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昆仑之眠读后感

作者&投稿:展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用英语怎么说~

所谓系统学习法,是指把所学内容当成是一个系统看待,力求从大方向出发指导学习,这样,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不是按部就班按章节行进,而是先模糊概括,再逐渐在大框架下逐步明晰细节、完善结构、针对缺陷和不足专攻的学习方法。\x0d\x0a\x0d\x0a一、系统学习法的层次\x0d\x0a系统学习法有四种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x0d\x0a1、树状结构。\x0d\x0a最初,树状结构从大轮廓理顺。这可以看书的目录。\x0d\x0a其次,是心中有了这种轮廓,对书本以最快速度阅读。自己在心中找出脉络,归纳总结重点,有所取舍。\x0d\x0a大轮廓,即第一层分支(章)了解以后,可以理第二层分支(节)。掌握的标准是能够离开书本不杂不漏地口头复述。\x0d\x0a对于课本或应试复习,第三层分支一般是指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定义、特点和状态描述、另外形态、适用范围、来由和出处、引申和发展、分支、作用、交叉归属、历史和方向这几个方面。在看书、理关系的时候就要不断地提问自己这些问题,为自己找到答案。如果这些方面在教材上讲的不具体不全面,可以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相关的材料,和同学探讨,也可以询问老师和经验丰富的人。\x0d\x0a经常回忆轮廓甚至整一棵树,发现有含糊、不明确的部分要尽快翻阅教材或相关资料,在模糊处再看一次。掌握的标准是能够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x0d\x0a初学者可参照课本的目录,理顺关系。系统学习法用得熟练以后,应该是自己归纳总结出树状结构。\x0d\x0a\x0d\x0a2、网状联系。\x0d\x0a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有这种观念:任何学习的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任何出题都不过是这些关系的形式转化(变形)、叠加而已。\x0d\x0a因此第一步就是找出各部分间的直接联系,把网络结构初步地建立起来。但是有些部分和其他部分并不一定能够建立直接的联系,那么还需要发掘第二层、第三层关系。\x0d\x0a要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综合运用。\x0d\x0a要在这过程中学会给自己出题,或者出题给别人做。讲究出题的水准。\x0d\x0a这个阶段掌握的标准是能够把大的网络通过适当的语言充分地表述出来,能够让别人通过你的叙述听懂这些关系。\x0d\x0a\x0d\x0a3、由点及面。\x0d\x0a由于各部分间存在着联系,由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拉起树状结构。\x0d\x0a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是中心,都可以是基础,都可以充分有效地发散开,让其他部分为其服务。\x0d\x0a这已经是游刃有余的境界。\x0d\x0a\x0d\x0a4、包容。\x0d\x0a引入其他学科,或生活实践。\x0d\x0a这样,学习一门学科可以提高其他学科]的认识和境界。\x0d\x0a在我们碰到一个学习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力图将它统一到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中。分析以上三种层次,其实不过是将学习内容清晰化,找出种种特征,共性和外界关系的接口,从而在邻近的知识域中与自己熟悉的内容结合,并启发思维,拓展认识空间。以火把的更多加入照亮更广阔的空间。黑暗中,智慧和希望就是光明。\x0d\x0a学科之间并不是割裂的。教育中把他们区分只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他们,了解他们,不被复杂的联系蒙住眼睛、理不出头绪。但它们本身就是社会的各方面,甚至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视角。它们能够结合,是理论的必然,如果能够结合,我们将会迅速提升自己的境界,可以说是“悟”,在“知”和“行”的基础上让人豁然开朗。\x0d\x0a这样学到的东西,是真正自己的东西,谁都抢不去。哪怕会有遗忘,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捡起。\x0d\x0a\x0d\x0a所谓层次,是针对境界来说的,因为我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境界的提高,只不过是看量变有没有积累到质变而已。在还没有真正掌握系统学习法的时候,可以简单地把层次理解为步骤。按照这几种步骤来学。\x0d\x0a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个层次可以归类为认知层次。如果能清晰认知,细致关联,要应付并考好各类考试是不成问题的。\x0d\x0a后两个层次更多的是知识的组织和再造,可以归类为认识创新。这不但是要懂得,更多地是要思考,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x0d\x0a人都存在着发展需求。人对发展的放弃,并不是由于他不想发展,而是他看不到希望,失去了信心。如果给他以比较殷实的基础,他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会追求自我实现。系统学习法就是为了最快、最有效地结构这一基础。我们没有必要在开始的时候强调后两个层次。等前两个层次都比较出色地达到以后,人自然而然地会从认识的限制中跳出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这时稍加指点,就会愉悦于后两个层次豁然开朗的光明境界,渐渐凝聚自觉、系统认知的动力。

