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只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句话是一幅对联,不是诗句。出自明代洪应明。后来这幅对联被陈眉公收录在了《幽窗小记》中。

这幅对联全句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意思是:为人做事能够视宠辱像花开花落一样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的去留像云卷云舒一样变幻,才能淡然处之。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鉴赏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

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的境界。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 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

原文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注解
宠辱不惊:对于荣耀与屈辱无动于衷。
去留:去是退隐,留是居官。
原文见于唐代肖峰(字丁山,天宝年间人)《小原笔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下一句是什么?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洪应明系明代学者,精通儒、佛、道。早年热衷于功名,晚年入道,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菜根谭》。后陈眉公在《幽窗小记》亦有收录。那么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下一句是什么呢?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下一句是什么 1、静看庭...

笑看庭院花开花落下一句是什么?
才能淡然处之。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进一步理解为不管是荣耀也罢,屈辱也好,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少一些无奈与感慨,多一份从容和淡然。把心放平,生活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人生就是一朵自在的云。

静看庭前花开花落,下一句是什么?
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对联出自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书中以平实的话语传达了淡然处世的生活态度。2. 《幽窗小记》是收录在《菜根谭》中的一部小品文,由洪应明辑录。该书共分为十二卷,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呈现,内容涉及醒世、警世、励世等方面的...

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心境平和;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泊自然。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

静坐庭前看花开花落,下一句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其实是《幽窗小记》中的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出自《菜根谭》中的《闲适》章节原文是:……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宠辱不惊,闲看...

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里的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幅对联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

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原句
“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原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出自洪应明《菜根谭》,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心境平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意思是:对于一切荣光和屈辱都无动...

“静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是哪个文学作品里面的?_百度...
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这是一幅对联,全文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风轻云淡,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出自哪儿?
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出自《幽窗小记》里面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 幻,才能无意。

看门庭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为人做事如花开花落般平常,静静的去品味卷云舒般的变幻。这句话出自于明朝陈继儒的《幽窗小记》。原句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白话译文: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

龙里县1701169768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下一句 -
孔卸奥维: 楼主你好!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龙里县1701169768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下一句是什么? -
孔卸奥维: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 所以,最早的出处是:《菜根谭》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

龙里县17011697681: 庭前花开花落下句是什么 -
孔卸奥维: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副对联是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化用明清时期的两副对联而成.一副出自明万历年间的《菜根谭》,原联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另一联是清康熙帝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双溪草堂题写的,原联为:“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上联是说,无论是受恩宠还是受屈辱,都泰然自若毫不动心,像看庭前花开花谢那样超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超脱的心境. 下联是说,离去或者留下,退隐或者做官都听其自然,如随天边的闲云时而聚拢时而舒展那样安闲.“云卷云舒”隐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之慨.

龙里县1701169768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后半句是什么? -
孔卸奥维: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龙里县17011697681: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下句是什么? -
孔卸奥维: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怀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龙里县17011697681: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看天边云卷云舒 还有下一句吗?有的话是什么呢?这句话是不是一首诗里的节选呢? -
孔卸奥维:[答案] 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 所以,最早的出处是:.其全句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

龙里县1701169768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后面一句是什么????
孔卸奥维: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龙里县1701169768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出自哪,全句是什么 -
孔卸奥维: 1、出处:眉公《幽窗小记》. 2、原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3、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表现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意境

龙里县1701169768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谁的诗句 后半句 -
孔卸奥维: 后半句是“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自于明朝得洪应明,意境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似,其早年追求功名仕途,晚年入道,精通儒、佛、道学.

龙里县17011697681: 宠辱不惊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下一句去留随意 望天空云卷云舒 出处是哪里? -
孔卸奥维:[答案]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 所以,最早的出处是:《菜根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