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瓷收藏 哥窑瓷器鉴定有何特征?

作者&投稿:胡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鉴别哥瓷有什么特征?~

哥窑之器,釉色以青为主,亦有米白、蛋白、粉青、灰、灰绿、奶酪黄等。哥瓷釉比较厚,最厚处与胎的厚度相等,这是区别其他青釉瓷的依据。哥瓷的另一特征是以开片纹而著称。多数开片呈网纹冰裂状,少数有裂成很细的小块,即所谓“百圾碎”。一般有两种裂纹,即紫黑色裂纹包围着金黄色细丝纹,即“金丝线”、“绪血”。有些器物上的细纹是无色的,有的只有一种紫黑色的裂纹。哥瓷的第三个特征是“紫口铁足”,口缘釉薄露胎,胎呈黄褐色,其足部不挂釉,呈铁黑色。弟窑的瓷器胎薄如纸,光润如玉,青色无断纹,与哥窑有明显区别,虽是哥弟不能混为一谈。
  哥瓷品种较少,多为小件,如小洗、小水丞、小笔架、暖砚、瓷枕、贯耳瓶、朝天耳三足炉等为常见器皿,造型敦厚古朴。由于传世少,历代视为珍品,后人为了满足收藏者的需要,历代都有仿品出现。元末明初和清乾隆时仿制的哥瓷比较好。如明仿宋哥窑双耳炉,大小与宋哥窑相似,釉色青灰,釉面开片纹与真品极为相似。由于仿造时间早、仿得逼真,几百年来一直作为宋代真品收藏在清代文献之中,直到1958年经孙流洲等鉴定专家甄别为明代仿哥窑器。
  如何甄别真伪哥瓷,除上述哥瓷的几个特征外,还要从造型上去分析。真品器形各部线条圆滑优美,有自然古朴之感,体胎较厚重,釉色温润如玉,面釉层较厚,仿品与此相反。
  清末至民国以哥瓷釉为地子,绘粉彩、五彩、青花的瓶、碗、碟、盘、文具等,工艺粗糙,绘画呆板,多数为景德镇产品。

有关哥窑的记载

记载一:元孔齐《至正直记》“乙未冬(1355年)在杭州时,市哥哥洞器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这段文献提供的信息:(1)记载第一次提到哥哥窑年代,是元代。(2)瓷器色莹润,如同宋代官窑(北宋或南宋)。(3)荆溪(江苏宜兴)的王德翁见过宋代官窑,并且认为元代当时生产的哥哥窑器与宋代官窑在外观特征上很相像,须仔细辨别。(4)后来的所谓官哥不分,原来可能源于此,即元代的哥哥窑瓷器与宋代官窑瓷器很难区分。

记载之二: 明曹昭《格古要论》记载:“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该文献提供了几个关于哥哥窑的信息:(1)在元代存在旧哥哥窑和新哥哥窑。新哥哥窑指元代哥窑,旧哥哥窑可能是宋代哥窑。(2)旧哥哥窑以青色为主基调,颜色有深浅之别。(3)有紫口铁足特征。(4)其中所记之“董窑”,在今河南开封以东的陈留县,故名,亦称“东窑”,与官窑、哥窑并列。

有关的考古发掘资料

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其中之一是杭州老虎洞南宋古瓷窑址。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于1996年—2001年间,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调查与发掘,根据考古发掘地层叠压关系,老虎洞的遗存可分为南宋时期、元代前期和元代后期三个时期。其中南宋时期的遗存是修内司官窑,而元代前期和元代后期的主要遗存仍为与官窑瓷器面貌很相似的产品,表明元代时老虎洞窑址继续生产仿官窑的器物,这一情况是以前所不清楚的,为官窑瓷器的鉴定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元代晚期的地层中有一类器物与某些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测定,故宫中的一件传世哥窑与其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基本相同。这一考古发现也证明了元孔齐《至正直记》关于哥哥窑的记载是准确的。

关于传世哥窑

所谓传世哥窑,指的是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院及海外私人收藏的300多件哥窑瓷器。这些传世哥窑瓷器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大部分为宫廷用瓷式样,其胎体厚薄不同,胎质有瓷胎和砂胎,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粉青、灰青、米黄、月白等多种,胎釉情况复杂。从这些实物看,文博界普遍认为传世哥窑的生产时间,应有早晚之别,产地也出自不同窑口,也就是说,这些传世哥窑不一定都是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瓷器。

关于哥窑的几个疑问

(1)宋五大名窑中,为何把哥窑定为南宋才有,北宋为何不能有?窑址未被发现,哥窑的定代问题就无解,不应该得出定论。

(2)从没有一个窑口的瓷器像哥窑这样众说纷纭,哥窑之谜因何如此扑朔迷离?是不是哥窑并非一个独立的窑口,而是五大窑口的一类制品,因此史家没有将其单独记载,给后世埋下了猜测的种子?

