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读者〉中的一篇文章“第八味”

作者&投稿:晏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冲味?酸甜苦辣咸涩腥冲~

冲(chòng)四声即味道所带冲劲 酸甜苦辣为主位 咸涩腥冲是四宾味宾味是不能夺主味的,都是从带之味芥末中酸辣带冲水煮鱼酸辣带咸毛血旺是辣中带冲 可以仔细琢磨琢磨

  阻击手
  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进入最后的巷战。苏联狙击手在废墟中神出鬼没,让德国人大为头疼。作为苏联“神鹰狙击队”的队长,瓦西里曾多次率领队友,出色地完成狙击任务。但这一次,他接到的命令是“炸毁第聂伯河上的大桥”,这意味着他们要深入敌占区!瓦西里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神鹰狙击队乘坐的运输机在夜色中悄然飞向第聂伯河上空。十二条人影从天而降,如猛虎一般冲向德国人的桥头碉堡。“口令!”话音未落,两柄飞刀同时射入两名哨兵的咽喉。紧接着,瓦西里猛然撞开了碉堡的门。七名德国守兵还没反应过来就断了气,他们死也没想到这里居然会出现敌人。

  队员伊万和卡宾拎着炸药箱乘上河边的汽艇,全速向主桥墩开去。瓦西里调高碉堡探照灯的角度,照向桥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瓦西里紧张地盯着河心。突然,刺耳的警报声响起,大桥另一端的德国守军发现情况有异,军营里骚动起来。

  瓦西里果断下令:“向敌营开炮。”碉堡里两门火炮掉转方向瞄准军营,“轰!”炮弹击中了营房。德军也开炮还击。顿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个不停,碉堡被炸塌了一角。

  伊万和卡宾从河边冲上岸来,大叫:“一切顺利,三分钟后爆炸。”瓦西里立刻指挥大家撤退,一行人奔出了碉堡。“轰”的一声,碉堡已被猛烈的炮火炸塌。紧跟着又是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大桥被炸断了。

  神鹰队员钻进密林,在夜幕的掩护下急行三十里,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来到一片沼泽地前。瓦西里掏出军用地图研究了一番,对大家说:“这片沼泽地对面有一片红树林,树林后面是一个大沼泽,穿过那里就进入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因为机械化部队没法通过大沼泽,双方都没有在这里大规模布防。但是大家仍要小心!”

  神鹰队员们用木棍在泥地里探着路,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看见了远处的红树林,而此刻,大家都已筋疲力尽。

  离红树林还有五十米远,可以看到清晨的阳光洒落林中,格外美丽。突然间,那树林里像是有一面小镜子反了一下光。“卧倒!”瓦西里大喝一声,队员神速卧倒,有两人却晚了半步。只听“砰砰”两声枪响,两人头部中弹,倒了下去。瓦西里“嗖”地向前掷出一颗烟雾弹,黑烟在树林边上弥漫开来。队员们紧随瓦西里,从烟雾中冲进了红树林。

  “是德国狙击手,大家散开!”瓦西里冷静地下了命令。只一眨眼的工夫,密林中就响起了震耳的枪声,队员们和敌人交上了火。狙击手都是神枪手,决不浪费一颗子弹,每开一枪,几乎就有一条生命宣告结束!

  不一会儿,瓦西里就干掉了九个隐藏的敌人。他屏住呼吸,小心地移动着,观察着敌情。直觉告诉他,头顶有一支枪正向他瞄准,他急忙侧翻出去,躲在另一棵树后。“砰”的一声,刚才靠着的树干上多了个弹洞,附近的树梢上有亮光一闪,瓦西里知道那是敌人正在调整反光镜。他向着闪光处开了一枪,击碎了反光镜,可敌人不动声色,冷静得可怕。