草木青青,远来友人,山花绽笑,明月开怀;春光过眼,只是一瞬,你我情谊,可传万载;白云悠悠,只是须臾,你我情谊,千秋如恒;草木青青,远来佳宾,心如金玉,振振有声,佳人绽笑,少年开怀,友人是谁,说与你听,西方巍巍,大哉昆仑!
《昆仑》是一部好看的小说.情节曲折,武功精彩,情感动人,并以整体上的大气恢弘,引人入胜地进人一个江湖、历史、人性、文化多方面得到广泛表现的世界.
《昆仑》大气,《昆仑》细腻,《昆仑》是理想,《昆仑》是现实,一部《昆仑》道尽了作者对社会、对人性的反思.
论科学
说《昆仑》是近年来武侠文学的革命,其创造性的思维是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第一次将科学的力量引入了传统的武侠小说当中,给出了一个梁萧能够在小小年起成为绝世高手的根据,科学构成梁萧武功和人生的智慧动力,他最大程度地得益于其数学造诣,融合东、西方两大数学传统的智慧.数学是科学之母,科学技术的先进生产力性质在书中得到高度重视,体现了科学主义对武侠文体的动力作用.这也构成了对传统武侠的重大发扬.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每一次文明程度的提升,都源于巨大的科技进步:工具的发明与使用,标志着人类区别与动物,正式成为地球上最智慧的生命,原始社会产生;铜器的发明与使用,耕种的发明,更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一大步,可以更好的与自然对抗,争取生存条件,同时也改变了整体的社会关系和结构,满足和温饱之后出了阶级,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铁器的发明指引人类步入封建社会;伴随着人类在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等科学上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科学转换成技术,技术转化成发明,发明就能够直接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甚至拓展生存的空间(船的发明,使人类征服了江河湖海;汽车火车的发明使人类覆盖了陆地;飞机的发明使人类飞翔不再是梦想;而航天飞机的发明却已经能将人直接带入太空,去探索星球外的世界).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带来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近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引领出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人类社会从此到达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的文明高度.
所以说人类文明的进步直接根源于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向着更高等级的文明迈进.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如何看待书籍的问题,这也是作者提出了鲜明观点的一个问题.天机宫成立的使命就是守护前人珍贵书籍,为了这个使命几百年了,天机宫人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甚至生命,然则在最后所有努力都将面临被元人付之一炬的时候,通过天机宫人的“书亡人亡”与梁萧“人在书在,人不亡,则书不亡”的对比,体现出了作者鲜明的态度:“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世间书籍,都是人写出来的.何况,若无善学善解之人,纵有亿万书卷,也与废纸无异.书不在了又如何?天机宫不在了又如何?但使人还活着,天机宫的智慧便不会失传.”书籍固然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前人对科学、文化等等方面认知的浓缩,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但是书籍本身的价值并不在于被后人保存,而在于记录其中的知识被后人继承和发扬.
明白了书籍存在的意义,又引出了“学”与“用”的问题,书籍记载的毕竟是前人的智慧,前人的智慧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浓缩,所以后人要通过书本继承前人的智慧,必须克服两个问题:其一,前人实践得来得智慧尤其当时特殊的条件与环境,而后人学习时其条件和环境都已改变,那么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现在的条件来检验以前的知识,对的继承错的扬弃.其二,明白了前人的知识,只算做纸上谈兵,只是继承的一半,只有学会在现实中如何使用,才是完整的继承,也才真正的具有实际意义,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加深奥的知识,实现发扬.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
