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

作者&投稿:弘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汉武帝做了皇帝之后,需要加强他的中央集权统治,老子的宽容思想就不再合适了,于是,汉武帝就提倡等级思想,尊重皇帝的权力。

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对汉武帝说,现在推荐的官员,都是喜欢法家的思想,但不利于统一思想,他们的言论经常有扰乱舆论的危险。汉武帝于是让各地官员推荐懂得儒家思想的人,他亲自主持考试。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的问题时,回答得非常好。从此,汉武帝就开始重视儒生了,让他们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有的还做了丞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意思是废除其他很多的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以后,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而且法官也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就开始确立了,但真正的全面确立是到了隋唐时期。

因为儒家思想承自《周礼》,主要教化人们要注重德行,当然,这对统治者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儒家思想的阶级尊卑思想受到统治者喜爱。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三纲五常……等观念。使用儒家思想对天下进行教化,可以是纲常有纪,尊卑有序。更重要的是,这种阶级观念会让臣民从根本思想上服从君主。统治者当然喜欢让天下人都认同和学习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所以汉朝,以及后世基本都选用了儒家思想。

儒学创始于中国春秋末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年——479年)。从儒家整体的发展史来讲,绝对的孔子真传是说不清的,韩非子就说过这样的话: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移为三,他们都在说自己是正统,谁能区分先秦的时候儒家并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当时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知识创造时期,号称百家争鸣,但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再无此景。历史走到了秦始皇改天换日,秦朝用苛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帝国是地地道道的法家思想,李斯建议焚诗书,百家争鸣一去不回。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截点,用易中天老师的话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再也没有真正的“思想家”。后来的那些最多称得上文人或政论家,他们的存在也仅仅是帝国的鹰犬。时代走到了汉武帝,把所有的思想都废掉,采取董仲舒改编的儒家,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儒家”的思想作为所谓的治国纲领,但是实际上是外儒内法,政局里还是在用刑治,儒家只不过是忽悠百姓的幌子
不得不说。儒学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 堪的现实,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 i 而且在汉朝公元前220年建立了。然后分开了为西汉和东汉。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建立,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明帝永平年间,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在汉朝的时候汉朝统一郡主和制度了。然后他们需要一个有效的道德制度。因此他们商量了很多,然后确定了儒学的“独尊”和“独占”地位。他们通过儒学作为诸子学改为“独尊”之学,通过私学改了为官学。在这样的情况内,儒学复兴了很多,还有发展了很多。这个形势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形成为一个转折点了。还有,从这个时候开始很长时间上儒学当了中国社会的精神再生产,还有对很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了。 儒学是汉代必修的官学 ,官吏选拔以德为尚 ,兴廉举孝 ,被推举的“孝廉”们 ,在被“试职”以后 ,有功、有能、有绩、清廉者 ,才得以委任。汉代官吏选拔尊崇儒学 ,对否暂且不论 ,但以德论功取人 ,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在汉代时建立官学的儒学了,汉代里面一边有先秦儒学的仁礼之教的遗产,比较重要的是荀子的礼学思想,还一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跟儒学有兼容性,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大一统理论。儒学对汉代的帮助很多。