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个人典范事迹材料

作者&投稿:左丘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于成龙个人典范事迹材料

  于成龙明辨是非,将正常出海挣生计的百姓与资助反清势力的罪犯区分开,挽回了迁海令造成的恶果,也赢得了福建百姓的支持,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于成龙个人事迹典范,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省委书记王儒林在考察于成龙廉政文化园时,看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在于成龙逝世后,为其亲撰的碑文:‘朕读《周官》,六计弊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吏道厥唯廉重哉。’王儒林书记表示,于成龙不仅清廉,而且是全部符合六廉标准的官吏,所以才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这是其最令人敬仰的精神。”10月20日,于成龙文化研究会专家、于成龙故里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林清回忆起陪同王儒林书记参观文化园的情景时,这样对记者说。

  通过一个简单的年表,高林清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于成龙。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明末清初山西永宁州(今吕梁市的离石区和方山县)人。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于成龙出生。

  14岁,明崇祯四年(1631年),于成龙在永宁州安国寺读书。

  22岁,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赴太原乡试,中副榜,做贡生。

  39岁,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赴吏部谒选,获候补知县身份。

  44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赴吏部掣签,上任广西罗城知县。

  50岁,清康熙六年(1667年),被举为“卓异”,升任四川重庆府合州知州。

  52岁,清康熙八年(1669年),升任湖广黄州府同知,开始大力治盗。

  57岁,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第二次被举为“卓异”,署理武昌知府,升任福建建宁知府,后调任黄州知府。

  60岁,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设江防道,于成龙充任道台,驻黄州。

  61岁,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按察使。

  62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第三次被举为“卓异”,升任福建布政使。

  63岁,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升为直隶巡抚。

  64岁,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授通议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66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被马世济参劾,康熙特旨降五级留任。

  67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命于成龙兼理江苏、安徽巡抚事,并巡视海境。事毕归江宁,身染沉疴,于四月十八日病逝,七月灵柩离开江宁运回故乡,次年隆重下葬。

  于成龙去世后,康熙皇帝追封谥号“清端”,授予“太子太保”,又给其隆重赐葬,并两次亲撰碑文。康熙在其南巡回京后的一份诏书中称于成龙“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从知县到两江总督,于成龙政绩卓著,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

   廉善

   平易近人善待百姓

  廉善,即清廉而有仁爱。1661年,44岁的于成龙以“候补知县”的身份,到北京参加吏部掣签。掣签,就是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去哪个省任职,到了省里再由巡抚、布政使等长官决定去哪个县。于成龙的运气不佳,抽中了“下下签”,被分配到刚刚纳入清朝版图的广西省。当年的广西,相对中原是一个偏远烟瘴之地,多民族杂居,文化落后。然而,于成龙凭着一腔热血和勇气,毅然决定赴广西上任,留下了“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名言。

  从永宁州到广西罗城,路途遥远,数千里地,需要不少盘缠。于成龙家里现银不足,就典当出售一部分田地和房屋,凑足一百两银子。这便是于成龙“典田卖屋”赴任的故事。家人给他雇佣了五个年轻小伙做仆人,准备齐全日常生活所需的用物。临行时,于成龙告别家乡父老妻儿,他给长子于廷翼留下一句话:我做官在外不管你,你治家在里莫想我。

  在上任罗城知县的最初几个月里,于成龙生了一场大病,还有仆人因病身亡,仆人闹情绪要回家。于成龙给留下的仆人发放了盘缠,让他们回了老家,只剩下他一个人呆在罗城。身陷绝境的于成龙在城隍庙里向神灵祈祷,他发愿要“立意修善,以回天意”。他认为,“立意修善”就要从罗城的治理开始,从“爱民如子”开始。

  他没有官架子,没有盛气凌人的官风。他呆在破衙门里,不喜欢穿官服戴官帽,成天不是烧火做饭,就是读书喝酒,俨然一个普通的平民老头儿。罗城县的老百姓有时也到县衙里看看这位新来的县官,于成龙一副和颜悦色的`态度,和老百姓比划着聊天、交友。于成龙说的是山西吕梁山的方言,罗城百姓说的是当地民族语,要体会对方的意思,实在困难。于成龙就用手势、眼神、笑容,与百姓们慢慢拉近了距离。时间久了,于成龙解决了和百姓沟通的问题,罗城县的公务也能逐步展开办理。