论战争
读过《昆仑》,不能不提的就是其中对战争的描写,可以说战争是《昆仑》的一条主线,《昆仑》由战争引出,又结束于战争.主人公梁萧因为第一次襄阳战宋人胜利而元人败北,引来元人绝顶高手前来报复,致使父死母散,从而踏上漫漫流浪之路,而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大幕.又因第二次襄阳之战,梁萧立下攻陷襄阳的赫赫战功、声明鹊起之后,却因目睹元人生灵涂炭的反人道行为之后,毅然反出元军大营,从而将整个故事推向顶峰.最后又在天机宫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为全书话上圆满的句号.以这几个大的战争为主线,故事中还涉及很多小的战争如精绝人与元人的战争,元人与宋人义军的战争,可以说每一次主人公性格上的改变都与战争有关,主人公在战争中成熟,却也引发出了对战争彻底的迷茫.作者希望通过故事重新对战争进行反思,从而表达抵制战争呼唤和平的主题.
“敢问天地之间,为何会有战争?”
“但凡人有善恶之心,无餍之欲,便不免战争.自古征战,不外有道伐无道,无道伐有道.所谓有道无道,那便是善恶之心;两国交锋,斗来斗去,始终不离攻城略地,夺人子女,便如始皇帝,汉武帝,乃至近代成吉思汗个个征讨不休,永无餍足,这便是无餍之欲.”
作者透过梁萧与九如和尚的对答,道出了对战争的理解与思考.归结到一点就是一句“无餍之欲”.
人世间无处不充满欲望,无时不充满欲望,人们就埋身于各色各样的欲望之中.一种欲望联系着其他的欲望,也制约着其他的欲望,共同结成欲望的罗网,欲望的城墙,将人生将生活将人世间这种千辛万苦的一辈子紧紧束缚起来,圈禁起来,让人无法挣脱.所以人就是欲望的动物,每个人都是无尽欲望的集合体,一个欲望满足了,立刻又会有下一个欲望,而当无穷的欲望混扎在一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冲突,而当冲突积累并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会爆发战争.曾记得有位西方著名的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都有一个绝对正确的观点,但是当两个绝对正确的观点碰撞在一起,往往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悲剧.人与人如是,民族与民族如是,国家和国家亦如是.元人说:你们的国家强大了,就来打我们,把我们赶到环境十分险恶的地方艰难度日,如今我们强大了我们只希望得到更肥沃的土地,更好的生活,不应该吗;宋人说:元人来占我们的土地,夺我们的子女,毁我们的家园,所以我们要奋起反抗.战争打起,生灵涂炭,谁错了?
回顾人类文明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战争史,人类的欲望无尽,所以战争不断,无数的文明、国家、民族、生命都湮没在战争的长河中,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等等一个个曾经辉煌无比、鼎盛一时的文明最终都被战火烧作历史长河中的尘埃.文明被摧毁、生命被践踏,似乎就是战争最大的作用.当权利和力量集结在少数人的手中,当国家机器沦为他们私人的暴力工具时,当他们要求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时,无尽的战争也就成了必然.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可能亦如是.而所谓的“和平”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战争的附属品而已,打累了,人死多了,目的达到了,就需要休息一下,准备下一次的战争,于是短暂的和平来临了.而和平的时间却无人可以保证,因其随时都有可能湮没在下一次的战火当中.所以和平从来都不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主旋律.
有时,战争有其有益的一面,通过战争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腐朽、落后的一些问题,像用手术刀割掉病体中的毒瘤一样,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类文明的发展得益与战争.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战争有害的一面究竟有多大:文明毁灭,国家灭亡,生灵涂炭.战争永远是所有弱小群体的噩梦和地狱,他们无力反抗也无法逃避,等待他们只有无尽黑暗的命运.当生命不再尊重生命,当生命不再维护生命,当生命开始践踏生命,那么未来迎接所有生命的或许就是集体的毁灭.