  瓦西里果断地将最后一颗烟雾弹扔了出去,烟雾升腾中他滚翻到敌人藏身的树下,选了一个隐蔽的角度,举起枪静静等待黑烟消退。

  浓烟渐渐散去,瓦西里猛然发现树上那支枪正瞄向自己的额头,敌人的判断很准确,他猜到自己要冲到树下!可惜他晚了半步。瓦西里扣动了扳机,打中他的右眼,那人从树上倒栽了下来。

  枪声越来越稀疏,渐渐归于寂静。敌人尸横遍地,神鹰队员也倒下了八个,只有伊万还生死未卜!就在此时,树林深处接连传来两声枪响。瓦西里心头一紧,循着枪声快步摸去。没错,是伊万!他躺在血泊中,胸口中了一枪。

  “伊万,挺住,你一定要挺住!”瓦西里的眼里涌出了热泪。伊万艰难地睁开眼,断断续续地说:“他……他是一头沉默的……狼,你千万要……要……小心!”瓦西里含泪点头,坚定地说:“放心,我会干掉他!”伊万笑了笑,说:“他受了伤,跑……跑不远。瓦西里,你是……最好的,我相信你!”伊万闭上了眼睛,他死了。

  瓦西里循着草地上的一线血迹,悄然摸出了树林。外面是一座小石丘,只有几堆乱石,没有人影。

  突然,瓦西里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微弱的光点正在他的太阳穴上晃动。他本能地弹身而起,向右侧一块巨石后面扑去。枪响了,他的左大腿一阵剧痛,已被子弹打穿。瓦西里躲在大石背后,疼得呼哧直喘。

  凭着这一枪,瓦西里判断敌人藏在前方那块巨石后面,但从石缝中看过去,那人毫无动静。腿上血流如注,他只好取出止血药敷上,用绷带包扎好。然后忍着腿上的疼痛,抠去石缝里的泥土,挖出一个小洞,形成一个射击孔,凝神以待。

  敌人躲在一块孤立的巨石后,瓦西里也一样,两人相距有五十米。瓦西里耐心地等待着,只要敌人离开那块石头,他就有把握将其击毙。

  没想到敌人出奇的冷静,三个小时过去了仍然纹丝不动,就连一向以冷静著称的瓦西里都开始怀疑敌人是否还在那石头后面!

  瓦西里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小的橡胶手套,吹成手掌那么大,绑在枪口上,让它像只真手一样在石头边上爬动。只听“砰”的一声,橡胶手套的两根手指被齐根打断。敌人枪法奇准,不但没走,还在时刻监视着他。

  两人默默僵持着。瓦西里明白这回遇到了真正的狙击高手。

  夜色降临,敌人没动,瓦西里也没动。他不敢合眼,牢牢地盯着那块巨石,可敌人就像死了一样毫无动静。

  一天一夜过去,两个人仍在僵持。谁先从石头后走出来,就意味着选择死亡。

  “轰隆隆!”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淋在伤口上,刺痛难忍,瓦西里咬牙忍住。他相信敌人同样也在受着煎熬,只要那家伙忍不住就会悄悄摸上来,那就是他瓦西里唯一的机会了。但是,敌人仍然一动不动,就跟死了一样。瓦西里心中暗暗吃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敌人,竟有如此惊人的耐力!

  第二个夜晚又来临了,敌人仍是纹丝不动。瓦西里的信心开始动摇,一阵极度的疲惫感涌来。“不能睡!”他警告自己,然而眼皮子完全不听使唤。这时候,他的手无意中摸到了胸前,碰到一个硬东西。“丽莎!”他猛然惊醒,从怀里摸出一枚像章。尽管夜色下看不分明,丽莎却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了,她俏生生地站在白桦树下,就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然而德国人的飞机来了,她的父母都死于轰炸,在那故乡的小河边,丽莎亲自为他戴上了这枚像章,送他上了战场。“瓦西里,活着回来。”她眼含热泪的嘱托就像烙铁一样烙在了他的心里。“为了丽莎,我要活着回去!”瓦西里心中涌起一股热流,顿时睡意全消。

