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农抑商都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他们最后为什么都选择转行了

作者&投稿:说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众所周知,“商人”这一行业在古代的地位不高,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大特征了。
从商鞅变法的时期开始,“重农抑商”就一直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些人在很多方面都威胁到了统治的稳定。
从经济发展上来说,商人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里,种植业是社会财富增加的主要渠道。国力增长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治下人口进行更高效的生产活动。
农业是直接创造价值的行业。
而商人则不同,他们更大的作用是让生产出来的物品进行流通,本身不创造价值,但能让物品更好地实现价值。
他们的经济来源就在于将不同事物送给不同需求的主体,以此来赚取更多的收入。
比如,齐国能从朝鲜半岛进口“文皮”,也就是虎豹之皮,在当时中原非常流行。这些商人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将收购到的文皮销售给其他地区。
虽然从大的范围来看,齐国确实因为商业而繁荣,但从其国内来说,这种繁荣有一定的虚假成分。
要知道,农业生产而来的食物等物资在当时是属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粮草的多寡往往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而这些物资都不是用钱就可以随意买到的。那么齐国虽然因为经商而富有,但也会因为经商而耽误国力积蓄。
春秋战国时期如此,后来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商人这一职业的存在,虽然是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绝对不能过多,必须要对他们进行限制。
否则的话,一旦不生产价值的商人多了起来,相对来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就会减少,社会财富的积累就会减缓甚至停止、倒退。
这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社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自然要加以抵制。
从社会管理上来讲,商人不利于治下人口的管制
在古代,商品的流通讲究的是“互通有无”,将一个地区过剩的物资输送到另一个稀缺之地,以此来赚取高额利润,所以商人都是比较富有的。
但是,这也就决定了商人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
这些人居无定所,虽然有籍贯,可以探查其来历,但常年在外,即使是国家层面想要找这个人也非常困难。
而古代进行“税收”、“徭役”等事项时,这一部分人就显得尤为不好管理。
除此之外,古代的商业运作模式并不像今天这样成熟,商人带着物资进行流通,很容易造成源产地与销售地都出现不良影响的现象。
比如,源产地物价正常的阶段里,其他地区突然紧缺物资,商人大肆采购之后运送至该地区售卖,虽然缓解了紧缺现象,但对于源产地来说,很容易造成物价激增,这对于该地的治理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
而外来物资的涌入只是暂时的,经常会导致本地物资销售出现问题,价格下跌,让本地生产者利益受损,甚至破产,对于该地的治理来说也是很大的问题。
再有,商业行为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往往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除却销售所带来的物资之外,还要对当地商品进行采购,这个度不好把控不说,这些外来人口的管理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商人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商人的“流动”自然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对以稳定为追求的小农社会来说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首先来说,商人积累财富的速度是要大于农业生产的,这才会使得一些人不惜冒着风险和辛苦也要长途跋涉地经商。
他们的生活条件要比普通人都要好,这就会给更多的追求财富者树立不良的榜样。
当更多的人以“商人”为模范,开始放弃农业进行经商的时候,土地荒芜、人口流失就是必然的结果。
这动摇了农业社会的统治根基。
而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商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一致。
商人虽然能使得产品更好地实现其价值,但这其实是一个与国争利的过程。
商人虽然也要为国家上缴各种费用,但相对于其财富的积累来说是极少的。他们只是将数量固定的社会财富进行搬运而已,并不能使得社会财富增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蛋糕的大小不便,分配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大的蛋糕进入到了一小部分人手中,激化了社会贫富差距。
这在古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往往当财富集聚到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就意味着更多人的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到了无法生存的时候就会出现动乱。
每逢动乱的时代,这些手握大量财富的人对国家来说就非常危险。所以很多朝代都会搞得一些大商家破人亡,这是防患于未然。
商人“逐利”的本质和“流动”的特性决定了,这些人的信息搜集能力都极为出众,这是“间谍”工作最需要的。
所以,像春秋战国阶段里,很多“商人”其实是受国家扶持的“间谍”,也是各国消息打探的重要来源。
所以,商人不像农业生产者,他们的利益和国家不是绑定在一起的。农业生产赖以存活的基础是国家稳定,而商人并没有这样的制约。
这也就决定了“商人”这一社会阶层不可能得到农业社会的统治者完全的信任,他们只能是被利用的群体。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商人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都要开始购买土地,从商人转行到地主。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之外,还有自保的成分。
实在是因为,在古代“商人”这一职业是没有前途的,并且还伴随着“被清洗”的高风险。
曹丕为何刚即位就颠覆了曹操的用人策略,将唯才是举改为九品中正


历朝历代的重农抑商,是否是阻挡我们国家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阻力呢?_百 ...
这些解释或有一定道理,但都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汉代以后国家实行“重农抑商”,“崇本抑末”主要是为了缓解社会贫富悬殊,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因为在一个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共存的社会,商人获取财富的速度和程度必然会远远超过耕种土地的农民,而这种农与商在获取财富速度上的巨大...

