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是不是昏君?诸葛亮是权臣还是忠臣?

作者&投稿:初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阿斗是不是昏君,就见仁见智,毕竟他并非是残害百姓、为非作歹、任意妄为之君,只不过是贪图逸乐、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罢了,说他是庸君却一点不为过。把先主舍生忘死、辛苦半世创下的基业丢掉,而苟延残喘,单凭这一点,就连有骨气的臣子也不如,不是庸君又是什么呢?

说到诸葛亮,的确是一个权臣,事无大小皆由他定夺,可以说中国 历史 上拥有如此权力的大臣少之又少;同样诸葛亮也是一个赤胆忠心,日月可鉴的忠臣,临危受命,为报答先主知遇之恩,为延长蜀汉国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是大忠臣又是什么呢?

阿斗连昏君都不配称呼!他枉自是一国之君,却无丝毫“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节操。

诸葛亮是忠臣,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赤诚感天动地,化作 历史 的永恒。一代炎黄子孙爱戴他,是因为他们从他“受仼于败军之际,奉命于为难之间”兴蜀汉的业绩中,升华了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

(刘禅)

如果认为刘禅在位四十年中,蜀汉政权屹立不倒是刘禅的政绩的话,那也是凭着诸葛亮、法正、蒋琬、费讳、姜维等文臣武将的文攻武卫,他在位四十年,其实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他昏吗?不昏!他早就对“革命”失去信心,心中早就在问自己:“蜀”字旗到厎能打多久?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忧虑是正确的。

但是作为先主指定的接班人,应该继承先主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也许先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个娃娃以后可能会“违背老子遗愿,甚至败了家业(江山社稷)”,于是明示诸葛亮必要时可以“取而代之!”

(白帝城托孤)

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同时也明白先主白帝城托孤那番惊心动魄的嘱托,诸葛亮也许有一种紧迫感,于是在刘禅刚刚即位就纷纷叛乱的严峻局面中,采取“剿抚并举,恩威并用”的策略,迅速平息叛乱,并在短时间的准备后就开始了连续的五次北伐。

诸葛亮是想拼了老命把许昌拿下,完成北伐任务,告慰先主。

刘禅 是咋个想的呢?

请看 刘禅 的向邓艾递交的降书,据巜三国志.蜀书三》后主传:“限分江、汉,阶沿蜀士,斗绝一隅,干运犯冒,......”

我简单用白话文翻译一下:我们蜀汉因为长江和汉水阻隔,象踡缩在米斗中生活一样, 触犯天运, 一年又一年,我刚即位,文皇帝(曹丕)向我宣示温和亲密的诏令,给我指了出路,而我愚昧无能,贪恋父亲留下的帝位, 苟生多年, 没有遵从教导,如今朝庭大军声威大振,人神均有向善之理,敬畏 王军威严。 .....

我自主部下放下武器,脱掉盔甲,把官库中的资财完整保护,.....我跪在地上想着大魏布恩施救,......生死的恩赐,由你裁处,我抬着棺材前来投降。......

(刘禅儿子刘谌像)

此时姜维正在剑阁激战,尚有几万人马,足可回援成都,而南方的部队尚未开始实施增援勤王,战局大有可为,可惜姜维只能以刀砍石,发泄失望!

因此,阿斗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稀泥,是一个火线投敌的叛逆。

关于诸葛亮

的确他是军政一把手,刘禅能够有高招吗?不见史载。所以事必躬亲是诸葛亮的一贯风格,但是,这样的后果是造成自己身体的伤害,所以丞相不久于人世。

诸葛亮的致命失误在于没有给关羽配备一位忠诚得力的助手,协助镇守南郡,当然是一种对关羽的迁就。

诸葛亮团结蜀中所有三派干部,委任蒋琬留守丞相府,起用稳健的王平。

他不仅是封建道德的楷模,也是卓越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的三军总司令。

他不象霍光一样的称为权臣,他是千古一忠臣!