  他脱下衣服塞进钢盔,黑夜中看起来,钢盔就像一个人头,他将这“人头”绑在枪托上缓缓地从巨石背后探出,猛一下又缩回来,一连试探了三次,第四次,“人头”完全露在了石头外面。果然,对面的枪响了,钢盔被打出一个窟窿。瓦西里很快地发出了一声惨叫。

  敌人并没有冲过来,仍是按兵不动。

  太阳出来了,敌人还是没有出来,瓦西里已经有点沉不住气,这个德国佬实在太冷静了!他几乎忍不住想冲过去,看看敌人是不是在睡觉!

  突然间,对面的大石后面探出一个人影!瓦西里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他把枪口对着石缝瞄向了人影。“假人!”他吃了一惊,扣动扳机的手指猛然停住。那是一个非常逼真的头,然而以五十米的距离来说,这个头显得大了点。“假头”一连伸了五次,瓦西里一动不动。终于,从石头的另一侧缓缓探出一顶钢盔,一个人无声地站起,瓦西里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那人直挺挺地倒下了。

  瓦西里挺着枪走了过去。德国人脸色苍白地倒在地上,额头上被打出一个洞。瓦西里蹲下身,从德国人胸口摸出一张证件,上面写着:克尼格,党卫军上校,王牌狙击手。德国人手中握着一面镜框,镜框里是一个蓝眼睛的姑娘,面带微笑,站在清澈的小河边。瓦西里心中一阵刺痛,他想到了丽莎,也许这个德国姑娘,也像丽莎一样盼着她的心上人能活着回去!他终于明白,这个德国人为什么用惊人的毅力和他僵持了两天两夜!他的心里,该有多么强烈的求生欲望!然而命运却注定要让他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你已经很努力了!”瓦西里轻轻地合上了德国人的眼睛,把镜框放在他的胸口上,站起身,敬了个军礼。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

  [文]第九味
  徐国能

  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就读於台湾师大国文所.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 ,台北市文学奖等.入选八十八年年度诗选.获现代诗学会颁赠八十 九年度优秀青年诗人奖.

  【首奖】

  第九味徐国能

  第九味

  我的父亲常说:「吃是为己,穿是为人.」这话有时想来的确有些意思,吃在里长在身上,自是一点肥不了别人,但穿在身上,漂亮一番,往往取悦了别 人而折腾了自己.父亲作菜时这麼说,吃菜时这麼说,看我们穿新衣时也这麼说,我一度以为这是父亲的人生体会,但后来才知道我的父亲并不是这个哲学的始作俑者,而是当时我们「健乐园」大厨曾先生的口头禅.

  一般我们对於厨房里的师傅多称呼某厨,如刘厨王厨之类,老一辈或小一辈的帮手则以老李小张称之,唯独曾先生大家都喊声「先生」,这是一种尊敬,有别於一般厨房里的人物.

  曾先生矮,但矮得很精神,头发已略花白而眼角无一丝皱纹,从来也看不出曾先生有多大岁数.我从未见过曾先生穿著一般厨师的围裙高帽,天热时他只是一件麻纱水青斜衫,冬寒时经常是月白长袍,乾乾净净,不染一般膳房的油腻腌臢.不识他的人看他一脸清◆,而眉眼间总带著一股凛然之色,恐怕以为他是个不世出的画家诗人之类,或是笑傲世事的某某教授之流.

  曾先生从不动手作菜,只吃菜,即使再怎麼忙,曾先生都是一派闲气地坐在柜台后读他的中央日报.据说他酷爱唐鲁孙先生的文章,虽然门派不同(曾先生是湘川菜而唐鲁孙属北方口味儿),但曾先生说:「天下的吃到底都是一个样的,不过是一根舌头九样味.」那时我年方十岁,不喜读书,从来就在厨房窜进窜出,我只知酸甜苦辣咸涩腥冲八味,至於第九味,曾先生说:「小子你才几岁
  就想尝遍天下,滚你的蛋去.」据父亲说,曾先生是花了大钱请了人物套交情才聘来的,否则当时「健乐园」怎能高过「新爱群」一个等级呢?花钱请人来光吃而不做事,我怎麼看都是不合算的.

