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驾崩后谁继承了皇位

作者&投稿:太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雍正皇帝死后,是谁接任皇位?~

清朝雍正皇帝死后,接任皇位的是乾隆。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九月初三日,弘历即皇帝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移居养心殿,免民欠丁赋及额赋。
十月,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政之道。乾隆初政,总的政策走向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用宽缓代替父皇雍正的严苛,对百姓实行仁政,对大臣官员宽容开明。乾隆帝即位之初,集中力量纠正前两朝特别是雍正朝的一些弊政,并在这一过程中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干。

扩展资料: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关于雍正的继位,有三种说法:遗诏继位说、改诏篡位说和无诏夺位说。

第一,遗诏继位说
雍正受到皇父康熙的信任,派他到天坛代行祭天大典,说明康熙临终前有意让雍亲王继承皇位。
有《康熙遗诏》为证。《康熙遗诏》今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面写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第二,改诏篡位说
康熙在临终的当天(十三日),寅刻,宣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共七位阿哥和隆科多进宫,向他们宣谕:“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么重要的决定,既然将继位大事告诉七位阿哥和隆科多,为什么不向当事人——继位者胤禛宣谕?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这件事是无中生有,是雍正继位后编造的。
)《康熙遗诏》自然应在康熙去世之前已经定稿并经康熙审定,本应在康熙十三日死后立即当众宣布,为什么到十六日才公布?可见这段记载有伪造的嫌疑。
在上述雍正改诏继位诸说中,主要为夺嫡说和篡位说。
其一,雍正是否夺嫡?如前所说,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实行嫡长制。既然清朝没有实行“嫡长制”,雍正登极之前康熙并没有“立嫡”,雍正何嫡之可夺?所以不能说雍正继位是“夺嫡”。
其二,雍正是否篡位?认为雍正篡位者的根据是:雍正篡了他的同胞皇十四弟允的位。其理由是:
的学者认为康熙临死之前,没有留下让雍亲王继位的遗诏。这份所谓《康熙遗诏》是伪造的。康熙刚死,就传出雍正党人将康熙遗嘱“传位十四子”,篡改作“传位于四子”的说法。共有胤禛改诏、隆科多改诏、年羹尧改诏三种说法。如说康熙临终前本来发了一道诏谕,叫远在西宁的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允紧急回京继位,却被步军统领隆科多捏在手里不发,改作“传位于四子”。此属传闻,不为史实。因为如果康熙帝真有“传位于四子”的遗嘱,那么:

其一,当时繁体字的“于”写作“於”,“十”字很难改成“於”字;

其二,当时行文规范是“皇某子”,“于”与“四”之间隔了一个“皇”字,很难改;

其三,满文为清朝的国书,如此重要的遗旨应同时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又岂能改“十”为“于”?
第三,无诏夺位说。
雍正帝的皇位,是正取,还是逆取?从胤禛登极至今282年以来,既是学术界激烈争议的问题,也是演艺界火爆炒作的题目。雍正继位是否逆取?历史没有留下记载。历史是胜利者的记录,正史不会也不可能会对雍正逆取皇位做出记载。康熙生前未立皇位继承的遗诏,也不会留下一鳞半爪暗示皇位继承的文献。但是,自康熙宾天至雍正继统,即有皇位出自篡夺的传闻异说。雍正为此亲撰上谕驳斥,编纂《大义觉迷录》一书,想为自己洗刷不白。

雍正帝死后,根据他的秘密立储方法,由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办事”,至二十三日子时就驾崩了。

雍正帝死后,根据他的秘密立储方法,由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为改善民生,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的暴增。 [1]  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清朝的十个皇帝
1、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3、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5、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6、道光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
7、咸丰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咸丰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志高才疏的咸丰帝陷于祖宗的框框之中,终未能跨过着一门槛,带者无穷的忧虑,去了那个没有忧虑的世界。
8、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
9、光绪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10、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庭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服,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请采纳~

熹妃钮祜禄氏的唯一的儿子!老四宏历!虽然她出身卑微,但凭借她的勤恳和真心,获得了四爷的心

你好,雍正驾崩后,乾隆继位。 历史上记载康乾盛世。中间有个雍正,所以是乾隆。希望采纳,

爱新觉罗弘历啦,乾隆皇帝哦


李世民之后谁继承了他的皇位?
李世民之后唐高宗李治继承了他的皇位。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葬于昭陵。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当了皇帝。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也是顺位继承的嫡三子,在李承乾和李泰被废后,李治就是正统太子,所以当李世民重病在卧时,李治受命处理国事,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

雍正后面是哪位儿子当皇上?
雍正后面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弘历继承了皇位。雍正皇帝虽然有十个儿子,但实际上他立储时候的选择只能在皇四子弘历与皇五子弘昼里二选一。再加上皇五子弘昼平时行事荒唐,实际上皇位的继承人只能是雍正的第四子宝亲王弘历,这个在当时朝野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实际上雍正八年的时候,雍正有过一次重病几乎驾...