不是。赵构一类人物。知蜀国力不强,北伐无所作为。但人心可用,蜀相大才,随他去。而且乐不思蜀故事看出城府之深,厚黑术到家,保身最聪明!诸葛丞不是权臣,权臣一手遮天,但他动不了黄皓,一些人事安排也尊重后主意见。权臣是中性词,用在伟人上面不妥。

根据《三国志》中的一些史料记载,可以判断出,阿斗不完全是个昏君,诸葛亮是个忠臣,在此和大家做一探讨。

诸葛亮是忠臣。诸葛亮秉承儒家思想,就算有了极高的权力,也是不敢做皇帝位的。在先主刘备的永安托孤之中,尤其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信任,甚至赋予了诸葛亮极高的权力,而诸葛亮也表达了极大的忠心,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其实自从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就更多的做的“后勤”工作,似乎被先主所“遗忘”,但他依旧是兢兢业业。虽说在辅佐刘禅时,诸葛亮看似集权于一身,但根据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也能了解到诸葛亮一是受先王所托,二是未成年的刘禅还不熟悉行政事务,这才总揽全局。他的内心初心并未改变,一心想要恢复汉初的朝政制度。所以说诸葛亮是个忠臣。

对于阿斗,大家都被一句“扶不起的阿斗”所蒙蔽,都认为其昏庸无能,智力低下。其实诸葛亮曾评价过刘禅“智量甚大”,说他非常聪明,其中表述可能有一些夸张,但是刘禅还是有才能的。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二人的角色相互交叉与制衡,这里面体现出了刘禅的才能。当然,他还是做了很多昏庸的事情,轻信和重用小人,不战而降,在亡国之后到了洛阳更是有了乐不思蜀的笑话。所以说,刘禅是有才能的,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昏君。

综上所述,诸葛亮是个忠臣;对于阿斗我们要看到昏庸的一面,同时也要肯定其有才能的一面。

【阿斗不是昏君,诸葛亮是忠臣】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具体理由如下:

三国所有称帝的人当中,刘禅在位时间最长(223年—263年)总计40年,一个内忧外患,能稳稳当当坐在龙椅上40年的人,会是昏君吗?

后主刘禅忠孝节义,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他谨遵刘备临终遗言,高度尊敬和重用诸葛亮,称其为相父,总揽军政大权,事无巨细都要丞相定夺。

诸葛亮数次北伐,刘禅虽然不太赞同,但还是全力支持,表现出对相父的尊重,同时可以看出,刘禅的头脑是非常清楚的,他意识到蜀汉国力和曹魏的差距,所以不赞成北伐,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之所以没有制止北伐,是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乱的道理,你能说他是一个低智商的人吗?

后主刘禅善待大臣,因为自己生活奢侈腐化,老臣董允上书,刘禅也无可奈何,只能收敛修正自己,并没有对臣子大开杀戒,而是以宽容之心对待,这种修为,一般的皇帝还真达不到。

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自相父去世后,后主刘禅在贤臣辅助下又做了30年皇帝,他继续执行诸葛亮生前制定的一些好的政策措施,废除了丞相制,让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蒋琬为大司马,一个管军事,一个管政务,互相交叉,相互牵制,军政、内政大权不再由一人一把抓,创建了新的人事任用制度,体现了刘禅的政治智慧和能力。

西蜀灭亡时,刘禅为保全城百姓之安危,选择了投降,因为如果抵抗,一方面实力悬殊,另一方面会换来曹魏的屠城。宁愿自己受辱,也要保黎民苍生,这是一种大爱,大德,大勇气!

终上所述,后主刘禅不是昏君。

那么,诸葛亮更不是权臣!

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名成八阵图,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光复汉室,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累死疆场,书写了一曲忠、孝、礼、义、仁、智、信的人生赞歌,为后世万民敬仰的典范。

虽有“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的史实,但都是为了蜀汉江山的长治久安,他治国有方,勤政爱民,始终为实现汉室大一统的理想目标而不懈奋斗着。他视后主刘禅像自己的儿子一样,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精心辅佐。恪守为臣之道,高风亮节,两袖清风。

诸葛亮身为丞相,权倾朝野,但他并没有取而代之,而是殚精竭虑,辅佐后主刘禅,这体现了一个”忠“字。

这样的人,不算是忠臣吗?

我认为是忠臣,而不是权臣,忠臣为国,权臣为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评论交流!

阿斗不是昏君是庸君,诸葛亮是权臣也是忠臣,这是知常容的观点。

阿斗的资质平平,诸葛亮死后,他废掉丞相位置,由大将军蒋琬,还有费祎二人合作主政。这样的目的显然是表面自己想插手蜀汉具体的事务。特别是蒋琬休 养生 息几年这后,他还特意下令蒋琬准备北伐,这些都可以看出他想主政的意思。

问题是这个家伙干了几年之后,发现太累了,所以就懒得干,又扔回给费祎和董允,陈祗等人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资质的确是平庸,但他不昏庸。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有古代帝王少有的对臣下的信任 ,很多帝王水平很高,能力很强,但不信任部下,最典型的就是项羽,当然也有盲目信任部下导致内乱的,这个最典型的当属梁武帝与侯景。

