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投降-以身殉国的朱术桂

作者&投稿:佐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底,清朝派遣施琅率领的水师开始了对盘踞台湾的郑氏割据政权的总攻,在施琅的指挥下,清朝水师攻占澎湖,作为台湾的大门,澎湖被攻占,意味着清军攻占台湾本岛已不可避免。

郑氏割据政权之下各色人惶惶不安,为自己将来的命运担忧,但是有一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却一点也不慌张,似乎他已经早就预料到了有这么一天。这位老人名叫朱术桂,他不是普通百姓,他是明朝皇室之后,是朱元璋的子孙。作为明太祖的后代,他不能容忍自己生活在被清军占领的故国之中,他决定以死殉国,最后自尽而死。

朱术桂确实是朱元璋的后代,他出自朱元璋第十五子辽王一脉。辽王朱植本来是边疆塞王,手握重兵,可是在靖难之役中投奔建文帝,成为朱棣的眼中钉,最终靠着小心谨慎低调从事才活了下来,从此远离边疆被改封到了荆州。

朱植死后,次子朱 贵烚继承了王位,这位 朱 贵烚就是朱术桂的直系祖先。可惜的是 朱 贵烚不是个好人,一反其父低调的办事风格,为人嚣张跋扈,坏事做尽最后被废掉了辽王爵位,辽王转给了朱植的四儿子,就这样朱术桂的祖先再也没有机会当上辽王。

朱 贵烚虽然被废,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时来运转,其子朱豪居然恢复了宗室身份一步步高升,最后得到了 朱 贵烚最开始的爵位——长阳王。

朱术桂就出生在长阳郡王的家庭里,他在 万历四十五年出生,是五位长阳王的次子,上面有一个兄长,故此他被封为辅国将军。

如果没有明朝末年的天下大乱,朱术桂将以一个宗室闲人的方式悠闲地度过一生,从此消失,可是明末的大乱却将朱术桂推到了时代的前沿。他亲眼看着自己祖宗打下的天下灭亡,自己颠沛流离,最后悲愤自尽,去见了祖宗。

崇祯十五年,张献忠攻破荆州,身在荆州的辽王支脉和刚到荆州没几年的惠王朱常润仓皇出逃,之所以和惠王出逃是因为这个时候,辽王早就被废了不复存在了,在万历初年辽王就被废除,朱术桂压根就没见过辽王,荆州后来迎来了新藩王惠王朱常润。

当张献忠攻破荆州的时候,朱术桂这些宗室子弟早就听说了张献忠对待明朝宗室非常残酷,襄阳的襄王朱翊铭就被张献忠杀死,因此一旦荆州被占领,他们这些宗室子弟难逃一死。而且面对张献忠的大军,荆州有限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阻挡。

为了活下去,惠王朱常润找到了辽王一系的郡王,大家一商量,一致同意脚底抹油,全部开溜。

朱术桂于是就这样跟着哥哥长阳王朱术雅逃亡,他们逃出了荆州。此时天下已经大乱,张献忠在长江一带攻城略地,李自成在北方一带如入无人之境,崇祯皇帝焦头烂额,根本就无法管他们这些远房亲戚,因此朱术桂和大哥就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流亡生活,在南方不断流亡,去投奔那些还没有被战火波及的藩王亲戚。

就这样的生活,朱术桂过了两年,北方传来消息,李自成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大明亡了!

这个消息对他们这些宗室子弟来说是个致命打击,因为这样一来预示着他们将不再是天潢贵胄,变成了亡国之人,太祖打下的天下就这样亡在了他们这些子孙手里,让他们从心理上根本既无法接受。

不过就在朱术桂兄弟痛哭流涕的时候,南京传来消息,宗室福王朱由崧称帝,建立弘光政权。

弘光政权的建立又燃起了朱术桂复兴大明的决心,于是他和哥哥赶紧跑到南京朝见弘光帝。

弘光帝是以宗室子弟,在崇祯帝自杀,皇子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被拥立的,本身地位并不巩固,因此对于自己的宗室前来拥戴自己十分高兴,他马上封朱术雅为长阳王,朱术桂为镇国将军。

朱术桂本来想在弘光朝廷里发挥自己的才能,复兴大明,可是他没想到弘光政权根本就没有复兴的想法,面对咄咄逼人的清军只想着当南宋,一片醉生梦死,最后果不其然在清军的打击下,弘光政权覆灭,朱术桂再一次踏上逃亡之路。

不过这一次他和哥哥走散了,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这个哥哥,而就从这一刻起,朱术桂转变了仇恨,他十分痛恨清军。朱术桂一路南下很快就到了浙江,在这里遇到了鲁王朱以海。

朱以海也是明朝宗室,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的后代,论起辈分来,朱术桂还是朱以海的爷爷。

