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作者&投稿:之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抓住瞬间的永恒——《再别康桥》文本分析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 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 式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在诗人有节奏有韵律的吟唱中,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愁绪也在变化、扩散开来.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雅,又采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 .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歌如赏画,而感受到的是诗人那淡淡的离别之恋之愁之哀.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表达了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在《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这些意象均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景物,但是这些寻常的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更多新鲜而独特的感受。

扩展资料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
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别康桥

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扩展资料:

《再别康桥》的三美

1.动静相衬中见深情美:

“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诗人离开无限眷恋的康桥,内心同样是沉重而压抑的,但这首诗总体上诗情的表述是含蓄的,有节制的,用词遣句尽力轻巧,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

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不仅如此,诗人使用了绚丽多彩的语言,如“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使诗在轻盈飘逸中浸染了诗人的缕缕情思。

诗人还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静谧清幽中给人以流动感,既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2.虚实结合间见离情美:

诗人实写离开康桥时的情景,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康河如此美丽,怎不让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怎不让诗人“心头荡漾”,纵情想像?于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美梦“揉碎在浮藻间”,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诗人追忆往昔美好的“理想”,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而却不能放歌,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

如今诗人不想惊动这眼前的宁静清幽,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充溢其间的只是诗人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的种种复杂情感。

3.比拟夸张里见浓情美:

诗人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诗人把对母校的深情,溶入了对康桥晚景的形象描绘中: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竟具有了新娘的魅力;绿油油的水草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离别的惆怅似笙箫悠悠,就连“夏虫也为我沉默”,诗人用比喻拟人写活了对康桥的浓情蜜意。“云彩”本就不能带走,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夸张手法的运用。

更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样,全诗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别康桥



  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康桥美景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再别康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再别康桥》的画面:云朵聚集在康桥上方,一层又一层,恍若作者此刻的心情,惆怅一层又一层地堆叠着。河畔杨柳依旧随风舞动着她婀娜的身姿,金色的阳光在周围漾起了一圈圈光环,她若美丽的新娘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艳影,遥想当年,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端详着水中的自己。水中的青荇,随康河荡起了一纹纹...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的第几节集中写了康河的美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的第三节集中写了康河的美。这一节诗中,他描绘了康河的水草青荇,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而平静。诗人运用物我合一的手法,表达了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这康河,生于斯,长于斯。此外,他还把榆阴下的一潭比作是天上的彩虹,沉淀着彩虹一样的梦,充满了梦...

再别康桥所描述的意象及其特点
一、意象 1、云彩:是可以招手作别的,是多情的,仿佛真的要与诗人作别似的。2、金柳、夕阳: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

再别康桥的赏析是什么?
徐志摩的诗单纯、轻盈、柔婉而又深含忧郁之情。他善于将气氛、情感和景象融为一体,写梦幻般的景象的同时也充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情调。而且情绪回环反复,自由舒展,毫不扭捏做作。《再别康桥)读起来特别舒缓、悦耳,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三、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

再别康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再别康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留恋之情。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讲述的是什么呢?
也就是张幼仪在临产期间,徐志摩认识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并有谈论婚嫁之意。所以不想再维持这没有爱和自由的婚姻,就与张幼仪离了婚。在英国剑桥的时候,他疯狂地迷恋着这位美丽且才华横溢的女子,他为林微因写了许多诗。但是他们的理智终使他们分开。《偶然》就是一首他们分离时写的...

再别康桥中轻轻和悄悄的区别
一、轻轻和悄悄的区别:1、“轻轻”是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一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一处美妙的意境。轻轻的是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例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2、“悄悄”是诗人对眼前无可奈何地离愁,将自己的体验化作缕缕情丝。例句:...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通常的说法是,此诗是徐志摩因物而发抒写了再别康桥时的依恋之情。总的说来,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第一节诗中所谓的轻轻的来和走,正说明了诗人...

《再别康桥》的原文?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再别...

再别康桥中轻轻和悄悄的区别
一、轻轻和悄悄的区别:1、“轻轻”是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一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一处美妙的意境。轻轻的是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例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2、“悄悄”是诗人对眼前无可奈何地离愁,将自己的体验化作缕缕情丝。例句:...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 -
季食希柏: 诗中主要描写的景物有: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潭水、云彩、柔波、青草、星辉等.作用: 寓景于情,借景抒情,深切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中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季食希柏: 《再别康桥》描绘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 “长篙”、“星辉”、“笙箫”、“夏虫”、“康桥”、“衣袖”等意象.表达了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的赏析 -
季食希柏: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赏析 -
季食希柏: 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 ,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 ,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 ,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再别康桥》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 ,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轻吟漫...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季食希柏: 康桥给徐志摩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于是想要告别,往事就会如陈酒香气回肠,激荡心扉.徐便是如此,往日康桥的一幕幕情景再现眼前:金柳,青荇,潭水,三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对这份眷恋的加重升华,应该说是从第五节“寻梦...

亭湖区19711229915: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季食希柏: 抓住瞬间的永恒——《再别康桥》文本分析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樱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

亭湖区19711229915: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背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写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
季食希柏:[答案] 再别康桥写的应该是作者到了英国,见不到其在英国留学时所交的英国女友时的那种怅惘失落的情绪,而我们国立教参中的种种说法,好象是为了不捅破作者的神圣的面纱吧,在分析的过程中都不愿提及作者的这一方面的情感因素.康桥只不过是一种...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讲述的是怎样的感情 -
季食希柏: 河畔的金柳,如夕阳中的新娘,写的似乎是学校作者新中充满魅力的形象与作者对学校的热爱.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歌唱, 讲的是徐志摩再剑桥求学的美好时光,和自己学有所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轻轻的来,不带走云彩,等等讲的是自己离开学校,心里虽觉失落伤感,但是学校依然矗立,没有任何缺失. 于是衬托作者心里更加失落.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说说诗中诗人描写了康桥的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季食希柏: 诗人描写了康桥的云彩、金柳、青荇、波光、水影这些事物.在诗人眼中,这些事物都是那么美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好象都欣欣然有了生命,和自己进行着感情的交流.可以说,康桥的美景感染了作者,而作者的深情又让康桥的一切有了生...

亭湖区19711229915: 再别康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季食希柏: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