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触景生情和日本人的物哀文化,本质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牧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人为什么不接受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与徒劳~

因为两国文化不一样,当然接受不了了。
物哀与徒劳其实与日本岛屿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有限,所以文学中经常出现物哀与徒劳这种风格。
而我国作为大陆性国家,虽然在古代不能说是很富裕,但至少农耕方面还是可以的,因此按照文化来说无法理解日本人对于物资不足而产生的物哀与徒劳。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
叶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闲寂’这三种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态的艺术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
“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扩展资料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哀

我觉得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物与情的关联性。中国文化中的“触景生情”是景物触发了个人内心的情感,而这份情感是感同身受,引起共鸣的;而日本文化中的“物哀文化”虽然也是触景生情,但是情的产生是模糊的,没有具体的,是直接由物带来的,虽然说也是感同身受,但情要比物弱化了一些。

1.物哀文化

按照官方的解释来说,物哀就是一种“真情流露”。目光看见了感受到了外界的事物,事物本身给人带来了一种情感表达,物就是“情”产生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载体,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个人接触到某种事物,没有任何征兆地生发出一种情感,可以是喜悦亦可以是惊讶或者兴奋。物哀文化呈现的是一种极致的美感,是一种感官的体验。

2.触景生情

这个手法想必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作为古诗词惯用的手段之一,触景生情处处可见。举个例子来说,就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欲泪先流”,这里的景往往是能够引起自己的某一点记忆片段的,生发出来的情是直接作用于内心的。触景生情就是极强的个人色彩,着重点表达的就是那份情感。

3.物哀文化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其实二者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体验的不同。物哀文化和触景生情同样是在景物本身生发出来某种情感,但“物哀”侧重的不单单是情,更重要的是一种物与情的美感,而触景生情重点在于感情。拿“物哀文化”举个例子:“山谷明月光,流萤皆彷徨”,物哀中的“物”是模糊的,简单的,个人情感色彩并不是十分浓重。而“人去楼空茶依旧,时过境迁泪双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欲泪先流”这种运用触景生情的诗句,侧重点表示的就是外物引发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是有清晰的对象的。



区别在于情感不一样,触景生情有可能触发悲哀的情感,也有可能触发快乐的情感,而物哀文化基本触发的就是悲哀的情感。

我觉得本质区别是它是否是持续的,根本性的,触景生情是片段性的,物哀文化是长久的。

触景生情,是一种情怀,由现在的事或物联想到曾经的事或物。物哀,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叹瞬间的美。


殡葬店开到小区楼下,居民不满围堵商家,殡葬店为何不适宜开在小区跟前...
老人们都希望看到高兴事情,而不愿意因为殡仪门店,去想一些伤心、触景生情事情。我想很多业主反对,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中上了年纪老人。殡仪门店因其经营性质特殊性,使得店主和周边商家、居民,很难和谐相处。如果矛盾纠纷不断,最终对殡仪门店生意影响很大,也会使得他们主动妥协退让。

参观长城的日记
那时,关沟道上十分热闹,有僧人写诗道:“砾中十里号五里,道上千车联万车,“妥罐贴睦尔这回在关口路上逃生,一路凄凄惶惶,触景生情不禁热泪盈眶。想起日日夜夜“宫中舞女斗腰肢”的生活已成过去,来日未卜,更是痛苦万分。日正中天,正好走到永明寺过街塔前,这是妥罐贴睦尔登上帝位十周年时赦建的佛塔,本...

中国人过圣诞节的意义?
大家都没有讲到根本原因,我告诉大家中国人是为什么开始过圣诞节的。中国人过平安夜、圣诞节的缘由:简单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以下内容未满18岁禁止阅读🈲中国人用苹果代表平安夜这个节,是因为苹果的英文apple发音为“挨炮”,其实本是“挨炮节”,是年轻男女找...

古诗词带来的感受
古诗词是诗人触景生情、富有高度想象的作品,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够,借助了图片反复引导,学生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理解了诗意,没能真正感悟到“看到朋友来相送时的欣喜万分的心情。” 怎样引导孩子真正走进文本,是一个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五、朗读是最好的学习理解文本的方法,所以朗读训练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让...