比如说儒学对汉代有助于稳定汉代社会的统治秩序,还有助于汉朝文官制度的建立,从这方面来说,汉代儒学实现了先秦儒家的经世理想,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汉代儒学发现、整理并传授了儒家经典,还有以儒学成为专门之学经学,这个形势对中国的艺术化有很大的影响。但汉代儒学也有其历史局限。在四个部分内我们可以理解这个情况。第一,汉代儒学在政治上汉儒在政治上依附性强,极力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意图,失去了先秦儒者的平民性格与独立精神。第二则为了神化君权,力图使儒学神学化,并以谶纬形式开展大规模的造神运动,失去了先秦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第三则为抬高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不仅神化孔子和经书,而且把经书法典化,甚至把它作为平讼断狱的法律依据。如酷吏张汤便以《尚书》、《春秋》决大狱。第四则第四,学术政治化。学术上的是非, 如论五经同异今古文学的争论,都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纽结在一起,难解难分,乃至要由皇帝来“临决称制”,充当裁判经过东汉末黄巾起义、三国鼎立,两汉经学日渐衰落,玄学抬头。可以说玄学是儒学的“异化”。但是,在两晋南北朝,玄学并末取代经学的官学地位。在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在儒学的尊奉,更甚于南朝各代统治者。北魏孝文帝命人译《孝经》教于国人,即为一例。儒学推动了当时北文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及其与汉族的文化融合,最后是民族大融合。唐宋以后,君主制度已相当稳固,中国封建制社会继续信前发展。当时社会的主要变化是:随着豪门士族集团的衰落,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科举取士制的确立和发展,为寒门庶族的士子跻身于各级官僚机构堤供了机会,也因此要求儒学本身有所变化。北宋仁宗朝范仲淹的改革(史称“庄历新政”)促进了宋学的肇兴。宋学还以排斥佛、道而又善于吸收佛、道哲学为其思想特色。然而,宋学并非“异教”化了儒学。从思想渊源看,宋学的主源仍是先秦儒学,尤其是思孟学派。康熙皇帝在其《孟子庙碑文》中就曾指出: 孔子没后百有余年,浸假及于战国,扬墨塞路,祸烈于曩时,子舆氏起而辟之,于是天下之人,始知诵法孔子,率由仁义。斯道之有传,至于今赖之。是以后世学者如韩愈、苏轼之徒,咸推其功以配大禹。而洛闽之儒,咸遵为正学之宗传。于戏,盛矣。宋学不是又一次儒学复兴,而是对汉学的革新:宋学重义理,不以记诵章句为专;宋学疑经(怀疑由汉儒训释的经典),主张返回本经(指孔子所删定的经典),重新疏解,以发明圣人之道;宋学恢复了先秦儒学的人文精神,冲淡了两汉经学的神学色彩。然而,宋学本身又有不同的流派:有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的事功派,如北宋的荆公(王安石)新学,南宋的永康、永嘉之学;有注重性命天道的道学(理学),如濂、洛、关、闽之学;还有兼餐道家倾向的蜀学等。 有宋一代,党争与学禁交织一起。学术之隆替与政治势力之消长紧密相连。尤其是程、朱理学,迭经元祜党争与庄元学禁的打击,终于在南宋理宗时得到了朝廷的尊崇,此后,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思想。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派别。它与程朱理学既对立又统一,都是思孟学派的继承者。只是程朱主“道问学”,陆王重“尊德性,”而他们对于“性与天道”的探讨,都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形成各具特色的哲学与政治伦理学浑然一体的理学思想体系。程、朱、陆、王的思想学说是儒学的理论顶峰,后儒是难以企及的。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市场经济在沿海和长江流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而此时盛行的阳明心学,对“愚夫愚妇”即普通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出现了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平民儒学,这是两汉以来所没有的。明清之际的学者李二曲说: 象山虽云单传直指,然于本体犹引而不发,至先生(王阳明)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诚可循之入道,此万世之功。 与此同时,一些激烈批评理学的“异端”思想家提出了若干赋于时代意义的新思想、新现念,但被统治者“极力划削,渐次消除”掉了。 理学在清代已呈颓势。一部分学者因清算宋学而回归于汉学,一部分学者则因逃避文字狱而藏身于历史考据学。清代汉学与两汉经学有很大不同,其中最主要是清代汉学与政治联系不很紧密,政治对学术的干扰减少,加之长期以来的学术积累(其中也包括宋学的学术积累),因而使清代学术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乾嘉汉学,可以说是儒学史上最后也是最高一座学术巅峰。秦始皇废掉了儒家,汉武帝时儒家东山再起 而且尽可以有一种儒家思想,隋朝开科举 儒家变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宋代广开言路,儒家思想达到一个高峰,明代的科举八股最变态 儒家文化彻底变成了考试章程 绝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 清代也很重视文化,儒家思想用得也实际,忠君爱国的汉臣也一大批,但是随着科学知识的来临,清朝末期的科举八股,阻挡了真正人才的任用。
望采纳!


