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儒家文化,她倡导的又是怎么一种精神?

作者&投稿:井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还有必要提倡儒家思想吗?为什么?~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其主张”仁爱”.”诚信”、“中庸”.“克己复礼”等思想精髓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更启迪着今天的企业管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绵延数千年,代表着中华灿烂文化.在春秋“百家争鸣”的时代,经过“焚书坑儒”的洗礼.而后居于独尊地位并非偶然.这同儒家思想本身丰富的内涵所具有的综合’陛,感召力分不开的.因而儒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及中国社会。 1.“仁学”——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儒家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即”仁.义、礼、智“。其中,“仁“为核心与基础,它强调一个人只有在与他人关系中才能定义自己,只有通过”二人”才能定义“一人”,仁即“二人”的意思,故”仁者.人也”。儒家认为,人首先要有一颗温暖、亲爱、感恩、谦让.善良的心.即仁心。在基本的人际关系里,在亲人与朋友的相处中,尤其应该体现这种态度。其次要将仁爱之心推延出去,并充实个人.尽力让世界和谐。有仁心恩慈才是人生意义的核心。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在过去数千年之中,为无数识字与不识字的人所接受.成为其核心价值信仰,正在于它指点出人性的根本需要。社会文明尽管快速演变.若不能掌握人生的核心价值.生命终究不免空虑失落。而儒家所重者,正在于如何认识并满足人性中最核心而深邃的需求。儒家所提倡的核心价值.属于价值性义理,其重点在于以仁心爱人、敬天惜物,这种价值提炼是任何社会所需要的。 2儒家思想的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儒家思想之所以具有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在于这种思想同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基础相适应。农业文明对土地的依赖不仅没能割断同氏族血缘关系的联系,反而将其继承、延续下来。由于血缘关系具有先验性和等级性.因而由血缘关系所结威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式.父对子.长对幼均有着绝对的支配权,之间不存在着任何平等。加之血缘关系是先验的.超个体.超意愿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摆脱和超越。个人只能是认可.服从、顺从这种关系,才能获得自己的位置和利益。这就是中国家庭本位制建立的基础。儒家强调“孝悌”为”仁”之本.这既是对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制度的反映,又是对这种宗法制度的维系:坚持“人禽之辨”.进行道德教化,有利于敦化社会风气,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肯定尊君和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是对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认同:同时.又坚持“大一统“思想满足了人们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思维路径上以”中庸”为至德,要求“叩其两端而执其中”,颇具有善于守成的优势。最后.它主张内圣外王。既希望用自己的理论来教化并转化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积极入世:同时又主张正人先要正己.坚持自身的身体力行。儒学内涵具有大众性、生活’陛,感号力的特点.能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利益集团的需要,因而易为社会认同。
二.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主要有:以人为本、以义统利、以德服人,以信取仁、勤劳节俭,严于律己、重才尚贤。
1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理国家应以富民为本.“民为帮本,本固帮矣”。人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够安宁。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人是目的。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2以义统利
孔子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苟子日:”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儒家以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不取不义之财.反对为富不仁。如何认识”义利”的关系,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极力批判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认为它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儒家倡导的“义”指整体利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强调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孔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见.孔子不是反对致富.而是主张正当致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天,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企业也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积极的因素,必须肯定。但对于任何事物不应强调过分,若只讲功利主义,甚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儒家强调”义”恰好可弥补这一不足。在经营管理中,一些企业家汲取了儒家的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营宗旨.强调把追求利润与服务人民结合起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以德服人
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在家庭中要“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谓之人义也”,形成一种融洽温馨的亲情关系。就整个社会来说,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企业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作为重要的经营准则,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具有人情味的管理.这正是东方管理的一大特色。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强调制度与法律,这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儒家更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尚.使人们高米地按照道德准则去做应做之事。如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又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显然.制度、法妻律.规范应是相辅相成,同时并重.不可或缺的关系。道德规范垂作为~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
4以信取仁i
诚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儒家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竭也”.“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主张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耄行必果”,”苟逊不羁.蒙无异也”。诚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历:代经商之道。过去,我国许多小商号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i欺”的牌子,作为其的经营信条。弄虚作假,欺骗顾客、不履行;契约的企业,是难以长久存在的。被称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先生;的成功之道就是”以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事实上”诚信为;本.信誉第一”已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同时,诚实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精神支柱 5勤劳节俭:
儒家历来都主张勤劳治国.勤俭持家。中华民族勤俭这一美i德.在世界上是很有影响的。每一炎黄子孙。不论读书治学,还墨是经商称贾,共同的特点是十分勤奋刻苦.发奋图强.吃苦耐劳,:并且也是比较简朴,处处提倡节约。儒家认为勤俭是心灵净化的妻因子和快乐因子.它不仅让人舒展筋骨,更让人舒展心情。经常劳动、喜欢劳动之人.多豁达开朗,快乐常在。勤俭的价值观念耋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任何企业都应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益。;
6严于律己
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能自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能为之用”。在严以律己方面.儒家还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这些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正人先要正己。作为一管理者.应在才学.能力.品德.气质、作风等各方面率先垂范,严以律己。这也是现代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7.重才尚贤
儒家主张”师道尊严”,尊师重教,重人才.尚贤能。”国之盛衰系于人才.功于才成,业由才广”,充分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用人之道强调”许士之风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才”:”选士用能不拘长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如器,各取其长”等。这些阐述了重才尚贤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之,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是互为独立、又互为影响的,在猛进如潮的2 1世纪.儒家文化必将在世界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澄清一个名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从古到今的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和儒家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近代的五四运动和民国期间的文化,甚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然。在此有一个疑问,儒家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深,绝对不是一个儒家思想所能代表的。

