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成因与曲目主要体裁介绍

作者&投稿:贡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和介绍~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由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奏。这个音乐会最初宗旨是展示与推广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直到今天音乐会的曲目还是以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作品为主(主要是三位: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虽然也会穿插一些其他作曲家的舞曲或进行曲。
[历史]
1939年12月3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首届“新年音乐会”,由克来门斯•克劳斯创办。
第2届于1941年1月1日举行,以后除1945年因战争原因停办一届外,其余都是于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厅举行。
1946年,正式命名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55年起,音乐会由博斯科夫斯基指挥,直至1979年。
1980年起,音乐会每年更换指挥
【传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1959年开始第一次进行电视转播,不久便成了欧洲文化的盛事。电视转播中,维也纳歌剧院芭蕾舞团还为新年音乐会配上了古典的维也纳舞蹈,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在中国,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的电视转播于1987年开始。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通过电视向全球40多个国家进行直播,估计观众人数超过10亿。音乐会已经形成了一些传统,包括3个加演曲目,其中最后两个永远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以及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加演曲目的最后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也会加入到演奏中,在特定的段落跟着节拍拍手,而指挥家这时也会转过身来指挥观众的节拍。另一个传统则是指挥家的新年致词。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观众忍不住开始鼓掌打节拍,卡拉扬转身指挥观众。以后每年如此,而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上,为悼念印度洋海啸的遇难者而取消了这一曲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蓝色多瑙河》响起时,观众的掌声打断了艺术家们的演奏。克莱伯面向观众,发表新年祝词。此后的某些年,还有指挥说“新年好”(最近一次是2005年的洛林•马泽尔)。

Mariss Jansons马瑞斯 杨颂斯执捧 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32153.html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传统与演变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都要提前几年预订,音乐会的CD和录像资料的发行权都是各唱片公司争夺的焦点,因为它意味着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商业利润。中国中央电视台也于1996年派专题摄制组去维也纳现场直播,使国人对维也纳和新年音乐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每年的1月1日上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作为世界最古老和最著名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对他们要演奏的音乐作品的品位要求极高。但引人注意的是,施特劳斯家族在乐团节目表中的位置比许多伟大的作曲家还高,这些作曲家包括了瓦格纳(Richard Wagner)和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为什么会有这么著名的新年音乐会?为什么要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何成为世界上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权威演绎者?这些渊源起始于一个半世纪以前。

  184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轫
  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正在维也纳郊外一个露天舞台举行。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描述道:“指挥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他的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富有天才的印象。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摇动,明快流畅的音乐便从一个规模虽小但素质很高的乐队中飘荡出来。”
  这个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辉煌的施特劳斯音乐家族的创始者。当时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全欧洲巡演,声誉载道。这次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48年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f Haydn)的一首作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乐队演奏了施科泽(John Georg Scherzer)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后来几乎成为维也纳民谣):“跳吧,唱吧,无论我们是富裕还是贫穷……”随后乐队开始持续演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波尔卡、连德勒……音乐会变成了盛大的舞会,整个场地就是舞场,听众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精彩的作品则被要求加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
  一个半世纪前的这场音乐会,就是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轫。

  187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次合作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形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高贵血统》(Op�354)。据记载,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当时的报道写道:“乐团尽职尽责、全心全力地演奏,使演出获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观众反映热烈,使得这首曲子不得不再加演一遍。这次音乐会的成功,奠定了“圆舞曲之王”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基础。
  1873年11月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家族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

  1899年:与“圆舞曲之王”的告别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有自己的乐团,因此很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但两者的私下交情还是非常好。1894年10月,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从事指挥生涯50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系列音乐会。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致谢电报:“在此我深表感谢,感谢乐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由此带给我的巨大欢乐。”
  1899年5月22日,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作曲家指挥乐团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序曲。但就在歌剧演出的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染上了风寒,引发肺炎,于1899年6月3日不幸逝世。

  1921年: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
  即使伟大的作曲家逝世之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并没有立刻成为他坚定的拥护者。190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Op�410)和《美酒、女人与歌曲》(Op�333),这次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21年。当时,为了庆祝在维也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的《艺术家的生涯》(Op�316)、《蓝色多瑙河》、《美酒、女人与歌曲》等作品。由于尼基什当时巨大的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都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1925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100周年,指挥大师魏因加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er)指挥演出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已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0月17日和18日的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返场曲目。1925年10月25日的这场音乐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是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1929年: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
  维也纳爱乐乐团形成了演奏施特劳斯作品的传统得益于当时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狂热拥护者: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1929年8月11日,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系列音乐会。由于音乐会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33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当然,音乐会的作品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外,还有其家族别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1939年:第一次新年音乐会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不同寻常的,它开始于乐团晦暗的年代——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各持自己的主张。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
  这场音乐会于1939年12月31日举行,30日举行了公开的排演。这次演出日后成了奥地利丰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41年1月1日的那次,指挥同样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在战争年代,克劳斯掌管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出和爱乐乐团的私立学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月,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1945年的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在1月2日还加演了一场。
  1946年至1947年乐团的指挥换为约瑟夫·克里普斯,尽管他带领乐团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新年音乐会,但并没有博得广泛的好评。1948年,克莱门斯·克劳斯重新执掌乐团,直到1954年克劳斯辞世,一共举行了7次新年音乐会。在克劳斯一生指挥的13次新年音乐会中,他把新年音乐会变成了维也纳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音乐活动。尽管没有电视将他的指挥艺术保存下来,但从存留的各种文献上我们仍可以认为,他对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的演绎至今仍具有权威性。

