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三王维的意思

作者&投稿:帅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维 杂诗三首的来历?~

I http://www.artx.cn/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1]。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2],寒梅著花未?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3]。

【赏析】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语相关。诗的风格特点是微婉蕴藉。
 http://www.artx.cn/
夫妇分居异地,自然无法互相吐露别情;但彼此内心的思念就是没有出口的话语。于是诗人代他们说出各自的心里话。不难理解,双方的心理活动自有内在的关联呼应。因此,诗人采取这种写法既新颖别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因为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打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或许有江南来的船吧!为什么她要关心江南来的船呢?因为她长久不归的丈夫就在江南的某地。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为特殊情感的符号。男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客人询问“故乡事”,却只问“寒梅”是否已经开花,表层意思是关心故乡早春的情况,实则别有心曲。“寒梅著花”藏着深层的情感信息。因为第三首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说“已见寒梅发”。联系起来,似乎寒梅花发是一个暗示某种特殊涵义的时间。这个特殊涵义,只有男女主人公双方知道,它深埋二人的心底,局外人无从确切探知。你可以解释为夫妇临别叮咛的归期,你也可以说那是彼此心中共同纪念的紧紧萦系两颗心的往事。但无论怎样猜想,也都未必能切中本事。但“绮窗前”又确乎是一个副信息。或者事情就是在“绮窗前”一株梅树的环境下发生的。时节正是梅花在雪中绽开的早春。这一细节极大地加深了诗的内蕴。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第三首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王维《杂诗》共有三首,原文及译文具体如下: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唐代: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译文: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门与孟津渡口相对。每天沿河有来自江南的小船,是否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呢?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看见梅花已经开了,又听见鸟儿的啼叫声。一颗充满忧愁的心看着春草生长,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扩展资料:
王维《杂诗》三首赏析
其一:这首诗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从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也许有从江南来的船。丈夫在江南的某地长久不归。既然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
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
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其二: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
“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一时竟不知从何问起了。这句描写出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
其三:这首诗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
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
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
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第一首,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二首,描写游子思念家人 ,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第三首,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三首诗写出一种缠绵深婉之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都不事雕琢。
  其三
  已见寒梅发,
  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
  畏向玉阶⑻生。
  看见梅花已经开了,又听见鸟儿的啼叫声。一颗充满忧愁的心看着春草生长,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这首诗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咏月诗三首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

古代思念家乡的诗三首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慈母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三首中的文学常识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中,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唐诗三百首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谁有送别诗3首(越短越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

关于友情的诗三首古代两首现代
1、《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关于草原的古诗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白话译文 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

积累关于春天的诗三首.句五首?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3)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关于春天的好句子有:1、草地上的野花...

描写草原歌曲和诗句有哪些?
4、《草原诗三首》佚名 黄毯悄然换绿坪, 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 卧唱敖包待月明。 5、《草原诗三首》佚名 极目青天日渐高, 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 一马飞歌醉碧宵。 7.描写草原的诗句,歌曲有哪些 1、《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不见了,谁知道十首古诗的大意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có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高耸...

樟树市13062028800: 杂诗三首其三王维的意思 -
费健炉甘: 《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第一首,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二首,描写游子思念家人 ,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第三首,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三首诗...

樟树市13062028800: 王维《杂诗》的诗意 -
费健炉甘: 王维《杂诗》共有三首,原文及译文具体如下: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唐代: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

樟树市13062028800: 王维的思乡诗 -
费健炉甘: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

樟树市13062028800: 王维《杂诗》的意思 -
费健炉甘: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赏析】这首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品行,含蓄而蕴藉地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诗开头的两句,在设问中两次出现“故乡”的字面,并不嫌其重复,倒反而觉得亲切有味.接着进一步问道:“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动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啊?问得这样真挚,这样雅致,又这样充实.问出了精神,问出了境界,概括了多么丰厚的生活内容和多么美好的思想情操.赵殿成评这首诗说:“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樟树市13062028800: 王维杂诗字词及意思 -
费健炉甘: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 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樟树市13062028800: 谁知道王维的杂诗其一与其三 -
费健炉甘: 杂 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樟树市13062028800: 王维杂诗的意思 -
费健炉甘: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注释: 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 2.来日:来的那一天. 3.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4.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5.著花:著...

樟树市13062028800: 杂诗 王维这首诗的意思 -
费健炉甘: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著花未:开花没有. 【译诗】 你从故乡来,该知道故乡事,请告诉我,你来时我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 本诗信守拈来,自然天成.

樟树市13062028800: 杂诗三首(其三)表达作者对战争的什么态度. -
费健炉甘: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

樟树市13062028800: 王维的《杂诗》的每句意思 -
费健炉甘: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