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喜欢喝茶的诗人

作者&投稿:玉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喜欢喝茶的名人~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渊远流长。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我国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自古至今,有许多名人与茶结缘,不仅写有许多对茶吟咏称道的诗章,还留下不少煮茶品茗的趣事轶闻。
  唐代陆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著成《茶经》,流传千古,后世尊为“茶圣”。陆羽取水极为讲究,煮茶必佳泉。他将煮水分为三个阶段:一沸、二沸、三沸。认为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即是当锅边缘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
  唐朝诗人卢仝饮茶有个奇特的规定:每次不喝第七碗,否则就会喝醉。他在《饮茶歌》中曾这样描绘:“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明代湖州司马冯可宾一生茶壶不离手。他喜欢自斟自饮,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出其中乐趣。即使是客人来了,他也是每人发一把小壶,任他们自饮。 现代文学家中,爱好饮茶的人颇多,其中不少人对茶文化很有兴趣。 鲁迅妙论茶 鲁迅爱品茶,经常一边构思写作,一边悠然品茗。他客居广州时,曾经赞道:“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因此,当年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对品茶有独到见解,曾有一段著名妙论:“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郭沫若题咏名茶 郭沫若从青年时代就喜爱饮茶,而且是品茶行家,对中国名茶的色、香、味、形及历史典故很熟悉。1964年,他到湖南长沙品饮高桥茶叶试验站新创制的名茶———高桥银峰,大为赞赏,写下《初饮高桥银峰》诗: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来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老舍品茗著《茶馆》 当代著名文学家老舍是位饮茶迷,还研究茶文化,深得饮茶真趣。他多次说过这样精辟的话:“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本来中国人是喝茶的祖先,可现在在喝茶艺术方面,日本人却走在我们前面了”。他以清茶为伴,文思如泉,创作《茶馆》,通过对旧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际遇,反映从戊戌变法到抗战胜利后50多年的社会变迁,成为饮茶文学的名作,轰动一时。 品茶行家秦牧 当代作家秦牧的故乡广东澄海县属潮汕地区,当地“功夫茶”习俗名播中外。他从小接触功夫茶,练就过硬的辨茶功夫。1967年夏至1970年秋,当时任羊城晚报副总编的秦牧与广州各报总编一起,被集中在广州一座干校接受审查,“老总们”都有饮茶习惯,大家突发奇想,要对各自所带茶叶评出高低,推举秦牧为评茶师。秦牧还写有《故乡茶事甲天下》等茶散文,怀着幽默心情描述潮汕近乎传奇的茶俗,广为传诵。 叶君健独钟茶饮 当代著名作家叶君健从年轻时起就爱好饮茶,在重庆大学教书时,常与友人去茶馆喝茶聊天,特别喜欢品四川的沱茶。他说:“中国美好的东西太多,茶是其中突出的一种。它既高雅,又大众化。中国人的生活,除柴、米、油、盐、酱、醋以外,还必须有茶。”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家乡是湖南宁乡县花明楼,这里的人民好饮一种烟熏茶。受此影响,刘少奇也特别喜欢喝烟熏茶。解放后家乡人给他捎上一包茶叶到北京,他如获至宝,工作疲倦时,只要喝上一口这种烟熏茶,他就会精神一振,倦意全消。
  毛泽东同志也喜欢喝茶还有吃茶渣的习惯。当年曾与诗人柳亚子在广州茶楼里一边品茶,一边探讨革命真理,后来他的诗中便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之句。品茶行家秦牧
  当代作家秦牧的故乡广东澄海县属潮汕地区,当地“功夫茶”习俗名播中外。他从小接触功夫茶,练就过硬的辨茶功夫。1967年夏至1970年秋,当时任羊城晚报副总编的秦牧与广州各报总编一起,被集中在广州一座干校接受审查,“老总们”都有饮茶习惯,大家突发奇想,要对各自所带茶叶评出高低,推举秦牧为评茶师。秦牧还写有《故乡茶事甲天下》等茶散文,怀着幽默心情描述潮汕近乎传奇的茶俗,广为传诵。
  叶君健独钟茶饮
  当代著名作家叶君健从年轻时起就爱好饮茶,在重庆大学教书时,常与友人去茶馆喝茶聊天,特别喜欢品四川的沱茶。他说:“中国美好的东西太多,茶是其中突出的一种。它既高雅,又大众化。中国人的生活,除柴、米、油、盐、酱、醋以外,还必须有茶。”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家乡是湖南宁乡县花明楼,这里的人民好饮一种烟熏茶。受此影响,刘少奇也特别喜欢喝烟熏茶。解放后家乡人给他捎上一包茶叶到北京,他如获至宝,工作疲倦时,只要喝上一口这种烟熏茶,他就会精神一振,倦意全消。
  毛泽东同志也喜欢喝茶还有吃茶渣的习惯。当年曾与诗人柳亚子在广州茶楼里一边品茶,一边探讨革命真理,后来他的诗中便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之句! 古代人们就注意利用猴子的灵性,训练它们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早在明代就开始利用猴子攀岩采茶了。利用猴子采茶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驯猴采得”。武夷山有名茶曰“大红袍”。它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深邃的峡谷内一片陡峭的山崖上,古时只有两株。此茶质地优异、药效显著,但是人们没办法上去采摘。后来,山民们掌握了猴子善于攀爬的习性,驯服猴子,令其上树采摘。因驯猴身穿红色坎肩,于是将此岩茶称为“大红袍”。
  “击猴反得”。我国的乌龙茶,首推安溪的铁观音,其味芳香喜人,饮后心旷神怡。乾隆六年,王士谅携茶上京,赠诸京官政要,并经权臣转呈内廷。乾隆遂见王士谅,垂询茶史。王士谅奏称:“此茶发现于观音石下,身重如铁,清香神美赛观音。”乾隆乃赐茶名“南岩铁观音”。史传,最早是居于深山幽谷的僧人每逢茶树“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的时节,看到群猴攀爬茶树嬉戏之机,遂以石头或者弹弓袭之,引起猴子生气而折下茶枝反击,僧人拾取后返回寺庙烘制方得此茶。英国人莱特逊编辑的《茶的医学》记载:“仙人见一高攀茶树的山猿,抛以什物,猿大怒,折枝扔下,仙人拾之而归。”
  “义猴偿得”。深山猴群过冬时缺少食物,古人乘天寒地冻时节,以食物饲养。聪明的猴子知道人们喜欢喝茶,就于来春采茶报答。杭州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温州雁荡山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遗山僧,盖僧尝于冬时,知猴之无所得食也,以小袋盛米投之,猴之遗茶,所以为答也!”对于茶的药用价值,猴子知道得比较早。史载三国时代大将邓艾有一次外出狩猎,射中一只母猴,母猴怀中的小猴并不逃走,反而急促地将母猴身上的箭拔除,并采了些茶叶嚼烂后敷在母猴的伤口上。邓艾为之感动,于是将良弓丢掉,发誓再不射杀猴类。