  于成龙与罗城百姓同甘共苦,由原来的日食两餐减成一餐。在缴纳钱粮时,百姓常常会多带几个铜钱,顺手放到他的桌案上。于成龙发现后,坚决不收,无奈百姓坚持,只收了一壶酒钱。百姓可怜于成龙清苦,凑集少许银钱,为他购买盐米。于成龙说:“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奉汝父母,一如我受。”意思是:我一个人在这里,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奉养你们的父母,就跟给我用一样。

   廉能

   三举卓异官拜总督

  廉能,即清廉而能干。于成龙用了40多年积累经验,其才能终于在其生命的后20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蛮荒之地的罗城,盗匪多,治安差,治理起来何其艰难。于成龙采用保甲法,把境内的老百姓,按照居住区域,十家为一保,十保为一甲的方式进行划分管理。对外防御盗匪,一有匪情,便有人敲锣打鼓,人们拿起棍棒武器,齐心御匪。对内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慢慢地,罗城的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农业生产得以恢复。

  春季,于成龙下乡察看百姓生产。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见县太爷来了,都跑过来围成一圈,拜伏于地,嘘寒问暖,非常热情。于成龙虽然没有种过稻子,但也是懂农业的,见哪家的田地耕种得好,就给其题一个匾、写一副对联,谁家偷懒不种地,就动员左邻右舍好言劝告。于成龙用这些朴素的手段,奖勤罚懒,使罗城百姓得以温饱,经济繁荣。于成龙还在县城建学校,供学生读书,建养济院,收养孤寡老人。

  于成龙上任后的成绩,受到了上级官员的表扬。广西巡抚金光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向朝廷保举于成龙,其评语为:“罗城在深山之间,猺狑顽悍。成龙洁己爱民,建学宫,创养济院,任事练达,堪列卓异。”随后,于成龙被朝廷批准为“卓异”,任命为四川合州知州。此时,于成龙已经年过半百了。

  康熙八年,于成龙调任黄州府同知。刚到黄州,面对复杂的盗案,他一时无从下手。于成龙招募了一批有盗匪背景的人做差役,欲以盗治盗。很多有名的大盗都被他收罗在自己麾下,帮助办理盗案。盗匪头子汤卷虽已归顺,但仍作恶。于成龙便与他一起常常饮酒。从其口中探知一本盗匪册子,这里面有盗匪姓名,还有其居住地址。于成龙便用这本册子,明察暗访,办理盗案。黄州府的盗案破获率提高,冤假错案得以肃清。于成龙虽为文吏,更有武略,再被举卓异,升为建宁知府。

  年近六旬的于成龙此后官运亨通。从黄州出发,于成龙买了几担萝卜,装了半船,一路咬着萝卜充饥,跋涉数千里到福建省上任。他助朝廷平定三藩之乱、平反冤狱、整顿官场,澄清吏治。福建巡抚吴兴祚认为于成龙执法公正,消除积弊,不收下属馈送,性甘淡泊,吏畏民怀,为闵省廉能第一。此后于成龙第三次被举为“卓异”,成为福建布政使,“天下第一清官”的美名广为传颂。于成龙到任不足半年,便被调往直隶当了巡抚,一年后再被升为两江总督,乃至兵部尚书,直至病死在两江任上。

   廉敬

   半鸭佳话遥祭慈母

  廉敬,即清廉而能敬己、敬人、敬业。人不敬己,则不会敬人,又何谈敬业?于成龙在外当官多年,一直奉行当年离别家乡时“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自警。他首先能够自尊自爱,随遇而安,修养个人道德。

  在黄州时,遇到饥荒年月,于成龙为了省钱搞赈济,宁可吃糠粥,也不会权为私用,贪腐官府钱粮,榨取民脂民膏。甚至有客人来访,于成龙也用糠粥招待。有的人,皱皱眉头,勉强端起碗来也凑合着能吃一些;有的客人家境富裕,吃惯了山珍海味,面对糠粥难以下咽。于成龙跟他们开玩笑:“这糠粥呀,在贫寒人家是家常便饭,在富贵人家却是稀罕物。你现在吃不下去不要紧,过几天我到你家,你要是不给我招待糠粥,我一定要罚你出钱赈济灾民。”

