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鸿词科的简介

作者&投稿:夷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博学鸿词科的介绍~

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唐开元年间始设,称“博学宏词”,以考拔能文之士。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降低,朝廷甚感起草诏、诰、章、表等应用文书乏人。遂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置此科。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因乾隆名弘历,“宏”音形义与“弘”相近,故改为博学鸿词。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得人颇多,甚有影响。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
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为官。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
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
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
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1月26日,唐德宗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改元永贞,即顺宗。顺宗即位后,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于与王叔文等政见相同,也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
永贞革新失败后,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政治集团的其他人也被贬为远州的司马,后称“二王八司马”。)到职后的柳宗元暂居在龙兴寺。经过半年,柳宗元的母亲因病去世。
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819年(元和十四年),宪宗实行大赦,宪宗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宋高宗加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侯。

扩展资料:
少年成名:
柳宗元的巨大成就是他从小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刻苦学习的结果。父亲柳镇为官清廉,学识渊博,母亲卢氏知书达礼。
天资聪颖的柳宗元在四五岁时每天吃过早饭就跟着母亲读古诗、古赋,认字,写字,抄写诗文。到了七八岁已经能背出不少诗文名篇,还能写出很不错的短小诗文了。
柳宗元十二三岁时,父亲赴湖北、广西一带做官,他随父同行,得以游览夏口、长沙等历史名城,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目睹了社会弊政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次旅行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从此他立下了革除弊政、振兴国家的鸿鹄大志,他决心像古代杰出人物那样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首先立志于学。从此,他更加刻苦地博览群书,特别是对秦汉时期的经史著作,反复研读,批判地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渐渐地,他更显得才华出众、精深过人了。
一天,有一位姓崔的御史中丞来拜见柳宗元,周围的人大为惊奇。原来中丞也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是想让柳宗元代他给皇上写奏章的。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这一年的8月,心怀不轨、妄图发动叛乱的李怀光被官军讨平了,御史想写表向皇帝祝贺,他听说柳宗元是一位少年才子,特地来请他代写。
柳宗元知道写这类东西不仅需要文笔好,而且需要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只见他略作沉吟便提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出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文笔流畅,而且气势磅礴,鞭辟入理。此文的手抄本不胫而走,文人学士们争相传抄。童子柳宗元之名一下子轰动朝野,传遍了京城长安。只可惜这篇文章现在已经残缺不全了。
柳宗元21岁时考中进士,26岁时又考取了“博学鸿词科。”从此,他走上了做官的道路,后来他参与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永州、柳州。
从政之余,他写下了很多优秀的散文和诗。他的诗,风格清峭,散文也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宗元

清朝一共在北京举行过两次。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之乱将平,国势基本稳定。康熙十七年正月,康熙帝称:“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万几余暇,游心文翰,思得博学之士,用资典学……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不论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令各地举荐并送至燕京。因天气寒冷,考试时间改为隔年三月。试题是《璇玑玉衡赋》、《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全国推荐一百四十三人,考取五十人。其中一等20名、二等30名,合约占应试人数的三分之一,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并入“明史馆”纂修《明史》。朱彝尊、汪琬、潘耒、毛奇龄均在此列。
雍正末年,下诏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各省督抚推荐,但未及举行考试雍正驾崩。乾隆元年(1735)才在京考试,各省推荐的一百七十六人,取十五人,次年又取四人。




柳宗元简介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

诗豪刘禹锡简介,刘禹锡的诗有什么特点?
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 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

清朝文学家顾贞观简介,著有词作《金缕曲》《弹指词》等
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网罗汉族士大夫。著名文人学者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等人都被荐至京,会试中式任翰林院检讨等职。顾贞观、纳兰性德与他们经常聚会,吟咏唱和,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顾贞观在京期间,还为纳兰性德编订了《饮水词》集。 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这些人中尤其和容若交厚的是...

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内容简介
在清代诗学的历史进程中,康熙博学鸿词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标志着和平雅正诗风的兴起,并为康乾盛世的文学风格奠定了基础。《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这部作品,聚焦于康熙十七年至二十一年间冯溥在京师的活动,特别是他如何通过诗坛整饬,与博学鸿词科这一文治举措紧密相连。研究内容深入剖析了冯溥的...

关于王昌龄的资料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

鸿博的结构鸿博的结构是什么
鸿博的结构是:鸿(左右结构)博(左右结构)。鸿博的结构是:鸿(左右结构)博(左右结构)。注音是:ㄏㄨㄥ_ㄅㄛ_。拼音是:hóngbó。鸿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①学识渊博:鸿博之士。②指科举考试博学鸿词科。二、引证解释⒈谓学识...

四布衣的网络解释四布衣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四布衣的网络解释是:四布衣四布衣指清初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词科的四个诗人。注音是:ㄙ_ㄅㄨ_一。拼音是:sìbùyī。结构是:四(独体结构)布(半包围结构)衣(独体结构)。四布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清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科,以...