一战、二战两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用千万人的性命和鲜血向后人警世了:战争是滔天的罪恶,战争是万恶的源泉(不论你是否必须为正义而战,战争都是一种犯罪!——赫伯特•胡佛),所有妄图发动战争的人都应该被处以最严厉的惩罚.真的希望人类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少一些纷争,让每个生命的尊严都得到尊重,让每个生命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愿战争再也不要降临到这片美丽的大地.虽然,这只是一个梦想,但是只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并为之努力,也许有一天梦想真的可以变成现实.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浩养)
Ps:又到9.18了想起在二战中死去的千万英灵无比唏嘘,战争罪恶滔天,发起战争的日本帝国主义更是犯下了滔天的罪额.战争要用战争止,血债要用血来偿.日本是个拥有无餍之欲的民族,侵华战争犯下了滔天罪恶,给中国代来无比的灾难,罄竹难书.400万中国军队和3000万平民的死伤,这是何等令人震惊的一个数字.然,日本至今不道歉还屡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舍,无视中国人民的情感,而且通过教科书、钓鱼岛、东海油田等项目屡屡向中国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国家的尊严必须得到维护,人民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次等卑劣的民族政府必须为其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血债血偿,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
大自然有大自然自身的法则.由大草原的畜生到人类的世界,由始至终都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你可以说仁义道德,可以美化侵略的行为,但说到底仍是强者淘汰弱者的残酷游戏.强权就是一切,每个人都可以大道理为自己的行为作出完美的辩解,看你采取什么立场和角度.别人听或不听并不重要,全视你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维护自己的立场.
八年抗战用血的事实,向中国人民证明了这个道理,所以想要在将来可以是国家的尊严得到维护,人民的安全得到保障,不再重蹈过去的覆辙,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崛起的中国.
崛起的中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自己的脊梁.一个世界强国的标志,是政治清明、经济昌盛、科技发达、文化繁荣、军事强大.如果说政治是头脑、经济是双腿、科技是耳目、文化是躯体,那么,军事就是脊梁.头脑再清明、经济再昌盛、科技再发达、文化再繁荣,军事力量不够强大,中国在世界上也永远挺不起自己的胸膛!中国要想崛起,必须在这五个方面协调同步发展,不能使自己在某个方面瘸腿.如果我们只考虑经济及其他方面利益,而忽视军事,就会成为一只任人宰割的“大白猪”——你越胖,被人吃掉的可能性也越大.大宋朝经济、文化灿烂一时,却轻易为元所灭,就是这个道理
论宗教
《昆仑》中,作者透过和尚九如的口,通过对佛家教义的思考,给出了宗教存在发展最本源的意义所在.
书中九如和尚一身高绝的武功,表面行事却荒诞不经,更不遵守清规戒律,实际上却是真正理解了“佛”之真意的有道高僧,件件事印证佛的智慧,句句话显露佛的禅机,作者透过他的口,对佛家教义进行了思索,并延伸为对宗教存在意义的思索.
“禅门要旨,就是超越佛祖,为我独尊.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之时,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然后指天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所以禅宗大师纷纷效法此举,不信前人,不信今人,只信服自身,认识了本心也就成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佛祖.这就叫‘见性成佛’”.
佛的本质就是一颗佛心.修佛的目的和结果都是那颗恒久至上的佛心.佛法最主要的内容在于教导人们息下生灭妄心,体悟本来不生不灭,无实无虚,无忧无虑的真心——常住真心.换句话说,实要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也就是明心见性.
佛家所求只是一颗佛心,并非身着袈裟的外相,所谓“见性是佛”,指的就是心中的那一点“佛性”,人人心中皆有佛的影子,只是有的彰显于外,有的隐藏于内.如果每个人都能拨云见日找到失去的佛心,也就人人都成了佛.只要有了佛心,你爱做什么做什么.
禅道讲究不拘成法,既便是西天佛祖的道理也是过了时的东西,不足法取,超越佛祖才算本事.所以世人烧香拜佛,吃斋念经,往往只是得其形式,而失了佛家本义.