  除了吃豆腐、糠粥,于成龙偶尔也改善伙食,吃些肉食,他还因此留下一段“半鸭佳话”。康熙八年腊月二十五日,就要过春节了,于成龙的长子于廷翼带着三子于廷元,从山西老家赶到黄州,探望父亲,陪父过年。父子九年没见,相聚了20来天。正月十五刚过,廷翼、廷元兄弟俩要回乡了。于成龙决定把廷元留在自己身边读书,只把廷翼安排回永宁侍奉祖母和母亲。于成龙很想给廷翼带点好东西,让他路上吃。可是,找寻半天,家里只有一只咸鸭子比较贵重,要给孩子带上。廷翼不愿自己独吃,于是给父亲和弟弟留下半只。这个故事传到歧亭百姓耳朵里,便给于成龙取了个外号叫“于半鸭”。民间还给于成龙编了一首歌谣:“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半鸭于公过夜钱,五厘酒价何处拈?”

  孝敬父母长辈,是于成龙廉敬的另一体现。康熙十五年十月,于成龙收到家书,称他年迈的继母李氏病故了。值得一提的是,于成龙年幼时丧母,他是被李氏一手抚养长大的,他与继母的感情颇深。这一年,于成龙已经59岁,自44岁离家做官,再没有侍母尽孝,而自己的俸禄,自顾不暇,何况贴补家用。他几次欲辞官侍母,均未获准。为此,于成龙深感遗憾,痛苦万分。万般无奈之下,于成龙只好到黄州城外,钵盂峰顶的青云塔上,遥祭亡母。民间传说,于成龙当年到塔顶哭祭母亲,泪水洒到塔顶,久久不枯,后来在此长出一棵大叶朴树来,至今仍在,状如巨伞。

   廉正

   诗酒自娱单骑赴任

  廉正,即清廉而心正、身正、行正。于成龙的清廉节俭是发自内心的,他的身正、行正,既规范着自己,也影响着他人。

  有诗有酒,于成龙便不觉得在外做官的清苦了。在罗城时,一个人在异乡的生活,着实让他感到深深的寂寞。每晚,他必饮一壶酒。这只是四文钱一壶的普通烧酒,并不是什么陈年酿制、玉液琼浆。手头钱紧的时候,每天就只喝半壶,细水长流。或许,这可以稍解他内心的思乡之情。

  于成龙喝酒时,不用下酒菜,连筷子也省了。他拿出一本唐诗,一边念,一边喝。有时拿出纸笔,边写诗边喝。想起自己的身世、命运、故乡、亲人、朋友们,忍不住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于成龙的年俸不多,有时还要做点善事,捐助穷人,最后弄得连买酒的钱也没有了。于是,他迫使自己戒酒,终归酒瘾难耐,通宵不眠。

  受命两江总督后,于成龙从保定出发,回永宁老家葬母。于成龙作为总督,回乡的仪仗队伍尽力节俭。同僚都清楚于成龙的秉性,知道他盘缠不多,但也不敢赠送。沿途官员也不敢大肆迎送、招待。在永宁州,于成龙将去世已六年的继母李氏,与父亲于时煌、生母田氏合葬。

  在与儿孙们短暂几天相处后,于成龙又带着廷元赴江宁上任。父子两人,身上各装了几十枚制钱,然后雇了一辆骡车,一路上也不住公馆,省吃俭用。就这样,悄悄地赶到两江总督驻扎的江宁城。江宁的官员原本早早出城迎接,却没料到,总督大人已经到了城内。于成龙到江宁后,率先调查了两江地区的数十项弊政,上任后立即展开整顿。于成龙单骑孤装赴江宁,凸显了其清廉节俭,作风低调的为官态度。一些存在奢靡作风的官员,经过于成龙的批评教育后,改过自新,后来还做了大官,他们在于成龙去世后,还流着眼泪回忆:“如果没有于总督的教育,我哪有今天啊!”