刘禅这一点很好,诸葛亮主政之时,他没有过多干涉,后来蒋琬,费祎等人主政他也没有过多干涉,到了姜维主政时,他对姜维有些不信任,所以用黄皓去制约姜维,但也没有主动针对姜维,只是维持了一个权力平衡。

他平庸的还有一点就是,诸葛亮死后,他选拔人才居然只在世家中挑选,导致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诸葛亮他是权臣,因为他领益州牧,当时蜀汉真正有的地盘也就这个州,简而言知,当时作主就是诸葛亮。所以《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经常会出现这么一句话: 政出葛氏。

孙权在诸葛亮死后,就问现在没了诸葛亮,你们能搞定吗?这也突出诸葛亮的权势。《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记载的人物的死或被废或许或少与诸葛亮都有关联,这算是陈寿弄的诸葛亮的黑材料吧。

诸葛亮是权臣不假,但是他又是忠诚蜀汉,主要表面在哪里呢?

李严曾经建议他加九锡,这其实就是权臣夺位的前奏,诸葛亮拒绝了。诸葛亮至于的爵位都没有封公,王,只到侯,这个也是诸葛亮忠臣的表现。

诸葛亮一生清廉,约束自己子弟,这些都是忠臣的表征。

所以忠臣和权臣是不冲突的。


另一个忠臣是司马懿,他最后也没有让魏给他加九锡,同时也没有封公,问题是他的后世子孙在他的基础上最后夺得了魏国的皇位,所以司马懿在后世的形象也不再是忠臣了。

历史 的确很巧合,如果诸葛亮的儿子在他死时已经成年,或者继子诸葛乔不死,或许 历史 怎么走,谁也不知道。

就像王莽不夺位,估计又是一个霍光式的人物。当权臣走出那一步就不再是忠臣了,没有走出去,那自然就是忠臣。

知常容写过关于三国题材的分析文章挺多的,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找找。

我是 历史 吃瓜客,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一个君主是不是昏君,首先得看他是不是说了算。如果说了不算,想昏也没法体现。阿斗不仅仅在诸葛亮时代说了不算,就是在蒋琬、费祎和董允时代也一样。一直到姜维和陈袛时代,阿斗才逐渐亲政,开始逐渐说了算。这个时候的说了算也只是相对而言,更关键的是他并没有残暴百姓。总之一句话,阿斗不能归之为昏君。我感觉这人似乎对治理国家真的不那么感兴趣。

至于诸葛亮的问题,权臣和忠臣似乎并不矛盾。军政大权在握,没法说他不是权臣;如果说他不是忠臣,我只能问什么是忠臣呢?

导语:三国所有称帝的人当中,刘禅在位时间最长总计40年,一个内忧外患,能稳稳当当坐在龙椅上40年的人,会是昏君吗?

刘禅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阿斗是不是昏君?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也就是后来的蜀国皇帝刘后主,之所以被称为后主,是因为蜀汉政权到他这一代就被灭了,刘禅本人也投降魏国,流下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话。

想必大家读三国到这一段,都会每每咬牙切齿,怒骂这个不争气的“阿斗”,白瞎了当年你还在襁褓之中,常山赵子龙叔叔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你于百万军中了;白瞎了你爸爸刘皇叔东征大败归来,垂死之际,白帝城托孤了;枉费了诸葛匹夫兢兢业业,做着“劳模”表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你打理好内政。

虽然诸葛亮长子诸葛瞻战死,但是形式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刘禅完全可以固守待援等待姜维大军回援,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是可怜了姜维在临死之际还在图谋兵变复国。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中来-刘禅真的是一块烂泥,“扶不起的阿斗”吗?

其实也不尽然,据 历史 记载,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而蜀国灭于263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刘禅虽然昏庸无能,但是也谈不上是一位十足的昏君,刘禅能够在位41年,他自己还是很有一套的。

后主刘禅忠孝节义,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他谨遵刘备临终遗言,高度尊敬和重用诸葛亮,称其为相父,总揽军政大权,事无巨细都要丞相定夺。

诸葛亮数次北伐,刘禅虽然不太赞同,但还是全力支持,表现出对相父的尊重,同时可以看出,刘禅的头脑是非常清楚的,他意识到蜀汉国力和曹魏的差距,所以不赞成北伐,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之所以没有制止北伐,是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乱的道理,你能说他是一个低智商的人吗?

