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关于春的八言律诗,要求偶字句尾押韵,大体合乎平仄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作者&投稿:召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律诗一般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通常情况下要求( )句押韵,( )联和( )联对仗。~

末句押韵,颈联和颔联对仗。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近体诗(绝句、律诗、排律)之平仄,有其一定之规律,此种规律称之为平仄谱。大体说来,平仄谱安排之原则有三:


一:句中之字,两字或三字为一组,平仄相间。


二: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唯首句如押韵,则下三字会有所变动。


三:前联之对句与后联之出句平仄相协。由于押韵之故,下三字会有所变动。


现在且以平起式七言绝句之平仄谱举例说明: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句如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仄起式七言绝句之平仄谱则为: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如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



至于律诗或排律之谱式,原则上只是将前面之平仄继续延伸即可。(即第五句与第四句相协,第六句与第五句相反……)。而诗之平起仄起之分,乃是以首句第二字
为依归。第二字如是平声即为平起,如是仄声即为仄起。又五言诗之谱式则是七言诗去其顶节(最上)二字即是。七言平起式去其顶节二字,即为五言仄起式;七言
仄起式去其顶节二字,即为五言平起式。唯谱式可做如是观,于造句用词之法,则不当作此论,盖五言与七言之句法稍有不同也。


然而前述乃最标准之平仄谱式,吾人翻开唐诗三百首,可说找不出几首完全合乎格律者。(就五言绝句论,唯李端【听筝】一首,七绝亦唯柳中庸【征人怨】一
首)。此盖因有时于当用平声字处,无平声字可用;或者于当用仄声字之处,无仄声字可用。而不得不以「仄」代「平」、或以「平」代「仄」。然亦有所限制,并
非可以完全相代。前人之于此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却因有几个应注意之要点未曾揭出,以致让
后人如坠于五里雾中,而不知何所适从。为使读者确切明了,本文一一介绍于后:



一:不可犯孤平: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犯孤平既俗称之「拗句」,然如「拗而能救,既不算拗」。且七言之第一字,因
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许。至于他处之犯孤平而未救者,可说少之又少。前人有自全唐诗之中去搜寻者,唯得以下两例: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二:不可有下三平(三平脚)或下三仄(三仄脚):所谓下三平或下三仄,即是每句之最末三字,同为平声字或仄声字,盖恐音节过于单调也。唯一可以例外者,为专有名词而不能移易者,且如出句为下三仄,则对句应为下三平以救之(按:此为 周师语)。如: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简卢陟)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


之句。然初学总以尽量避免为宜。切勿轻易尝试,盖恐养成习惯,而坏了格律也。以上为周师对下三平与下三仄所持之论点。然而观诸唐人之作品,其中颇多下三仄与下三平之例。尤以五言近体,其下三仄之例,更是不胜枚举。如: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山房)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刘慎虚:阙题)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禹锡:蜀先主庙)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此在董文焕之【声调四谱】中,已引为定例。近人邱燮友教授,亦以为可以不救。而如于对句作下三平以救之,则又形成上下联皆为古体诗之格律,反为不妥。另有
部分诗论家,则认为乃是以对句之首字该仄而平救之,然拗而不救者,其例亦颇多,即可证诸此论非确也。如: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许浑:早秋)



至于下三平之例,为数则较少,盖因仄声字尚有上、去、入之分,不至于过分单调,而下三平则无法产生抑扬顿挫之致。然亦非绝无仅有,如: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春怨)



即是。以上为五言近体诗,下三平与下三仄之例。至于七言诗,其下三平与下三仄之例,则为数较少。如: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卜居)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独不见)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元好问:眼中)


现且以七言平起格之平仄谱为例,说明于下: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句如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



式中有 ⊕ 记者为可平可仄之字,亦即不须救之字,或者不当做拗亦可。而 ※ 记者,为务必要救之拗,救法有当句自救,与对句相救两种。至于 ★ 记者,如该平而仄,即成下三仄,该仄而平,即成下三平。以下且以唐人绝句为例:



下江陵(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除第二句「千」字外,余皆合律。然因「千」字位于可平可仄之处,故不须救。(七言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且第一、三、五字,该仄而平,皆毋须救,盖古人将「孤平」悬为厉禁,而孤仄则不论也)又如:



逢入京使 岑参


⊕ ⊕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中第一字「故」字该平而仄,然七言第一字可以不论。而第三字「东」字,第二句第一字「双」字,及第四句第三字「传」字,皆是该仄而平。诗中凡第一、三、五字之该仄而平者,皆毋须救。唯有造成下三平者例外。