当然大家关系都疏远了,故此朱术桂并没有以长辈自居,并且朱以海已经被浙江一带的官员拥立为监国,故此朱术桂马上表示效忠朱以海,而朱以海也对这位远房亲戚十分信任,因为朱术雅已经下落不明,故此朱以海封朱术桂为长阳王。

鲁王政权并不是明朝南方统一政权,在福建同样出身远支藩王的唐王朱聿键之间称帝,年号“隆武”。隆武政权建立后马上就陷入了和鲁王争夺正统的内讧中,最终鲁王落於下风,为了缓解隆武政权的压力,朱以海被迫表示归顺,为此特意派朱术桂作为代表去面见隆武帝,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有话好商量。

朱术桂比隆武帝还大一辈,他去面见隆武帝正合适。隆武帝很高兴,认为朱术桂是个值得争取的人,因此他再一次册封朱术桂为长阳王。并且派他去前方到方国安军中为督军。

朱术桂很高兴,经过多番辗转,终于要有起色了,看来这个唐王是真的要复兴大明,他满怀信心地来到方国安军中。没想到了军中他意外得知自己的哥哥还活着的消息,他十分高兴,因此他马上找到隆武帝表示自己的兄长还健在,自己不能够当这个长阳王,因此恳请皇帝收回成命。

隆武帝自幼生活在一个没有亲情的家庭里,看到朱术桂如此尊敬兄长,没有为了这个爵位手足相残十分感动,于是他同意朱术桂辞爵的请求,同时为了奖励朱术桂,他马上封朱术桂为宁靖王。

不过朱术桂并没有等来大明中兴,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哥哥。隆武帝虽然有心中兴,可是他并没有自己的实力,最终隆武政权被清军灭亡,隆武帝被人被俘后绝食而死。

隆武帝死后,南明宗室又陷入了内讧之中,隆武帝之弟朱聿鐭在广州称帝,建立绍武政权,而万历皇帝的孙子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登基,建立永历政权。这两个政权为了争正统,不顾清军南下,率先发起了战争,结果被清军趁虚而入,广州被攻陷,绍武帝自缢而死,朱术雅等宗室全部被杀。

这个消息对朱术桂是个巨大打击,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哥哥居然就这样被害,从此他和哥哥再无相见之日,他对清朝更加痛恨。

哥哥被杀了后,朱术桂只能去投靠永历帝,虽然他痛恨永历帝不顾大局和绍武帝内讧,导致绍武帝被灭,自己哥哥被杀,但是目前只有永历帝是公认的反抗清军的南明政权了。

永历帝对朱术桂的到来很欢迎,他就朱术雅被害安慰了朱术桂一番,然后表示让他前往厦门去担任郑鸿逵的监军。

对于郑氏家族,朱术桂没有好感,毕竟这个家族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势力,当初福建兵败,隆武帝被俘,郑氏家族就要负最大的责任。不过这个时候朱术桂知道永历政权已经没有办法了,因此他只能抛弃个人成见去了厦门。第二年朱术桂又辗转到了郑成功的军中。

郑成功这个人虽然是郑氏家族成员,但是他深受隆武帝赏识,一心要报到隆武帝知遇之恩,在父亲不顾大局投降清朝后,坚持抗清,在福建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

而在西南,永历帝在清军党的打击下一步步远遁,可控制领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

因此南明已经无法控制郑成功,因此被迫将辖制东南的军政大权都赋予给了郑成功。

此时的郑成功已经成了一个脱离南明序列的抗清政权,不过他依然将自己视为明朝的臣子,他将大批失去权力无处安身的明朝宗室都接到厦门金门两地居住,朱术桂就在这个时候被安排住在这两个地方,同时为了表示自己抗清复明的决心和自己大明臣子的身份,他对朱术桂等人十分尊敬,每次人事安排,都要请朱术桂等人到场。

不过郑成功并没有复兴大明,在收复台湾后,他就去世了,其子郑经继承了郑成功的权力和地位。

郑经和郑成功不一样,他和明朝没有感情,也不热衷于复兴明朝,他只想通过抗清使自己的权益最大化,后来因为实力悬殊,再加上清朝统治巩固,采取海禁。郑经只能固守台湾,因此下令将留在厦门金门的明朝宗室全部迁往台湾,朱术桂就在这个时候去了台湾。

朱术桂从荆州被攻陷一路流亡,最后去了台湾,他有心杀敌报仇雪恨,复兴大明,可惜是生不逢时,最后大明还是亡了,根本没有复兴的可能。而且他这十几年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同族为了争夺权力互相仇杀,没有一个人真心为大明出力,朱术桂也就在这个时候彻底死心了。他到了台湾后,发现郑经不像郑成功那样甘心做臣子,反而志在割据,他无力反抗,因此他只能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投入到农耕之中,以此排解自己的忧愁。