  我从小命好,有得吃.

  母亲的手艺绝佳,比如包粽子吧!不过就是酱油糯米加猪肉,我小学庄老师的婆婆就是一口气多吃了两个送去医院的.老师打电话来问秘诀,母亲想了半天,说:竹叶两张要一青一黄,酱油须拌匀,猪肉不可太肥太瘦,蒸完要沥乾……如果这也算「秘诀」.

  但父亲对母亲的厨艺是鄙薄的,母亲是浙江人,我们家有道经常上桌的家常菜,名曰:「冬瓜蒸火腿」,作法极简,将火腿(台湾多以家乡肉替代)切成薄片,冬瓜取中段一截,削皮后切成梯形块,一块冬瓜一片火腿放好,蒸熟即可食.须知此菜的奥妙在於蒸熟的过程冬瓜会吸乾火腿之蜜汁,所以上桌后火腿已淡乎寡味,而冬瓜则具有瓜蔬的清苦之风与火腿的华贵之气,心软边硬,汁甜而不腻,令人倾倒.但父亲总嫌母亲切菜时肉片厚薄不一,瓜块大小不匀,因此味道上有些太浓而有些太淡,只能「凑合凑合」.父亲在买菜切菜炒菜调味
  上颇有功夫,一片冬瓜切得硬是像量角器般精准,这刀工自是大有来头,因与本文无关暂且按下不表.话说父亲虽有一手绝艺,但每每感叹他只是个「二厨」 的料,真正的大厨,只有曾先生.

  稍具规模的餐厅都有大厨,有些名气高的厨师身兼数家「大厨」,谓之「通 灶」,曾先生不是「通灶」,但绝不表示他名气不高.「健乐园」的席有分数种价 位,凡是挂曾先生排席的,往往要贵上许多.外行人常以为曾先生排席就是请 曾先生亲自设计一桌从冷盘到甜汤的筵席,其实大非,菜色与菜序排不排席谁 来排席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差别只在上菜前曾先生是不是亲口尝过.从来我见 曾先生都是一尝即可,从来没有打过回票,有时甚至只是看一眼就「派司」,有 人以为这只是个形式或是排场而已,这当然又是外行话了.

  要知道在厨房经年累月的师傅,大多熟能生巧,经常喜欢苛扣菜色,中饱 私囊,或是变些魔术,譬如鲍鱼海参排翅之类,成色不同自有些价差,即使冬 菇笋片大蒜,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大厨的功用就是在此,他是一个餐厅 信誉的保证,有大厨排席的菜色,厨师们便不敢装神弄鬼,大厨的舌头是老天 赏来人间享口福的,禁不起一点假,你不要想瞒混过关,味精充鸡汤,稍经察 觉,即使你是国家鉴定的厨师也很难再立足厨界,从此江湖上没了这号人物. 有这层顾忌,曾先生的席便没人敢滑头,自是顺利稳当.据父亲说,现下的厨 界十分混乱,那些「通灶」有时兼南北各地之大厨,一晚多少筵席,哪个人能 如孙悟空分身千万,所以一般餐厅多是马马虎虎,「凑合凑合」,言下有不胜唏

  作者: 220.167.40.* 2004-9-9 15:18 回复此发言

  --------------------------------------------------------------------------------

  2 [文]第九味
  嘘之意.

  曾先生和我有缘,这是掌杓的赵胖子说的.每回放学,我必往餐厅逛去, 将书包往那幅金光闪闪的「乐游园歌」下一丢,闪进厨房找吃的.这时的曾先 生多半在看中央日报,经常有一香吉士果汁杯的高粱,早年白金龙算是好酒, 曾先生的酒是自己带的,他从不开餐厅的酒,不像赵胖子他们常常「乾喝」.