后主刘禅善待大臣,因为自己生活奢侈腐化,老臣董允上书,刘禅也无可奈何,只能收敛修正自己,并没有对臣子大开杀戒,而是以宽容之心对待,这种修为,一般的皇帝还真达不到。

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自相父去世后,后主刘禅在贤臣辅助下又做了30年皇帝,他继续执行诸葛亮生前制定的一些好的政策措施,废除了丞相制,让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蒋琬为大司马,一个管军事,一个管政务,互相交叉,相互牵制,军政、内政大权不再由一人一把抓,创建了新的人事任用制度,体现了刘禅的政治智慧和能力。

西蜀灭亡时,刘禅为保全城百姓之安危,选择了投降,因为如果抵抗,一方面实力悬殊,另一方面会换来曹魏的屠城。宁愿自己受辱,也要保黎民苍生,这是一种大爱,大德,大勇气!

综上所述,后主刘禅不是昏君。

诸葛亮是权臣还是忠臣?

诸葛亮也是权臣么?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事还得从刘备临终前说起。蜀汉章武三年二月,征讨东吴大败而归的刘备病重了,急招诸葛亮到永安宫商议后事。

知子莫若父,刘备甚至太子刘禅才能低微且年纪尚幼,恐怕难以驾驭复杂的局面,于是他对诸葛亮说:“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哭泣着说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之后刘备发出两道谕旨,其一“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其二让太子刘禅“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死后,太子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成为蜀汉政权的头号权臣。史书记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成为蜀汉权臣后,并没有按照刘备的旨意,让李严做自己的副手,而是让他镇守永安,实际上将其排除出朝廷的最高决策层。当时魏国的大臣们纷纷直接给诸葛亮写信,“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可见在魏国人眼中,诸葛亮才是蜀汉幕后的皇帝。

就连蜀汉皇帝刘禅都这么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可见诸葛亮权势之盛。诸葛亮虽然大权独揽,但他与其他权臣不一样,他没有像曹操那样培植自己的儿子接班,他也没有像司马懿那样建立自己的势力,他一心一意只为蜀汉的存在发展。

李严曾给诸葛亮写信,怂恿他“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众所周知,当年曹操父子夺取汉朝皇位,就是按照这个流程来的,加九锡,然后称王,最后篡位。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李严,而是说:“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及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诸葛亮还在信中说道:“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实际上诸葛亮借此表明,自己只想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个人的功名利禄根本就不在乎。诸葛亮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心,最终死在北伐军中,令后世景仰。

总结: 人总是有多面性的,即便是圣贤如诸葛亮这样的人,也会有着不怎么光彩的一面。所以,不管是看待 历史 还是看待现实中的人,都要辩证的去看,一味的看到好,一味的看到坏,都容易被一叶障目。

阿斗,也就是刘禅,自古的评论都是昏君,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他的一生唯一做得正确的事,就是谨记他父亲刘备的遗训,重用诸葛亮,终诸葛亮一生从未有过动摇。



在《三国演义》中,刘禅是有着一定的神奇色彩的。他出生时是满屋红光,又有仙鹤相鸣为庆;赵子龙在曹军营中冲杀,连人带马陷入坑中,也是靠着刘禅体中发出的一道红光才得以全身而退。按照古时通俗的说法,天生异人必有异象。刘邦睡觉时有真龙盘体相护;孙权出生时其母梦见月亮扑入怀中,这样看来,刘禅以后必定会有非同寻常的际遇。但是结果呢,他靠着他老爹刘备的功绩登上了皇位,但之后的表现却么有任何的亮点,后期甚至宠信宦官,败坏朝政,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投降曹魏后,在宴席上甚至还有“此间乐,不思蜀”的名言。这样的君主,不是昏君还是什么?



至于诸葛亮,自然也是忠臣。其实自古忠臣,尤其是重臣,与权臣难以区分。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看起来几乎完全一样。同样的大权在握,独断专行,以致于君主在某些方面也不得不退让和妥协。最直观的例子:西汉的霍光、东汉的曹操、蜀汉的诸葛亮、明朝的张居正。这四人在当时的朝中无一不是位高权重,甚至都有自己的党派势力,在他们掌权时,在位的皇帝几乎没有任何声音。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过,如果从结果来看,这样的区别就很明显了。霍光一心为汉,废立之事虽然颇多议论,但是却无私心,自是忠臣。而曹操则几乎是权臣的代表。他掌权时虽然也对中原之恢复和发展有所贡献,自己也有匡扶海内之心,但是说到底只是为了自家的功业,而不是为了汉家江山。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几乎迫不及待地废掉了汉帝,自己坐了江山,而朝局几乎没有什么动荡,这便是曹操打下的基础了。



