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数学题

作者&投稿:弭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包含数学题的诗歌(越多越好)~

  《说好的,及格呢》

  我的解答凌乱着 在响铃时刻 ­

  我用颤抖的右手写着 ­

  洛必达法则 ­

  窗外嬉戏的白鸽 在湖边快乐 ­

  而我断断续续解释着 ­

  为啥可导呢 ­

  有极限么 假设 无穷小替换了 ­

  怎么了 错了 奇怪了 ­

  ­式子越写越长了 ­

  未知数消不掉了 ­

  区间内函数到这 ­

  不连续了 ­

  怎么了 崩溃了­

  ­做好的 题目呢 ­

  ­糟糕了 算错了 ­

  ­草稿纸 用完了 ­

  罗尔和拉格朗日柯西定理 ­

  还有泰勒 ­

  ­那些分不清的公式为什么 ­

  我都不记得 ­

  时间没了 ­

  题空得 太多了 ­

  ­心灰了 意冷了 ­­

  放手了 不管了 ­

  ­有些分数永远都不会是我的 ­

  要怎么及格 ­

  怎么了 崩溃了 ­

  ­注定的 不及格 ­

  伟大的 数学课 ­

  学饱了 你怎么就没尽头呢 ­

  时间没了 ­

  题空得 太多了 ­

  心灰了 意冷了 ­

  放手了 不管了 ­

  有些分数永远都不会是我的
  ­
  ­要怎么及格 ­

利用诗歌表达数学思想、概念的诗歌比较多。例如张景中院士主编的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中(该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每一章都有一首诗歌。例如第一章《集合、映射与函数》时,说到:
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换星移看沧桑。
因果变化多联系,安得良策破迷茫?
集合奠基说严谨,映射函数叙苍黄。
看图列表论升降,科海扬帆有锦囊。
当到第二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时,说到:
晨雾茫茫碍交通,蘑菇核云蔽长空;
化石岁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风.
指数对数相辉映,立方平方看对称;
解释大千无限事,三族函数建奇功。
在学习完这两章内容后再仔细研读,别有一番感受。
二、诗歌数学题
数学很抽象,又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怎样使数学易于理解,为人们所喜爱,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数学家做出许多尝试,歌谣和口诀就是其中一种,让人们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从南宋杨辉开始,元代的朱世杰、丁巨、贾亨、明代的刘仕隆、程大位等都采用歌诀形式提出各种算法或用诗歌形式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朱世杰的《四元玉鉴》、《或问歌录》共有十二个数学问题,都采用诗歌形式提出。如第一题:"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葭生两岸长其形,出水三十寸整。东岸蒲生一种,水上一尺无零。葭蒲稍接水齐平,借问三般(水深、蒲长、葭长)怎定?"在元代有一部算经《详明算法》内有关于丈量田亩求法:"古者量田较润长,全凭绳尺以牵量。一形虽有一般法,惟有方田法易详。若见涡斜并凹曲,直须裨补取为方。却将黍实为田积,二四除之亩法强。"
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代表作。《算法统宗》全书十七卷,广泛流传于明末清朝,对于民间数学知识的普及贡献卓著。这本书由程大位花了近20年完成,他原本是一位商人,经商之便搜集各地算书和文字方面的书籍,编纂成一首首的歌谣口诀,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化成美妙的诗歌,让人朗朗上口,加强了数学普及的亲合力。程大位还有一首类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这道诗题大意是说:好酒一瓶,可以醉倒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33位客人醉倒了,他们总共饮下19瓶酒。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别是多少瓶?
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这个算题原文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这个问题流传到后世,有过不少有趣的名称,如"鬼谷算"、"韩信点兵"等。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用诗歌形式,写出了数学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包含着著名的"剩余定理"。也就说,拿3除的余数乘70,加上5除的余数乘21,再加上7除的余数乘15,结果如比105多,则减105的倍数。上述问题的结果就是:(2×70)+(3×21)+(2×15)-(2×105)=23。
在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也有这样一首数学诗:"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你如果列出无理方程运算后,则可得出此群蜜蜂为72只。另外有一首写荷花的数学诗,:"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代数题!你看,长在湖里的红莲,露出湖面的长度是半尺,它被风吹向一边,红莲顶上的花离原水面的距离为2尺,问湖水有多深?根据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为3.75尺。
三、数字入诗:
最常见的入诗的数字是一。"一"虽说是个数字概念,其实,把"一"字恰当地运用到诗文中,会产生美的艺术效果。
例如清代诗人陈秋舫写过一首以《题秋江独钓图》为题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把一个个洒脱的渔翁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又如元曲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诗中22个"一"字不断重复,反映了人生虚幻的凄苦。其写法奇特,而以俚语取胜。
有些诗歌会把一到十十个数字镶嵌到诗中。宋代理学家《邵康》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此诗妙在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色写得静美无比。两首诗歌对比诵读,很是奇妙无比。
关于数字入诗还有许多凄美的故事。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百千万"十四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七"出现了两次,由于"七"与"妻"同音,显然司马相如有停妻另娶的意思。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你看,这首数字诗写得多好,数字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可谓是百转情肠。难怪司马相如读后越想越惭愧,终于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