   廉法

   执法公正断案如神

  廉法,即廉洁而又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处于明末清初的于成龙,生逢乱世,各种刑讼案件层出不穷,于成龙的断案能力得以彰显。于成龙词讼断狱铁面无私,公正严明,为民伸冤,被百姓呼为“于青天”。

  于成龙在治理罗城县时,发现豪强大户人家拥兵自卫,存在滥用私刑、藐视国法的现象,欲进行整治。罗城县有一家黄姓大户,该家有一年轻的家僮,违反了家规,黄家把家僮打了个半死,然后让人押着送到县衙,说明了违规原因,要求于成龙将其斩首正法。

  黄大户以为于成龙会与他们沆瀣一气。于成龙认为,该不该斩首正法,岂是你这土豪劣绅可以做主的?经审问,他了解到家僮犯的只是轻微过失,按律顶多杖责,不是死罪。黄大户私自用刑,违犯国法,也应追究。

  于成龙厉声呵斥:“你把家僮押送到官府,说明你懂得朝廷法律,但你擅自用刑,犯了‘藐视官府’之罪。”他下令将黄大户责打三十棍。黄大户连忙磕头告罪,请求宽恕。

  出任江防道台时,于成龙办过一个漂亮的案子。江夏县有一名负责军饷的士兵,他弟弟是个市井无赖。一次,其弟回到家里。当天晚上发生盗案,家里存放的一笔军饷被偷。丢失军饷要杀头,哥哥不敢怠慢,把弟弟捆起来送官。严刑拷打后,弟弟承认与其他无赖共同作案。官府抓了犯人,但军饷没有下落,犯人只是说已经花光了。

  于成龙到江夏县办事,听说贼赃没有破获,却要结案。他说:“找不到赃物,就是一宗疑案。几千两银子,哪能很快花光?”于成龙秘密调查后,把抓来的犯人释放了,称都不是真正的盗贼。县官问,真正的盗贼在哪里。于成龙伸手指了指巡抚衙门里的一名军校说:“这个人就是主犯,他的余党现在到木兰山进香去了,今晚就能拿获。”

  差役们拿下军校,到他家一搜,丢失的军饷果然在其家里。军校的余党也被拿获。原来,于成龙身上的袋子里装有盗匪名册,盗贼团伙里也有他的卧底,所以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廉辩

   明辨是非平反冤狱

  廉辩,即清廉而明辨是非。面对是非曲直,于成龙始终以“天理良心”作为其判断的准绳。于成龙康熙十八年到任时,福建省的监狱里关满了违反“迁海令”或其他禁令的百姓。

  清初,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反清势力,政府下达“迁海令”,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大陆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

  于成龙初上任,就要解决数千名“通海”罪犯及耿精忠叛乱附逆人员的处决问题。他只要朱笔一圈,手一挥,几千名罪犯就人头落地了。他觉得不能如此草菅人命,于是开始仔细查阅案卷,发现这些凡人绝大部分是被冤枉的。迁海令的实质为了孤立反清势力,使其失援。而这些老百姓们出海捕鱼、贸易,都是正当的行为,是为了生计才出海的,并非给反清势力资助。而耿精忠叛乱的附逆人员,也有大量是受胁迫的或被错抓的。

  于成龙思忖再三,决定办一件出格的大事。他向福建省巡抚吴兴祚请示,要求释放这批人,未获准。又向康亲王杰书申诉。杰书答应了于成龙的请求。

  释放犯人,要重新审理,程序复杂。犯人们被押到院子等候。于成龙见犯人可怜,下令先去掉其镣铐,并供给吃饭。犯人以为这是杀头前的最后一顿饭,吓得哭喊起来。最终,犯人的冤案平反,无罪释放,可以回家了。他们死里逃生,纷纷给于成龙磕头,感谢他给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于成龙明辨是非,将正常出海挣生计的百姓与资助反清势力的罪犯区分开,挽回了迁海令造成的恶果,也赢得了福建百姓的支持。

  朝廷经费缺少,监狱的犯人口粮不足,常有饿死之事发生。于成龙便动员各地官绅富户捐助银钱,购买粮食,增加犯人的口粮。还给犯人捐助医药,为他们看病疗伤。这些在当时是很罕见的举动。

;


怎么形容一个人去世?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描写老人逝去的词语1.纪念日代表老人去世的成语寿满天年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去世。——关于去世的成语披麻戴孝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永垂不朽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与世长辞辞:...

