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张衡地震仪是什么样的?(图片+介绍)

作者&投稿:慈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张衡地震仪是什么样的?(图片+介绍)~

地震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 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所以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地震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 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所以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地震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 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所以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赵县13525854919: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长什么样? -
荤冠舒降: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赵县13525854919: 地震仪是是什么样子的?
荤冠舒降: 在我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大厅里,存放 着东汉时代张衡发明并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 地震仪,即候风地动仪的复原模型.整个仪 器用精铜铸成,外形像个大酒桶,中间的圆桶 直径2.7米,里面装有精巧的结构.圆桶外 面有8条龙,分别盘踞在8个固定的方&上, 与里面相应的机关相连.每条龙的口里都含 有一个小钢球,其对应的下方均有一个向上 张着嘴巴的铜蛤蟆.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比 较强的地震,相应方位的龙口便会张开,钢球 会准确地落到蛤蟆的嘴里.这样,观察人员 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 地震.

赵县13525854919: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甚么模样的有甚么用途、 -
荤冠舒降: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由青铜铸成,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仪体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信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珠.地上对准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当某处发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张嘴吐出铜珠,落到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地震.

赵县13525854919: 张衡的地动仪是怎样做成的? -
荤冠舒降: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侯凤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成为“八道”.道中安有“牙机...

赵县13525854919: 古代的张衡发明了什么呢?看看图片. -
荤冠舒降: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主要成就开创了我国天文、地理研究之先河,代表作品有《灵宪》、地动仪、《四愁诗》等.于公元...

赵县13525854919: 张衡的地动仪是怎么测出地震的? -
荤冠舒降: 关于这架仪器,《后汉书》中记载:“地动仪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酒尊就是酒坛.)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主要是中间的“都柱”(类似惯性运动的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和仪体相接联的八个方...

赵县13525854919: 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叫什么 -
荤冠舒降:[答案] 张衡发明了最早的地震仪,称为候风地动仪 公元132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最早的地震仪,称为候风地动仪.它全部用精铜铸成,外形很像-只带盖的凸肚茶杯,中间的椭圆形球表面铸着八条龙,龙头对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赵县13525854919: 张衡的地动仪的具体构造是怎样的? -
荤冠舒降: 《后汉书·张衡列传》对地动仪的描述 阳嘉元年,夏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赵县13525854919: 什么是地震仪 -
荤冠舒降: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在公元前132年,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叫做侯风地动仪. 近代的地震仪在18世纪90年代才制作成,其原理与侯风地动仪基本相似,地震仪发展很快,种类繁多,现有长、短周期等各种类型,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磁带记录、数字化等.灵敏度从放大几倍到千倍、万倍、十万倍乃至百万倍不等,周期范围从0.05秒到100

赵县13525854919: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了解 -
荤冠舒降: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常识科技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