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读后感 郦道元的 200-300字

作者&投稿:辛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后感三峡 200—300字 郦道元中水经注里的~

  《三峡》读后感


  我从未亲身去过诗情与战火交融的白帝城,但我读过李白为它写下的诗词歌赋,也了解过刘备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同样的,我从未亲临到过三峡,但我读过余秋雨真实优美的现代文《三峡》,也细细品过郦道元娓娓道来的古文《三峡》。

  但我发现读完后,不论是白帝城还是三峡,都呈一种纯自然的状态,如一幅画卷,伴随着阵阵凄凉的猿鸣缓缓展现在我眼前。

  且不说是几位诗人或是作家文笔描写太过真实优美,还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多高超厉害,但我的脑海中,是有贴近三峡真实景象的画面的。

  直到我因作业为由再读余秋雨和郦道元的《三峡》之前,我一直错误的认为,这样就已经可以了。三峡那层神秘奇幻令人神往的面纱早已在我与几位作者的紧密配合下,被我一举掀开了。我也没有认识到,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又读两篇《三峡》,我甚至没有让那颗轻浮的心沉静下来。却越往下读,越认真起来。当然,余秋雨口中“中国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又岂能让我区区一个初中生了解透彻。

  这里是屈原的故里,他投身汩罗江,自行结束了自己作为一个“疯诗人”潦草的一生,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这里是王昭君的家乡,她放着宫女不做,却远嫁他乡,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也许依旧有人对这些毫不在乎,毕竟这些精彩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年代成为了我们与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没有人会想要鱼跃到他们的那个年代,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而最多就是在历史课本上见到了他们的名字,闲来无事地坐在电脑前,阅读着一段段排版整齐的宋体历史。

  甚至都不曾想过要揣摩他们的心理。

  也罢,因为又有谁能真正揣摩出屈原和王昭君的心理呢?

  如同神女峰,人们为她捏造了那么多美丽的传说,编写了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她却只是一座石头,日复一日地接受着江水的洗礼。直到曾经锋利的棱角被江水打磨的圆滑起来。

  二文读罢,我突然如同那个曾经对三峡毫无所知的自己一样,想去三峡看一看。无论是诗情与战火交融的白帝城,还是壮阔美丽的三峡,还是拥有美丽传说的神女峰。尽管我永远都回不到那个年代,但我依然,想要亲身,去看看。

说明文还有读后感???在三峡七百里的江流中,两岸的青山连绵起伏,几乎没有中断处。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中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下行走的船只能被阻断了。有时皇帝有圣旨必须迅速传达,这时只要坐上船,早晨从白帝帝城出发,傍晚就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这样快。
春冬时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波的潭水,倒映着两岸上的山色。陡如刀削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大大小小的瀑布,从峭岸上飞流冲刷而下,江水清澈见底,树林枝繁叶绿,绿山峻峭险拔,野草翠绿丰茂,实在很有趣味。
每到雨后初晴或是霜天的早晨,树林山间清冷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连续不断,非常凄厉,(叫声)在山谷中回荡,很长时间后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说明文还有读后感???

自己写啊 本文是《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略无阙处”,毫无残缺的地方,进一步写“连”。下面接着写山的“高”。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说明山高。山隐匿于天空,遮蔽住太阳,从另一个角度写山的高。“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下面两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以上特点。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两岸”连山,哪怕只有一岸连山,也不会形成这种状况;如果连山有缺,其他时间于缺处也能见到日月;如果连山不高,也不必待到这时才见日月;如果三峡不窄,其他时候也可见到日月。正午见日,夜半见月,由特定条件充分显示了三峡特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这里所写的是水势大水流速情况下的通例。下举一特例,以进一步证明水速。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这一方面照应了平常情况下是“沿溯阻绝”的,同时借此可写出船行之快。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补笔交代“其间千二百里”,则时速约为百里,加上更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给人的感受也就更为形象而深刻了。

三峡读后感300~400字

他111


江永县17846583558: 读郦道元"三峡"后感 -
从波门冬: 作文:三峡 读后感 =====先回顾一下课文的内容===== 在三峡七百里的江流中,两岸的青山连绵起伏,几乎没有中断处.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中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

江永县17846583558: 三峡 郦道元读后感 -
从波门冬: 郦道元的《三峡》(首段)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

江永县17846583558: 三峡读后感 郦道元的 200 - 300字 -
从波门冬: 自己写啊 本文是《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江永县17846583558: 读郦道元 三峡 有感 -
从波门冬: 郦道元写的《三峡》,以多种描写方法、互文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观美丽的三峡画面:夏天水急而气势盛大,春冬之时的水清澈,倒影着河岸两旁披着绿色外衣的险峻的山峰,动物植物繁多,河道狭窄又险,吸引着游人前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江永县17846583558: 以郦道元的三峡写一篇两百字作文,以《三峡之美》为主题 -
从波门冬: 我与郦道元乘坐渔船,游行于二百公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高大巍峨的青山紧密相连,透不过一丝儿光亮.那一座座山就好比撑天大柱,似乎没有了它们,天空便会塌陷下来.我问郦道元,“难道在这三峡之中,整日都无法见到那明媚火红的...

江永县17846583558: 读了郦道元的三峡后,用自已的话描述一下三峡,150到200个字(不是翻译) -
从波门冬:[答案] 1、瞿塘峡: 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景色最为雄伟险峻.主要景点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古栈道,风箱峡,粉壁墙,孟良梯,犀牛望月. 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 2、巫峡: 西起重庆市...

江永县17846583558: 三峡 (郦道元的) 体会 -
从波门冬: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江永县17846583558: 读完郦道元三峡 你有什么收获 -
从波门冬: 说明了作者描写之详细和观察之仔细,也说明了三峡的奇、险、美,而且作者以季节来写,反正尤其是一段,幽静的,好喜欢哦 ……嘻嘻,看怎么样啊

江永县17846583558: 读《三峡》有感怎样写? -
从波门冬: 读《三峡》有感 《三峡》是郦道元的一篇优秀写景散文,全文仅一百余字,而写尽三峡七百里间春夏秋冬之景,可见作者惜墨之程度,但逐句观之,又无一句不叙尽三峡之雄奇壮美,绝不因惜墨而有损情致,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以事...

江永县17846583558: 求一篇湖光山色的读后感 -
从波门冬: 你好!我觉得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郦道元的《三峡》 原文为: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