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有哪些表演形式

作者&投稿:韩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要: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色吧!
二人转又称作“唱蹦子”,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深受广大城乡人民的喜爱。二人转以唱为主,有舞有做又有“说口”,它幽默热闹,粗犷泼辣,有浓厚的东北色彩。它的唱词与鼓词相似,长的达千句,短的二、三句,一般的二、三百句。
一.发展状况
二人转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词中带有一些乡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转内容并不以俗色酸为主、二人转的戏词中有很多都是和“评剧”“东北大鼓”“莲花落”是相通的。这种现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剧团二队。经过吉林民间艺术团的修改之后有很多唱段成为了二人转的知名唱段。例如《猪八戒拱地》《回杯记》《马前泼水》《西厢观画》《骂鸭》《梁祝下山》《包公断太后》《水漫蓝桥》《二大妈探病》《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编出大批传统剧目的同时,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丑角演员有韩子平、秦志平、董连海、徐振武、尹伟民等等,旦角演员有郑淑云、董伟、李晓霞、关长荣、闫淑平、杨宏伟、孙晓丽、等等。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
二.特点介绍
(一)扮妆种类
传统二人转的旦角装束分为两种正装,月装,正装即是戏曲装旦角需要在额前贴片子,还需要挂顶花和偏凤,后面要带线尾子等、有些还需要在戏服上加水袖的,如“穆桂英”装即是仙姑头。不需要戴顶花、而是带假发套、后面可以用真模仿真发的假发套、例如胡玉娘。
二人转下装的化妆分为三种小生装,丑装,武生装这三种装。
(二)艺术特点
1.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2.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3.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4.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6.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7.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
(三)唱腔特点
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四)唱腔分类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二人转的唱腔音乐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主要曲调;辅助曲调;专腔专调;小曲小帽杂曲杂调。
《呼呼腔》是二人转故事正文的开头腔,曲牌高亢。曲体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每乐句都带一个较长的甩腔。上乐句往往散板起唱,然后用刁板进入正常节奏,尾音落在商音上。下乐句落在宫音上。《呼呼腔》的音调,是大波浪式的旋律线条、棱角分明,恰好表现东北秧歌那种大夸、大浪、大扭、大俏、棱角分明的舞蹈技巧,同时,描述故事梗概,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呼呼腔》板式变化多样,分有”头板“即”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由于吸收了民歌中的花腔曲调,因而产生了”南边道、大尾巴、对花、敞弦、干板擂“等等不同样式的《呼呼腔》曲调。词格基本为七字句。
《武咳咳》是二人转演唱故事内容的核心唱腔。艺人称它为“宝调”。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
上乐句的落音为“徵”音,下乐句落在“商”。它的音乐旋律完全来自东北方言中的字调和语气是一种“唱着说”的叙事性曲牌。不管怎样变化,始终不离“re、la、sou"三个音。句尾甩腔,能自然流畅的向其它曲牌唱腔过度。
《武咳咳》板式变化多样、分有慢板、中板、快板、推板及垛句、大段《武咳咳》常有一个”起腔“或叫”领腔“,结尾有一个”落腔“。词格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
《文咳咳》,过去有人称这个曲牌也叫《上北楼》、《小阴天》,曲调优美、流畅。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每个乐句分为两个分句,分句的独立性很强,使旋律形成”商、宫、羽、徵“的落音趋势,但它仍为上下两个乐句,两小分局为一分词。
《文咳咳》板式变化,分为中板、慢板、快板,及中间的垛句等等。词格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
《抱板》的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演唱,上乐句一般落在、”羽音上“,下乐句落在”商音上“。大段抱板,开头都有一个刁板腔。它分有”慢打慢唱“、”慢板夹快板“、”慢打紧唱,长调门”、“红板数唱”等变化形式。演唱中常加三字垛。基本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
《三节板》演唱时用大板、甩子伴奏、一打三甩、因而称三节板。这个曲牌是一种抒情、叙事的慢板、旋律起伏较大、大波浪式的曲线。基本分为上、下两个乐句,上乐句落“角”,下乐句落“宫”或“羽”,大段三节板,结束有甩腔。词格基本为十字句。
三.表演形式
(一)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今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
(二)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三)表现手法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四.二人转著名节目
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更多吉林传统文化,吉林传统文化大全>>>
相关推荐:
黑龙江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约你看冰雪大世界赏二人转识黑龙江文化
东北秧歌有什么特点东北秧歌历史起源及特点介绍
传统手工技艺之方正剪纸艺术文化概述方正剪纸艺术特征盘点
桦树皮制作技艺有哪些艺术特征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起源及特征概述
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兰西挂钱起源什么时候兰西挂钱形态特征介绍
二人转有哪些表演形式东北二人转艺术特色及表演形式介绍