四、数字对联: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幅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郑板桥立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众吏惊问何故,析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少食。
象上面这条全部用数字写成的对联很少见,而嵌入数字的对联很多。但嵌入十个基数的对联并不多见。下面介绍两条谐联: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读后令人捧腹。原来先生讲命,恰如孩童信口念数,是不值得认真的。再如下面这条联,上下联都包含了十个基数,十分难得,值得仔细玩赏。
相传,苏东坡与学友赴京赶考,因涨大水,船只行进困难,耽搁时日,眼看应考就要迟到,学友叹曰:"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亦用数字入联劝勉道:"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上联从一数到十,下联又倒着从十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述得淋漓尽致。
五、利用数学知识重新阅读诗歌
有许多诗歌,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与数学的联系,但仔细思索之下,利用数学知识重新反思诗歌内容,会有全新的认识。
譬如歌剧《刘三姐》中,刘三姐与三位秀才(陶,李,罗)对唱,罗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清。"刘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奇奴才。" 计算一下可以发现300 = 99 + 99 + 99 + 3 。这正是数学中的整数分拆问题。如果不计次序的分拆,就有四种分拆方法:300 = 99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99 。显然,上面的分拆数目若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4种;若不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1种。这时候可以有一个更一般的问题题: "将300分成有次序的4个奇数之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不难想象,如果当年与刘三姐对唱的罗秀才,将歌词的最后一句改为: "多少分法请说清",那么即使刘三姐非常聪明,一时间,也恐怕难于应付了。
六、数字谜语------一首不见数字的数字诗
宋代女诗人朱淑贞有一首《断肠谜》:"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其实,这首诗中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合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七、数字讽刺诗
利用数字入诗,可以写出许多讽刺意味极浓的讽刺诗。例如清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还是清朝道光年间,官员腐败,皆嗜鸦片,衙门尽设烟馆,一片乌烟瘴气,有人写诗嘲之:"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支枪。" 讽刺朝廷的那些昏晕无能的赃官,可谓是入骨三分。前几年在某杂志上见过一首讽刺如今的某些官员的数字诗:"喝酒一杯两杯不醉,跳舞三圈四圈不累,搓麻五点六点不困,小姐七个八个不多,受贿九万十万不退"。不知道这些当官的看见了会有什么想法。
有一首民间流传古诗说的是泥塑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足无能。"这里给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罪状",算得上是一篇檄文。据说:当年推倒宣扬封建迷信神像的时候,就念这首诗,念到"十实无用"一句以后,紧跟着就是齐声怒吼:"推倒它!"大家一齐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与之相反,清代被康熙皇帝称为"操守为天下第一"的清官张伯行,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文》,文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连串的8个"一"字,阐明他的廉政自律观。
这些数字诗歌,一个个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妙趣横生,有种别样的美。阅读这些数学诗,它不仅可以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些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试用过很长时间,效果不错,有一些学生受数学诗歌的启发,也开始尝试着把数学中的一些结论和方法用诗歌的形式表示出来。



一、晚霞红

太阳落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

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

二、百羊问题

甲赶群羊逐草茂,

乙拽肥羊一只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

甲云所说无差谬,

若得这般一群凑,

再添半群小半群(小半群就是四分之一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

玄机奥妙谁猜透?

三、巍巍古寺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有几何?

一队猎手一队狗,二列并着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脚一共八百九,共有多少猎和狗?

李白好斗酒,提壶去打酒,观花饮一半,见店打一斗.先见三户店,又遇花三朵,回到家一看,还有一斗酒.问君李白斗几斗?出门壶内多少酒?


二年级数学小知识儿歌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 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6、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

求解一道小学的数学题。
只能唱歌和只能跳舞的共有 120+40-30=130(人)不会唱歌又不会跳舞的有 250-130=120(人)

听着歌做数学题好吗?
不好 1、分散注意力,提高出错几率。2、形成习惯后,不听歌会难以集中精神,导致考试发挥失常。

小学数学题
歌咏队人数\/(歌咏队人数+舞蹈队人数)=5\/8 (歌咏队人数-90)\/(舞蹈队人数+90)=2\/3 解得:歌咏队人数=250 舞蹈队人数=150 所以,现在歌咏队人数=250-90=160 现在舞蹈队人数=150+90=240 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二年级数学题三个同学唱一首歌用三分钟一个同学唱一首歌有几分钟
答:亲!这个问题有点不清楚呀!如果每个同学平均唱一段,那么每个同学唱一首要三分钟。如果三个人一起唱,唱了三分钟,那么每个同学唱一首要三分钟。