至于诸葛亮,自从刘备去世后,他几乎一肩挑起了蜀汉。不管是军事政治,还是一般民政事无巨细,他都亲自过问。他的相府和刘禅的皇宫几乎有着同样的地位,他自己也在《出师表》中提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应有所异同”,而后期蜀汉的大臣,诸如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几乎都是诸葛亮的挚友和门生。在他当政时,蜀国内部只知道丞相,而不知道还有一位天子。但是,他所有的心血,都贡献在帮助这个弱小的国家发展强大,最后完成刘备的“兴复汉室”的理想。诸葛亮死后,家无余财,而且其子孙也并没有什么重爵重位,单从这方面来说,就足以证明孔明的忠心了。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样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是不容得玷污的。

(全文完)

蜀汉后主刘禅既不是昏君,但也不是一代明君,只能算是中等君王。一代谋臣诸葛亮,历经刘备、刘禅父子两朝、位高权重、威震天下、显赫两朝,因此诸葛亮既是忠君报国的忠臣,也是蜀汉的一代权臣。




诸葛亮一死他穷奢极欲最后垮台:说的不是阿斗
除去这些他还是文学家法学家,如此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君主,若能长期执政,恐怕三国乱世就要提前统一了。但是,人生就是不会一帆风顺,他的英明仅仅维持了不足8年,后来5年的统治,与前半程天壤地别,简直不像是一个人做出来的事情。网络配图 古代形容昏君总用“酒池肉林”,曹睿后期名副其实。曹睿...

蜀国丞相诸葛亮劝告刘禅应该发奋图强,振奋精神,万万不能够怎么样?
说起诸葛亮我们都知道,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当然了,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阿斗烂泥扶不上墙,是著名的昏君。诸葛亮对蜀国鞠躬尽瘁,他曾劝后主刘禅不可做什么?这一点在出师表里面表述得非常清楚。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上联是“一代名相诸葛亮”,请对出下联。根据《出师表》对
一代名相诸葛亮后主阿斗一条狗“一代名相”对“后主阿斗”一个是名相,一个是昏君“诸葛亮”对“一条狗”并不是骂诸葛亮,但也有贬低的意思诸葛亮有一条狗的品质,忠心不二,刘备让他当王他都不肯狗不嫌家贫啊,可是,他诸葛亮是一个人啊必须得有自己的想法吖,好好的一个蜀国就毁在阿斗的手里了聪明一世,糊涂一...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他凭什么能在诸葛亮死后依然在位31年?
刘禅在位期间,也算得上是政治清明,并且刘禅是一个十分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自己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才华,所以广纳贤才,尤其是诸葛亮为他培养了一大批的忠臣,也都被他重用起来了。并且他也能够虚心的听从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虽然他不是什么贤能的君主,但也算不得是十分昏庸无道的君主了,...

在诸葛亮死后,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为何还能称帝29年?
诸葛亮也不是一直只懂得填鸭式教育,而是会真正帮助刘禅成长起来。所以刘禅也学习到了很多方法,充实了自己的头脑。诸葛亮作为师傅,也在尽心尽力地教育他,刘禅虽然资质不够高,但是他肯努力。因此他的才华也在逐渐增强。诸葛亮的光环太过大,相比之下才让人觉得刘禅就没那么优秀了。只能说刘禅一直生活在...

刘禅在诸葛亮病死了以后,还能够执政30年凭借的是什么?
一提起刘备的儿子刘禅,世人都会不屑一顾,因为在世人的眼中,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更有甚者,称他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那么,真识的刘阿斗究竟什么样的人呢?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刘禅就任蜀汉皇帝,他总共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各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只辅佐刘禅11年...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了29年的皇帝,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阿斗何许人也,他大名刘禅,刘备的儿子,蜀汉后主。历史上的阿斗真的就扶不起吗?这一点很难说清。他能够自始至终的信任和重用诸葛亮,这一点就没有几个帝王能够做到。诸葛亮也用鞠躬尽瘁来回报刘备父子的信任。 有人说,蜀汉就是毁在刘禅这个昏君的手里。其实不然,蜀汉的灭亡,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刘禅是昏君吗?(我要正品)
” 这个敏字可说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不然诸葛不是有心讽刺了?《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不仅如此,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

自古以来,有哪位好大臣是因为昏君而死?
有些人说“害死好大臣就是昏君”,我个人不赞同。有些君王是暴君,例如朱元璋,开国四大案杀了无数跟他打天下的忠臣良将。但是他至始至终不昏。他只是热爱皇权,冷酷暴力。他在治理天下、文治武功方面成就极大,他绝对不是昏君。什么是昏君呢?我认为,昏君的定义是自毁长城,毫无成就,听信小人谗言,...