朱术桂从此成为了台湾一个高级农民,他带领自己的家人在台湾万年州竹沪庄一带大力开垦农田,而且他的努力大获成功, “宁靖王朱术桂亦自垦竹沪之野,岁乃大熟,民殷国富。"

朱术桂本来认为自己将以农民的身份就此结束一生的时候,海峡对岸的清朝开始了统一。

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清朝是中国正统王朝,自然要统一全国,不可能让台湾就这样孤悬海外,因此清朝时刻准备统一,早年间因为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暇顾及,到了康熙年间,清朝已经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台湾郑氏集体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和清朝对抗,而且在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内乱,郑经在这个时候死了,其子 郑克塽在 冯锡范刘国轩等人的拥立下杀死郑克臧夺取台湾统治大权,而这次夺权必然造成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因此郑氏集体实力大为削弱。就在这个时候清军发起了进攻。

清军在施琅指挥下很快攻陷了澎湖,这个地方是台湾的门户,澎湖被占领标志着台湾已经无险可守,台湾一片混乱,郑克塽在冯锡范等人的劝说下决定投降。

当延平王郑克塽准备投降的消息传出后,朱术桂很平静,他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居然会在自己死前来临。

清军即将进入台湾,作为明朝宗室子孙,他无法投降清朝,去做清朝的臣民,因为这样做他死后将无脸去见自己的祖宗朱元璋,因此朱术桂决定自杀。

朱术桂将自己的田地家产全都分给了那些佃户,然后对自己的妻妾表示 "孤不德,颠沛海外,冀保余年,以见先帝、先王于地下;今大势已去,孤死有日,汝辈幼艾,可自计也。" 平静地对自己的家人说出来自己及准备自杀的计划,让他的这些家人自己去决定出路。然后他的五位妾室全表示 "王既能全节,妾等宁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请先赐尺帛,死随王所。" 然后都自杀了。

朱术桂万分悲痛将这五位妾室安葬后,自己穿戴上了尘封已久的明朝郡王的 翼善冠 ,四团龙袍,让人将自己的宁靖王印送还给郑克塽。随后前往关帝庙,在死前他在关帝庙墙壁上写道 :"自壬午流贼陷荆州,携家南下。甲申避乱闽海,总为几茎头发,苟全微躯,远潜外国四十余年,今六十有六矣。时逄大难,得全发冠裳而死。不负高皇,不负父母,生事毕矣,无愧无怍。"

随后又题下绝命诗 :"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 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祖宗的原谅,随后就像崇祯帝一样对着跟随自己的两名仆人说道 :"我去矣。" 就这样自缢而死,时年六十六岁。

朱术桂是最后一位为明朝殉国的宗室,本来明朝灭亡并没有他的责任,而且他也为复兴明朝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只不过他生不逢时,明朝灭亡是无法避免的,作为朱元璋的子孙,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见自己的祖宗。




若刘谌没有自杀,而是跑去找姜维,他的命运将会如何?
刘谌 先跑到寺庙痛哭了一场,后来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和老婆随后自杀,刘谌 也成为了所有子孙之中唯一一个用以身殉国的方式,代表着自己的尊严。其实刘谌 守死成都唯一的可能性也会孤军深入,最终也不一定能守得住。后人的赞赏他这种精神当然也受到很多人的赞赏,特别是刘谌 宁死都不投降的这种品格,很多...

南明悍将王兴,最后为何落得个自焚而死的下场?
三、王兴只有命报国当然清军也不打算干耗下去,他们派出了使臣打算招降,王兴为了人们不被屠戮只能交出城市,但是王兴不想做降将,所以他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其他人收养后,为了表达对南明的忠心就给家人写了告别信,可是谁想到王兴的夫人和小妾也是刚烈,她们看王兴打算以身殉国先上吊了。后来王兴将尸体...

三百名不肯投降的明朝残兵后来有什么样的举动?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朝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在国家面临危险侵略的时候,皇帝本人亲自前去一线守护国门,当国家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皇帝在竭尽全力挽回局面失败以后,并不推诿自己的过错,而是坦然地选择了以身殉国。当崇祯皇帝于1644年得知叛军攻进京城后,选择去了煤山上的一颗歪脖子树上...

于禁投降关羽,到底是贪生怕死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战败投降就是这样一位对待君王非常忠诚,对待手下非常仁慈的将领,在面对死亡的威胁的时候却选择了投降。于禁本人也是一个对于军中的技法非常维护的人,他在和关羽对战的时候,不幸败下阵来,当时他的同阵营当中的庞德宁死不屈,以身殉国了,但是他却选择了对关羽投降,他这样的做法虽然保全了性命,...