爱喝茶:苏东坡 苏轼
爱喝酒:李白

饮茶与赏乐
摘要: 白居易 《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茶与诗词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品质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尤善于烹茶,因此结识了许多丈人学士和有名的诗僧,留下了不少�茶的诗篇。
到了宋代,文人学士烹泉煮茗,竞相吟�,出现了更多的茶诗茶歌,有的还采用了词这种当时新兴的文学形式,诗人苏轼有一首《西江月》词云:“尤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对双井茶叶和谷帘泉水作了尽情的赞美。
元代诗人的�茶诗也有不少。高名的一首著名的《采茶词》.描写了山家以茶为业,佳品先呈大守,其余产品与商人换衣食,终年劳动难得自己品尝的情景。
清高宗乾隆,曾数度下江南游山玩水,也曾到杭州的云栖、天竺等茶区,留下不少诗句。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我国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茶兴都不浅,在诗词交往中,也每多涉及茶事。1926年,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就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1941年,柳亚子先生还在一首诗中说:“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朱德同志在品饮庐山云雾茶以后,赞扬此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茶的诗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不少。9世纪中叶,我国的茶叶传入日本不久,嵯峨天皇的弟弟和王就写了一首茶诗《散杯》。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也出现了一些茶诗。后来,西欧诗人发表了不少茶诗,内容多是对茶叶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这种奇巧饮料的喜爱。