九如和尚游戏人间笑红尘,才是真正得悟大道,也正是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见地,才成就了他一身出神入化的修为.文章结尾处劝花生佛的一段:“世事便是如此,你要看时,终生百态,光怪陆离,引人哭,引人笑.你不要看时,哪有什么芸芸众生,哪有什么大千世界,不过荡荡虚空而已,或许,连虚空也没有了.”更是以生花的妙笔形象的描绘了佛的真谛.一切皆空,立地成佛,“佛”正是“觉者”的意思.花生悟了,花生成了佛,所以花生走的洒脱,走的没有牵挂.
道家也是一样,道家追求的是“白日飞升”的成仙之道,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对身的修炼来得证大道.佛家强调的是通过对心的体悟,做到“顿悟”从而超脱生死.其实身心合一,二者本质上并无差异.
大道至简,任何道理到了顶尖处都会殊途同归,宗教亦如是.所有宗教(不包括邪 教)都是教人注重对自身的修养与探索,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身的升华,达致与自然宇宙的和谐.
所以九如和尚有如此一语:“佛法为修身之法,绝非济世之道,是以统统都是放屁罢了!与其探索什么道理,莫如率性而为”,道破天机!
论情
情之一物最难言,可以说丰富的感情以及为感情不计代价的付出,才是人类凌驾与其他动物的根本体现.亲情、爱情、友情、仇恨、愤怒、嫉妒等等,无论正面的感情也好,还是负面的感情也好,都是人类一种宝贵的财富,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情,人类的生命才变的丰富多彩.
感情是最吸引人的,也是最难以描述的.《昆仑》好看,因为它有情,《昆仑》中每一个高潮的产生因情而生,尤其是当主要人物死亡的时候,这种情被渲染到高峰,感人肺腑.
阿雪之死——真爱
阿雪为什么会死,因为她深爱梁萧,知道梁萧有难,所以一人一骑只身来救,哪怕面对千军万马永不言退,所以她死了.但是她死的轰烈、死的灿烂,因为她是为心爱之人而死,生命中再无遗憾.
阿雪用她纯真的心灵,领悟了爱的真谛.“阿雪死了本也不打紧的,可……却放不下心.你……你总不知怜惜自己,阿雪不在啦,谁会担心你呢……”,“人都说哥哥厉害,其实……只有阿雪明白,哥哥就像一团火,会烧着别人……也……也会烧着自己……”,“哥哥像一团火……而……阿雪么……就像一只扑火的小蛾子……”,“喜欢……哥哥……好……喜……欢……”.
阿雪清醒的知道梁萧并不爱她,对她只有怜惜,但她依然爱的无怨无悔.飞蛾扑火,明知道下场是化成灰烬,却依然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这就是真爱.
真正的爱情,是能忘掉了一切绝对的投入,疯狂去爱,疯狂去恨,像暴风雨般来临,令人寝食难安,食不知味,听不到旁人说的话.阿雪做到了.
真正的爱情,是该包括牺牲、体谅和了解的.阿雪也做到了.
爱情的力量大起来,可以使人放弃一切.若说不肯放弃,或许那是没有爱情,或爱的不够深的缘故.爱情是没有道理可言的,要是有道理可言,也不叫爱情了.阿雪不想死,但她还是为了心爱的人放弃了自己生的可能.阿雪用生命来爱一个人,她用自己的死把人类这种最美好的感情烘托到了极点,死而无憾.
萧千绝之死——真情
先来看萧千绝这个人,身为元人绝顶高手,于第一次襄阳一战后,一人一虎在百丈坪击杀无数中原武林高手后全身而退,其后杀梁萧之爹,掠梁萧之母,使其沦为流浪儿.是恶是善,是正是邪,是好是坏?
所有的宋人都恨他,因为他杀了很多宋人;但他却是所有元人崇拜的偶像,他是元人的神.我们该如何平叛?
梁萧恨他,不杀他不分为人,因为他使其父亡、母散.他该是冷血无情的,但他真的是吗?
没有人是完美的,而是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要鸡蛋里面挑骨头吹毛求疵地去批评,只挑缺点去说,当然可以把对方批评的一文不值,体无完肤.但这却完全无助于真相.人是恨复杂的,评量一人,便像看一幅画,近观远望各有不同,若只凑近至寸许的距离去挑破绽,怎知道画的是什么?
所以抛开国仇家恨,民族矛盾,在来评价萧千绝,仅余四字——至情至性!
萧千绝不该死,武功绝世、元人眼中神一样的人物怎么会死呢.但是他确实死了,只为救两个连正式徒弟都算不上、平时呼来喝去当小厮一般使唤的记名弟子,并在临终为中条五宝正名,实现他们毕生的心愿.其言道:“谁说你是屁都不如的狗东西”,“你们既是老夫记名弟子,我救你们也是理所应当”,“用我这条老命,换取你们两条小命,老夫也不后悔”.这不是至情是什么!
反看他自幼孤苦,并无一个亲人,后来收了徒弟,满腔柔情,尽落在三个爱徒之上,但其中伯颜热衷功名,不为他所喜,萧冷、萧玉翎最为得他欢心,哪知一日间竟双双陨命,令其心如死灰,一腔亲情竟无人寄托.其后中条五宝也就成了他最亲之人,所以救他们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亲情至上,在萧千绝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萧千绝不该死,若不是欲助花晓霜、花生二人脱身,以报其二人救命之恩,何至于只身带领中条五宝六人对抗元军千军万马.再看其为报其二人救命之恩,暗中保护二人三年不改,一听二人有难立刻相救,临死前还要确认二人是否真的脱险.这不是至性是什么!