  赵胖子喜欢叫曾先生「师父」,但曾先生从没答理过.曾先生特爱和我讲故 事,说南道北,尤其半醉之际.曾先生嗜辣,说这是百味之王,正因为是王者 之味,所以他味不易亲近,有些菜中酸甜咸涩交杂,曾先生谓之「风尘味」,没 有意思.辣之於味最高最纯,不与他味相混,是王者气象,有君子自重之道在 其中,曾先生说用辣宜猛,否则便是昏君庸主,纲纪凌迟,人人可欺,国焉有 不亡之理?而甜则是后妃之味,最解辣,最宜人,如秋月春风,但用甜则尚淡, 才是淑女之德,过腻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谄媚.曾先生常对我讲这些,
  我也似懂非懂,赵胖子他们则是在一旁暗笑,哥儿们几岁懂些什麼呢?父亲则 抄抄写写地勤作笔记.

  有一次父亲问起咸辣两味之理,曾先生说道:咸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 可无咸但苦不可兼日,况且苦味要等众味散尽方才知觉,是味之隐逸者,如晚 秋之菊,冬雪之梅;而咸则最易化舌,入口便觉,看似最寻常不过,但很奇怪, 咸到极致反而是苦,所以寻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寻常之处,旧时王谢堂前燕, 就看你怎麼尝它,怎麼用它.

  曾先生从不阻止父亲作笔记,但他常说烹调之道要自出机杼,得於心而忘 於形,记记笔记不过是纸上的工夫,与真正的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健乐园」结束於民国七十年间,从此我们家再没人谈起吃的事,似乎有 点儿感伤.

  「健乐园」的结束与曾先生的离去有很密切的关系.

  曾先生好赌,有时常一连几天不见人影,有人说他去豪赌,有人说他去躲 债,谁也不知道,但经常急死大家,许多次赵胖子私下建议父亲,曾先生似乎不 大可靠,不如另请高明,但总被父亲一句「刀三火五吃一生」给回绝,意谓刀 工三年或可以成,而火候的精准则需时间稍长,但真正能吃出真味,非用一辈 子去追求,不是一般遇得上的,父亲对曾先生既敬且妒自不在话下.

  据父亲回忆,那回罗中将嫁女儿,「健乐园」与「新爱群」都想接下这笔生 意,结果罗中将卖曾先生一个面子,点的是曾先生排的席,有百桌之馀,这在 当时算是桩大生意,而罗中将又是同乡名人,父亲与赵胖子摩拳擦掌准备了一 番,但曾先生当晚却不见人影.一阵鸡飞狗跳,本来父亲要退罗中将的钱,但 赵胖子硬说不可,一来没有大厨排席的酒筵对罗中将面子上不好看,二来这笔 钱数目实在不小,对当时已是危机重重的「健乐园」来说是救命仙丹,赵胖子发誓 一定好好做,不会有差池.

  这赵胖子莫看他一脸肥相,如弥勒转世,论厨艺却是博大精深,他纵横厨 界也有二三十年,是独当一面的人物.那天看他挥汗如雨,如八臂金刚将铲杓 使得风雨不透.本来宴会进行得十分顺利,一道一道菜流水般地上,就在最后 关头,罗中将半醺之际竟拿起酒杯,要敬曾先生一杯,场面一时僵住.事情揭 穿后,罗中将铁青著脸,匡当一声扔下酒杯,最后竟有点不欢而散.几个月后 「健乐园」都没再接到大生意,卫生局又经常上门噪罗,清廉得不寻常.父亲本不 善经营,负债累累下终於宣布倒闭.

  曾先生从那晚起没有再出现过,那个月的薪俸也没有拿,只留下半瓶白金 龙高粱酒,被赵胖子砸了个稀烂.

