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作者&投稿:冯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诗的赏析和翻译。感谢!~

朝代:唐代
作者:杜审言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
⑴和:指用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⑵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⑷淑气:和暖的天气。
⑸绿苹(pín):浮萍。
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⑺巾:一作“襟”。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一首和,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苹”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礼记·月令》);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这首诗造语警策。体例上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结构上,首联一个意群,颔联颈联一个意群,尾联又一个意群,并且首尾呼应、中间展开。这种行文方式是初唐律诗乃至此后的唐律中常用的格式。因此,这首诗可谓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满意望及时采纳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频。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和:指以诗相酬答。
晋陵:地名。今江苏常州市。陆丞:陆元方。曾任晋陵县丞。
物候:景物随季节变化的征象。
淑气:疆和的气候。
【解释】只有那飘泊的宦游人,才会被时令节物触动惊心。黎明时彩霞伴日,海上出,春光里梅树柳树绿江北。风和日暖,催黄莺啼鸣,阳光明媚,照亮绿草蓣。你唱古歌词,引起我,归思之心,泪沾襟。
【解析】晋陵陆县丞写了一首《早春游望》,杜审言写了这首和诗。
诗里说:只身出外做官的人,对节气的改变特别敏感。天刚亮时,太阳从东海升起,云彩被朝阳照射,绚丽多彩;江南春早,梅、柳枝头已有春意。温暖的气候里,黄莺活跃起来;晴热的阳光下,水上浮萍渐渐转绿。忽然听到陆县丞格调近于古人的诗作,顿使我思乡而泪流满面,沾湿衣襟。
诗人用极为精练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早春图:清晨的绚烂阳光、梅条柳枝的绿意、春气感染下的黄莺、阳光照射下的浮萍,这些意象,组成了热闹中有安静的初春意埔。诗的第二联向来为人推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翻译: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仲春二月“仓庚(黄莺)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然后,写水草。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

此诗造语警策。体例上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结构上,首联一个意群,颔联颈联一个意群,尾联又一个意群,并且首尾呼应、中间展开。这种行文方式是初唐律诗乃至此后的唐律中常用的格式。因此,这首诗可谓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

1.和(hè):指用诗应答。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

2.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3.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4.淑气:和暖的天气。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

5.晴光:谓春光。苹(pín):多年生草本植物。

6.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7.巾:一作“襟”。


创作背景:

杜审言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大诗人杜甫祖父杜审言的诗作。全诗译文及鉴赏如下: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作品鉴赏】

这首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苹”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礼记·月令》);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这首诗造语警策。体例上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结构上,首联一个意群,颔联颈联一个意群,尾联又一个意群,并且首尾呼应、中间展开。这种行文方式是初唐律诗乃至此后的唐律中常用的格式。因此,这首诗可谓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出处】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关键词注解】

  1. 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2. 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3. 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4. 淑气:和暖的天气。

  5. 绿苹(pín):浮萍。

  6.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7. 巾:一作“襟”。

【创作背景】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在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公元689年(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全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日光下浮萍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

①晋陵:唐时为江南东道毗陵郡治所,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作者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在江阴县任职时同郡县的僚友,名不详。《早春游望》:本篇所和陆丞原作的诗题。

②宦游人:离家飘游在外作官或求仕宦的人。偏惊:特别惊心。物候:指自然界由于季节变换而产生的不同景物和气候。

③曙:曙光。

④淑气:暖和的气候。催黄鸟:催促黄鸟早鸣。黄鸟,即黄莺,又名黄鹂、仓庚儿。晴光:晴暖的阳光。苹:水生植物绿萍,浮萍。

⑤古调:指陆丞原作诗,其格调高雅接近古人。归思(si):还乡的念头。


【赏析】:

  开头二句写宦游人对早春的感受。“物候新”三字,紧扣诗题的“早春”,是全诗诗眼所在。“宦游人”兼指作者和陆丞,为结尾所述“归思”作了伏笔。中间四句写“游望”,具体描绘了新的物候。三四句写远望所见春景。先写春云。黎明,云霞似从海上升起,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曙光与朝霞。继写春树,诗人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梅花柳叶,在江北还伴着残雪,在江南却迎来早春。五六句写近望所见春景。先写春鸟,天气转暖,黄莺鸣叫。再写春草,春光明媚,青萍灿然。这四句既描写了春天的景物,又描写了春天的气候,再加上出、渡、催、转四个动词的活用,表现了一幅幅早春物候的图景。

  结尾二句点出“和”意,表现了归思。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说:“末二句指陆丞之诗,言陆怀归,并动己之归思也。”古调句,是对陆丞诗的赞美;归思句,表现了作者的共鸣。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始叶于度。”杜审言对五言律诗的形成是作了贡献的。这首诗中间二联对仗工整,全诗平仄韵脚均符合五律规则,可见五律至此已经定型。