唐代,茶与诗人的关系最为密切,浙江新昌一带曾被誉为“唐诗
之路”,在那里只要元稹、白居易的新诗一写出,就有人转抄纸上,拿
到集市上去换新茶。以茶换诗,以诗得茶。茶与诗“联姻”构成了中国
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景观。
茶给诗人清思助兴,诗人也给茶传神写照,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茶诗
,内容涉及茶的采制、风俗、烹煮、斗茶、茶宴等。这些茶诗也极大丰
富了中华的茶文化。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50多首茶诗,他在《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
山境会亭观宴》诗中写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声俱绕身,盘下
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此诗烩炙人口,广为传诵。诗中“紫笋”即产自潮州的贡茶“顾渚紫笋
”。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也有首宝塔诗《茶功》:“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
后追邀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中唐诗人卢仝的《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茶诗之一
,诗中的“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与晋人张载的“芳茶冠
六清,溢味播九区”相呼应。卢仝还有首《七碗茶》:“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春风生。”此诗把饮茶之
妙写得淋漓尽致,连苏轼也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的咏茶诗也写得空灵别致,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中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
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前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
柔佳茗似佳人。”诗中他把佳茗比作佳人,实别出心裁,千古绝唱。
诗仙李白一生写了许多酒诗,也写了很多茶诗。他的《答族侄僧中
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是我国较早的咏名茶诗,诗中写道:
尝闻玉泉山,
山明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
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
采服润肌骨。
……
唐诗人齐己也有首《咏茶十二韵》,其开头写道:“百草让为灵,
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南宋诗人陆游出仕过福州、镇江,又曾入蜀赴赣,辗转各地,有机
会品尝各地名茶,所以在他的《剑南诗稿》中,咏茶诗词就有300多首
,是历代写茶诗最多的诗人。他曾写道:“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
,“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从诗中可看出陆游自己动手烹茶为乐
及对茶道的感悟。
元代诗人谢宗可有首《雪煎茶》:“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
清新……”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稹在饮安徽泾县“涌溪火青”茶后
写道:“不知泾县山之涯,春出茁此香灵茶;雨茎细叶雀舌卷,蒸焙工
夫应不浅;芳向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芳芬。”此外,宋代蔡襄的《
北苑茶》,欧阳修的《双井茶》等都是著名的茶诗。宋朝的杜耒名不见
经传,但他的“寒夜客来茶当酒”诗句传颂千古,成为客来敬茶的最好
注解和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的最好例证。在当代,已故的陈毅、郭沫若
、赵朴初也曾写下优美的茶诗。


陆羽编著《茶经》用时多久?
陆羽是唐代人,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以当今地名来说,陆羽是湖北天门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和诗人。著有《茶经》一书,被人尊称为“茶圣”。陆羽喜欢喝茶,他一生淡泊名利,喜欢四处游历,为了写成《茶经》,他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终于历时二十六年,编著《茶经》一书。为世界茶业的发展...

求名人饮茶故事!急!
鲁迅爱茶,经常一边构思写作,一边悠然品茗。他当年客居广州,称赞道:“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因此,当年的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对品茶有独到见解:“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郭沫若...

关于喝茶的诗句李白的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

历史茶文化的趣闻故事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家乡是湖南宁乡县花明楼,这里的人民好饮一种烟熏茶。受此影响,刘少奇也特别喜欢喝烟熏茶。解放后家乡人给他捎上一包茶叶到北京,他如获至宝,工作疲倦时,只要喝上一口这种烟熏茶,他就会精神一振,倦意全消。毛泽东同志也喜欢喝茶还有吃茶渣的习惯。当年曾与诗人...