  曾经多次和好友商榷到底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有何影响,话题确实很大,但我们在一步一步地迈进,或许有云开雾散的一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已经融合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其可以涵盖乃至包容,可以化解矛盾,可以凝聚力量。多次将外来的侵略文化消融,虽然可以侵占汉人的领土,但精神是不可灭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几乎都被同化,或者是很快就被驱逐。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一种精神绝难屈服。

  而到了近代中国的古老文化终于有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面,被扣开了国门,屈辱的一面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于是承载了忍辱负重的一面,开始痛定思痛反思自身不足,开始接纳西方文化,于是乎,西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入中国,其实最终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本身就是不分国界的,加之中国文化的包容,于是二者在某些层次上不分彼此了。优秀的文化大家一起分享,这是属于人类的,而不是属于哪一个民族的。

  优秀的文化传统,当然大家都知道要传承,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儒家思想一再号称自己代表传统文化,这是什么居心呢?莫非汉武帝说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能够磨灭其他思想?似乎皇帝自身也在“外儒内法”,某些皇帝也在信奉佛教 ,还有相当部分的皇帝信奉道教,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代表性? 你儒家能够代表法家?恐怕有人出来抗议了!你儒家能够代表佛教?恐怕佛家弟子们要反对了!你儒家能够代表道家?恐怕民间人士要攻击了。最后,恐怕你儒家谁也代表不了,只能代表你自己吧,甚至于儒家多次依附强 权与专 制乃至当爪 牙,可能连自己都代表不了。

  烟台老乡牟宗三,新儒家的代表,其实根本不认同满 清时代的儒家精神的。那些卑躬屈膝的精神,那种只敢研究服饰而不敢探求本质的儒生们,在皇 权的淫威下早已战战兢兢了,保住小命重要啊。于是乎,文字狱的压迫之下,儒生们屈服了,以至于后来的儒生们都瞧不起清朝的儒生,这能怪谁呢?其实还是儒家自己的问题,儒家思想本来就有与强 权结合的欲望,他们能够明哲保身就算不错了,更多的是干脆当爪牙。只有少数的顾炎武之类的人能够保持一定气节,可有谁知道,顾炎武的外甥就有状元,他当然可以生活在庇护之下,他从来不拒绝与满清的达官贵人交往。

  儒家从来就没骨气吗?也不完全是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可以证明那四百儒生还是很有骨气的,他们并不缺钙。可自从那一次以后,儒家精神缺失了。在经过经典书籍被焚烧和大规模战乱以后,复述的《尚书》毕竟不能保持原貌,那种承载不屈服精神的层面也没有了,加上历代统治者有意无意的去掉其中孟子的一些民生因素;一只只小绵羊出现了,甚至跟强权结合成为张牙舞爪的狼,其对象自然是天下众生。

  更推溯到儒家的老本——孔丘那里,其实孔丘作为一个落魄文人,动辄讨论复古,喜欢张口闭口古人如何如何,似乎从不记得两小儿辩日中自己赧然而逃,不懂得时代的发展需要思维的进步;在古代礼制的束缚下,他的思维禁锢了,本来一满腹经纶的人迟钝乃至固执了。在当时的背景下,没有人理他,他郁郁而终,乃至生前并未留下论著,《论语》保留的是他弟子记载其言论,真实性几何?不知道! 后来的孟子思想有很多民本因素,譬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而荀子则干脆则颠覆了儒家的很多思想而另立系统,譬如提出“性恶论”。 当时的儒家似乎还在发展,因为敢于创新和提出不同见解。 诸子百家的争鸣并且未见优劣的情形下,法家在秦国独得重视,墨家弟子也遍布天下,纵横家也颇得青睐,兵家也备受推崇,……这个时代,绝对显不出儒家思想如何如何。

