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时所说的“君可自取”,深层含义是什么?真是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吗?

作者&投稿:徵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首先可以肯定,刘备说这话,是出于至诚,发自内心的。不是为了诈诸葛亮。

为什么?

我们看三国志对当时托孤的记载。

先主病笃,托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唯一的托孤大臣。李严只不过是诸葛亮的副手。之所以这样安排,完全是因为李严是四川豪族代表,为了照顾蜀国四川本土集团的情绪,不得不这样安排。刘备最信得过的,还是诸葛亮。

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

及其举国托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陈寿是蜀国人,对托孤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肯定是慎之又慎。他说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心神无二,君臣至公。此话应当不假。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什么愿意把蜀国交给诸葛亮管理。甚至不惜让他取代自己的儿子。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刘备有识人之明,他心里清清楚楚儿子刘禅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刘备临终对刘禅讲了一段话: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意思是,人过了五十岁,就不算是短命,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没有什么遗憾的。只是很担心挂念你们兄弟几个。

射君这次来,说,丞相诸葛亮赞叹你的聪明才智,增长了很多,大大超出期望!

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有什么担忧的。努力吧,努力吧。

通过这一段话,核心就是刘禅的智商问题!

刘备对比,感到深深的忧虑。这次忽然听到诸葛亮夸刘禅才智大大增长,心里很高兴。

很明显,刘备早就知道儿子的智商不怎么高,所以很担心很担心。诸葛亮知道刘备的心病,所以特意说刘禅变聪明了,其实是为刘备宽心啊!

刘备何等聪明,知道诸葛亮是善意的谎言。

所以才对诸葛亮说,刘禅能辅佐,你就辅佐;如果实在扶不起来,你就自己做皇帝。

当然,一定程度上这其实也是在向诸葛亮求情。

意思是,你取代刘禅,自己当皇帝是可以的,放他一条生路。

这样的潜台词,刘备明白,诸葛亮也明白。

刘备没有看错人,诸葛亮也没有辜负他。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备告诉诸葛亮,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去拿取。是有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意思。

刘备这么说就是为了刺激诸葛亮,让他绝对不会有这种行为,并不是真的让他取而代之。

是为了试探诸葛亮,让诸葛亮给自己发誓永远不会夺取蜀汉,并不是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永安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便自取”,话里啥意思?_百度知 ...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因为从史料上看不出诸葛亮想要把刘禅废掉另立新君的念头。或许,诸葛亮觉得已经在永安托孤时和刘备承诺过了,也只能是忍了。事实上,这也说明,永安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便自取”这句话,本质上并不是要和诸葛亮讨论谁适合做皇帝,而是希望看到诸葛亮的内心反应...

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认为何意呢?
刘备在死前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仔细观察诸葛亮的面部表情的。如果诸葛亮真的对他所说的“君可自取”有意的话,那么不好意思,诸葛亮今天就得交代在这儿。所以诸葛亮在回答他这句话的时候,很是小心谨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发誓,誓死效忠后主刘禅。说完这些后,诸葛亮汗流浃背,连衣服都...

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为何让赵云尽心保护刘禅呢...
刘备这一策略是非常成功,诸葛亮尽心尽力辅助刘禅,直至最后累死在五丈原。从父子情角度来看,当笔者看到刘备白帝城托孤这段故事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那时刘备作为父亲为儿子刘禅做了最后的安排。如今能真正弄懂“君可自取”四个字时,或许已经是不惑之年了。刘备看到了刘禅的作为储君的艰难,于是趁着自己...

历史上刘备托孤时,为何会对诸葛亮所君可自取呢?
但是曹睿托孤却并没有讲出让司马懿自提得话,而刘备对诸葛亮说出的君可自取得话,让大家都极思细恐。不妨问哪一位君王,会愿意把自己打下的江山作揖送人。因而,诸葛亮对刘备的这话反映十分激烈。在《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含泪向刘备确保,自身一定对刘禅忠贞不二,鞠躬尽瘁。君可自取真实的含意因为...

刘备托孤时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真的舍得自己的江山吗
当然了,刘备之所以能如此吃得开,除了他“皇叔”的身份以外,他的赤胆忠心也被世人所称赞。他曾因不敌曹操而逃往江陵、还带上了城中百姓可见一斑。刘备一生以“仁义”著称、以“扶汉兴刘”为毕生目标。然而在白帝城托孤之际却和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了解古代...

