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运动生理学笔记

作者&投稿:凭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运动生理学笔记~

实践中摸索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


内环境:细胞浸浴的液体环境,有血浆和血液组成,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及其调节过程成为稳态。稳态的维持是体内各细胞、器官系统进行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一个生命活动的基础。
反馈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由效应器回输到反射中枢这种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回输过程即称为反馈。按作用分为:正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增强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弱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
机体在实现反射过程中,不仅有反射中枢不断向效应器发出传出信息,以触发、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而且效应器也不断有信息送回到反射中枢,以便反射中枢根处效应器的具体情况不断纠正和调整它对效应器的影响。
生理功能的稳态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只有当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都达到某一最小值时,刺激才能引起组织兴奋。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称作一个运动单位。(快、慢运动单位)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纤维是骨骼肌的结构单位。每一肌纤维包含有上千条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又分许多相互联系的节段称肌小节。肌小节是肌肉实现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肌小节可区分为眀带和暗带,暗带中含粗肌丝,它由肌球蛋白组成。
肌丝的分子组成:
1. 粗肌丝:它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每条粗肌丝约包含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
2.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收缩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60%)】组成。
横桥的功能意义:a.横桥婚丧有一个能与ATP相结合的位点,同时具有ATP酶活性,有水解ATP的内源性能力;b.横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结合,并出现横桥向M线方向的倾斜摆动,拖动细丝向暗带中央滑行。
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原理与过程:
(一) 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是由于位于肌节中部的粗肌丝拉动位于肌节两端的细肌丝向中央滑行的结果,故肌小节的长度缩短,而两肌丝的长度不变。
(二) 肌肉兴奋收缩和舒张的过程:肌膜动作电位传至三联体引起终池将Ca2+释放入肌原浆→Ca2+与肌原钙蛋白结合→肌动蛋白上被原肌球蛋白掩盖的位点露出→横桥与它结合,横桥上ATP酶位点的活性增高使ATP水解放能→横桥摆动牵动肌丝向肌节中央滑行,肌肉收缩。
强制收缩:在一连串刺激作用下,肌肉的收缩可以总和起来,形成强制收缩。强制收缩的力量可以较简单收缩增大4倍。
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特征:
(一) 形态学特征: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肌浆网较慢肌纤维发达两倍;慢肌纤维的线粒体的数量较快肌纤维多而直径大,同时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比快肌纤维多,故慢肌纤维的血液供应较快肌好。肌球蛋白类型:快肌纤维(快肌球蛋白);慢肌纤维(慢肌球蛋白)。
(二) 代谢特征:快肌纤维中参与无氧酵解过程的酶活性较慢肌纤维搞,快肌纤维无氧能力较慢肌高,促进糖酵解的乳酸氢酶的活性快肌纤维亦比慢肌纤维搞2~2.5倍;糖酵解的底物肌糖原的含量快肌纤维亦高于慢肌纤维;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快肌,快a纤维代谢特征为快氧化糖酵解型,即具有中等程度的氧化能力,又具有高的无氧酵解能力。
(三) 生理特征:a.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永远大于慢肌纤维);b.收缩力量(快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于慢肌纤维);c.抗疲劳能力(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强,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易疲劳)。
胸膜腔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有利肺泡的气体交换;
2) 呼吸时胸内负压加大,使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的容积扩大,压力降低,这有利于心房的充盈和静脉与淋巴液的回流。

每分通气量(ml)=潮气量(ml)×呼吸频率(次·min-1)



通气储备百分比=×100%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肺换气:由肺泡向静脉血扩散,由静脉血向肺泡扩散,这个过程称为肺换气。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毛细管血管血流量的比值。
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
1. 运动时肺换气功能的变化:
a 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
b 呼吸膜的面积增大;
c 氧扩散容量增大。
2. 运动时组织换气功能的变化:
a 在肌肉组织部位的扩散速率增加;
b 组织处气体交换面积增大;
c 肌肉的氧利用率提高。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载和,缓冲酸碱和免疫的功能。
渗透压: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有关,与溶质颗粒的大小无关;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叫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
血液的主要功能:血液主要有运载、、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缓冲酸碱,防御和保护功能。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征: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
心动周期与心率: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各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在一个周期中完成心室的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1.心房收缩期
2.心室收缩期(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
3.心室舒张期(a.等容舒张期;b.心室充盈期)
心输出量(评价心泵功能的主要指标):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总量。
1. 心率:健康成人静息时的心率在60~100次·min-1之间,平均为75次次·min-1。如果在安静时心率在60次·min-1一下即称为心动过缓,心率在100次·min-1以上者则称为心动过速。
2. 每搏输出量:指左(右)心室每次收缩所能射出的血量。
影响和决定毎搏输出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心舒末期心室的容积;b.心室肌被牵张的程度;c.心肌收缩能力;d.后负荷。
3. 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毎搏输出量(ml)/心舒末期心室容积ml]×100%;常人静息时射血分钟数平均为50%~55%.
4. 心率与每搏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贡献:心率和每搏量的增加都可使每分输出量增加。
5. 心指数:心指数(L·min-1)=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m2)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a.体循环平均压;b.心肌收缩力量;c.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由于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加大,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的支持,并相应的排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和其他产物。故需要较多的血液供应,但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所以运动时只能依靠相对不活动的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暂时减少血流量,移出一部分血液进入已舒张的肌肉血管中去,这种移缓济急的现象称为血液重新分配。
广义的物质代谢过程包括:消化与吸收、中间代谢和排泄三个阶段。
吸收的部位:胃(酒精、少量水分);大肠(盐类、剩余水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大部分糖、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回肠(胆盐、维生素B)。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a.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b.在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淋巴管;c.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长;d.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容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人体有四条排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肾,其中肾脏泌尿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
呼吸商:生理学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量与摄入的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RQ=