  而后来到了封建时代,封建帝王突然发现,儒家思想是如此之容易驯化,乃至几个儒生为刘邦献上古代礼制,让刘邦享受了作为帝王的乐趣,于是乎,对儒家的注意与使用开始了。但当时受制于经济太差,不得不采用黄老学派的修养生息办法来振兴国力,只等待时机成熟。到了汉武帝,对儒家的驯化开始了,从此儒家成为了强 权的忠实助手,绵羊在普通民众面前成为了恶狠狠的狼。民众的思维也被固化了,两千年的循环开始了,直到西方的文化传进来。大家请注意,为何只是循环而没有创新?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惯性,他们只懂得循环而不懂创新,以上证明了儒家根本代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很多人说韩国如何保持儒家思想的同时获得了发展。我想请问,韩国是因为儒家思想而振兴吗?答案是否定的。日本是因为儒家思想而振兴吗?仅仅靠儒家思想他们能振兴?那设想一下,如果日本在美国叩关以后,还在固守陈规,日本会发达吗?关键在于他们的地缘位置决定了他们有很强的忧患意识,故而很快适应外界,这才是他们发达的原因。日本和韩国的成功之处在于吸收别人知识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的传统,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而不是一味的主张复古。

  既然前文说到了 文化的贯通性,故而其实西方的一些思维也是人类的,而不仅仅属于西方;既然是人类的,那自然有人类的共性,自然可以汲取先进经验并使之揉入中华文化中。譬如美国大陆的五月花号,其实那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才是振兴中国的归一之道。美国的三权分立当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立国二百多年来几乎没有出过大的战略失误,这莫非不值得我们学习?英国的制度亦然,或许我们应该思虑一下到底该如何处理了。一味的守旧还是干脆汲取先进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正如秦晖所言,在公平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公权力会以产权改革为名侵吞国有财产,以公共利益为名侵害弱势群体利益,这样的话,改革成果很可能被 特 权 阶 层攫取,这样改革成果难以保障。而杨小凯先生所说的后发劣势或许值得我们思虑,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西方?到底该学习皮毛还是干脆将其精髓拿来?我们能继续守旧吗?守旧的儒家思想担当不了振兴中华的重任,其实,创新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于创新,只是暂时被淹没罢了。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核心精神是仁、义。

  大家都知道,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朝圣贤的礼仪制度和圣人的治国理念,孔子儒学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后来经过孟子 董仲舒 及已朱熹为首的理学家的发展,儒家文化发展到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形成与道家截然相反的积极入世精神,格物就是调查事物及事物的成因,致知就是指认识和掌握知识,正心指怀有忠诚中正之心,诚意指对他人的真挚之情 ,修身指在道德伦理方面的自我培养,齐家指小家庭及大家族的规范和管理,治国是指治理好一个诸侯国;平天下,及统一天下--中国。儒家文化倡导以和为贵,倡导德才兼备
  关于儒学的研究,很多书籍从不同的方面讲到,本人最近看了德国社会学巨擘:马克斯.韦伯 写的《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尽管它是外国人,但他对中国文化还是有很深的认识,但我不认为中国的儒学是一种宗教,韦伯将儒教与新教--即我们所称的基督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比较,原文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太多了,我就不一一摘抄了,韦伯的主要意思:儒教利用由“既有的世界”的结构中心--“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的关系衍生出来的以孝道和祖先崇拜为两大精神支柱的家族伦理,而将传统中国人的行动牢牢地束缚在血缘和私人关系的狭小天地中,而不是将其主导向功能性的职务---“事业”从而扼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儒家的修身养性倡导的就是一种和谐的精神,以德达和,身心和谐,人伦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
  希望我的回到对楼主有点帮助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觉得这句话是儒家思想的根本。一个人没有能力,那么他就应该修身,塑造自己,修身养性。当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他就应该去改变世界,将世界塑造得更美好。
假设儒家思想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的话,那么她的目的便是改变这个世界的人,改变人的行为,意识,思维等,从而改变世界。实际上她做到了,她渗透在了中华民族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与儒家是分不开的。
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所谓哲学是人追求真理,追求智慧的一种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让人完成自我提升的思想。儒家思想就是一种哲学,她改变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让人完成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过程。
她倡导了一个仁爱的思想。如果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仁爱,人民和善,统治者有德,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井井有条,不会有争端,不会有不平,实际上这永远是一个理想状态。但是这并不妨碍儒者进行自己的思想宣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种平衡,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一种利用事物的方法。平衡是一个度,任何事请都有度,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说的这个意思。看待事物的方法就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过分依赖或排斥一种事物。利用事物的方法就是把握好这个度,那么这个事物就会对你有利。
这些仅仅是我的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不正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儒家学派与其他学派很有冲突:

儒家,道家,都是战国时期针对治国方略的学说
儒家主张弘扬仁善,以礼教待人

道家则主张无为而天下自治,以谦恭待人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儒家:仁,义,礼,智,信:以信为本,对人.对事,都要诚恳,不可急噪。坚持学习,发展智能,不可落后于人,还要积极创新。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关心后辈。义:为心中的理想献身。仁:心中圆满,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使命

道家:道家的思想是很奔放的,你不能拿宗教的角度来看待道家的学说,可以说天下万物皆有道,体现在心态上是追求自在,不满约束。以心灵的超脱为目标

儒家让你自信,道家让你自在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总之,与儒家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不同,道家则是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如果说,儒家的努力是一种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不纯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的境界;那么道家的努力则是一种删繁就简、去蔽澄明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的境界。


元朝的大一统统治为何如此短暂?是什么导致的?
脱脱是清朝历史上最倡导汉化版,以汉族人传统方法处理汉族人问题的大臣,他倡导儒家文化,并且组织编撰了辽、金、宋的三朝国史。因缘际会是指,脱脱也遇到了清朝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皇上元顺帝。二人一拍即合。一系列改革举措短期内制定并营销推广至全国各地,一系列改革举措短期内制定并营销推广至全国各地...

介绍:孔子简介2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

儒家文化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儒家文化倡导的是真善美的思想,提倡孝道,讲究个人的德行。从某个角度讲,儒家文化树立了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儒家讲究积极进士,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追求真理,打破常规,自省改过。甚至民重君轻的思想在当时来看也是非常先进的。缺点:我觉得与其说是儒家的缺点,不如说是儒家传承上出现的瑕疵。...

儒家思想对现代而言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呢?
在孔子的努力和宣传之下人们慢慢的开始接受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文化当中确实也有很多的精华部分值得我们现在社会去借鉴和学习。儒家思想文化推崇仁治治理国家治理天下,采用德治和法治双重手段来约束人民群众的行为。秦朝过分依赖于法治治理国家,很多的民众不堪重负最终举起了起义大旗,秦朝仅仅30年左右就消亡。

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中庸这三个方面。1、儒家文化的“仁”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儒家文化创始人
孔子,即Confucius,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创始人。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世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73岁。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孔林所在地。孔子在五行造身、两仪成性中,气质独特。他与其他圣人的气质不同,得金气多者刚明果断,得木气多...

与儒家文化相关的一些知识
《与儒家文化相关的一些知识》百度网盘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N_bs6ctdM-0TPvaf623Pw 提取码:8sjy 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如何辩证看待儒家文化,道家文化?
使得他能够走上正途,而不会去偏离正途。这也正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论语》里的主张。老子是道家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开放,非常包容的思想,他主张天人合一,人要与身边的自然,要与这个世间的一切融为一体。他的这种开放,对于一个人来说,那会没有束缚,这里指的是...

儒家宗祠文化历史上提倡者是谁?
西汉时期是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

儒家思想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儒家思想经典作品。一、《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包含了儒家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提出了...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大白话说一下儒家文化倡导的是什么? -
众武柏子: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仁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他勿施于人.仁是一个最高的标准也比较模糊,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对朋友要信,对国家要忠,对人都要有爱心.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儒家思想 -
众武柏子: 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仁善”,如果还不够那就是“诚心诚意的仁善”,仅此而已,不能再多了.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什么叫儒家文化 -
众武柏子: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以及其后的一些学者 他们的学说、主张所构成的文化,即儒家文化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
众武柏子: 核心思想:仁; 主要思想:仁、义、礼、智、信.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儒家文化是指的哪一些?
众武柏子: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儒家思想是什么意思? -
众武柏子: 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概说②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儒家思想是什么 -
众武柏子: 儒家思想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简单通俗介绍什么是儒家思想 -
众武柏子: 儒家思想是一整套贯穿中国封建时期的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同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孔子、孟子思想,以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核心是中庸.以及一整套的伦理纲常等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儒家讲的是什么 -
众武柏子: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

让胡路区19251904214: 什么是儒家? -
众武柏子: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