小学数学题唱歌跳舞小品有几种排法
唱歌,跳舞,小品 唱歌,小品,跳舞 跳舞,唱歌,小品 跳舞,小品,唱歌 小品,唱歌,跳舞 小品,跳舞,唱歌 共六种

小学数学百分数应用题 五年级学生开展跳舞和唱歌比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占...
都参加的=30%+80%-100%=10 这10%有24人 所以参赛总人24除以10%=240人 240人占总人数的80%。240除以80%=300人

关于数学的诗歌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一道六年级数学题
青年歌手大赛上,10位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5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是9.4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51分;该选手最高分是(9.59)最低分是(8.6)最高分=9.51×9-9.5×8=9.59 最低分=9.4×9-9.5×8=8.6 ...

逍遥叹恶搞;数学题难,千错万错不该错。那首歌叫什么
不好意思,没找到那首歌,只找到了胡歌的《逍遥叹》。逍遥叹 演唱:胡歌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 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 昔日伊人耳边话已和潮声向东流 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 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 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 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 再回首却闻笑...

广汉市18840899730: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诗歌形式的数学题“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一百只,几多鸡来几多兔?”你能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
油媚人参:[答案] 设鸡x只,兔y只 x+y=36 2x+4y=100 解得:x=22 y=16

广汉市18840899730: 古诗中的数学题 和尚分馒头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诗的大意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1个人... -
油媚人参:[答案] 25个大和尚,75个小和尚 最顶层192

广汉市18840899730: 唐代大诗人李白经常饮酒赋诗,下面这道题《李白买酒》诗却是一道极其有趣的数学题: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饮一斗.三遇店和花,喝... -
油媚人参:[答案] [(1÷2+1)÷2+1]÷2, =[ 3 2* 1 2+1]÷2, =[ 3 4+1]* 1 2, = 7 4* 1 2, = 7 8(斗). 答:壶中原有 7 8斗酒.

广汉市18840899730: 一道数学题古诗中,五言绝句是4句诗,每句5个字;七言绝句也是4句诗,但是每句7个字.有一本诗集,其中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总字数反而少了20... -
油媚人参:[答案] 解一:如果去掉13首五言绝句,两种诗首数就相等,此时字数相差 13*5*4+20=280(字). 每首字数相差 7*4-5*4=8(字). 因此,七言绝句有 28÷(28-20)=35(首). 五言绝句有 35+13=48(首). 答:五言绝句48首,七言绝句35首. 解二:假设五言绝...

广汉市18840899730: 谈祥柏的数学趣题《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组成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题目,使数学渗入了诗歌领域,经改编,上述两句... -
油媚人参:[答案] 三位数的完全平方数有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961 其中只有225、441符合条件. 根号“我”为0-3之间,走了为两位数. 首先441 轻=4,的=1,...

广汉市18840899730: 柳亚子写了一首诗《李白买酒诗》,这首诗还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如题 -
油媚人参:[答案] 诗句: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饮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请君猜一猜,壶中原有酒 解法一:方程: 设:壶中原有X斗酒. 一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X-1; 二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2X-1)-1; 三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

广汉市18840899730: “列方程”巧解古诗文中数学问题.远望巍巍塔7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尖头定是______盏灯. -
油媚人参:[答案] 设顶层有x盏灯, 根据题意得:x+2x+4x+8x+16x+32x+64x=381, 127x=381, x=3. 因此尖头(最顶层)有3盏灯. 故答案为:3.

广汉市18840899730: 一个很纠结的数学题~貌似还带点文学知识.一幅《百鸟归巢》画上题诗:一只过了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雀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请运用数学知... -
油媚人参:[答案] 李善兰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数学家,他自幼勤于思考,少年时代就已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智力. 有一天,他随父亲到海宁城里一位大绅士家做客,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百鸟归巢》图.画家是当时很有名的花鸟画高手,在他的妙笔之下,看画的人仿...

广汉市18840899730: 古诗解题 (19 9:27:24)通过一首古诗来解数学题(使用方程):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 -
油媚人参:[答案] 设有僧x人. x/3+x/4=364 解得 x=624(人)

广汉市18840899730: 诗歌中的数学题问题 -
油媚人参: 虽然你看这样对我,我还是给你吧. 唉!!! 问题:巍巍古寺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 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 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 算来寺内几多僧. 此诗题出自清朝人徐子云的《算法大成》,俨然有趣,令人耳目一新. 可设盛饭用碗x个,盛羹用碗y个,则 x+y=364 3x=4y 解得: x=208 y=156 因此,寺内有僧3x=3*208=624(人). 小学算法:364÷(1/3+1/4)=624(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