  1955年:与波斯科夫斯基25年的合作
  克莱门斯·克劳斯的不幸辞世给维也纳爱乐乐团带来个巨大的问题: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并继续他的成功?乐团为此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最终选择了威利·勃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当初这个选择引起了许多的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个多么正确的选择。勃斯科夫斯基一共指挥了25次新年音乐会——从1955年至1979年。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因此当他因病退休时,也同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勃斯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是,那种只能在回忆中、在梦境中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魔力中才能被唤起的奥地利的古老传统,被勃斯科夫斯基通过他的指挥、他的小提琴展现出来,让世人全然忘记了身处的时代。在勃斯科夫斯基年代,增加了每年12月30日晚上为奥地利军队演出音乐会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电视台介入了音乐会,由于广播电台和电视的作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1980年:年度指挥家的出现
  当1980年勃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后,维也纳爱乐乐团选择了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一位在国际乐坛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他指挥新年音乐会直至1986年1月1日。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更换,1987年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随后是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88年和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89年和1992年)、祖宾·梅塔(Zubin Mehta)(1990年、1995年和1998年)、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1993年和1997年)、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1994年、1996年和1999年)。所有这些指挥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当年音乐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挥。1999年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音乐会打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2000年的新年音乐会由里卡多·穆蒂执棒。
  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听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于是以后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转身向广大听众致辞,预祝新年快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洛林·马泽尔用了几十种语言来表达新年祝辞,倒数第二句是他略显生硬的汉语“新年好!”随后是英文“Happy New Year!”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歌剧带入传统歌剧院的人,创作出大量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创作的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对维也纳、对奥地利的热爱,对和平、欢乐和充满艺术生活的向往


  金色大厅———世界首席音乐厅

  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厅”孕育了维也纳爱乐之声。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界首席音乐厅”交相辉映。

  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1993年新年音乐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卫星收看实况广播,收看人数达10记以上。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箱,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

  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 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1187年的首场演出,就是由协会同仁担任演奏的。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都要提前几年预订,音乐会的CD和录像资料的发行权都是各唱片公司争夺的焦点,因为它意味着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商业利润。中国中央电视台也于1996年派专题摄制组去维也纳现场直播,使国人对维也纳和新年音乐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每年的1月1日上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作为世界最古老和最著名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对他们要演奏的音乐作品的品位要求极高。但引人注意的是,施特劳斯家族在乐团节目表中的位置比许多伟大的作曲家还高,这些作曲家包括了瓦格纳(Richard Wagner)和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为什么会有这么著名的新年音乐会?为什么要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何成为世界上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权威演绎者?这些渊源起始于一个半世纪以前。

[color=Blue][size=6]184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起源[/size][/color]

1847 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正在维也纳郊外一个露天舞台举行。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描述道:“指挥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他的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富有天才的印象。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摇动,明快流畅的音乐便从一个规模虽小但素质很高的乐队中飘荡出来。”

这个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辉煌的施特劳斯音乐家族的创始者。当时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全欧洲巡演,声誉载道。这次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48年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f Haydn)的一首作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乐队演奏了施科泽(John Georg Scherzer)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后来几乎成为维也纳民谣):“跳吧,唱吧,无论我们是富裕还是贫穷……”随后乐队开始持续演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波尔卡、连德勒……音乐会变成了盛大的舞会,整个场地就是舞场,听众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精彩的作品则被要求加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

一个半世纪前的这场音乐会,就是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起源。

[color=Purple]187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次合作[/color]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形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高贵血统》 (Op�354)。据记载,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当时的报道写道:“乐团尽职尽责、全心全力地演奏,使演出获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观众反映热烈,使得这首曲子不得不再加演一遍。这次音乐会的成功,奠定了“圆舞曲之王”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基础。

1873年11月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家族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