食物的热价与氧热价:1g完全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通常把不同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过程中,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人体有三个基本的能量系统:ATP-PCr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1) ATP-PCr系统:是由ATP和PCr构成的能量系统,起供能时的能量来源于ATP和PCr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
2) 糖酵解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意义在于:在氧供不足时,该系统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快速供能。
3) 有氧氧化系统: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和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是三个能量系统中最复杂的。
能量连续统一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确定某项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能量系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1. 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基础代谢率:指人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指人体处在清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在20℃~25℃的条件下。在基础状态下,各种生理活动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代谢率比较稳定。
激素的生理作用(六个方面):a.调节三大营养物质及水盐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促进细胞分裂、分化,调控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
c.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活动,调节学习、记忆及行为活动;
d.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影响生殖过程;
e.调节机体造血过程;
f.与神经系统密切结合,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和环境激变的耐受能力和适应力。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
激素作用的特征:a.相对特异性;b.激素作用的高效性;c.激素间的相互作用;d.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e.激素的半衰期。
肾上腺激素:肾上腺由中央部髓质和外层皮质组成。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其合成和释放的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主要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肾上腺皮质为生命所必须,它合成分泌三类激素,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指种族遗传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弧固定的一类简单反射,是人类与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与进化中形成的,对个体与种族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条件反射指个体在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中,与大脑皮层之间建立的暂时性的、复杂的高级反射活动,体育运动动作与技战术的形成和运用,就属于这一类高级反射活动。
感受器的基本特征:a.适宜刺激;b.换能作用;c.感觉编码;d.适应。
前庭反应:前庭反应是当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的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和植物性功能改变等现象。前庭器官稳定性越好,接受变速运动刺激时,前厅功能的不适反应越轻;经过训练前庭器官对刺激逐渐适应的现象称前庭习服。
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指颈部扭曲时,刺激进步肌肉与关节周围的韧带等装置,对躯干与四肢肌的紧张性进行调节的反馈活动,反射中枢在脊髓颈段。
翻正反射:翻正反射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训练课各阶段的生理分析:
(一) 准备活动: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
1.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一般表现在):
a 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促进参与活动的有关中枢之间的协调,使正式训练或比赛时的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状态;
b 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从而有效地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过程,使机体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地发挥最佳工作能力;
c 体温适度升高使机体代谢水平提高,并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通过准备活动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可促进
d 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使产热过程加强,体温升高,体温的适度升高可提高代谢酶的活性和机体代谢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收缩速度;使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运动时肌肉的氧供应;体温升高还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肌肉弹性和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并预防运动损伤;
e 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
f 调节不良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顺序:
准备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顺序:准备活动:静止→伸展活动→体操→专门性活动→训练或比赛
整理活动:训练或比赛→专门性活动→体操→伸展活动→淋浴
3. 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形式与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都能影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
(二) 基本部分:是运动训练课的主要部分,是对人体施加有效生理负荷刺激,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适应性变化的阶段。
1. 运动负荷与运动负荷阈:运动训练负荷刺激的强度与机体出现的反应与适应的程度密切相关;运动负荷是人体在联系中所达到的生理负荷量;运动负荷阈是训练中适宜运动负荷的低限至高限的生理范围。
2. 运动训练的适宜生理负荷量:a.生物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此信号量恢复规律;
b.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慢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法则”有关;
c.机体抗疲劳、消除疲劳和加速恢复的能力,需要在经历疲劳时的生理变化中才能适应和提高。
3. “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现象通常出现在运动的强度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的训练与运动中,此时应坚持运动,战胜极点。
减轻极点产生的措施:a.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b.运动中调整呼吸和运动强度。
(三) 整理活动:是运动员在完成训练课的练习任务后,进行一些中小等强度的运动或联系。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有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类,年龄、性别和力量训练等其他影响因素可通过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因素发挥作用。
(一) 肌源性因素:a.肌肉生理横断面积;b.肌纤维类型;c.肌肉初长度;d.肌拉力角。
(二) 神经源性因素;a.中枢激活;b.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c.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三) 其他因素:a.性别与年龄;b.激素作用;c.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a.超负荷原则;b.专门性原则;c.联系顺序原则;d.训练节奏原则。
最大吸氧量的应用:a.评价耐力运动运动成绩(跑步距离越长,其成绩与最大吸氧量的相关越明显);b.确定运动强度。
最大吸氧量是评价有氧运动的良好指标。决定max的机制是心脏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的能力。影响max的因素有遗传、性别、年龄和训练与停训。
最大吸氧量平台:是指人体在最大吸氧量峰值水平能维持的运动时间。
最大吸氧量平台的判定标准:是受试者达到最大吸氧量峰值起继续运动(强度不变),直至最大吸氧量水平降低15%时为止的时间,称为最大吸氧量平台,以s为计时单位。
最大吸氧量平台是评价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好的指标,但需进一步探索。