谁继承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
李世民之后唐高宗李治继承了他的皇位。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葬于昭陵。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当了皇帝。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也是顺位继承的嫡三子,在李承乾和李泰被废后,李治就是正统太子,所以当李世民重病在卧时,李治受命处理国事,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

李世民死后是谁继承了皇位?
李世民之后唐高宗李治继承了他的皇位。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葬于昭陵。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当了皇帝。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也是顺位继承的嫡三子,在李承乾和李泰被废后,李治就是正统太子,所以当李世民重病在卧时,李治受命处理国事,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

朱由校在驾崩后,朱由检继承皇位前做了什么?
明熹的朱由学校倒塌后,弟弟朱由检继位,为明思宗。要说为什么,那是因为朱由学校临终时,帝位继承排名第一的是自己的弟弟朱由检,没有其他选择。明熹统治时期,自己埋头于木匠的世界,奶妈客座和宦官魏忠贤统治着王朝。他们不仅干涉文官,还干涉后宫,朱由学校不让子女长大。他二十三岁去世时,后宫佳丽...

李世民死后谁继位
李世民死后是李治做皇帝。李治628年在长安城皇宫里面的丽正殿出生,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李世民时期的长孙皇后。649年的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在终南山的翠微宫去世。649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李治奉旨回到京城。六月一日,李治举行登基大典继承皇帝位,史称唐高宗。

司马炎驾崩后,由谁继位?
司马炎驾崩后,由司马衷继位,也就是晋惠帝,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的次子,母亲为武元皇后杨艳,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7年。司马衷在泰始三年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在太熙元年即位,改元永熙。

秦始皇赢驷驾崩后哪个皇子继承的皇位
拜托,自己百度,秦始皇是嬴政。赢驷死后是赢荡,赢荡举鼎死了是赢稷。。

清朝皇位继承顺序封号是什么?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

历史上有没有哥哥当皇帝驾崩了,弟弟来继承大统的?
有的,晋朝时期晋惠帝被司马越毒死,晋怀帝司马炽继位,晋成帝司马衍死了,晋康帝司马岳继位;晋安帝司马德宗被刘裕杀死,晋恭帝司马德文继位,南北朝时期宋后废帝刘昱被萧道成杀死,宋顺帝刘准继位,齐东昏侯萧宝卷被杀,齐和帝萧宝融继位。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死后谁来继位 -
并冰安络: 雍正帝于雍正13年,即1734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圆明园,他在雍正元年就手书乾隆帝的名字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雍正帝驾崩后,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入受顾命,庄亲王允禄等启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密封,宣诏皇子弘历即皇帝位,即乾隆帝.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过后是谁当皇帝? -
并冰安络: 雍正过后是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当皇帝.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清朝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的儿子.

城口县17090112496: 四阿哥弘历就是乾隆吗?
并冰安络: 四阿哥弘历就是乾隆皇帝,雍正皇帝第四子.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自幼就聪明伶俐,很受康熙和雍正的喜爱.在弘历被封为宝亲王之后,雍正非常重视他,还让其他皇子一起帮他处理政事.雍正去世后,弘历继承皇位,此时弘历二十五岁.他不像他的祖辈们一样,经过一番争斗才能登上皇位,他的皇位之路非常平坦,没有兄弟和党派之争.弘历共在位六十年,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发达,他所作出的功绩让他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并且年龄最为长寿的一位君主.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驾崩后是不是弘历登基? -
并冰安络: 1. 雍正驾崩后是弘历登基.雍正是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2.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帝把皇位传给了谁 -
并冰安络: 传给了他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到底把帝位传给谁啦? -
并冰安络: 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皇三子弘时自毙.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弘历即乾隆.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后的皇帝是谁啊
并冰安络: 乾隆

城口县17090112496: 乾隆帝是雍正的儿子吗 -
并冰安络: 乾隆帝是雍正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乃雍正第四子,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临终前秘密建储,将其册立为皇位继承人.雍正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乾隆一生喜文喜诗,作诗曾多达四万首.乾隆自认在军事上有成就,因此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驾崩是谁继承皇位
并冰安络: 乾隆大帝

城口县17090112496: 雍正帝是怎样死的,乾隆帝又是怎样继位的. -
并冰安络: 关于雍正帝死亡的说法很多,有说是被人割掉头颅而死的,有说是服食丹砂过量而死的,总之是暴卒就是了.乾隆继位则是雍正死后,由顾命大臣取下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匣子,里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