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袁曹战官渡 简介 简介

作者&投稿:百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文学价值:《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共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比诺花在单纯的实力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同时写其他活动,如作为战争的前奏、于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时紧张,猛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刘、孙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实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其实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都是虚实相间,穿越恶搞;古今兼顾,讽古说今;一段故事,说两朝事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特点。《三国演义》把这种艺术方法发挥得很好,一方面,既尽量地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明朝社会肯定有与三国人物相似类型的人,所以又尽量去符合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或引导,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从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套路可以知道,《三国演义》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是“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改造”史实的范例”,在唐传奇故事把佛教文学艺术初步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把佛教文学艺术应用到历史演义小说领域。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演义小说,但成就都没有超越《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明朝小说家,生于元末明初(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 省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官渡之战,是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地图
日期:200年 地点:豫州 结果:袁绍战败,元气大伤,不久去世。曹操解除北方危机,奠定统一河北的契机 交战双方指挥官 袁绍 曹操
部将 张郃 高览(后来投靠曹操) 淳于琼 袁尚 袁谭 许攸(后来投靠曹操) 郭图 沮授 田丰(去官渡之前就被袁囚) 曹操 曹洪 曹彰 夏侯敦 王忠 夏侯渊
兵力 约110,000人 30,000至40,000人
伤亡 约80,000人 不详
编辑本段战役地点
官渡,位于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有200里之远,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因为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现在在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
编辑本段战役背景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话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以后,群雄势力割据一方,董卓这边因为王允连环计使得吕布与之反目成仇,董卓死于吕布手下,但是却未能站住长安,被李傕赶出来了……变成一直流浪的军队。曹操在中原一地迅速的发展势力,又加上因拥护天子得以名望迅速升高!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雄霸中原地界!河北之地,四世三公的袁绍也飞快的发展势力,灭韩馥、张扬、公孙瓒等人后,得以统一河北为天下第一霸主之地位!其中另有因曹操父亲之死,问罪陶谦、兴兵伐徐州未果,吕布抢占了曹操兖州根据地,曹操会师大败吕布,夺回根据地。徐州方面陶谦年迈体弱,曾以大义之道三让徐州于刘备,最终因陶谦逝世,刘备暂领徐州…… 穷途末路吕布来投刘备,使得徐州之地去情形更加复杂。曹操多次想方设法离间吕布与刘备关系,未收成效……就在此时,江东小霸王孙策以玉玺向袁术借兵回江东谋求大业,袁术以玉玺为证自立为帝!曹操兴讨逆之兵大破袁术,占据袁术所有势力后,实力倍增! 实力足矣抗衡河北袁绍……
河北袁绍眼见曹操势力与日俱增,内心暗耐不住,借以兴起义兵,讨伐国贼之号召举兵攻打中原!袁曹两军相距于白马,蓄势待发……
曹操欲先发制人,引兵来攻,怎奈袁绍先锋颜良勇猛无比,几次进攻皆不可敌!曹操无奈请得关羽前来相助(因之前吕布刘备反目,曹操兴兵讨伐吕布成功。占据徐州。刘备等人随之前往许都,之后假借灭袁术余党之名和曹操借兵再夺回徐州。曹操怒讨刘备,三兄弟失散~~关羽为保大义降汉不降曹~)
话分两头!话说关羽前来,见张辽徐晃二将联手且难战过颜良,关羽唤回二人,单骑冲锋…… 因来势之猛,颜良未有防范,仅交马一回合便斩杀颜良。河北军打乱……曹操赢得了开局之战~~ 后袁绍再遣大将文丑前来应战,关羽再次迎敌,交马又是一个回合便诛杀文丑~~就这样白马之役曹操大胜!之后身在袁绍帐下的刘备得知关羽下落,与之回合同赴古城!古城相会三兄弟聚齐,又收了大将赵云,刘备决定往南走,寻找属于自己的容身之所…… 话说回来,袁绍这头,因颜良文丑等大将败亡,军无斗志……外加帐下文武不和,谋臣等整日勾心斗角……袁绍不采纳忠臣田丰进言,囚禁待死。不纳许攸之谏,轰出议事厅~~ 许攸相投曹操,告诉乌巢为袁绍三军粮草辎重的囤积地,守将淳于琼嗜酒如命……攻下乌巢指日可待~~于是曹操听其良言,进兵乌巢…… 袁绍得知,心急如焚,派遣上将张颌、高览二将前往营救。谁知乌巢已破,曹操反计于袁绍,加上郭图谗言,袁绍误认为张颌、高览二将降曹了,命人追杀……二人被逼无奈……只好降曹。就这样……袁绍自己亲手断送了大势~大败于官渡……
返回之后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与世长辞……几个儿子也因为继承权问题割据分裂~~ 袁家渐渐走上了衰退的道路……