(3)从传世的宋哥窑瓷器看,其本质上和北宋官窑没有多大区别,在发现北宋官窑窑址之前,因何断定它不是和北宋官窑一个窑口烧制的两种釉面不同的瓷器呢?

历代哥窑瓷器特点

黑胎宋哥窑制品:基本特征是黑胎或紫金胎,紫口铁足,有的只有铁足或紫口,金丝铁线、宋代器型、干法施釉、釉为失透的乳浊釉、气泡之密似攒珠,釉色为粉青、月白、灰青、米黄多种,釉质温润有酥油般的效果。

非黑胎宋哥窑制品:胎为深灰、浅灰、土黄等色,其它特点基本和黑胎宋哥窑相类。

宋龙泉哥窑制品:宋代器型,其胎黑、灰白等,有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现象、釉色带有龙泉青瓷特征。

元哥窑制品:胎体较宋代疏松,胎色有浅灰、深灰和黑色,釉色有青灰、粉青、天青,釉面不太均匀干净,开细小纹片,开片缺乏宋代自然明快、井然有序的效果。

明代仿哥窑制品:其胎大都为白、灰白、灰黄胎质,没有自然的紫口铁足现象。颜色通常黑中闪红,铁线较多,金丝较少,纹路僵直,纹片大小分布不均匀,气泡特征也不具备宋代聚珠攒沫的特点。

清代哥窑制品:以雍正、乾隆为好,大多胎质较厚,亦能出现紫口铁足现象,釉质光润,有油灰、灰青及粉青等色。

民国仿哥窑制品:釉色基本是粉青色和月白色,没有紫口铁足特征,需涂抹酱紫釉、酱黄釉冒充。

现代仿哥窑制品:虽然烧制出了黑胎仿哥、官窑瓷器,但干施釉法仍未突破,釉面气泡不具干法施釉聚沫赞珠特征,认真鉴别并不太难。

宋代哥窑制品:分紫金胎(黑胎)和非黑胎两大类。紫金胎者为上品,有的有紫口铁足现象,有的只有紫口或铁足。宋代器型,全开金丝铁线纹,铁线的颜色都是黒中泛紫,金丝的颜色有深浅不同的层次感,干法施釉、气泡之密似攒珠、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莹润有酥油般的感觉,烧制工艺为先烧素胎,再多次施釉,有支烧和垫烧两种。

许多资深藏家梦寐以求五大名窑瓷器(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的瓷器),以能够收藏一两件瓷器为荣。只不过对于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的哥窑瓷器收藏,许多藏家表示只能在博物馆等机构进行欣赏,今天简单看一下哥窑瓷器鉴定特征,先了解哥窑瓷器,才有利于进一步的收藏。 瓷器收藏,传世的哥窑瓷,胎色有多种,黑、灰、浅灰、土黄等多种颜色兼具。釉彩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器形上常见的有瓶、碗、盘等,质地优良,与民窑瓷器不一样的是,传世的哥窑瓷器一般都是宫廷专用式样。 了解最值钱的瓷器,必须先鉴定后才有判断。哥窑之器,釉色以青为主,亦有米白、蛋白、粉青、灰、灰绿、奶酪黄等。哥瓷釉比较厚,最厚处与胎的厚度相等,这是区别其他青釉瓷的依据。哥瓷的另一特征是以开片纹而著称。 多数开片呈网纹冰裂状,少数有裂成很细的小块,即所谓“百圾碎”。一般有两种裂纹,即紫黑色裂纹包围着金黄色细丝纹,即“金丝线”、“绪血”。有些器物上的细纹是无色的,有的只有一种紫黑色的裂纹。哥瓷的第三个特征是“紫口铁足”,口缘釉薄露胎,胎呈黄褐色,其足部不挂釉,呈铁黑色。弟窑的瓷器胎薄如纸,光润如玉,青色无断纹,与哥窑有明显区别,虽是哥弟不能混为一谈。 哥瓷品种较少,多为小件,如小洗、小水丞、小笔架、暖砚、瓷枕、贯耳瓶、朝天耳三足炉等为常见器皿,造型敦厚古朴。由于传世少,历代视为珍品,后人为了满足收藏者的需要,历代都有仿品出现。元末明初和清乾隆时仿制的哥瓷比较好。如明仿宋哥窑双耳炉,大小与宋哥窑相似,釉色青灰,釉面开片纹与真品极为相似。由于仿造时间早、仿得逼真,几百年来一直作为宋代真品收藏在清代文献之中,直到1958年经孙流洲等鉴定专家甄别为明代仿哥窑器。 如何甄别真伪哥瓷,除上述哥瓷的几个特征外,还要从造型上去分析。如何鉴别瓷器,真品器形各部线条圆滑优美,有自然古朴之感,体胎较厚重,釉色温润如玉,面釉层较厚,仿品与此相反。清末至民国以哥瓷釉为地子,绘粉彩、五彩、青花的瓶、碗、碟、盘、文具等,工艺粗糙,绘画呆板,多数为景德镇产品。关闭窗口