郑燮是明代写茶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是的!郑板桥喜欢喝茶,因此茶诗也写了不少。

古典诗词中茶文化的兴起历史
饮茶的过程就是精神调节和自我修养的过程。唐人对茶的喜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至爱哈尔理想的倾注。这种倾注激发了文学创作的激情,文人士大夫将饮茶视为雅逸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在各种茶诗作品中,五言诗、唱和诗、联句诗、宝塔诗中的茶文化最为突出。 1、五言诗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

古人喝茶也霸气,喜欢用大杯大碗,一般人受不了
其实大碗喝茶,已不是为补缺水之生理需要,即如人不知为什么要喝酒而去喝酒一样,总之是找点打发时间的事做做而已。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称,喝茶要喝七碗,这是品茗史上最为重要的‘’七碗茶‘’。试想,谁会有事无事一口气连喝七碗茶呢?所以卢仝在诗里也提醒说,解渴润喉,...

诗人和书法家都是怎样喝茶的?让我们走近苏墨堂头采小青柑品鉴会_百度...
近日,山东苏墨堂的苏总在济南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品鉴会,邀请了她的好友——知名青年学者兼诗人高三适先生和绍兴著名书法家朱勇方先生,一同品鉴润元昌的小青柑。在8月4日下午3点的苏墨茶堂,三位好友相聚一堂,共享品茗之乐。苏总担任主泡手,她身着黑色上衣,高三适先生则着棕色上衣,朱勇方先生则以其...

关于喝茶的诗有哪些?
白话文释义:茶,分为清香的叶和细嫩的芽;诗人喜欢茶的高雅,僧家看重茶的脱俗;烹茶时用精致的茶碾和细密的红纱茶筛;煎出柔和美丽的黄色,再小心的撇去茶末。深夜泡上一杯可与明月对饮,早上泡上一杯可以笑看朝霞;从很久之前人们就在饮茶,茶不仅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倦,还能缓解酒醉,实乃佳品。

茶唐·元稹 这首诗的意思
释义:茶,分为清香的叶和细嫩的芽;诗人喜欢茶的高雅,僧家看重茶的脱俗;烹茶时用精致的茶碾和细密的红纱茶筛;煎出柔和美丽的黄色,再小心的撇去茶末。深夜泡上一杯可与明月对饮,早上泡上一杯可以笑看朝霞;从很久之前人们就在饮茶,茶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同时还能...

右玉县17398226983: 哪个古人爱喝茶 -
粱若显克: 陆羽(茶圣)、皎然和尚、乾隆皇帝

右玉县17398226983: 有“分宁茶客”美称誉的爱茶诗人是 -
粱若显克: 你好! 1. 有“分宁茶客”美称誉的是:黄庭坚. 2.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他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代“江西诗派”的创始人. 3. 宋朝茶风盛行,文人墨客纷纷追求茶...

右玉县17398226983: 苏轼的一生有何茶缘 -
粱若显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在北宋文坛上,与茶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轼那样于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

右玉县17398226983: 为什么人要喝茶 -
粱若显克: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多少年了,我们现在还无法具体的考证.但是,人饮茶的原因还是从诸多的文献中找到答案的. 一、 茶被我们祖先利用是从药、食开始的 我们就可知道,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

右玉县17398226983: 喜爱喝酒的古代诗人有哪些? -
粱若显克: 1、李白 李白肯定是逃不掉的,斗酒便有诗百篇,喝醉了就在长安街道上的酒肆中睡觉,君王看见以后唤他上船,李白不屑一顾,自称为“酒中仙”.在他的一生当中,后人眼里的李白,轻狂、天才、爱酒这三个标签缺一不可. 2、白居易 作...

右玉县17398226983: 求关于品茶 喝茶 茶叶诗词,茶叶知识的精彩短信 -
粱若显克: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

右玉县17398226983: 中国茶叶各个品种 -
粱若显克: 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 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

右玉县17398226983: 古代文豪谁最爱菊花?谁最爱莲花?就像王羲之爱鹅~~~~ -
粱若显克: 陶渊明——菊 周敦颐——莲 林逋——梅 龚自珍——病梅 郑板桥——竹 唐寅——桃花 王庭钧——梨花 姜夔——芍药 王冕——墨梅

右玉县17398226983: 古代最爱菊的诗人是谁 -
粱若显克: 很多,公认最爱菊的是屈原,陶潜(陶渊明 )和元稹.http://wenwen.sogou.com/z/q750115156.htm?si=6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