另外仄起式之平仄谱,只是将平起式之第三句,换成第一句,第四句换成第二句。第一句之不押韵式换成第三句,第二句换成第四句,如此顺序颠倒而已,皆不出此式范畴。故综合前面谱式看来,可知七言第一字之平仄,可以一概不论。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 ※ ◆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诗中第一句「北」字,该平而仄,则以第五字「休」该仄而平救之。(诗中◆符号者,乃因欲造成拗救之局面,而于该用仄声字处,改用平声字);第四句之「晚」字该平而仄,则以第五字「相」字该仄而平救之。至若七言第五字除


「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式可以不论外,如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一式里,第五字易平为仄,即犯「孤平」而成「拗句」。此种句型本句不能自救,须以对句相救。例如: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 ※ ◆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诗中第三句「不」字,该平而仄,造成「须」字孤平而不能自救,需以对句「犹」字相救。而「犹」字亦兼救本句之「晓」字,此称双救法,读者细心观察自能体会。现在再举出数则对句相救之例,以加深读者印象。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至于在:「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式中,若第五字易平为仄,即成下三仄。


而在:「平平仄仄仄平平」一式中,若第五字易仄为平,即成下三平,故非论不可。如前例之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之例,到底少数,且出之于大作家之手,无人敢于非议。初学者如用此种拗句,易让人以为不懂格律。尤其是在击钵诗会里,一用此种格式,即被词宗刷掉而不屑一顾。读者不可不慎。




总之,拗律之变极之夹平而止。而绝不用中下三平之句,此古律之分也。拗字者无论已,若偶用拗句拗联,则无诗无之,不得专为拗体也。至于前拗后正,前正后拗
诸法,赵谱论之备矣,不复赘云。又七言拗律,唐人本不多见,老杜独创此格。其平仄与律体不同,亦与古体不同。集中此体富几至三十首,遂为后世所祖。但其法
不传,鲜有窥其秘者。盖唐人律诗本有古律一种,虽系律诗体制,纯用古诗平仄行之。世人多见此种,遂误以古诗平仄即为拗律。纷纷祖述,转相传授,,由是古律
毫无区分,而其法遂渐晦矣!宋人唯山谷此体尤多,大抵合者十之八九,其不合者亦间一二。至方虚谷特标「拗字」一格,似知所别矣,但所标者往往于句中一二小
异者,即目为拗。于拗体痛痒绝不相关,殊无足论。赵谱于此体,颇亦列出单拗双拗,似欲苦为分明,但其所称双单拗法,终属隔膜。且不明拗黏拗对之法,则大体
已不得其端。虽斤斤于字句间求之,终不能合,近时论诗诸公,又以老杜吴体即为拗体,则又混体裁于平仄,更属支离矣!大抵七律拗法与五律不同,五律虽通首单
拗双拗互用,而黏对之法毫不可紊。七律则单拗双拗之外,又有拗黏拗对之法,此与五言迥然异者。人第知别乎律者为古,别乎古者为律。而不知既别乎律,又别乎
古,更别乎拗古,方为拗律。且又别乎五言拗律。乃为七言拗律也………中三平(按:当指五律言)、下三平之句,无论五、七言,皆古诗正式,非拗律也。盖古律
之分,全以下三字为主。末二字用连平者上字必用仄,此律诗正体,确不可易。不得杂入古句中,界限甚严,非可随意通用者也。至于孤平夹平诸句,律诗最忌。而
拗体则独喜孤平,而忌孤仄,夹平亦然,此又相反之一道也。



而清翟翚于【声调谱拾遗】一书亦云:「凡律诗上句拗,下句犹可参用律调。下句拗,则上句必须拗调以协之,此不易之法」。又云:「唐人五七言近体诗,起调多
用作拗句,是知诗律于起调较宽也」。日人森木来之【唐诗选评述】一书中则云:「起句下三字准平仄之例,别成一种音节,如:『八月湖水平,北阙休上书』等是
也,然若此体上二字必当用入声字,此关音节之至理,学者不可不知也」。然此类终非正格,初学者万勿以此为训。


此外,诗人于平仄谱上可平可仄之处用拗,固可不救,然许多作者,每于有意无意之间,造成拗救之局面,使其声调更觉铿锵悦耳。如: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首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第四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亦以第三字「帘」字该仄而平救之。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吴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第三句第一字该仄而平,而以第四句第一字该平而仄救之。又第四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然以仄救平之法,唯于「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式可用,如用于其它句式,即造成下一字之孤平而弄巧反拙。又如:



松间 王安石


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


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第二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本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对句第一字该仄而平救之。又如:



饮湖上初晴复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一句「水」字该平而仄,而以第二句「山」字救之,第四句「淡」字该平而仄,而以同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然皆处于可救可不救之处,如不救亦可。




折腰体


另有一种所谓变体诗者,如王维之【渭城曲】:



渭城朝雨挹轻城,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三句之平仄,不与第二句相协(黏),而转为相对。严羽之【沧浪诗话】称之为「折腰体」。【苕溪渔隐丛话】云:「律诗之作,其用字平仄,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骇耳目如:老杜之【严公仲夏枉驾草堂】: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娱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此七言律之变体也」又云:「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黏落平仄,亦是一格,唐人用此甚多,特今人少用耳」如老杜之【咏怀古迹】: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寄题杜二锦江野亭 严武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此三诗起句用仄声,而第三句亦用仄声。此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亦云:王右丞之【酌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为搳A不如高卧且加\。



岑嘉州之【使君席上夜送严河南赴长水】: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尊映翠微;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异昔时。



八句皆拗体也(按应是折腰体之误),然自有唐宋之辨,读者当自得之。此体不单七言为然,即五言亦颇多此例,爰再举数例,以证其宽也。



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白下驿饯堂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侍宴归北堂 虞世南



歌堂面渌水,舞管接金堂;


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凫归初命侣,雁起欲分行;


刷羽同栖集,怀恩愧稻粱。



散关晨渡 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谈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题郑家隐居 唐求



不信最清旷,及来秋已空;


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


业在有山处,道归无事中;


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



泛洞庭 张说



平湖一望水连天,秋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江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落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票姚。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赵彦昭



主第严扃驾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所思 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衢塘滟滪堆。




四声递用法


古来诗词,由于声调高处,在求其抑扬抗坠与沉郁顿挫之极致,故古人另有所谓「四声递用法」一说,清李重华于【贞一斋诗说】云:「律诗只论平仄,终其生不得
入门。既讲律调,同一仄声,须细分上去入,应用上声者,不得误用去入,反之亦然,就平声中,又须审量阴阳、清浊,仄声亦复如是。至于古体虽不限定平仄,然
逐句中各有自然之音,成熟后自知」。而董文涣于【声调四谱】中论之更详,今摘录于下:



唐律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彝尊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盛唐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故能气象

初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董氏演为图说,谓本诗单句之句末,四声递用,且每句句中,皆备四声,故音律精微。而明人编选唐诗,亦列为五律第一,未尝非因「音律精微」之故也。又如: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上平平去入平,平平去入上平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入平平上平平去,入去平平上入平)



登襄阳城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上入平平去,平平去去平)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上平平去入,去上入平平)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平去平平上,平平入去平)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入平平上去,平去上平平)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莫且孤征;(去平上平去,入去上平平)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平平平去入,上去入平平)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上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平平上平去,去去去平平)



秦州杂诗 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做远游;(上入平平去,平平去上平)


迟回渡陇怯,浩荡及关愁;(平平去上入,上去入平平)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上入平平去,平平上上平)


西征望烽火,心折此淹留。(平平去平上,平入上平平)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平平去去上平平,平去平平入入平)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上去平平平入去,平平上上上平平)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平平入去平平上,入去平平去上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去去去平平去入,平平上去入平平)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去平平去上平平,上入平平去入平)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平去平平平入去,去平平上去平平)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平平去上平平入,平上平平去入平)


且欲更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上入去平平入上,平平去去入平平)



送方尊师归嵩山 王维



仙官欲住九龙潭,毛节朱幡倚石龛;(平平入去上平平,平入平平上入平)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平入平平去平上,去平平上入平平)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入去平平平去上,入平上去入平平)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去去平平平入入,上平平入去平平)



题璇公山池 李颀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上平去入平平平,平上平平平去平)


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去入平平平入去,平平上入去平平)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上平平去平平入,去去平平平上平)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元度得相寻。(上去入平平入上,平平平去入平平)



诸作,于单句之句末,或一句之中,纵不能四声皆备,亦必求其四声递用。是其声调之所以为高也,此法目前已鲜有人能发之,于今特为揭出,盖虽学力不及可俟功力,然于法则不得不知也。


观夫时下之击钵诗坛,某些作者,或失之板滞狭隘,只知按谱填词,而一字不敢移易者;另有部分流佚粗疏者,但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为圭皋,而不知「孤平」之为厉禁者。故笔者于此,不厌其烦广为阐述,期能对古典诗坛有所助益也。




兼论古体诗之平仄


古体诗之有平仄之论,始于清人之【师友诗传录】,及王士祯之【渔洋诗话】。其后有赵执信之【声调谱】,翁方纲之【古诗平仄论】及【五、七言平仄举隅】,董
文涣之【声调四谱图说】等,迭有论述。翁方纲于【古诗平仄论序】中云:「诗家为古诗无弗谐平仄者,无弗谐平仄则无所事论已,古诗平仄之有论也,自渔洋先生
始」。昔刘大勤问于王渔洋云:「古诗虽异于律,然每句之间,亦必平仄均匀,读之始响亮,其用平仄之法,于无定式中,亦有定式否?」渔洋答曰:「毋论古、
律、正体、拗体皆有其天然音节,所谓天籁也。唐、宋、元、明诸大家,无一字不谐,是无定式中有定式矣」。又云:「古诗乃于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