  运动生理学
  作者:齐宝龙 2006年12月18日02:12分
  一. 名词解释 (共20题.总计:30分)
  1. 兴奋: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
  2. 氧亏: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3.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器官或组织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4. 视野:单眼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5.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6. 乳酸(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 )
  7. 基础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
  8. 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9. 动脉血压:在有足够量的血液充满血管的前提下.由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的协同作用产生的
  10. 高原服习:人体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对低氧环境会产生迅速的调节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称为高原服习
  11. 运动单位:一个又一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12. 运动技能: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13. 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14. 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15. 青春期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压升高.称为青春期高血压
  16. 活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点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17. 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时间肺活量
  18. 运动后过量氧耗: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19. 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缓
  20. 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二、简答题 (共10题.总计:30分)
  1.简述影响心输量的只要因素?
  答:1.心率和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心率越快.每搏输出量越大.心输出量就越大。2.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越强心输出量越大。3.静脉回流量.静脉回心量大.心肌初长度越长.心肌收缩力越强.心输出量就越大
  2.简述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答:1.相同点:两者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
  2不同点: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形成的.比较低级.它使机体对环境具有最基本的适应能力.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比较高级.它使机体对环境具有比较精确的适应能力.即当条件出现是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射活动
  3.简述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答:特点:当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呈“S”形.上段平缓.下段陡峭.上段平缓提示当氧分压变化时不会对血氧饱和度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一特点有利于肺换气.下段陡峭提示当氧分压稍有下降时就会使血氧饱和度大幅度下降.这一特点有利于组织换气. 因素: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体温升高.红细胞中的2.3-DPG增多以及PH值降低时曲线会右移.使血红蛋白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体温降低.红细胞中的2.3-DPG减少以及PH值增高时曲线会左移.使血红蛋白可以综合更多的氧气
  4.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答:1.运动训练可以让运动员产生窦性心动徐缓。
  2.运动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心脏增大.力量性项目以心室肌肉增厚为主.耐力性项目是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3.运动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心血管机能改善
  5.简述肌肉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基础?
  答:1.肌肉的横断面积越大.肌肉力量越大
  2.快肌纤维比例越大.肌肉力量越大
  3.运动单位和神经支配的比例越高.肌肉力量越大
  4.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量越多.肌肉力量越大
  5.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越长.肌肉力量越大
  6.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越高.肌群间的协调性越好.肌肉力量越大
  7.年龄和性别:20-30岁时最强.男性比女性强
  6.简述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的生理特点和教学注意事项?
  答:生理特点:由于不断练习,学员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仰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仰制得到发展.学员做动作时1.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逐渐消除.2.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的、连贯的完成动作.3.动力定性初步建立.但遇到新异刺激时.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仍会重新出现.
  教学注意事项: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仰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加准确
  7.简述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答:1.营养2.疾病3.气候和季节4.社会因素5.遗传因素6.体育锻炼:1.运动对体格发育的影响2.运动对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的影响3.运动对生理机能发育的影响4.运动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8.怎样通过测心率来评定运动性疲劳?
  答:1.基础心率:在正常情况下都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后.经过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分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积累现象.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应调整运动负荷。
  2.运动中心率:一段时间内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不佳
  3.运动后心率恢复:人体进行定量负荷心率恢复时间长.表明身体欠佳
  9.简述血液的功能?
  答: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2.运输作用;3.调节作用;4.防御和保护作用;
  10.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
  答: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2.三连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3.肌质网对Ca2+在回收