揭秘水浒传井木犴郝思文怎么死的
井木犴郝思文怎么死的 郝思文的死应该是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最惨的,他在和徐宁巡哨的时候,突然遭到敌军偷袭,虽然奋起反抗,但是最终被活捉入城。井木犴郝思文视死如归,决不投降,结果被凌迟处死,头被挂在城门口示众。井木犴郝思文 郝思文以身殉国,是在宋江的杭州之战中,当时两军交战,宋江想做到...

东汉三国时期,有哪些宁死不降的大将?
庞德怕家人被杀,难道其他人就不怕吗?曹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以砍杀家小来出气的人吗?显然不是,于禁的家人没事,三万降卒的家人都没事;第二位:傅肜 傅肜为蜀汉将领,一身表现不多,甚至连名将都算不上;但是!他在刘备得夷陵之战中的表现,却非常精彩;视死如归,宁愿以身殉国,也不做...

柳如是劝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为什么嫌水太冷?
清兵攻占北京,南京六部的文臣武将或抵抗殉国,或外逃活命,也有人暗中联络清军准备投降。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本歌女出身,力劝钱谦益以身殉国,钱谦益表示赞同,逢人就大声说——以死报国是我必然的选择!同时宣布:某月某日某时将“现场直播”殉国实况。这一天真的到来了!钱谦益带...

崇祯帝为什么一定要以身殉国而不是逃走呢?
天子守国门,指的是明朝建立之初,为了保障北疆和关外稳定,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搬迁到北京,以皇帝之身来充当国门,因此得到了天子守国门的美誉。君王死社稷,指的是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后,以身殉国,抒写了极为悲壮的一幕。崇祯皇帝为什么要以身殉国?除了逃不出去这个客观原因之外,也有不给...

盘点历史上死于太平军之手的八旗高级将领,他们是怎么死的?
5.祥厚,爱新觉罗氏(皇族),满洲镶红旗人,官至江宁将军(驻防八旗最高统帅),是大清在江南的顶梁柱人物。太平军攻破南京外城后,祥厚率4000八旗子弟死守满城,还拒绝两江总督陆建瀛入内。杨秀清招降时,他拒绝出城,表示要以身殉国。结果,太平军杀入内城,祥厚在绝望中拔剑自刎。6.吉尔杭阿,满洲镶黄旗人...

刘禅投降之后写3字,司马昭免他一死,群臣困惑,昭:倒过来读
说起三国演义中,刘备之子刘禅,人们率先想到的是刘禅的乳名“阿斗”,继而联想到那句俗话“扶不起的阿斗”,公元263年,57岁的刘禅向魏国投降,预示着蜀国的灭亡,结局令人唏嘘。与刘禅投降的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其子刘湛,刘湛非常有骨气,拒不投降,以身殉国,罗贯中这般称赞刘湛的誓死不降:“ 君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有哪些?(简介) -
叱干娥清凉: 文天祥就是一个典型,这使他们名垂千古.而那些屈膝投降的人总会被人们唾骂. 苏武,颜真卿. 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拒领“救济粮”的朱自清…… 骁勇善战的霍去病 毅然隐世的陶渊明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古代宁死不屈的十个人 -
叱干娥清凉: 郦食其,汉初顶级说客,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国归降刘邦.韩信在谋士蒯通的劝说下发动突然袭击,期望认为自己受骗了,质问他.他说“你老子终究不会为你说好话.”,然后从容就死.董宣,曾经因为光武帝的姐姐的奴仆违反,就地处决了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有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叱干娥清凉: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马宝玉【1920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写出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四字词语 -
叱干娥清凉: 反映人优秀品质: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宁死不屈的事例 -
叱干娥清凉: 周昌,西汉大臣,又一次觐见,看见刘邦正在搂着戚夫人,边跑出去.刘邦追上并骑到他的脖子,问:“我是什么样的君王?”,他回答说“桀纣一样的君主.”刘邦从此对他有所忌惮,后来在废太子的事件上,也坚决与刘邦争论.“期期艾艾...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有什么人死就重于泰山? -
叱干娥清凉: 文天祥. 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也不投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是舍生取义的典范.就像他的诗中所写的一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英勇就义的精神永照史册,他的死重于泰山.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宁死不降 降怎么读 -
叱干娥清凉:[答案] “宁死不降”从字面的意思理解,是投降的降(xiang) 二声; 降(jiang)四声的时候,通常是在表示下降、降低的意思.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310355551: 董宣有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的精神,哪些历史英雄具有这样的品质?列举几个! -
叱干娥清凉: 文天祥,岳飞等.:①文天祥被俘,英勇不屈,誓死不降,光荣就义.②岳飞面对“莫须有”的罪名,不肯屈服,最后被杀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