最后与梁萧一笑泯恩仇为其恩怨纠缠,至情至性的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所谓人情,有情才成人,萧千绝外冷内热,真情真性,生能尽欢,死能无撼,尚有何求?
欧龙子之死——真意
欧龙子一生追求的就是在铸剑技艺上的不断超越.生平铸出六把神剑,却是铸一把,毁一把,只留下最好的,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正是推动他不断进步的动力,他执着,所以他可敬.
欧龙子不是普通的技师,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赋予了铸剑技艺更深层次的含义:神剑有灵,神剑则主;剑乃凶器,非有德者不能驭之,所以欧龙子每铸一把神剑必有德才兼备德守剑之人,以至神剑不会沦为屠戮人间的凶器.正是这等见识和胸怀成就了他绝世的技艺.
欧龙子一生都希望铸出一般旷古绝今远超前剑的绝世宝剑,但是却一直没有动手,一直在寻找他心目中合格的守剑之人,直到满意之人出现.此等对原则的坚守可佩可敬.铸造“天罚”神剑之时,为令神剑成型,以身殉剑,体现出为实现理想义无反顾之高尚情操.剑名“天罚”,则体现出这个伟大的铸剑师希望守剑之人凭借此剑可以替天行道、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保护弱者的伟大情怀.
欧龙子的死是求仁得仁,正面宣扬了人性中光辉得一面.
明归之死——真义
明归雄才大略、心计深沉,十年谋划,妄图掌权天机宫,功败垂成之后,翻出天机宫,投靠元人,妄图借元人之力,东山再起,获得天机宫的大权.所以在最后天机宫一战中,他出谋划策,不遗余力.但是眼看功成名就之时,元人放火烧书,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错了,自己真正追求的并不是权利富贵,而是自孩提时代起就被父辈灌输的责任:“书在人在,书亡人亡.故而不管花家还是明家,但使活着一天,便要誓死守好这些书……”.所以他用他的生命为自己的错误赎罪.
人生就是这样奇妙,人并不懂得珍惜其眼前所拥有的东西,直至当他失去拥有的一切,方惊觉曾拥有过的是多么珍贵.得而复失固令人难受,但失而复得却令人格外惊喜.而最精彩处是你重新得到得再不是以前得东西,因为你会以全新的态度去珍惜何看待它,纵然是以前视为平常不过的事物,也有了崭新的意义.
明归的死饱含深意,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论和谐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韩云波在《昆仑》后记中这样写到:和平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凤歌是这中间最深刻和突出的表现者.风歌让梁萧在立下攻陷襄阳的赫赫战功之后,在目睹生灵涂炭的反人道行为之后,毅然反出元军大营.凤歌还写了云殊“反元扶宋”狭隘民族主义作为对比.梁萧的行为本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维护和尊重,是对人民群众存在状态的群体力量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思考,这是先进的文化.和平主义的主题,和金庸的武侠民族主义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种进步.
和平是美好的,和平是可贵的.但我认为和平并不是最好的状态,也不会是最终的状态.和平仅仅是人类状态的一种表现,而和谐才是大自然最终极的法则,是大自然发展中自然形成的规律.
“和平”与“和谐”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
“和平”——没有战争的状态.基本上只使用于人类社会.
“和谐”——配合得适当.
由此可见,“和谐”适用的范围更广,含义更深,境界更高.
书中作者单独用一章的篇幅来论述和谐之道:
“他发觉不论题目如何颠倒错乱,但要得出结果,所用算法都须简捷优美,仿佛行云流水一般和谐自然;不论他怎样抗拒天地,算到最后,算法总不免归于和谐.怔忡良久,一个念头从他心头闪过,令他甚是惊惧:算学取法于天地,也归于天地;算学之和谐,就是天地之和谐;天地法则虽能一变再变,但其中的和谐却是恒久不移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之行无知无觉,溶溶泄泄,和谐自然,何论什么善恶?你梁萧不过一介微残之躯,立身于天地之间,与微尘无异,所谓半生坎坷,不过是天地运行之一瞬,你自以为苍天弄人,也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
“只觉即便这死气沉沉的阴森老林,也突然有了无穷意趣.他甚至听见了蝙蝠捕猎时的叫声,毒蛇交尾时的异响;他明白看到,繁茂的树枝间到处是败叶枯枝,隐现颓机;而枯死的老木正在长出细小的嫩芽,蕴藉生意.就在此时此地,生与死,盛与衰,循环不绝,处处透着无上和谐.”
梁萧领略了和谐之道,所以可以一剑横天,无敌天下.然则人力有时而穷,面对千万元军,终究无法力挽狂澜,这就是自然的规律.


