴雷震死,是个不忠...

台湾省17352502256: 读《琵琶行》有感在党的阳光下作文 -
紫园三乙: 花非花 —读《琵琶行》有感 花非花,人非人,万紫千红谁与共,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满上头,莫问奴归处.—题记 我我唧唧,嘈嘈切切弹弹,你端坐船中,月光如镜洒...

台湾省17352502256: 如何更好的读懂《琵琶记》?
紫园三乙: 《琵琶记》的主观意图是宣扬道德,他在戏开场时说:“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正是这种创作意图促使他改编了《...

台湾省17352502256: 读《古典文学名著怎么教?》有感 -
紫园三乙: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里,出现了不少篇节选自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课文,如《三借芭蕉扇》、《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等.每当学完这些课文,老师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给同学们布置一项作业,即阅读这本名著.中国四大古典文学...

台湾省17352502256: 《琵琶记》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紫园三乙: 《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在进入明清“传奇”阶段之前发展的巅峰,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结构上说,它的情节虽然存在某些漏洞,但从总体上观之,整部剧情以赵五娘和蔡伯喈不同遭遇的双线并行发展的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戏曲的声调格律方面,《琵琶记》改变了早期南戏不讲究宫调配合的做法,根据剧情的需要,考虑曲牌的缓急、性质的粗细、声情的哀乐,以及相互间的搭配,加以妥帖的安排.对句格、四声的运用,也更加严密细致了.所以它在这方面也被明清传奇奉为典范.

台湾省17352502256: 高明《琵琶记》被誉为“词曲之祖”,试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紫园三乙: 首先,高明在他的创作中明确提出了“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思想,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作用,努力尝试把戏剧这种“小道”提升到教育工具的地位. 其次,他以他的文学修养,提高了南戏的文学品位,并以其作品,改变了南戏的粗糙和简陋,是南戏得以与杂剧、与文学史上的其他文学样式并驾齐驱,使南戏由民间进入到文人的书房,以此为标记,南戏创作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最后,《琵琶记》结构形式上的创造,作为南戏创作的范式性作品,给后来的创造以极大的影响.《琵琶记》采用的双线结构模式,几乎成为了后来南戏、传奇创造的基本结构方式.

台湾省17352502256: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是什么?从布局、语言、人物形象、心理、思想、写境几方面答 -
紫园三乙: 1、人物心理刻划突出.作品注意多角度地展示人物内心.2、 情节布局上采用双线结构.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的苦难.3、语言上不同人物用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语言本色;蔡伯喈,词藻华丽.

台湾省17352502256: 《琵琶记》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紫园三乙: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

台湾省17352502256: <<琵琶记>>作者?及名句?
紫园三乙: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