金丝铁线、紫口铁足
宋代哥窑收藏价值相当高 在拍卖会上能拍到上千万
一,釉面呈龟子纹。内底裂纹开片的铁线纹,拟构筑的极其漂亮的百极碎,也可说是内底呈铁线纹隐现的似鱼子纹、聚沫攒珠,堪称完美!
二,牡丹纹饰深绿偏蓝,其茎显黑,叶片上绘有黄彩。实有浮雕工艺的美感。【此应为唐代唐三彩制瓷工艺。也可认为是最早的宫庭艺术,但也可作为鉴定是否是宋哥窑的表面特征的认定标志。它也可彻底否定做青窑的章生一兄弟俩为哥窑大师,而是另有一个正宗的唐三彩的传人,北宋哥窑瓷器宗师。】
三,【第1角度看】,笔洗釉面本底为淡黄色,上部开裂纹显金黄色,俗称‘金丝’。笔洗沿口呈褐黄色,俗称‘鳝血’。而逐渐向下黑色愈深,形成俗称黑色纹裂的‘铁线’。【第2角度看】,笔洗瓷釉上有两种主要元素,一种在加温后,变轻,逐渐向上使釉面越来越淡黄,上部面上的开裂纹形成‘金丝’。向上元素甚至冲上沿口,堆浮集成褐黄色的片云状,‘鳝血’型态。另一种元素在加温后,变重,并逐渐沉淀向下愈显愈黑,下面釉面开裂纹形成黑色‘铁线’。【我们也可从第3角度简单地去看】它的第三特征;上黄下带黑;由上到下排列为,鳝血、金丝、铁线的‘立式型态’

看看祖传瓷器!




颍上县15323426800: 宋哥窑瓷器有什么鉴定方法 -
郯邱再克: 一、鉴定要点: 1、看胎,胎色和胎质是否符合哥窑瓷器的的特征,有没有“紫口铁足”.2、看釉,釉色是否为乳浊状,是否滋润肥厚,开片纹是否匀整清晰,炒米黄有没有“金丝铁线”,胎釉结合是否紧密. 3、釉中气泡间含有残留的石英颗...

颍上县15323426800: 宋代哥窑瓷最重要特征 -
郯邱再克: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

颍上县15323426800: 如何鉴别哥窑瓷器? -
郯邱再克: 文房四宝之一的笔洗是收藏家热衷的珍品.哥窑笔洗因数量少而受到收藏家喜爱. 鉴别哥窑笔洗除了看釉瓷,应仔细观察胎骨上的“火焰红”与“跳刀痕”.现代有多种仿冒品,但对于彰显制瓷工人技艺与功力的“跳刀痕”却难以模...

颍上县15323426800: 宋代哥窑和定窑的特点和鉴别方法? -
郯邱再克: 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十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另一首《曝书亭集砚铭》赞道...

颍上县15323426800: 请问历代哥釉瓷器的特点 -
郯邱再克: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

颍上县15323426800: 哥窑怎么鉴定 -
郯邱再克: :“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派细薄,釉色纯粹者最贵;...

颍上县15323426800: 宋代哥窑瓷器底足特征都有哪些 -
郯邱再克: 宋代哥窑、传世哥窑瓷器、仿哥釉瓷器的底足必须有,紫口铁足,这是哥窑瓷器的最显著特点,“紫口铁足”,指的是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谢谢

颍上县15323426800: 哥窑瓷器鉴定技巧有哪些? -
郯邱再克: 哥窑是历史上唯一的宫庭窑,哥窑出来的瓷器都是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由于存世量非常的少,所以价格也比较高,也就成为仿品的主要模仿对象.我个人对于网上那些所谓的方法技巧都不太感冒,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实物让他们慢慢总结经验.只有一些老前辈凭借经验才能鉴定出来的东西,靠着一些窍门肯定是不行的.我以前听北京石渠雅集鉴定中心的蔡国声老师讲过,想要不上当,就不要相信窍门,只有真实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够保证你手里的东西.

颍上县15323426800: 宋代五大名窑及特点 -
郯邱再克: 1定窑白瓷为主,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有芒.2汝窑釉色青而润,青瓷印花,通体有细纹片,底部有支钉烧痕.3官窑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天青翠青又次.4哥窑最大特点是“百圾碎”,紫口铁足.5钧窑是乳浊釉

颍上县15323426800: 宋哥窑为什么瓷器的气泡出现在瓷器内壁底部多 -
郯邱再克: 烧制过程中,釉有下沉的现象,所以下部釉受温度影响 气泡比较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