秦汉时期重农抑商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有很多名人及名将,比如秦始皇、白起、刘邦项羽等等,但是为什么说这个时间段的国家政策是重农抑制商业发展,可以说并非只是这个时期的政策,而是在整个封建社会,国家的基本政策都是重农。首先在封建社会是没有市场...

历朝历代的重农抑商,是否是阻挡我们国家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阻力呢?_百 ...
任何时代,任何年代,人民永远是立国之根本,而粮食就是百姓立身之本。而农业,则是一个社会能否稳定,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所以,作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治下百姓“食”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什么大多都是重农抑商?其实这个现象不但是在...

自古经商都是来钱比较快的职业,为什么古代还要实行重农抑商?
对中国古代来说一直以来都在推行一个政策,那就是重农抑商,拿我们现代人的思想观点来看,商业应该算是来钱比较快的行当,不管从哪方面讲也不能够抑制商业,但是为什么中国古代要实行这样的措施呢?第一点原因是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国家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发达了国家才能够持续...

中国两千年来,为什么一直“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工商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众所周知,自两周“士...

重农抑商的春秋战国,为何被称为是商人的黄金时代?
我们常常有一个误解,认为古代的重农抑商其实是穿插在整个历史时期内的,甚至每个国家都流行实施这种政策。但是实际上周王朝不是重农抑商的王朝,齐国甚至还依靠着工商业,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在当时那个年代商人比较少,大部分人还是遵循着多重视农业的基本规则,所以商人在这个年代里所赚得的钱财和...

西方和我国古代因何都有非常严重的重农抑商现象?
一、主观需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一项国家政策的产生,以及整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是由经济形式决定的。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出现那样严重的重农抑商现象,也是由中国古代特殊的经济形式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统治者在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上,本末倒置了。二、客观映照。古代中国...

汉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和背景是怎样的?
汉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社会,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 背景: 政治经济环境 1、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秦朝短暂而亡,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汉代建立后则在秦朝的基础上巩固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各方面的大一统。 而汉初建立的时候...

汉朝开始“重农抑商”,为什么这个政策得以延续?
汉朝开始“重农抑商”,为什么这个政策得以延续?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工商业...

重农抑商的原因是什么?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重农抑商政策与...

长垣县19745765327: 重农抑商都哪个时期 -
典盼美沙: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长垣县19745765327: 历代封建国家均以重农抑商为国策,但工商业仍然不断发展 -
典盼美沙: 如:秦国的商鞅变法,也实行重农抑商,但这个时候是处在封建经济刚开始发展时期,因此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做法显然有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长垣县19745765327: 重农抑商产生的经济根源 -
典盼美沙: 中国是一个幅原辽阔的大国,长江黄河流域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使得人们更容易从土地上获得生存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在长江黄河流域形成了早期的农耕文明.随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和井田制的被破坏,封建土...

长垣县19745765327: 材料一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的什么经济政策 -
典盼美沙: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长垣县19745765327: 谁能帮我查查古代春秋战国时间所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利与弊../? -
典盼美沙: 在研究中国封建时代的商业政策时,大多数论者总以“重农抑商”或“崇本抑末”概而论之,并认为这是封建统治者们奉行不逾的“固定国策”.笔者认为...

长垣县19745765327: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
典盼美沙: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

长垣县19745765327: 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典盼美沙: 政府的有利政策;社会局势的稳定;水陆交通发达与否;对外贸易联系;还有二条记不起来了,呵呵

长垣县19745765327: 为什么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商品经济依然在发展 -
典盼美沙: 因为商品经济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剩余,剩余的资料必定需要交易,再加上社会的需求的必需的,无论怎么禁止,还是需要的.就如同古代的盐铁是官营的,国家明令禁止私盐交易,违者可以处死刑,但私盐交易依然泛滥,说到底还是可以抑制发展,但不可彻底根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