汉武帝对儒家学派的态度是什么,这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这么做维护了封建统治(儒家思想的仁讲究尊卑等级),儒家思想也因此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思想。影响到了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并使他们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是 A.人定胜天气 B.实行仁政 C...
他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一理论为皇帝和皇权戴上神圣的光环。A、B分别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孟子的思想;D不是儒学的内容。故选C。点评: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学产生后经历了三次改造:第一次是在战国时期,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

儒学为什么在汉代得到发展
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提倡,汉武帝时期设置太学、表彰儒家经典,做了很多推行儒学的工作。是汉代的统治需要所促使的:首先是汉代的历史背景:因为汉朝是在秦朝之后,而秦是以法家思想治国并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汉朝统治者便不得不采用相对柔和的方法治理国家。儒家政治体系正适合了这种需要。其次,汉代刘邦引入儒家...

为什么西汉选择了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1、因为西汉时期面临着国家大一统的任务,而儒家学者董仲舒又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成为西汉以后的正统思想。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
和《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并给其作出注解,随着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中对儒家经典解读的标准答案,孟子地位快速提高,“孔孟之道”成为儒学精神的核心表达,答案选C,A项表述错误,B项是孟子地位提高的重要条件,但仁政理念深入人心发生在汉代之后,D项与题意无关。

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
当然是董仲舒,他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了一个具有神 学倾向的新儒 学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主导意识形态…...

孔子在汉朝的地位是怎样的(详细说明),汉朝为什么崇尚儒家?(原因详细...
西汉以后,董仲舒提出迎合汉武帝的皇权至上的学说,使儒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秦焚书坑儒之后,除易经外,儒书基本绝迹,靠儒生的记忆背诵才流传下来。汉朝时,五经通过年迈的儒者...

汉代儒学受到哪些冲击?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①孔孟儒学强调“克己复礼”,维护的是礼乐制度;董仲舒强调大一统,维护的是封建制度。②孔孟儒学不事鬼神,董仲舒将皇权神圣化。③董仲舒糅和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外儒内法。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①吸收了佛道思想,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

儒学在什么时候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学
当然是在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了。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2.推明孔氏,抑黜百家。3.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4...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指什么?
实际上,儒家思想在董仲舒那里,变为了一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孔子的很多初衷思想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儒家本来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由孔子所开创,是一种激励人们入世作为、克己复礼、修身做人的学说。但到了汉代,儒家一家独大,其他诸多思想流派被废黜了。比如诸子百家时期,流传甚广的道家、...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
居思比特:[答案] 汉高祖建立汉朝的过程就认识了不少儒生,而且张良也是主张儒术的,渐渐地刘邦就与张良探讨如何以儒治国.后来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引起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后来汉朝就以儒治国了

武进区18070067518: 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
居思比特:[答案] 单从当时的情况讲,主要是其有愚民效用,秦朝焚书坑儒,可谓独尊法家,法家是一种完全没有精神层面的思想!依靠严酷的刑罚法制治理国家!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儒家进行改良,融合了法家.提出天人合一,认为皇帝是上天之子,...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
居思比特: 适应了当时封建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主张建立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有利于封建教育的发展;独尊儒术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
居思比特: 看过司马迁《史记》的都知道,绝对的政治原因,汉武帝打击窦太后“黄老学派”的手段.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
居思比特: 汉武帝做了皇帝之后,需要加强他的中央集权统治,老子的宽容思想就不再合适了,于是,汉武帝就提倡等级思想,尊重皇帝的权力.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对汉武帝说,现在推荐的官员,都是喜欢法家的思想,但不利于统一思想,他们的言...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学在西汉独尊的原因 -
居思比特: 儒家,黄老,以及法家,都是战国时期的显学,秦采用了法家,严于用典,很快灭亡后,后人总结法家太过严酷,因此后来法家失势,到汉朝建立民生凋敝,国力羸弱,为了尽快恢复国力,开始休养生息,采用黄老学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已经相当强盛,再采用无为而制就不合时宜,于是没有法家的严酷,没有黄老的惰性,的儒家就被推到了历史舞台!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
居思比特: 统治者迫切利用儒家的忠君思想来统治和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利益.所以才会出现罢除百家,独尊儒术.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
居思比特: 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糅合了儒、法等多家学说的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能获得“独尊”的地位.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学在西汉时取得统治地位的原因 -
居思比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有其历史的、政治的、文化教育政策的及其思想自身的诸多原因.1、在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受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的历程,随着董仲舒的...

武进区18070067518: 儒家思想学说在汉代取的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居思比特: 主要是为了巩固皇权,汉武帝实行霸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便他更好的控制朝政.且儒家思想主要对贵族与皇室有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