有没有什么跟相声类似的艺术形式,讲笑话的? 除了2人转
3、一个人骑摩托车喜欢反穿衣服,就是把口子在后面扣上,可以挡风。一天他酒后驾驶, 翻了,一头栽在路旁。警察赶到:警察甲:好严重的车祸。警察乙:是啊,脑袋都撞到后面去了。警察甲:嗯,还有呼吸,我们帮他把头转回来吧。警察乙:好...一、二使劲,转回来了。警察甲:嗯,没有呼吸了......

人类八大艺术是哪些
音乐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舞蹈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

古代 杂技都有那些?例:胸口碎大石、、、
玩的人双手各拿两根两尺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五尺的棉线绳,绕线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表演出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称作“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也有用壶盖、酒瓶等器具...

戏剧包括哪些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戏曲的发展...

旅途休闲的魔术有哪些?
然而,标签与线绳两者本身没有任何损伤,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两位观众也表现得目瞪口呆。 也许除了心中疑惑不解以外,他们也只能被您那种精湛的表演技艺与深厚的魔术功力所折服了。 为了表演这个节目,您需要制作几张纸板标签,制作材料以档案卡片为宜。 标签尺寸长约8厘米,宽约4厘米。可以把标签上面的两个边角裁剪为...

儿童游戏有哪些?
二、跳坊(房)在地上划若干线条,分成片块,两行,每行四至六块,两孩童以单腿跳,或脚夹瓦片跳,跳时数数字,不掉瓦片,以多为胜。三、打陀螺 陀螺俗名“猴”。以寸木削尖一头,形似圆椎形,卷上鞭子甩地而打,边打圆椎边转,以时间长、不倒为优胜,可单独进行,也可成群相赛。四、抓子 ...

关于户外拓展训练大学生多人游戏有哪些
2,孤岛求生。项目介绍:将所有队员分成三组,安置于三个已规定的岛上(珍珠岛、瞎子岛、哑巴岛)各组队员扮演各自岛上的角色,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完成任务。项目目的:团队结构与沟通协作, 团队的动态管理,有效沟通与协作,新角度管理的诠释。3,有轨电车。项目介绍:二块木板就是一双鞋子,全...

民族舞蹈有哪些分类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民族舞蹈有哪些分类 民族舞分类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

舞蹈表现形式有哪些?
(5)组舞。组舞是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每个舞蹈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是每个舞蹈的互相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统一在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6)歌舞。歌舞同样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它是由歌唱和舞蹈相结合而来。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可以用来抒情,又可以用于...

文艺节目的文艺节目的形式
帮助的人:64.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文艺节目的文艺节目的形式 文艺节目的形式不断创新,现今主要有: 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街舞、劲舞、踢踏舞歌舞歌伴舞 独奏、齐奏、合奏、交响乐诗朗诵、配乐诗朗诵、音诗画、音舞诗画 舞狮、舞龙、花船、莲湘、跑驴等 文艺晚会节目型别 文艺节目...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有哪些演出形式?二人转有哪些演出形式?
剑沫怡诺: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 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 “群”、“戏”四类.“单”指“单出头”...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是什么表演形式?
剑沫怡诺: 二人转表演手段与表现方法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

龙文区18714125218: 求二人转的种类和资料 -
剑沫怡诺: “二人转”也称“蹦蹦”、“唱蹦子”、“吉剧”.它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式曲艺形式.“二人转”产生并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深受当地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喜爱,具...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知识 -
剑沫怡诺: 二人转表演手段与表现方法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表演形式是什么样的?
剑沫怡诺: 四功是指"唱、说、做、舞",手绢、 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 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 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 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 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正戏大全 -
剑沫怡诺: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是什么? -
剑沫怡诺: 二人转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又称小秧歌、双玩艺,流行于东三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等地区. 二人转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融合了东北秧歌、莲花落、戏曲等曲艺形式.表演形式常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中"说唱扮舞绝"分别代表什么?怎么解释? -
剑沫怡诺: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

龙文区18714125218: 什么是二人转? -
剑沫怡诺: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龙文区18714125218: 二人转的介绍 -
剑沫怡诺: 【简介】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