不得不看的战争片有哪些?
不得不看的战争片有:《钢琴家》、《南京,南京》、《辛德勒的名单》、《战狼》、《红海行动》。1、《钢琴家》钢琴家也是一部记录犹太人苦难的影片,那个落魄的钢琴家一开始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波兰,后来因为战争,他们全家的大部分人被送入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而他在朋友们...

你觉得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
我认为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实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和谐与平等,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素质和价值观。具体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的家庭关系。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避免严厉、刻薄、支配和有压力的情感交流方式。要注重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了解...

好词(成语,要意思,越多越好)
大材小用:指人事上安排不当,屈才。 大醇小疵:从整体上看很好,但略有些小缺点。 大而无当【dang4】:表示大而不合用。 大发雷霆:形容大发脾气,大声喝斥。 大放厥【jue2】词:大发议论。 大腹便【pian2】便:含贬义。 大公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大惑不解:多用来...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的人物生平 -
吴伏纯欣: 于成龙(1638~1700),字振甲,满族.于成龙祖籍东北,原为汉军镶红旗人,后“抬旗”为镶黄旗.其父于得水原任阿达哈哈番(满语,旗中小官名).随清军入关后,顺治八年(1651年)其家随旗持“路引”圈占古北口外潮河川南关(今...

海曙区17078707401: 汉族官员于成龙为什么能获得三次卓异 -
吴伏纯欣: 首先是他勤政,清廉,一以贯之的做事认真,确实赢得了好口碑. 其次,于成龙一生经历朝代更替,在人心不稳的年代踏实做事,正是清庭需要的个人奋斗的典范. 最后极重要的一点,康熙帝需要向官僚树立廉政典型,选中于成龙这样的汉族官员,对于拉拢汉族势力是具有深意的,通过于成龙传达这样的信息,大清用人唯才是举,哪怕是汉人,哪怕不是进士出身,也能做到封疆大吏. 所以这三次卓异,第一次是上司欣赏,第二次是政绩口碑,第三次就有点理所当然的意思了,因为皇帝喜欢这样的典型.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简历 -
吴伏纯欣: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的人物评价 -
吴伏纯欣: 康熙: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李中素:古人得一节,足以传之无穷,公则萃于一身,无往而不备矣. 范鄗鼎:余读《明史》,而叹廉吏之难.其人也,三百年来首轩輗,輗之后有吾阳城杨继宗,厥后有布政张黼、副使刘俊、岳州知府张举...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是什么人 -
吴伏纯欣: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是哪个朝代的人?
吴伏纯欣: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海曙区17078707401: 康熙朝有两个于成龙,一个是我们熟悉的廉吏,字北溟,别号子山. 还有一个治水的貌似不是这个人~ -
吴伏纯欣: 没有这个人,或者成就太小,无法查找 二月河写的是历史演义,并不是正史 例如十三的娘敏妃并不是蒙古公主,并且不是二月河描述的生下胤祥就死了,敏妃一直活到了雍正年 还有各种bug......其实我们看的是剧情,种种改动也是合理的推断,不过雍正王朝最后一部我实在不敢恭维........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智擒盗贼文言文译文 -
吴伏纯欣: 原文○翻译 聊斋·于成龙 原文与翻译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 ○中丞于成龙巡视到高邮. ●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 ○恰好有一个富绅家即将嫁女儿,嫁妆非常多,夜里被盗贼穿墙打洞席卷一空. ●刺史无术. ...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邢济堂是谁演的,扮演者王绘春个人资料 -
吴伏纯欣: 于成龙邢济堂扮演者王绘春个人资料 王绘春,中国大陆男演员,1962年2月6日出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表演系.1990年主演藤敬德执导电视剧《孔子》饰演孔丘,创造了一剧独获五项"飞天奖"的纪录.1998年参演大型历史剧《雍正王朝...

海曙区17078707401: 于成龙是哪里人 -
吴伏纯欣: 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