以上是自南北二强对立到官渡之战简要概括,一字一句全都是手打的,希望对LZ有所帮助~~~

官渡之战,是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地图
日期:200年 地点:豫州 结果:袁绍战败,元气大伤,不久去世。曹操解除北方危机,奠定统一河北的契机 交战双方指挥官 袁绍 曹操
部将 张郃 高览(后来投靠曹操) 淳于琼 袁尚 袁谭 许攸(后来投靠曹操) 郭图 沮授 田丰(去官渡之前就被袁囚) 曹操 曹洪 曹彰 夏侯敦 王忠 夏侯渊
兵力 约110,000人 30,000至40,000人
伤亡 约80,000人 不详

编辑本段战役地点
官渡,位于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有200里之远,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因为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现在在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
编辑本段战役背景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编辑本段序幕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 官渡之战地图
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县,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1]
编辑本段前期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 官渡之战
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2000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1]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二月进军黎 官渡之战决战战场遗址
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尔还,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600,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死于乱军,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1]
编辑本段转机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依谋士刘晔之计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双方相持3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荀彧给予曹操方面决心,使得曹操得以坚持危局,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编辑本段奇袭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河 曹操
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只派轻骑救援,主力则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袁军前线闻得乌巢被破,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遂溃。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
编辑本段结果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编辑本段意义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袁绍不可一世的想灭了曹操,结果被曹操灭了

大闹长板桥


乐陵市19423157249: 求三国演义第三十回的主要内容与主要人物 -
止怖天方:[答案]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怯乌巢孟德烧粮(官渡之战) 袁绍得知孙权接受曹操的封号,怒而起兵七十万进攻许昌,曹操派七万军队迎敌.曹操军中无粮,困难重重,而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不宜速战的意见.第一次交锋,操军大败.两家在官渡对...

乐陵市19423157249: 三国 官渡之战的故事情节 -
止怖天方: 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

乐陵市19423157249: 求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过程(概括一下即可,400左右) -
止怖天方:[答案]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河北争雄.曹军兵微,缺少粮草.袁军许攸,不得重用.怀恨在心,投奔曹操.献计烧粮,奇袭乌巢.袁军无粮,不战自败.赤壁之战:曹操南征,歼灭刘表.刘备兵少,只能逃跑.依托刘琦,东吴结好.诸葛孔明,舌战群儒....

乐陵市19423157249: 三国演义第50回简介200字左右 -
止怖天方:[答案]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曹操点兵迎击袁绍,两军相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弃袁绍而投曹操.曹操采纳许攸之计,领兵烧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

乐陵市19423157249: 《三国演义》中著名战役简述(5个,每个不少于300字) -
止怖天方:[答案] 官渡之战,是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

乐陵市19423157249: 官渡之战简介 -
止怖天方: 官渡之: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让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曹操先于二月平定徐州刘备,继而采用荀彧的声东击西之计,四月于白马打败袁军,斩颜良;再于延津斩文丑;之后回兵官渡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建安五年十月,曹操采用前来投奔的许攸的计谋,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之后又花数年时间统一了北方.

乐陵市19423157249: 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的简介 -
止怖天方: 曹袁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

乐陵市19423157249: 官渡之战 主要内容 50字~100字 -
止怖天方: 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交恶,意图吞灭曹操.袁绍势大,曹操只得在官渡坚守.袁绍刚愎自用,导致谋士勾心斗角,将士离心.曹操亲率精锐突袭乌巢,尽烧袁军辎重,袁绍各将领纷纷投降曹操,袁军分崩离析,操以弱胜强,绍从此一撅不振.

乐陵市19423157249: 官渡之战的内容 -
止怖天方: 中国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

乐陵市19423157249: 简述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不要太多 -
止怖天方: 公元200年 袁绍闻孙权拒绝同盟与曹操结盟 大怒 聚集冀州 青州 幽州 并州之兵 75万 杀向许都 官渡是许都的门户 曹操领兵10万守御官渡与袁绍对战 袁绍不能用良言 听信别人的离间之语 沮授和田丰不能被他用 全关了 张合高览被迫投靠曹操 许攸被袁绍怀疑 赶走 许攸投靠曹操 说操火烧乌巢 乌巢守将无用 乌巢被劫 粮草全无 袁军崩溃 最后袁绍带八百余骑逃回邺城 袁绍兵败主要原因 不能用人 好谋无断 内心迟疑不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