【创作背景】:

  杜审言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作者简介】:

  杜审言,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甫在诗法上颇受其影响,曾自豪的宣称“吾祖诗冠古”。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期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阅读题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5分)

2.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5分)

催,催促,温和美好的春气催促着黄鸟鸣唱,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气的美好黄鸟鸣叫的悦耳动听。转,转动,明媚的阳光在绿苹上欢快地跳转着,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阳光写成动态,体现了水面上绿苹在阳光下轻微晃动的情景。

构思新颖,避免了平铺直叙,给读者新奇的感受。


2.(6分)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早春万物新生富有生机的景象。

承接上联的物候新三字,是对物候新的具体展开;又对下联中的归思做铺垫。

对题目早春游望做了具体的描述,点了诗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唐代〕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日光下浮萍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
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淑气:和暖的天气。
绿苹(pín):浮萍。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巾:一作“襟”。


鉴赏

  这首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苹”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礼记·月令》);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这首诗造语警策。体例上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结构上,首联一个意群,颔联颈联一个意群,尾联又一个意群,并且首尾呼应、中间展开。这种行文方式是初唐律诗乃至此后的唐律中常用的格式。因此,这首诗可谓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创作背景

  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翻译: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赏析:这首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

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唐代〕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

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为什么被评为“初唐五律第...
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一起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领军人物之一。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工于五律,格律严谨,诗风浑厚。这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胡应麟所赞许,称他为初唐五律第一。这个称号是和他齐名的,几位朋友称赞他,赞许他,而给予他的称号,所以这个称号可能...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名句
名句为: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句的意思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句的意思是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 自然物候 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 梅红柳绿 江北 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 沾襟 。

为什么《和晋龄陆丞早春游望》是律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这是一首和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属于近体诗范畴。律诗发源于南朝,从南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

诗歌鉴赏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诗题应为《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起笔就从同为“宦游人”的角度来应和陆元方《早春游望》的心理感受,说明只有宦游他乡的人,才对自然界的物象和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而诗人与陆元方都同为客居异乡的人,“独”字和“偏”字,既是对陆元方诗中感受的充分肯定,...

周瑜打黄盖。。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译文是什么?
译文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 ? 杜审言独有宦游...
小题1:D小题2:大海之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春色渡江而来,使江北刚刚回春。(2分)描绘了一幅早春日出时分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从表现手法和诗歌主题的角度进行...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标题意思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5、内容简析:《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创作背景
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黔西县1398778810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搜狗百科
齐苛科尔: 简要一点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

黔西县13987788108: 如何赏析《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
齐苛科尔: 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乡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感.... “歌古调”自是指友人陆丞的《早春游望》一诗,诗人听到友人吟诵的古雅诗篇,勾起...

黔西县13987788108: 翻译《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
齐苛科尔: 注解: 1、和:指用诗应答. 2、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3、淑气:和暖的天气. 4、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白话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 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 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 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 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黔西县13987788108: 诗歌鉴赏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
齐苛科尔: 这是唐朝杜审言的一首五言律诗, 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出,渡 晋陵县陆丞写了一首《早春游望》,杜审言依原韵和诗,前三句对江南早春景物气候作了形象描述,出,渡,催,传四个动词顶针相逢,具有传神之妙,尾联抒发了诗人宦游江南时的强烈乡情.和,依照别人诗的原韵而作.晋陵,今天的苏州市.陆丞,不详细,资料无记载. 解释:独自在四方宦游的人啊, 对风物气候的变化格外敏感惊奇. 云彩霞光从海上生出来, 早春的杨柳把江北染绿了, 黄莺在温和的春天里鸣叫, 水边的萍草在春光下勃勃生机, 忽然接到你的咏叹古调的诗, 使我思家泪满襟

黔西县1398778810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原文 -
齐苛科尔: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黔西县1398778810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转”“惊”是什么意思 -
齐苛科尔:[答案] 原诗如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其实,“转”“惊”意思并不难理解,都是很常见的那种意思.“转”:改变什么什么形势、情况,这里就...

黔西县1398778810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翻译 -
齐苛科尔: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的人,对大自然万物和气候的转换更新特别敏感.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的梅子青了柳绿了,江北却知道大地已经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照耀着水中的绿萍颜色更深. 忽然听到有人歌吟着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湿了衣襟.

黔西县1398778810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注释译文 -
齐苛科尔: ⑴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⑵宦游人:离家bai作官的人.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⑷淑气:和暖的天气.⑸绿苹(dupín):浮萍.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⑺巾:一作“襟”zhi.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dao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内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容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黔西县1398778810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齐苛科尔: 诗人通过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抒发了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杜审言一位做过晋陵县丞的陆姓朋友,写过一首《早春游望》的诗,作者便依原诗的题意,写了这首“和”诗,抒发诗人的离情别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