长城的传说
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的青龙桥南、居庸关以北,有一处地方叫"五桂头",形容极为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那里原先叫"乱北极沟",传说燕王朱棣扫北,带领几十万大兵,一路所向披靡,可是过了居庸关,便被阻止在"乱柴沟"这道关口上,明军付台了很大代价,攻了数十天也没攻破,燕王十分恼火...

关于园林景色优美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宋)杨万里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唐)刘希夷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唐)宋之问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唐)李隆基 园林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诗人瞻仰宋玉旧宅怀念宋玉,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拜,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

有没有写四季风景的作文
历代才识之士置身大好河山之中,往往触景生情,抚今怀古,题词兴联,留下自己的观感和情思。许多 楹联佳构,有的描绘景色,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寓蕴哲理,有的借题发挥。虽然寥寥数语,但往往洞幽烛微, 收画龙点睛之效。这种种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审美创造的结晶,又都为山水增辉添彩,使描写对象名扬四海, 而又从多...

藤野先生摘抄及赏析
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赏析: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国民的辛酸。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赏析: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赏析: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

战胜困难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9. 贝多芬战胜困难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

纳溪区19240728567: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浪漫的物哀指的是什么 -
阎沫鲁贝: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 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 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 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纳溪区19240728567: 如何看待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 -
阎沫鲁贝: 物哀熏陶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异化.“在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旗中,以纯白为底色,恐怕日本国旗是绝无仅有的.”日本人爱白色,是因为白色像雪,而雪代表纯洁,且“雪容易消融,蕴含一种无常的哀感,与日本人的感伤性格非常契合”.日本...

纳溪区19240728567: 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 -
阎沫鲁贝: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

纳溪区19240728567: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涵义? -
阎沫鲁贝: 也曾沉迷川端的歌女,雪国. 什么是物哀?“物”指自然万物,“哀”即悲哀,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的最直观的理解.中国古诗词中有一些诗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边落木萧萧下”...

纳溪区19240728567: 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特性怎么理解?
阎沫鲁贝: 个人完全无法理解百科里面的解释,所以只能说些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物哀首先要和日本文化中季节感联系起来.日本文化,包括吃穿住行,无不以体现出四季分明的季节感而著名,尤其是所谓的季物,也就是代表某个季节的物体而著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的季物樱花. 而作为季物,非常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季节感,也就是随季节而来随季节而逝.还是以樱花为例,作为春的季物,樱花满开却只有一瞬,不到一周时间,满树粉花就会随风而落,转为绿叶葱茏.而这种短暂的存在感,正好和人心中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相吻合,从而体现出一种哀思. 因此,季物对人的感情影响,归于物哀一词.

纳溪区19240728567: 看完了秒速,感觉虐人但是找不到泪点,这种感觉好难受. -
阎沫鲁贝: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物哀: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秒速》就体现了,而且在大部分日本动漫中都有的.

纳溪区19240728567: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化与文化相遇会怎么样?
阎沫鲁贝: #莎士比亚这句话真的适合任何文学作品吗?#【关健还要看作家的写作风格】问题一... 男诗人,就这样“物哀”体系渐渐形成,感伤文学风弥日本.而我们中国人崇尚豪迈...

纳溪区19240728567: 如何理解日本文学中“物哀”的含义? -
阎沫鲁贝: “あはれ”(aware)是一个感叹词,表达高兴兴奋激动气恼哀愁悲伤惊异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汉字输入后,便拿汉字“哀”字来书写“あはれ”,但“哀”字本意(悲哀)与日语的“あはれ”不十分吻合.网页写的详细

纳溪区19240728567: 日本文化主要特点不超过500字
阎沫鲁贝: 物哀 风雅 幽玄 物哀指日本文化总体带有悲的基调 日本人宿命观非常强 这大概源自于其狭小的国土面积 人无法逃避到世外桃源般的乐土 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问题 即使这个问题根本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 也毫无他法 最终要么带着痛苦的活着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