关于下夏天的诗句大全集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37、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38、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柳宗元的《夏昼偶作》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

观建党伟业有感3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要原创!
中国共产党历经九十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在90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彻夜难眠、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序幕。1921年,毛泽东等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

名人的赞美祖国文章
中国母亲抚育了许多爱国英雄。詹天佑就是一位,他带领中国工程人员修筑了“京张铁路”。外国报纸轻蔑的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但他们说错了,“京张铁路”不但修筑成功了,还提前了2年。是因为周恩来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振奋了全中国。“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

小学一年级我和书的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就今天要,写不要写读后感。 书,在我抄小时候认为一点儿也不好玩,不过几张纸、几行字罢了,玩玩具要比书好玩得多。 在我五、六岁时,别人给我几本漫画:书中每一页都印着画,上面有一、二行字。有一天,我随便翻翻那几本书,立刻就被书中的人物情节吸引住了,感到很有趣。就这样,我就开启了读书之旅……。

《离骚》的全文及注释。和简单的感想。
《离骚》读后感小时候,不读屈原的诗,但不会不知道他的故事。读了《离骚》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也许,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

水浒传里的好句2000字, 另加读后感600字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 眉横翠岫,眼露秋波。樱桃口浅晕微红,春笋手轻舒嫩玉。冠儿小明铺鱼�,掩映乌云;衫袖窄巧染榴花,薄笼瑞雪。金钗插凤...