  长大后我问父亲关於曾先生的事,父亲说曾先生是湘乡人,似乎是曾涤生 家的远亲,与我们算是小同乡,据说是清朝皇帝曾赏给曾涤生家一位厨子,这 位御厨没有儿子,将本事传给了女婿,而这女婿,就是曾先生的师父了.对於 这种稗官野史我只好将信将疑,不过父亲说,要真正吃过点好东西,才是当大 厨的命,曾先生大约是有些背景的,而他自己一生穷苦,是命不如曾先生.父 亲又说:曾先生这种人,吃尽了天地精华,往往没有好下场,不是带著病根, 就是有一门恶习.其实这些年来,父亲一直知道曾先生在躲道上兄弟的债,没 得过一天好日子,所以父亲说:平凡人有其平凡乐趣,自有其甘醇的真味.

  作者: 220.167.40.* 2004-9-9 15:18 回复此发言

  --------------------------------------------------------------------------------

  3 [文]第九味

  「健乐园」结束后,赔赔卖卖,父亲只拿回来几个帐房用的算盘,小学的 珠算课我惊奇地发现我那上二下五的算盘与老师同学的大不相同,同学争看我 这酷似连续剧中武林高手用的奇门武器,但没有人会打这种东西,我只好假装 上下各少一颗珠子地「凑合凑合」.

  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发至澎湖当装甲兵,在军中我沈默寡言,朋友极少, 放假又无亲戚家可去,往往一个人在街上乱逛.有一回在文化中心看完了书报 杂志,正打算好好吃一顿,转入附近的巷子,一爿低矮的小店歪歪斜斜地写著「九 味牛肉面」,我心中一动,进到店中,简单的陈设与极少的几种选择,不禁使我 有些失望,一个肥胖的女人帮我点单下面后,自顾自的忙了起来,我这才发现 暗暝的店中还有一桌有人,一个秃头的老人沈浸在电视新闻的巨大声量中,好 熟悉的背影,尤其桌上一份中央日报,与那早已满渍油水的唐鲁孙的《天下味》. 曾先生,我大声唤了几次,他都没有回头,「我们老板姓吴」,胖女人端面来的 时候说.

  「不!我姓曾.」曾先生在我面前坐下.

  我们聊起了许多往事,曾先生依然精神,但眼角已有一些落寞与沧桑之感, 满身厨房的气味,磨破的袖口油渍斑斑,想来常常抹桌下面之类.

  我们谈到了吃,曾先生说:一般人好吃,但大多食之无味,要能粗辨味者, 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 出许多道理来.我指著招牌问他「九味」的意思,曾先生说:辣甜咸苦是四主 味,属正;酸涩腥冲是四宾味,属偏.偏不能胜正而宾不能夺主,主菜必以正 味出之,而小菜则多偏味,是以好的筵席应以正奇相生而始,正奇相克而终…… 突然我觉得彷佛又回到了「健乐园」的厨房,满鼻子菜香酒香,爆肉的哔啵声,剁 碎的笃笃声,赵胖子在一旁暗笑,而父亲正勤作笔记.我无端想起了「健乐园」穿 堂口的一幅字:「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 酒平如掌……」

  那逝去的像流水,像云烟,多少繁华的盛宴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多少人事 在其中,而没有一样是留得住的.曾先生谈兴极好,用香吉士的果汁杯倒满了 白金龙,颤抖地举起,我们的眼中都有了泪光,「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 先悲」,我记得「乐游园歌」是这麼说的,我们一直喝到夜阑人静.

  之后几个星期连上忙著装备检查,都没放假,再次去找曾先生时门上贴了 今日休息的红纸,一直到我退伍.我知道我再也找不到他了,心中不免惘然. 有时想想,那会是一个梦吗?我对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并没有讶异的表情, 只是淡淡地说:劳碌一生,没人的时候急死,有人的时候忙死……我不懂这话 在说什麼.

