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为什么会有两部“唐书”,唐书岂不是重复了?

作者&投稿:湛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二十四史中《唐书》有新旧两部?~

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但是,由于肃宗以后的国史尚未编出,宣宗以后的实录也未修成,所以《旧唐书》的作者在修《旧唐书》时,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虽然作者曾做过不少搜集史料的工作,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闻人诠等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旧唐书》传布过程中的兴衰,既反映了它的缺点,也说明它有自己的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三年(公元1058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庆历新政”的活动,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列传与本纪、志、表合在一起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整齐划一。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
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经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成书如此迅速,主要在于宋太祖十分重视,组织的撰修班子规格高、阵容强;同时也因为去古未远,可资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范质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实录简编——《建隆五代通录》,从而为修史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曾有过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大约于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学家,奉命和宋祁领衔编撰《新唐书》。崇儒复古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他修史的指导思想。他意禀承孔子的《春秋》笔法、“褒贬”义例,对《旧五代史》改编重修。在编排体例上,推翻《旧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线,把五朝的人事综合统编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
《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最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涵义,用以贯彻作者的“褒贬”义例。臂如将相大臣,凡专事一朝的在《臣传》,历事几朝的则列《杂传》。又如根据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等,头等的进《死节传》,次等的入《死事传》。
一般史书的“志”,《新五代史》称作“考”,仅有《司天考》、《职方考》,分别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郡县志》。作者认为五代是个名分纲常颠倒的乱世,其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所以将《旧五代史》的“志”删除。这也是为了体现以“礼”修史的原则。
本书的世家及世家年谱,大致相当于《旧五代史》的《世袭列传》和《僭伪列传》,明确将中原以外的割据政权分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等十国。各小国的划分编排,条理清晰,首尾完具,显然胜于旧史。《四夷附录》相当于旧史的《外国列传》。
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对十国部分的补充。由于《旧五代史》已非原帙,残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价值就更不应低估。再从其它角度来着眼,欧阳修撰史,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选材讲究,文字凝炼;思想上不像旧史那样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创《职方考》,独树一帜,提纲挈领,眉清目秀,颇受称道,都是它的长处。平心而论,两部《五代史》各有短长,可以互为补充,不应偏废。
《新五代史》问世后,即有徐无党注。但徐注旨在解释《春秋》笔法、阐述微言大意,对读者并无多少裨益。

原因: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因欧阳修、宋祁等人编修了《唐书》,才有了新、旧之别,称前者为《旧唐书》,后者为《新唐书》。
《旧唐书》的显著特点是前后记事详略不一,文字风格也差别较大,这是由当时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新唐书》写法上的一大特点是仿照《春秋》的笔法,通过用不同的字句来进行褒贬,这种做法对忠实地记载历史是不利的。

扩展资料

新旧特点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创举。
《选举志》与《兵志》系统地整理了唐朝科举制度和兵制的演变资料。《食货志》增加为5卷,不仅比《旧唐书》份量大而且比较有系统、有条理地保存了大量社会经济史资料。
《地理志》着重叙述唐朝地理沿革,记载军府设置、物产分布、水利兴废等情况,补充了不少《旧唐书·地理志》所没有的资料。
《天文志》和《历志》在篇幅上超过《旧唐书》3倍以上,记载了唐代流行的7种历法,特别是保存了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历》的《历议》,反映了唐代历法理论的水平和发展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书

唐书分为两部,即《旧唐书》和《新唐书》。原本唐书只有《旧唐书》一本,但是北宋年间,宋仁宗觉得后晋编撰的唐书质量太差,就自己找人又重新编了一本唐书。新的唐书编出来之后,之前的唐书就改称《旧唐书》,并且不再刊行,天下只能看新编的《新唐书》。

虽然《旧唐书》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是也没有到不能看的地步,宋仁宗估计是觉得人家朝代都能编前朝的史书,到了他没得编了,内心空虚,所以说后晋的太垃圾,自己重新弄。毕竟《旧唐书》一直到现代,都是得到认可的正史,与《新唐书》并列。

《旧唐书》编纂之时,唐朝刚刚灭亡不久,有很多新鲜的一手资料,所以书中许多记载是相当可信的。当时主持修书的赵莹也曾重金求购史料,加上唐朝有每代皇帝都搞个《实录》的习惯,所以《旧唐书》很快就编撰完成。后来少数民族入侵中原,长安遭到洗劫,很多史料被毁,幸而《旧唐书》已经完成,保存下来了当时很多的史料,为后人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当然由于《旧唐书》编撰时间短,里面未免有些考据不实,文学性也不够强,比较单调,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的缺失。所以到了宋仁宗一朝,宋仁宗看了《旧唐书》就觉得里面问题太多,不适合作为正史流传,加上宋朝建立后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于是就让大臣重新为唐朝立史。但是宋仁宗新编的《新唐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虽然在体系上比《新唐书》更加完善,文字更加简练,但是在内容上也更具有倾向性。