刘禅无能,诸葛亮为什么不杀他自立皇帝
永安宫托孤并不只诸葛亮一人,而是“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而且加封其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见《三国志·李严传》)相比较之下,荆州籍将领没有了独当一面的人物。三种势力只所以能较好地结合起来,都因为刘备的善于拢络和平衡关系。刘备之后,虽然诸葛亮掌握国柄,但是...

丰满区19771145800: 诸葛亮为刘禅效忠是不是愚忠? -
习烁卓青: 不是,刘禅虽不是明主但也不是什么昏君,三国后期魏蜀吴的接班人都不是很合格,诸葛亮坚守刘禅,不仅是为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也是为了维系自己没有完成梦想,为了蜀国的百姓,还有,事实上在刘备挥霍了蜀国最精锐的兵力之后,就算刘婵是个发奋图强的皇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丰满区19771145800: 刘禅真的像三国演义中那么昏庸吗 -
习烁卓青: 不是的..在正史中,刘禅虽然不是个很英明的君主,但他肯定是个很聪明的人,刘禅在位时,诸葛亮的多次伐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是不可能完成的,而铸造强大的国力,绝对有刘禅的一份功劳,正史中说:在刘禅小的时候,诸葛亮就说过他是个大智慧的人.诸葛亮是不会阿谀奉承的人,而刘备也这样夸过自己的儿子.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他的昏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和正史是不一样的.

丰满区19771145800: 刘禅是昏君吗 -
习烁卓青: 刘禅历来被史家看成是个昏君、庸人.而我却不敢苟同. 先看用人,诸葛亮祖孙三代、降将姜维等都是忠于刘汉,除死方休,如果他真的昏庸无道,有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忠于他呢?当邓艾偷渡阴平,成都投降的消息传到剑阁的时候,哭喊之声不...

丰满区19771145800: 历史上的啊斗,真的有那么傻吗?
习烁卓青: 个人觉得,虽然我历史不是很好,阿斗肯定也没有那么傻,阿斗在当时也治理了很久的蜀国,如果阿斗真的那么傻,诸葛亮,姜维,等等等等,早就弄死他了,诸葛亮天天在外面打仗, 忠臣都在外面,如果阿斗那么笨,早就被弄死了,~何必让他去乐不思蜀.~PS:(个人见解,无所谓采纳~)

丰满区19771145800: 刘禅是否真的昏庸? -
习烁卓青: 刘禅即位初期还可以,曾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后来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诸葛亮、姜维北伐,但是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最后投降魏国,蜀汉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刘禅总的来说还是有点能力和贡献的,并没有像小说和影视剧那样愚蠢和无知,他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皇帝,但不算特别昏庸.

丰满区19771145800: 阿斗是昏君还是庸君?
习烁卓青: 阿斗是个聪明人,知道蜀国的力量自保都不足,干脆破罐破摔,投降了事,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也不去想复国的事.所以阿斗是庸君.

丰满区19771145800: 刘禅是否真的昏庸? -
习烁卓青: 其实想想,一个被诸葛亮从小管到大,不懈教育长大的人能是昏庸之人吗?诸葛亮曾对刘备称赞过刘禅曰“智量甚大”,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不会去奉承,而刘备也不是护短之人,所以诸葛亮也不必虚伪,更不...

丰满区19771145800: 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证明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习烁卓青:[答案] 阿斗首先不是个弱智,智商没有问题,但是一楼长篇侃侃,俨然后主一代贤君,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阿斗的不幸在于他自己的才华并不出众,但是有一个英雄的父亲,继承了一大片江山,之后又长期生活在诸葛亮这个一代奇才的过分爱护之下,相...

丰满区19771145800: 阿斗 是暴君 明君 庸君 昏君还是白痴? -
习烁卓青: 刘阿斗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无能君王,不能说是昏君,但却是庸君

丰满区19771145800: 刘禅真的是荒淫无道的昏君吗? -
习烁卓青: 您好,我看过古代书籍,我了解的是刘禅不是荒淫无道的昏君,相反,在有些方面他比诸葛亮还聪明,他只是表面这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