初一下的各科复习资料
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这种记忆方法,人们称为“协同记忆法”。根据这一理论,在练习背诵时,可适当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以强化记忆效果。 9.趣味背诵法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怎么复习比较好
运动系统 24 题,所占比重 4 儿科 60 题,所占比重 10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12 题,所占比重 2 其他 36 题,所占比重 6 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基础科目 10%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 专业科目 80% 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

身体里的血液在血管里是不断流动的,最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英国医生...
在《心血运动论》中,哈维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其中包括人的临床观察、尸体解剖、许多种类动物的解剖与观察,而且利用定量思想、逻辑分析和生理测试,从各个方面证明心脏是一个可以泵出血液的肌肉实体,血液以循环的方式在血管系统中不断流动。哈维系统地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情况: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医生,解剖学的创始人赫罗非...

我现在是高二下期的学生,我们的作息时间是6点到12点中间有30分钟的吃饭...
我现在是高二下期的学生,我们的作息时间是6点到12点中间有30分钟的吃饭时间。下午2.50到10:20。中间也有30分钟的吃饭时间,够变态吧!我高一时不懂事没学什么,到高二我后悔了,希望... 我现在是高二下期的学生,我们的作息时间是6点到12点中间有30分钟的吃饭时间。下午2.50到10:20。中间也有30分钟的吃饭时间,够变...

关于‘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鲁迅 的故事 很急的啊_百...
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

(读书笔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2
这种对立的运动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 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他自然不在能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是不同的。 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

达芬奇都发明了什么
由于人类生理的限制,人造鸟巢的驾驶员可以飞行,但只能短时间短距离飞行(几百码)。达芬奇的笔记和草图显示了对空气动力学和飞行概念的深刻理解,其中许多被证明是现代航空发展的基础。4.机器人——无需人工干预就能移动的机器人 达芬奇造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机器人。他建造了一台自动机器,可以在没有人类...

学习方法
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这种记忆方法,人们称为“协同记忆法”。根据这一理论,在练习背诵时,可适当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以强化记忆效果。8.趣味背诵法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

初三有几门课程 都学什么科目
体育是初三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技能、体能训练、健康知识等。通过学习体育,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9、生物 生物是初三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动物学、植物学、人体生理学等。通过学习生物,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多样性,培养生命意识和生态素养。

《论道德的谱系》读书笔记——译序
尼采认为, 这两种自我肯定 的原动力是同一种强力意志,但“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是在强力意志受到 生理障碍 情况下的产物,可惜由于人类生理知识的贫乏,人们只能在 心理和道德 领域里寻找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病的更重。尼采对道德起源和人性的挖掘,为西方现代用生理学和病理学方法分析人的行为和心理拓...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运动生理学考什么知识了?长治考老师了,考专业知识,但是不知道考什
方国启文: 运动生理学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人体的基本胜利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运动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
方国启文:[答案]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运动生理学的“电位变化”运动生理学中“动作电位”概念里提及的“电位变化”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概念?..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超生的... -
方国启文:[答案] 就是指动作电位去极化和复极过程中,细胞内外离子进出导致细胞膜两侧电位(也就是电压差)的变化.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什么是运动生理学?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方国启文: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并确立各种科学的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 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主要有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生物氧化独立成章介绍能量代谢.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简述运动时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及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运动生理学 -
方国启文:[答案] 运动时候脂肪及蛋白的分解消耗会产生乳酸,这就是酸性物质的来源.在细胞内的缓冲作用请自行脑补.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试述骨骼肌肌纤维收缩原理运动生理学第二章课后题 -
方国启文:[答案] 你是学运动康复与健康的吗?认识一下. 目前的研究:骨骼肌收缩是肌丝滑动学说. 肌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排列而成.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细肌丝由肌钙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构成.粗肌丝和细肌丝在空间内交替排列,粗肌丝固定在肌小节...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呼吸加深加快时氧分压怎么变化?运动生理学范畴 -
方国启文:[答案]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PO2为97-100,静脉血40,PCO2为动脉血40,静脉46.当机体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等使代谢率增加时,组织耗氧量增加,而动脉血氧安静状态下已经是97-100,基本上快达到饱和了,氧分压变化不大,而是通过血流加快来...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运动生理负荷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
方国启文: 运动生理负荷的基本要素包括运动生理(负荷强度)(负荷时间)以及(负荷积分).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运动生理学呼吸的意义是什么 -
方国启文:[答案] 第四章 呼吸机能名词解释:呼吸: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O2,同时不断地将体内所产生的CO2排除体外.这种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肺活量(VC):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

丰宁满族自治县19598368875: 运动生理学中,阈强度和阈刺激的名词解释 -
方国启文:[答案] 阈刺激一般将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具有足够的、恒定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比率)称为阈强度或强度阈值 在刺激延续时间和对时间变化率保持中等数值下,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