《新唐书》大力抨击了武则天的武周一朝,以及唐末诸多起义军领袖和少数民族首领,作为史书,未免有失公允。所以现在研究唐史,是将《旧唐书》和《新唐书》互相对照来研究的。



并不是,因为这两部唐书分别记录了两个唐朝发生的事,不一样的。

不是重复,因为历史上称为唐的朝代有两个,因此才有两部“唐书”,记录的事情不一样。

不是重复了,而是唐朝有两个阶段,所以要分开写。

因为是记载着两个不同的唐朝,所以才会有两部唐书。


二十四史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史”中的经济史料极为可观。除了志中的专门记述外,旅闷本纪里的一些皇帝诏令,列传中的大臣奏议和言行事迹,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历代王朝的田亩制度、赋役政策、钱币规定等情况。如果把分散的史料分门别类地搜集起来,对研究经济发展史是大有裨益的。历史上刊印全套“二十四史”的主要有过...

二十四史分别是什么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出自二十四史中的《晋书·符登传》意思是: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出自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周岂页》意思是: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宋书·江夷...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

《二十四史》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是哪一部?
二十四史中完整的通史是《史记》。《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传记史书。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传记通史,记录了从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初年的3000多年历史。始元年,司马迁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前后历时14年才完成。《史记》百科全书共收录列传12篇(记载历代帝王成就)...

24史是什么?
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

西夏有两百年的历史,为什么《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历史
“二十四史”这种说法是在清代乾隆时期钦定的,按照朝代先后顺序,从《史记》到《明史》,基本上完整的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其中也不乏关于两宋时期南北对立少数民族的政权历史记录,比如《辽史》、《金史》,但是却唯独没《西夏史》。这是为何呢?我认为与蒙古人对西夏人的仇恨有很大关系。

二十四史中记载书目的志叫
“二十四史”中唯一的“志”在“二十四史”中,《三国志》是唯一一个书名被称为“志”的“正史”。所谓“志”,应该是“志”。《说文解字》说:“志:记志也。”它指的是记事的书和文章。请采纳,谢谢!

二十四史中为何都是打打杀杀才统一?
因为这个就是统一的根本的条件就在于通过战争。

二十四史简介
二十四史简介:二十四史,中国历代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为纪传体。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十四史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二十四史之所以被称为正史,既与这些史书在中国史部书籍中的地位有...

为什么二十四史中,《辽史》是最差的
《辽史》,也就是辽国的历史,共116卷。当然,这肯定是由元朝修撰的。一般都认为《辽史》比较简略,甚至是粗糙,是二十四史中质量最下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仓促,而是史料范围狭窄。时间原因:编写《辽史》时间太仓促了!从1343年4月开始动手,到了次年3月就大功告成了,只用了11个月的时间...

共和县19129586744: 为何二十四史中《唐书》有新旧两部?
阎呢艾兰: 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

共和县19129586744: 为何二十四史中《唐书》有新旧两部? -
阎呢艾兰: 好像有

共和县19129586744: 旧是怎么来的?《唐书的新?唐书》的新、旧是怎么来的?
阎呢艾兰: 在“二十四史”中有两种《唐书》,一是刘昀编撰的《旧唐书》,一是欧阳修、宋祁编撰的《新唐书》.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早在五代时期的后晋天福五年 (940),...

共和县19129586744: 唐书为什么分成新旧两本 -
阎呢艾兰: 分新,旧两部分《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 总的说来,...

共和县19129586744: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没有“唐史”而是“新唐书”?
阎呢艾兰: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 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 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刘昫的《唐书》浅陋, 下诏重修. 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 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 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 宋祁负责,...

共和县19129586744: 《二十四史》哪八部成于唐朝 -
阎呢艾兰: 唐代编成的正史很多,二十四史中,唐朝编修的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由李延寿私人编修而获得政府批准成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两部.鉴于梁、陈、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后来又增修了《五代史志》,这就是现在《隋书》中的《志》.

共和县19129586744: 为什么二十四史前面叫书,后面叫史?? -
阎呢艾兰: 是国家还是个人编纂的并不是书与史的区别,比如隋书、旧唐书、新唐书都是官修,而南史、北史、新五代史都是私修. 在五代以前,书指的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历史,如汉书、后汉书、宋书、隋书、唐书等等,史指的是包括多个朝代、多...

共和县19129586744: 《新唐书》的史料依据来源于哪里? -
阎呢艾兰: 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即《旧唐书》)编成,但宋仁宗认为《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4].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七月,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书》”.前后参预其事...

共和县19129586744: 新唐书和旧唐书里怎么有些史实是不同的?哪个比较好
阎呢艾兰: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时 ,刘昫、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 但因此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新唐书》通行,该书受到冷遇.南宋初年刻印...

共和县19129586744: 二十四史是怎样形成的? -
阎呢艾兰: 二十四史的形成,有其历史过程.最初人们把《史记》、《汉书》和《东观汉纪》称为“三史”,三国时的孙权就劝导他的将军吕蒙要读“三史”.刘宋范哗的《后汉书》问世后,人们又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