若新君不贤+可取而代之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所说,意思是说如果刘禅(新君)没有才能和德行,您(诸葛亮)可以废掉他,自己来当蜀国国君。这表明刘备的贤明和对诸葛亮的信任。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我的儿子如果能成器,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成...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认为何意呢?
刘备对诸葛亮说这句话首先是出于真心实意,其次这未必是想诸葛亮取代刘禅,而是让诸葛亮从其他皇子中选择合适人选。在夷陵之败以后,刘备身体每况愈下,最后不得不托孤给诸葛亮,希望他能辅佐刘禅。在刘备托孤时,曾经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现在网上一些人...

刘备托孤文言文翻译 刘备托孤文言文翻译大全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刘备托孤》原文欣赏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叫孔明如果阿斗能辅则辅,若不能则可取而代之,是...
刘备是真心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是擅长识人用人的,善于笼络人心的。起初,刘备投奔公孙瓒时,以前他尊为兄长的公孙瓒也没亏待他,正好自己和袁绍打仗,刘备也是个会打仗的人马,便给他一些兵马,让他和...

市中区19657318895: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能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到底是何用意 -
慕楠奥沙: 这是试探,也是威胁.如果诸葛亮稍微流露出想取刘禅而代之的脸色,刘备会立马杀了他.刘备真实的意思是叫诸葛亮“辅之”.

市中区19657318895: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叫孔明如果阿斗能辅则辅,若不能则可取而代之,?
慕楠奥沙: 刘备是真心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是擅长识人用人的,善于笼络人心的...

市中区19657318895: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刘备死前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不是有言外之意? -
慕楠奥沙: 言外之意,阿斗当皇帝 就是个败类,刘备也是道.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阿斗不行.亮可以取而代之.带刘备很会拉关系的.《在当经就是个商业的管理人才》亮 很有义气不会躲位的,给亮了以个定心丸. 所以,这句话意义深远. 表面看是让 亮 当皇帝,实际是 告诫 亮.亮想篡位,他已知道. 希望采纳.

市中区19657318895: 刘备临危托孤于诸葛亮时,诸葛亮汗流浃背,是原书中描写的细节还是由于天热演员流汗? -
慕楠奥沙: 是被吓的.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说这话时,帐后埋伏刀斧手,诸葛孔明熟读历史,难道会不知其中道理?即便如此,还是诚惶诚恐,汗出如浆.刘备还是比较忌惮诸葛,尤其是现在他的股肱之臣,关羽,张飞已先他而逝,儿子又不争气,试诸葛之时,如果诸葛有一点犹豫,肯定被剁成肉泥.

市中区19657318895: 白帝托孤事件的本质 -
慕楠奥沙: 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 作者:朱子彦 一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1](《蜀书·诸葛亮传》),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

市中区19657318895: 刘备为什么不限制诸葛亮的大权? -
慕楠奥沙: 刘备其实是做了一些工作,限制诸葛亮权力过大.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也不是一直都很好的.他们之间,关系十分微妙.刘备当然要留“后手”. 下面我们详细说.1、刘备的遗嘱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

市中区19657318895: 霍光与诸葛亮比较 -
慕楠奥沙: 在刘备死之前对诸葛亮说了句“如若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既然以这样的方式将这话明白地说了出来,那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的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惟有尽忠而死也不会取而代之一途了.可以说是刘备的欲擒故纵的一种权谋,并且刘备托孤时身边还有一个李严.而诸葛亮作为一个以贤传世的聪明人,就只能誓保刘禅了.汉昭帝死后没有留下子嗣,为了对国家负责、继续保持汉朝的兴旺,霍光就以刘贺过渡一下,再将汉宣帝刘病已推上台.

市中区19657318895: 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不可扶,君可自取”是真心抑或以此语牵制于他? -
慕楠奥沙: 我认为既不是真心也不是试探,而是笼络人心.以刘备的精明和眼光的毒辣,他不可能看不出他的儿子是个扶不起的君,而以刘备的性格,他...

市中区19657318895: 刘备托孤文言文 -
慕楠奥沙: 原文: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诸葛亮传》) 译文 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后主,对他说:“你与丞相一同处理国事,对待丞相就要如对待父亲一样.”

市中区19657318895: “刘备托孤”中,“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话是否是对诸葛不信任?
慕楠奥沙: 是 他怕诸葛亮功高盖主 刘蝉听信谗言 使诸葛亮反水 刘备临死时说这句话是为了定诸葛亮和刘蝉2人的心 也是为了使诸葛亮日后万一反水失去信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