[color=Purple]1899年:与“圆舞曲之王”的告别[/color]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有自己的乐团,因此很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但两者的私下交情还是非常好。1894年10月,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从事指挥生涯50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系列音乐会。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致谢电报:“在此我深表感谢,感谢乐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由此带给我的巨大欢乐。”

1899年5月22日,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作曲家指挥乐团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序曲。但就在歌剧演出的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染上了风寒,引发肺炎,于1899年6月3日不幸逝世。

[color=Purple]1921年: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color]

即使伟大的作曲家逝世之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并没有立刻成为他坚定的拥护者。190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Op�410)和《美酒、女人与歌曲》(Op�333),这次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21年。当时,为了庆祝在维也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的《艺术家的生涯》(Op�316)、《蓝色多瑙河》、《美酒、女人与歌曲》等作品。由于尼基什当时巨大的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都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1925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100周年,指挥大师魏因加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er)指挥演出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已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0月17日和18日的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返场曲目。 1925年10月25日的这场音乐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是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color=Purple]1929年: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color]

维也纳爱乐乐团形成了演奏施特劳斯作品的传统得益于当时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狂热拥护者: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1929年8月11日,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系列音乐会。由于音乐会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33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当然,音乐会的作品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外,还有其家族别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color=Purple]1939年:第一次新年音乐会[/color]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不同寻常的,它开始于乐团晦暗的年代——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各持自己的主张。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

这场音乐会于1939年12月31日举行,30日举行了公开的排演。这次演出日后成了奥地利丰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41年1月1日的那次,指挥同样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在战争年代,克劳斯掌管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出和爱乐乐团的私立学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月,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1945年的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在1月2日还加演了一场。

1946年至1947年乐团的指挥换为约瑟夫·克里普斯,尽管他带领乐团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新年音乐会,但并没有博得广泛的好评。1948年,克莱门斯·克劳斯重新执掌乐团,直到1954年克劳斯辞世,一共举行了7次新年音乐会。在克劳斯一生指挥的13次新年音乐会中,他把新年音乐会变成了维也纳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音乐活动。尽管没有电视将他的指挥艺术保存下来,但从存留的各种文献上我们仍可以认为,他对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的演绎至今仍具有权威性。

[color=Purple]1955年:与波斯科夫斯基25年的合作[/color]

克莱门斯·克劳斯的不幸辞世给维也纳爱乐乐团带来个巨大的问题: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并继续他的成功?乐团为此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最终选择了威利·勃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当初这个选择引起了许多的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个多么正确的选择。勃斯科夫斯基一共指挥了25次新年音乐会——从1955年至1979年。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因此当他因病退休时,也同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勃斯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是,那种只能在回忆中、在梦境中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魔力中才能被唤起的奥地利的古老传统,被勃斯科夫斯基通过他的指挥、他的小提琴展现出来,让世人全然忘记了身处的时代。在勃斯科夫斯基年代,增加了每年12月30 日晚上为奥地利军队演出音乐会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电视台介入了音乐会,由于广播电台和电视的作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color=Purple]1980年:年度指挥家的出现[/color]

当1980年勃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后,维也纳爱乐乐团选择了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一位在国际乐坛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他指挥新年音乐会直至1986年1月1日。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更换,1987年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随后是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88年和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89年和1992年)、祖宾·梅塔(Zubin Mehta)(1990年、1995年和1998年)、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1993年和1997年)、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1994年、1996年和1999年)。所有这些指挥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当年音乐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挥。1999年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音乐会打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2000年的新年音乐会由里卡多·穆蒂执棒。

[color=LimeGreen]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color]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听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于是以后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转身向广大听众致辞,预祝新年快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洛林·马泽尔用了几十种语言来表达新年祝辞,倒数第二句是他略显生硬的汉语“新年好!”随后是英文“Happy New Year!”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歌剧带入传统歌剧院的人,创作出大量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创作的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对维也纳、对奥地利的热爱,对和平、欢乐和充满艺术生活的向往

[color=LimeGreen]金色大厅———世界首席音乐厅[/color]

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厅”孕育了维也纳爱乐之声。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界首席音乐厅”交相辉映。

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 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1993年新年音乐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卫星收看实况广播,收看人数达10记以上。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箱,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

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 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1187年的首场演出,就是由协会同仁担任演奏的。

够详细了吧


音乐之都维也纳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维也纳原始版本"为何备受推崇?
在音乐领域,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的第3卷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研究资料。它以其详尽且深入的考据为特色,对各种有迹可循的原始版本进行严谨的比较和剖析,力求接近作曲家舒伯特最初的创作构思。特别是其中的"维也纳原始版本",在全球音乐界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视为所有严谨音乐学者、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

伟大的指挥家有谁?
里奥·夏·巴道尔

“新艺术运动”主要人物的设计思想与作品风格
主要人物:安东尼·高迪。设计思想:他作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师和设计家,他出身卑微,是一名普通手艺铜匠的儿子。他一生被肺炎折磨,从小就沉默寡言。17岁开始在巴塞罗纳学建筑,其设计灵感大量来自他广泛阅读的书籍。早期具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特征,也就是其设计生涯的“阿拉伯摩尔风格”阶段。作品...