刘宾客文集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的杰出文学家、哲学家。他以诗歌才华著称,有“诗豪”之美誉。自言汉中山靖王后裔,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考取进士,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监察御史。他一度成为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核心成员。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即今湖南常德)。尽管遭遇挫折,但他的...

明朝书法家、史学家姜宸英简介,是《惜花》的作者
康熙17年(1678年),在平定三藩之后,清廷为稳定人心,网罗人才,特开博学鸿词科。这是有别于乡试和会试的特殊科制,规定凡学行兼优,文词卓越者,由京官三品以上,各省督抚布按官员推荐,无论是否中过举,都可以参加。当时姜宸英已在翰林院担任纂修明史的任务,对明代的厂卫制度及刑法有其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当时主持明史...

洪适人物简介
洪适,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其父洪皓曾担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爵魏国忠宣公。少年洪适天资聪颖,仅13岁就已能胜任家事,与弟弟洪遵、洪迈一同考中博学鸿词科,被誉为“三洪”之一,展现了卓越的才智。在建炎三年(1129年),年幼的洪适随家人避难饶州,照顾祖母和母亲。...

岑溪市13614829291: 博学宏词科 - 搜狗百科
赵骨叶绿: 博学宏词科 博学宏词(或作“宏辞”、“弘词”)科,据《辞海》“博学鸿词科”条解释说:“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始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鸿'本作'宏',至清代乾隆中以音近清高宗名而改.”此条释文不够准确.其实,博学宏词科并非始于宋代,而是始于唐玄宗时;宋代此科仅偶尔实行且较冷落,清代也只于康熙十八年(1679)和乾隆元年(1736)开科两次,而唐代尤其是唐后期的博学宏词科不仅经常举行,而且内容丰富多彩,选拔了不少著名的人才.

岑溪市13614829291: 博学宏词科的唐代科举制度 -
赵骨叶绿: 与宋以后各代不同,唐代科举及第并不能立即入仕,而是仅获得一定的出身品第,即任职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铨选考试方可释褐当官,即真正受到任命.唐代进士及第以后,雁塔题名、曲江宴会、杏园探花,以至风流于平康里,确实是“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但因为尚未入仕,故也有人及第后发出“犹着褐衣何足羡”的慨叹.按一般情况,唐代进士及第后少则一年,多则几年,个别甚至十几年才能通过铨试获得官职.于是,不少进士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喜悦轻快一番之后,便面临着寂寞的守选日子,或是奔走于权贵间求取官职,或长期沉浮于人间,有的甚至生活困顿.

岑溪市13614829291: 博学宏词科的博学宏词科的要求 -
赵骨叶绿: 实际上,博学宏词科要求很高.顾名思义,“博学宏词”既要“博学”,又要有“宏词”,一是渊博精深的学识,二是优美恢宏的文词.关于博学方面,李商隐《与陶进士书》说: 夫所谓博学宏辞者,岂容易哉?天地之灾变尽解矣,人事之兴废...

岑溪市13614829291: 考试设立博学鸿词科的朝代是 -
赵骨叶绿: 由于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主,很多有真才实学却不精通八股的人就总也考不上.康熙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开设博学鸿词,主要方式是由各地的地方官和士绅推举本地公认有学识、有名望的名士,直接参加这一考试.这个考试一方面的确发掘了很多被埋没的、具有实际才干的人,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很多名士都是明朝遗老,这样做也能拉拢人心,所以可说是一举两得. 对了,有个地方写错了,应该是“博学鸿儒科”而不是“博学鸿词科”:)

岑溪市13614829291: 康熙年间的鸿博之征是什么? 就是吕留良的拒绝鸿博之征? -
赵骨叶绿: 康熙年间的鸿博之征是博学鸿词科,就是吕留良的拒绝鸿博之征.吕留良康熙间拒应满清的鸿博之征,后削发为僧.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唐开元年间始...

岑溪市13614829291: 中国近代著名作家简介 如:鲁迅(1881 - 1936),原名周树人.代表作品有:.都多介绍些,来者不拒,越多越好.多多多多! -
赵骨叶绿:[答案] 贺贻孙 清初文学家.字子翼,江西永新人.明崇祯时,与陈宏绪、徐士溥等结 社于豫章(今南昌市).明亡隐居.康熙时地方官以博学鸿词荐,削发逃入深山.能诗文,所著有《诗筏》、《骚筏》、《水田居士文集》等. 陆次云 清文学家.字云士,钱塘(今...

岑溪市13614829291: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
赵骨叶绿: 隋唐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明经、进士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定期举行,科目有秀才、...

岑溪市13614829291: 金农的简介 -
赵骨叶绿: 金农(1687-1764年),扬州八怪之一.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人生际遇坎坷,平生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他博学多才,精篆刻、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