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如何刻画唐雎的形象的?

作者&投稿:剧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全文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如:
一、文中秦王的形象刻画得很鲜明,用三个人刺杀君王的事例来衬托唐雎的大义凌然,其作用是将唐雎不畏强暴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二、主要用了对话描写手法,用到的手法是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
秦王和唐雎之间的对话。突出了唐雎不卑不亢、机智勇敢。以及秦王的外强内弱、欺善怕恶的性格。
三、延伸: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就立即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什么“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 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唐雎是怎样的人?
该章载录秦王“灭韩亡魏”之语。始皇十七年(前230)韩灭,后五年魏亡,故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廷见秦王嬴政事,《战国策年表》系于始皇二十二年(前225)。按照《战国策》的记载,唐雎活动于战国末期约四十年间(前266-前225),其一生行事多与抗秦存魏攸关,从《战国策》所录其人言辞看,此人乃一“辩其谈说”(《...

送东阳马生序为什么要塑造一个虚假的唐雎出使的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塑造一个虚假的唐雎出使是由于维护国土。史诗状况是在战国时期最后的十年里,秦国相继灭掉了诸侯各国。而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秦国想用一种政治骗局而达到不战屈人之兵的效果,安陵君派出唐雎出使秦国。而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这篇课文也揭示了弱国在外交上战胜了强国的原因。这篇文章过后...

《唐雎不辱使命》
第2题:怫然怒、色挠;表现秦王内心虚弱、欺软怕硬、骄横、狂妄的特点 第3题:唐雎一连举了三个“布衣之士”发怒所作出的震天动地的事件,言外之意表明自己跟专诸、聂政、要离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一样,有不畏暴力,勇于献身的精神。

刘向 撰《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赏析
唐雎不辱使命赏析 《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唐雎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他不畏 *** 、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乾,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首先,最引人...

唐雎的事迹只有面秦王吗?后没有作为秦王的大臣?
《唐雎不辱使命》事出虚妄,当可定论。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是章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首先,基本情节不合事理。作为一方域仅“五十里”之小国,当天下板荡之际,只能成为臣服大国强国的附庸...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三自然段 的问题
从这两段中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都是形象非常鲜明的人物,秦王外强中干,而唐雎则具有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之气,这样一正一反,把唐雎的人格显得无比伟大。他的智勇超群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因为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才能衬托...

从文章当中看出唐雎是怎样的人?
唐雎从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种情况说起,再具体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于我、我有德于人而应采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四种态度,说明这是有德于赵、不可不忘之事。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唐雎不畏 *** ,有智有勇。他的作为体现了“不辱使命”这一中心。 全文结构缜密,首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细致地描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是本文另一显著特点。全篇几乎都是对话,写得非常精采,不但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尤其是唐雎最后的一...

如何评价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
作者充分调动了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段以烘托气氛,同时对二人的情态举止的变化略加点染,强化冲突,精 心营造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成功地刻画出唐雎不畏强暴的鲜明个性。三、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楚元王(刘交...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不辱使命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 -
权卸西瓜:[答案] 秦王和唐雎之间的对话.突出了唐雎不卑不亢、机智勇敢.以及秦王的外强内弱、欺善怕恶的性格.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不辱使命》中,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
权卸西瓜: 对话和对比.更能鲜明的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不辱使命里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
权卸西瓜: 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

共和县18481119092: 作者是怎么样塑造唐雎这个形象的? 急急急~ -
权卸西瓜: 主要是从语言描写中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敢于斗争、临危不惧、具有凛然正气的性格品质,同时也从秦王的神态变化中侧面烘托出了唐雎的形象.还有什么问题么?

共和县18481119092: 结合全文唐雎不辱使命,作者是如何刻画出唐雎这一形象的 -
权卸西瓜: 通过对比的手法,用唐雎的沉着、大义凛然,与秦王高傲、盛气凌人对比,突出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不辱使命 全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另外还运用什么和什么描写 -
权卸西瓜:[答案] 对话 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绝对正确,请采纳.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不辱使命 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
权卸西瓜:[答案]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作用:鲜明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形象.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不辱使命中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
权卸西瓜: 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塑造的.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
权卸西瓜: 你好!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侧面烘托(反衬)的手法,塑造了他: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答案你参考下吧!帮到你,请点击右下角采纳,谢谢!!

共和县18481119092: 唐雎不辱使命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有对比吗 -
权卸西瓜: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刻画人物,展示各自的性格品质.对话符合外交辞令的要求,加之文言虚词运用的恰当,使人物说的话极富个性,从而把人物的神态描绘的形象,逼真.展现了唐雎机智勇敢,爱国,勇于献身,能言善辩,不畏强权的性格品质和秦王阴险狡诈,外强中干的典型形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