谁能告诉我一些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著名曲目
12.Neue Pizzicato Polka op.449. 新拨弦波尔卡 13.Kunstler Quadrille op.201. 艺术家四对舞曲 14.Spanischer Marsch op.433. 西班牙进行曲 15.Du und Du Walzer op.367. 好朋友圆舞曲,选自轻歌剧“蝙蝠” 16.Im Krapfenwald'l Polka francaise op.336.在克拉芬得森林法兰西波尔卡 17.Furioso-...

维也纳的地形如何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Vienna)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奥地利的地形就如一把小提琴,18至19世纪已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舞蹈音乐的发源地。首都维也纳,则是从小提琴上潺潺流淌出的音符,这座被誉为“音乐之都”的风光景物、行云流水,孕育了海顿、莫扎特、...

谁能帮偶介绍下维也纳的建筑,有点急用请朋友多多帮忙
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其首都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自古以来,维也纳就是连结东西欧的交通枢纽和来往于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重要通道。维也纳盆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迹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年起,凯尔特人就已经在这里居住。1198年,维也纳逐渐发展成一个城市,当时除了是宫廷爱情诗歌...

2009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指挥是谁呢?
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及指挥1967年他第一次作为指挥与新爱乐乐团在伦敦举行了演出,从此开始走上了指挥之路。几乎所有的欧洲和美国顶级乐团都邀请他做客座指挥。1975年之前Barenboim与英国室内乐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之后他成为了巴黎乐团的音乐指导。1991年Barenboim接替Sir J. Solti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

2009年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提问
1.不可能 2.去买个机顶盒啊 3.可以在www.CCTV.com上看到的~~4.18点45啊

2009维也纳新音乐会
2009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单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下午 05:30又是一年!时间过得真快,每年的元旦我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施特劳斯的舞曲中辞旧迎新早已成为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2007年开始CCTV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放在了CCTV高清频道……对我这个施特劳斯家族的铁杆粉丝来...

嘉陵区15794985929: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及详细介绍
无师鸢都: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渊源: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

嘉陵区15794985929: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 -
无师鸢都: 艺人:Herbert Von Karajan(卡拉扬)指挥Wiener Philharmoniker(维也纳爱乐乐团)、Kathleen Battle(凯瑟琳.芭特尔) 专辑名: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 唱片公司:DGG 唱片编号:DGG 419 616-2 录音制式:DDD STEREO 录音时...

嘉陵区15794985929: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简介(英文) -
无师鸢都:[答案] The New Year's Concert of the Vienna PhilharmonicIt has long been a Philharmonic tradition at the New Year to present a program consisting of the lively and at the same time nostalgic music from the v...

嘉陵区15794985929: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大型音乐会?比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无师鸢都:[答案] 1月1日上午,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维也纳爱乐乐团 上半年不定期,欧洲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 5月,布拉格之春音乐节 6月,柏林森林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 7月,逍遥音乐节,其中最后一场演出是“最后的一夜”,BBC广播交响乐团 7月,萨尔斯堡...

嘉陵区15794985929: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必演曲目 -
无师鸢都: 拉德茨基进行曲,蓝色多瑙河,通常在最后两首演出,并且这两首曲目通常不是在正式曲目单上,而是在加演曲目单上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出的大部分曲目都是施特劳斯家族所写的曲目

嘉陵区15794985929: 维也纳新年演唱会
无师鸢都: 【维也纳新年演唱会】 从1987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起,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

嘉陵区15794985929: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简介(英文) -
无师鸢都: The New Year's Concert of the Vienna PhilharmonicIt has long been a Philharmonic tradition at the New Year to present a program consisting of the lively and at the same time nostalgic music from the vast repertoire of the Johann Strauss family ...

嘉陵区15794985929: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是哪两首? -
无师鸢都: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作品第314号) 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 《拉德斯基》 进行曲 (作品第228号) 作者: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04-1849)

嘉陵区15794985929: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始于哪年? -
无师鸢都: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始于1939年,最初名为“施氏家族的圆舞曲音乐会.”从1941年起,音乐会改在元旦上午举行.自1946年,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演出正式命名为“新年音乐会”(“New Year'...

嘉陵区15794985929: 诞生于1939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与这个著名的“音乐之都”一样,在世界上几乎是家喻户晓.要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应去的国家是( ) -
无师鸢都:[选项] A. 德国 B. 奥地利 C. 意大利 D. 英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