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第十三中有哪些内容

作者&投稿:鞠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1),执事敬(2),与人(3)忠。虽之(4)夷狄(5),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第十三》
(1)居处恭:处,音“楚”。居处,日常起居。恭:态度端庄。
(2)执事敬:执事,执行任务;担任工作。敬,敬慎认真。
(3)与人:与,音“宇”,交往。和人交往。
(4)之:动词,往、到。
(5)夷狄: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樊迟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日常起居要态度端庄,担任工作要敬慎认真,和人交往要忠心诚恳。虽然到了未开化的蛮夷地区,也不可背弃。”


《论语·子路第十三》全文
全文: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翻译: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儒家一直注重内在的修炼,给人们提供发展的秩序就是修身齐家...

子路第十三原文和翻译
子路第十三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本篇共有30章,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译文:子路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自己带头做事,同时使百姓勤劳工作。...

《论语·子路第十三》08:谦谦君子
《论语·子路第十三》08:谦谦君子什么样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治理家政。当他刚开始有财物时,便说:‘差不多够了。’当稍微多起来时,就说:‘够了,可以了。’当财物到了富...

子路第十三-1
现在讲《子路第十三》篇,以连贯的观念来看,这篇文章是对上论《为政》篇以后所作的发挥。就是说一个人学问的内在修养与外用,当然包括了过去所谓做官的学养,乃至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先天下之忧而忧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这一节文字非常简单。子路问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他两个观念:...

《子路第十三》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13?3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

《论语·子路第十三》16:夫子哪里有什么真理
《论语·子路第十三》16:夫子哪里有什么真理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叶公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让近处的人快乐满意,使远处的人闻风归附。”“真理”这个词儿,好像还真不是舶来品。但它今天所表达的意思——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已经全然没有中国味儿...

《论语·子路第十三》26:人,以何立,何以立
《论语·子路第十三》26:人,以何立,何以立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先生说:君子安舒、泰然但不骄矜;小人骄矜却不能安舒、泰然。《论语》所录之语是孔子生时应答弟子时人的话,所谓论,是经由孔门弟子后学讨论编次的意思。有了这个“论”,便或多或少体现着一种内在的不...

论语中哪些句子中出现了子路
《论语·子路第十三》 19.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何处,它的原意是夸人的吗?
”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言必信、行必果”,现常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可这个典故最早的意思却不怎么样:《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其实纵观全文,这个评价是有背景的——孔子...

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是什么意思
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的话。语出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第三章.原文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芦溪县17635131809: 论语子路第十三篇部分翻译 -
少怖法斯: 1.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

芦溪县17635131809: 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チ6ᆭ1子路翻译 -
少怖法斯: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①,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抑...

芦溪县17635131809: 关于论语(五)的问题(子路第十三节选一)的问题.内容: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
少怖法斯:[答案]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译文:孔子说:“名分不正,...

芦溪县17635131809: 填空,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言必( ),行必( ). -
少怖法斯: 言必信 行必果 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①,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原文释义:指这个人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此语现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可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

芦溪县17635131809: 卫君待子而为政什么意思 -
少怖法斯: 语出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第三章. 原文是: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

芦溪县17635131809: 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チ6ᆭ1子路翻译 -
少怖法斯:[答案]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①,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抑...

芦溪县17635131809: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何处,它的原意是夸人的吗? -
少怖法斯: 此语现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可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

芦溪县17635131809: 求下面内容原文 -
少怖法斯: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芦溪县17635131809: “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含义?出自那里? -
少怖法斯: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 亦可以为次矣....

芦溪县17635131809: 《论语》“子路篇十三”一段话“樊迟请学......焉用稼?'"说明什么问题?孔子真的认为种菜没出息吗? -
少怖法斯: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