有清一代之诗论家,自汉、魏、六朝以及唐人之作品中去探索分析,从而寻出一些规律,以为五,七古之平仄,总以每句之后三字为主,尤以五言之第三字及七言之
第五字,最须重视。若句末之字为平声字,则五言之第三字或七言之第五字,皆以用平声字为宜。反之若句末为仄声字,则五言之第三字或七言之第五字,亦以用仄
声字为原则。准此,则每句后三字之平仄谱式有四:「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押平声韵者,以「平平平」一式最常见,前人称之为「三
平调」。此四式即为古体诗之声调。其与律诗之声调,可说迥然不同。此外另有几个原则,亦须注意:



一:押平韵之古诗,出句以用仄声字为原则。


二:七古句中,如第四字为平声,则第六字宜用仄声。


三:古绝大都以押仄韵为主,然间亦有押平韵者。


四:不宜入律,如出句入律,则对句宜避免入律;对句入律,则出句宜避免入律。


五:不怕犯孤平,盖孤平可避免入律。


六:仄韵到底者,间用律句无妨,因用仄韵者,已非近体诗。


七:换韵者亦非近体,杂用律句亦无碍。


八:古诗中宜少用五平或七平之句,然五仄或七仄之句则较常见。盖五平或七平之句,在声调上缺少变化,而仄声中尚有上、去、入之分。如出句为五平,则对句宜用四仄或五仄以救之。如「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等是。



然所谓原则,乃是诗人们追求声调上之和谐,以达到最完美之境界。实际上,古体诗之平仄,原本不受任何束缚。以上为古体诗用平仄之原则,读者如欲进一步研究,可参考前述诸家之著述,即可得其奥旨。

万物初生时,百鸟花芬芳。

  • -

     春    早

               —— 理 乐 山 人

 

蓝天清远洁白云,

 

艳暖李桃香柔春。

 

呢喃羽翼飞前哨,

 

雪霁冰融唱溪声。

 

 

清新素柳悄芽蕾,

 

饱满情意绽精神。

 

千番生机山涛浪,

 

万顷翘盼海烁金。




著名的八言律诗大全
1.《春望》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八言绝句古诗?
一、春望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

8言的古诗?
为你推荐一些八言古诗。《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关于春节的八言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

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各十首(七言八句的)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

问一下关于春的古诗O会的人说下嘛,谢谢各位了8EK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

有关于春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宋·石孝友《好事近》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金·王庭筠《谒金门》春日迟迟,...

关于春的诗句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⑦其他带“春”字的诗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长江一帆远...

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春联各20条
1,四 言 春 联 一元复始八音祥奏八路进宝人间改岁人间增岁 万象更新五谷丰登四方来财天下皆春环宇迎春 人和政美人登寿域人增寿算七星拱照九州永泰 国泰民安世跻春台天转阳和喜鹊临门四季常春 三江春水三春伊始三春放彩万千气象万民有庆 五岳青松百废俱兴五福生根百六光阴百族共和 三阳开泰山欢水...

关于春天的诗句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 宋·石孝友《好事近》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 金·王庭筠《谒金门》东风轻扇春寒 。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 元·白朴《天净沙·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

北关区18682168112: 描写春天的古诗 八言律诗 -
攸仪立君:[答案]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北关区18682168112: 写一首关于春的八言律诗,要求偶字句尾押韵,大体合乎平仄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
攸仪立君: 万物初生时,百鸟花芬芳.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北关区18682168112: 描写春天的古诗 八言律诗 -
攸仪立君: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北关区18682168112: 求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原创 -
攸仪立君: 分析如下:1、春 轻风拂衣裳 迎面送花香 树下林荫处 觅一泓清凉2、春 望 又是一年春来到,枝上柳絮漫天飘.是谁打碎翡翠桥,一夜染绿半山腰.拓展资料1、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北半球的公历为2月初—5月初,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是9—11月.2、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参考资源来源:百度百科:春天

北关区18682168112: 八言七字写春天的诗句 -
攸仪立君: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北关区18682168112: 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
攸仪立君: 春风 柳绿珠帘细细摇,云搬星月徐徐走.佳人倚树袖轻动,入舟随风悠悠飘.月明直下暗花亮,湖中伊女执玉箫.切切思思细闻音,似问良人在何方?以姑娘的美好向往,反衬出春天夜晚的美好.小女子随笔一写,望能采纳.

北关区18682168112: 写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
攸仪立君: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北关区18682168112: 请默写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
攸仪立君: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北关区18682168112: 求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攸仪立君: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杂诗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

北关区18682168112: 描写春的古诗8句2首 -
攸仪立君: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