中国忠于职守的名人和他(她)的事迹
如果说竹林的连绵绿浪让人心旷神怡、江南的清浅流水使人留恋往返的话,那么面对昆仑山脉的峰峦起伏,我们只能有震撼磅礴来形容了 昆仑,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这里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更是别具风韵。

本人的作业。摘抄+赏析少年中国说。 任意的摘抄赏析和读后感 各一编
5. 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6.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他却把香味留在那脚上,这就是宽恕。7. 难得是真情,宝贵的是自由。8. 当爱情的浪漫上升为相互依恋的亲情时,我们就可以结婚了!9. 人心,无论穿什么样的衣裳 ,都会,不太漂亮!10. 温柔乡,是英雄坟。11. 把百分之百的责任...

求初中美文5篇600字,读后感400字,别摘抄别人的糊弄我!
这里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更是别具风韵。 在乱武天下的世界里,美工人员完美的把握住了昆仑美仑美奂的景色:已近黄昏,太阳斜斜的挂在西边,起伏如蟒般的昆仑山如同披着一条金黄色的外衣,出奇的美丽。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美丽的湖泊,风清沙白,万倾碧波如悬于天上。远处...

求16篇作文
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顶天立地,北国的雪花教我纯洁,火红的牡丹展示我们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创造了汉字,并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字的产生发生影响。我们在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在如歌如画的...

白塔区18367595897: 《昆仑殇》读后感 -
章启散结: [《昆仑殇》读后感]毕淑敏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知性女人,《昆仑殇》读后感.原先从医的她,对生命的感悟比一般都深刻.《昆仑殇》是她的处女作,也是我阅读的第一篇她的作品.《昆仑殇》主要讲述了昆仑防区部队进行军事拉练过程中...

白塔区18367595897: 我经历过的困难作文150字 -
章启散结: 人生有很多要克服的困难的事,这就比如我刚学滑板车的那件事. 上五年级时,我看着别人滑着滑板车滑来滑去,特别眼红,便吵着要妈妈也给我买一个,妈妈经不住我的七寸不烂之舌,便答应了.不久后,妈妈买回了一个漂亮的滑板车,我...

白塔区18367595897: 昆仑殇读后感?1000字 -
章启散结: [昆仑殇读后感?1000字]《紫色人形》这部小说给我一种强烈的震撼,毕淑敏用一种几近残酷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用生命作为誓言的爱情故事,昆仑殇读后感?1000字.一块看似普通的油布,一段相隔已久的时间,一次穿越流年的讲述,描...

白塔区18367595897: 五年级语文我的生长果读后感一百字 -
章启散结: 最近几天,我们学完了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我的长生果读后感.课文主要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作者对书的热爱之情.作者最早的读物是一种叫香烟人的纸片,正面印画,反面印字,过后作者又看到了真正的书,她天天如饥似渴的读书,积...

白塔区18367595897: 文章的读后感受 -
章启散结: 为人处世要有主见,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真能做到事事均有自己的主见.却非易事.一个人在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或对某些方面处于无知时,便很难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很容易被他人之见左右.他人的高明之见,可以为你开启心智,让...

白塔区18367595897: 以温暖,就是这么简单为题的作文小标题形式 -
章启散结: 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指路明灯,让迷失方向的人没走向光明;温暖是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扑面的热气;温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让口干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一句体贴的话让人温暖好久;一个关心的动作让人温暖好久;...

白塔区18367595897: “阆字怎么读?是多音字吗? -
章启散结: 阆是一个汉字,拼音是liáng、làng,是多音字.一、阆liáng<形> ①门高大的样子 [(of door) high] 阆,门高也.从门,良声.--《说文》 又如:阆阙(高大的门阙);阆阆(高大的样子) ②空旷 [spacious] 闶阆其寥廓兮.--《汉书·扬雄传》...

白塔区18367595897: 1 小学阅读能力包括哪些 -
章启散结: 小学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活用能力、阅读技巧. 1、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一般包括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与辨识能力、识字量和认读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识字量为基础的. 2、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阅读能力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