  如今我重新拾起书本,觉得天地间充满了学问,一啄一饮都是一种宽慰. 有时我会翻出「乐游园歌」吟哦一番,有时我会想起曾先生话中的趣味,曾先 生一直没有告诉我那第九味的真义究竟是什麼,也许是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也 许是因为他相信,我很快就会明白.

  作者: 220.167.40.* 2004-9-9 15:18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文]第九味
  好文啊,第一次看在《青年文摘》上,后来就忘了是那一本,再没看过,心里自然总在惦记,也翻来翻去找过,可惜一直未如愿,今天在网上竟然搜到,也算了了一心愿吧


找一篇《读者》的卷首语 有原文最好
是不是这个:《读者》杂志2008年第5期卷首语—雨伞 作者:夏琴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容易遗失的就是雨伞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想起它;只有在下雨的日子,才会刻意地把它带在身边,当雨停了,它可能会被遗忘于某地方的某一角,可怜地等着主人认领,又或者变成一把无主的孤伞。有一次,我...

寻找一篇《读者》上看过的文章。求原文。
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 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 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

读者中美文加读后感120字
被套上各种光环。尽管媒体一向的嗜血成性导致媒体人的浮躁已是必然,但生性乐观的我还是期待媒体人,至少部分媒体人能如《读者》中的梁文道般认真踏实,先做读者再做作者,先阅读思考再分析评论。若真如此,媒体大概才不会只是宣传和赚钱的工具,也才能真正承担起所谓的社会责任吧。愿以此与同行共勉。

《读者》不知道哪期中登过一篇关于奶奶的文章,有人知道吗,求原文,感 ...
不能太久,久了她会打瞌睡。因为坐在板凳上打瞌睡,她从小板凳上摔倒3次了,两次骨折,一次手腕疼,现在她还偶尔嚷疼,可是父亲似乎已经没耐心再带她去医院拍片了。5年前她做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手术,那年她90岁?我不确定,因为我父亲都不确定奶奶今年确切的年纪是九十几岁。反正所有人都知道我...

《读者》一篇关于爱情的文章名字?
楼上的几个是捣乱的吗?是这篇吧:《为爱一生只说“我愿意”》 (选自 《读者》2009年第21期)她穿着鱼尾裙,有着珍珠一样光洁的肌肤,深邃如海水的眼睛,但她的脸庞上没有嘴——是的,因为她不会说话,她把自己美妙的声音作为获得爱情的交换条件给了厄运的巫婆。从2008年3月开始,去往美国...

《读者》上有哪些600字左右的文章...求标题+原文+解析
这样的人生真实相,若我们能愈早认知就愈能豁达以对。人生彷佛就像一场旅行,途中所见风景尽管再美,我们也不可能将之收入行囊带走,所有因缘聚合的生命终也将因缘而各奔东西。所以面对人生的课题,我们该学习洒脱地看待人生旅程中的一切,即使这样仍无法使人生的缺憾变成圆满,但我们将更懂得放下。曾听过...

《读者》上有篇王安忆的文章:《杏茶(外一篇)》。这里的(外一篇)是什么...
也就是说,它是指同一作者同时发表的两篇文章(主要指散文作品)中的第二篇,意思就是“另外的一篇”。因为两篇在内容、形式上不能构成一组有总题的文章,所以作者或者编辑把第二篇加上“外一篇”发表。同样两首同一作者同时发表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称之为“外一首”。如果是加的两篇,就叫外...

提供几篇《读者》的精彩文章、文段。
[转帖]天才和弱智 作者:童仝 一个男孩儿,出生的时候比别的小孩好看,没有老头儿一样的皱纹,也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哭泣。他躺在母亲的怀抱里,睁着好奇的眼睛。有那么长的一段日子,每一个见到男孩儿的人都要夸赞一番,长相机灵啊,聪明啊等等。后来,等到和他差不多的小朋友都会跑了,他还不会...

求今年《读者》第15期的一篇文章《方孝孺和布鲁诺之死》
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皇太孙允火文的老师。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孙继位,就是短命的明惠帝,方孝孺理所当然地成为顾命老臣之一,尽管他年龄并不老(死时才45岁)。后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到南京,即帝位,是为明成祖,惠帝则“不知所终”。当时的...

曾在《读者》上看见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人很衰,老是出意外有原文吗_百...
又说他也买了两间小房子,4万块钱,终于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最后他还是没进去,说了一会话就走了。现在,我远离了那个地方,也看不见他了,他的人生悲喜剧在继续演译。他的生活虽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但我从他的生命历程中体会到了一丝苦涩和容忍。不过,我相信他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岱山县15398113171: 寻找《读者》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孩子每天带着矿泉水上学,一天同学发现他瓶子里的是白开水,他感觉 -
墨乔禾乐: 是《母亲的纯净水》,很感人的说,全文如下: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地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

岱山县15398113171: 急求《读者.》一篇文章《为生活设立目标》开头是: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老磨房里 -
墨乔禾乐: 话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他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载货物,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新见到了驴...

岱山县15398113171: 急求《读者》中的一篇文章《红裙子》 -
墨乔禾乐: 红裙子》 作者:纳金最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辆出租车,一条红裙子. 出租车的主人,名叫老张,人与车相伴已有七个年头.对车,老张视如亲子.一年一年,老张衣带渐宽,又加腰椎肩盘突出,成日坐在车中,穿戴也愈渐邋遢,只...

岱山县15398113171: 求《读者》中的一篇文章500字 -
墨乔禾乐: 茶香伴琴韵,沐风听月吟;曲幽人亦醉,品茶解心音. ——题记 我喜欢喝茶,也许是一种习惯,一种对茶的独特感觉,那种平淡里有着穿透骨髓的香,独有的芳香贯穿到人的心扉.在深夜里,就静静地沏一杯茶,看着透明的液体慢慢变成琥...

岱山县15398113171: 《读者》中的一篇文章 和200字读后感 -
墨乔禾乐: 《读者》读后感 看到同事桌上的《读者》,闲来无事下翻阅了一下,看到两篇文章有感.刘心武的《长吻蜂》,其中有段话颇有同感:“生命单纯,然而美丽.活着真好,尤其是能与自己以外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相亲相爱,融为一体!生命能沉浸...

岱山县15398113171: 求【读者】赏析 随便一篇 文章200字左右,赏析150字左右 -
墨乔禾乐: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

岱山县15398113171: 寻找《读者》中一篇文章 -
墨乔禾乐: 上个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 爸爸退休后,跟弟弟住在县城,家里的老屋空置多年,已是残败不堪,唯有屋子旁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枝叶间蓄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这栋老房子,在二十多年前,却是刚做起的新房.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同爸...

岱山县15398113171: 《读者》中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
墨乔禾乐: 读者文章的读后感 《母亲的姿势》读后感 翻开那本已经差不多被淡忘的笔记本,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行短短的字——母爱无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许这句话过于俗气,没有心意,不过我想,这句话是最真实地表达了我那时的感受吧!把...

岱山县15398113171: 求《读者》里的一篇文章:“我们不够勇敢” -
墨乔禾乐: 布拉得.皮特,一个帅帅的演员,他在电影《燃情岁月》中狂放不羁的角色卓敦,让人如此心动.年纪尚幼,他便独自猎熊.他一直过着一种危险的生活.弟弟在一战战场上死去,他疯魔般违反军规潜入敌方,割下敌人的头皮为弟弟复仇,将弟弟...

岱山县15398113171: 求《读者》一篇文章:玛莎和她的影子剧团 -
墨乔禾乐: 是不是《奥菲丽娅和她的影子剧团》?有一位老小姐,她的名字叫奥菲丽娅,因为她的爸爸妈妈是那样地喜欢莎士比亚和戏剧,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话剧演员,所以就给自己的孩子取了《哈姆雷特》当中女主角的名字.可是要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